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564章 大唐,依舊是那個大唐;諦聽:我有1個想法…
最新網址: “其實不說人王們,就是人族之中那些別的強者,在血脈之力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實也能規避掉生死簿之中所記載的陽壽限制。”

 首先說話的是崔判,在這方面還是有過一些研究的,而且畢竟是他在執掌“生死簿”,因此也有一定的發言權,“這樣的現象,基本都是在夏商之前自紂王身死,武王立周之後,人間的天子們以及那些諸侯國的君主,在人族血脈之力的修行上,便逐漸懈怠.一則或許是封神大戰之中,導致人族強者接連隕落,傳承斷絕;二來也有可能是人族血脈之力,經過代代傳承,日漸稀薄,不複上古之威即便是有些人族高手出世,那也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且也很少能夠突破自身壽元的限制。”

 說到這裡,崔判稍微頓了頓,向著二郎真君解釋一句:“小神畢竟年歲淺薄,這些都是小神通過生死簿之上的記載,鬥膽推測.”

 崔判是推測。

 但楊戩是實實在在經歷過封神大戰的人物,“上古人王之實況,我也未曾親眼得見,但崔判所言封神之後的事情.應當就是人族現狀。而天子的壽元,之所以漸漸同尋常人族無差其實根源上,是天道不允許天子以‘修行’亦或是服用天材地寶的方式得長生。”

 而“修行”,或許就是除卻人族血脈之力之外的一切能夠以“修行”得長生的修行方式了。

 至於天材地寶相比於修行來說,其實這些才是天子與那些諸侯王們,最容易得到東西。

 但不論是始皇帝的仙丹,還是周穆王與漢武帝的蟠桃,都未能讓他們得以長生別的天子,那就差得更遠了。

 因為紫微帝氣的限制,當天子繼位的那一刻起,便算是斷絕了修行之路.即便不是天子,只是擁有皇族血脈,在修行一途上,也是限制重重。

 否則求仙訪道的人那麽多,皇室成仙的不也只有淮南王劉安?

 聽了楊戩與崔判之言,那些個在人王時代就在地府任職的閻羅們,也反應過來了原來他們以往對天子不能長生的事情,陷入到了一個誤區之中。

 但他們也沒太過在意,一來是事不關己;二來.其實也怪人間的那些天子們自己不爭氣。

 若非是李世民霎然覺醒,這事兒恐怕還得繼續被忽略下去。

 但如今這個時代,

確實也有些不同尋常,不僅僅是李世民自己在人族武道上屢有突破,那王玄策與薛仁貴這兩個狠人,甚至已經直逼當年上古人族的那些頂尖高手的水平。

 旁人不清楚他們兩個的本領,但同他們交過手的楊戩可以確信.若是把他們兩個放到封神戰場之上,即便是後來被稱為是“人族第一戰將”的黃天祥,恐怕也絕非是他們兩個的對手。

 而隨著李世民的有意推廣,在科舉成功推行的同時,也順勢開啟了武舉一時間,大唐的朝廷的人才儲備,可謂是空前興旺。

 也正是因為李唐文武並重的緣故,文武雙全的臣子,那是大有人在。

 年初,百濟余族叛亂。

 在沒有出動薛仁貴的情況下,李治以邢國公蘇定方為主帥,裴行儉為輔將,輕而易舉的平定叛亂,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不要以為天可汗退位成為了太上皇,你們就可以在私下裡搞什麽小動作。

 大唐,依舊是那個大唐。

 原本吐蕃、突厥等地那些不安分的人,在見到百濟在大唐的鐵騎之下,如此不堪一擊.便也隻好老實做人。西域各部就更不用說了,什麽美酒、舞姬,更是毫不吝嗇的向大唐進貢。

 雖然這些地方確實是劃入了大唐的版圖之中,但對於大唐來說,卻也始終沒有將他們真正的消化,只是在設立都護府的同時,還依舊讓他們保持一定的自治之權。

 畢竟習俗與文化不同,除非是動用殺戮這等野蠻手段,否則在短時間內,也很難做到快速同化。

 而無謂的殺戮,對於大唐來說,顯然是個非必要的選擇。

 畢竟把人屠戮一空之後,也只能是剩下一片荒蕪之廢地這顯然不似大唐所求。至於說移民過去大唐的子民,又有多少真願意背井離鄉的?

 李世民留給李治的一項基本國策就是,對付這些外族,文化上的征服,要比武力上的入侵,更加有效。

 很顯然,李治也是這樣做的,並且頗有成效。

 已經有許多地方,逐漸開始郡縣化了,比如西域的碎葉城,便是第一批試點.甚至已經有了科舉的名額,這就引起了西域各部的爭相效仿。

 人間的帝國王朝如何執政,其實他們這些神仙還是頗為在意的。

 而對付地府來說,人間越是安穩,他們身上的擔子,自然就要小很多。

 畢竟一旦起了殺伐,地府總是最忙的一環.而和平發展的三界,少了那些在戰場上橫死的戰魂,他們只需要完成生死簿上既定指標項目就可以了。

 “不知菩薩對此事,有何見解?”

 地藏王菩薩畢竟是幽冥教主,雖然他出身佛門,但他也是佛門之中少有幾位在天庭同樣掛職的菩薩之一。而在楊戩整理的“新天條”之中,就有許多是來自這位菩薩的切實建議,讓他本人也受益匪淺。

 “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先是念了一聲佛號,而後才向著楊戩說道:“出家人慈悲為懷,即便是受天道限制不能得長生的天子.似乎也沒必要以‘死劫’來針對。”

 既然是商議,那麽各種意見總是要有的。

 而地藏王菩薩,此番卻是以自己佛門大菩薩的立場,給出了自己建議顯然,他是沒打算往這個渾水裡摻和。

 更何況,李世民還是一個親佛,即便他親近的是三藏聖佛,但對於地藏王菩薩來說,卻也沒有什麽差別。三藏聖佛,也是佛。

 李世民若當真能夠執掌人間帝王權柄三五百年,那麽對於人間的百姓與佛門來說,都將會是一個好消息。

 而自己這個最大限度的寬泛建議,便是與天道“談判”時討價還價的底線。

 畢竟是涉及到了天道的事情,怎麽可能讓他們幾個三言兩句就決定下來?

 即便是一個初定的“法案”,那也是要得到天道的首肯之後,才能在三界試行。

 二郎真君對地藏王菩薩的態度,大約有了一個了解,轉而就看向了一旁的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也十分乾脆,他雖然也已經算是一個獨立的人格,但同李世民那種被清除了記憶,且通過六道輪回投胎的化身還是不同的他的性情與紫微大帝最是貼合,因此他的立場,同紫微大帝也幾乎保持著一致.

 或許也是因為李世民同樣是紫微大帝化身之一,地藏王菩薩有多“仁慈”,他的建議就有多“嚴格”。

 幾乎是不給“李世民”留活路的那一種,似乎李世民不在“死劫”之中隕落,都對不起“死劫”這兩個字。

 得.

 原本還是想要認真對對待這一場商談的十殿閻羅,在聽到這兩位陰司大佬發言之後,紛紛選擇閉嘴。

 別說是他們,就算是楊戩.在這個時候也會覺著頭疼。

 但他對於地藏王菩薩與酆都大帝對此事的態度,也表示理解畢竟各有立場。

 十殿閻羅陷入了沉默之中。

 鍾馗正在認真思量對策,而在崔玨想要打破現場的尷尬氣氛時,一旁的魏徵卻忽然開口說道:“真君,小神有一言,或有些不合時宜但不得不講。”

 “魏判請說。”

 楊戩眼前一亮,這位可是當年的大唐宰輔,與大唐天子李世民還留下了一段君臣佳話,或許會有些行之有效的建議。

 “既然此事涉及人族天子.是否應當知會火雲洞的諸位人王?”魏徵的角度,向來刁鑽.此番這般諫言,倒不是他不相信有一半人族血脈的二郎真君而是單純的作為人,要為人族多爭取一些權益。

 況且,看酆都大帝與地藏王菩薩這兩位的態度,顯然是有些靠不住的。

 此言一出,讓現場本就不算融洽的氣氛,再一次陷入了凝結之中。

 可當地藏王菩薩與酆都大帝稍作思量之後,竟然同時點頭,表達了對魏徵之言的認可。

 酆都大帝更是說道:“還是魏判有遠慮,此事涉及人族天子.依朕之見,不僅要知會火雲洞,人教的意見,也不能忽視。”

 “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更是說道:“即便是真要降下死劫僅憑地府之力,想要針對一個身負帝王之氣,且覺醒人族血脈之力的天子,顯然是十分困難的。”

 十殿閻羅紛紛附和。

 看來這事兒,一時半會兒是商議不出個結果了。

 而一旁跟著過來的諦聽忽然冒出了一個神奇的想法,然後十分大膽的向楊戩建議道:“下次會談,不如定在天界的真君神殿.”

 嗯?

 眾人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

 但就聽諦聽接著說道:“這樣一來,便在天庭多商議幾日.所謂天上一天,下界一年,諸位在天上多商議些個時日,說不定李世民自己就壽元用盡,魂歸大地了到時候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諸位也不必因此耗費心神畢竟似李世民這樣的帝王,一百個裡難出一個.”

 啪!

 然後它腦袋上就挨了一下,地藏王菩薩向在場眾人,尤其是酆都大帝與楊戩,報以歉意的神情,“貧僧管教不嚴,讓諸位見笑了。”

 但不得不說.諦聽這“拖字訣”,確實也有幾分道理。

 有些時候,不處理,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這樣的法子,楊戩也沒少用.比如有些神仙私凡下界的,只要沒有危害到三界眾生,他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對方過完凡間的一生,亦或是在“愛人”壽終正寢之後,才會將他們“做拿歸案”,但也都是盡量從輕發落。

 或是面壁思過,或是貶去神職,又或者乾脆貶下凡間.

 不過二郎真君針對那些動輒為了自己的“愛人”,就罔顧三界安危的仙人,從來都不會手軟,神魂俱滅那都算是便宜了他們。

 甚至還有不少被打入了無間地獄,永世不得翻身的。

 大聖還在三界的時候,他甚至請過大聖來真君神殿,給那些犯人們講經說法.

 問題這種離譜的事兒,大聖也真能答應他

 灌江口。

 楊府。

 從陰司回到人間,楊戩並沒有第一時間去真君神殿.真君神殿有六耳獼猴與八妹在,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再加上執行力非常高的梅山兄弟從旁協助,已經不用他事無巨細的過問了。

 他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閑

 “爹!”

 一個六七左右歲的小郎君,見楊戩回來,當即一躍而起,一個頭向楊戩的懷中撞過去。

 啪!

 楊戩信手一拍,毫不留情的將他拍在地上.似乎還有些嫌棄。

 這小郎君也不在意,就十分熟練在地上打了個滾兒,翻身而起拍拍身上的塵土,笑道:“爹,你今日怎麽白天就回來了?”

 這個稱呼楊戩為“爹”的小郎君,自然不是旁人,正是如今楊府的小公子,二郎真君的獨子。

 因為寸心與母親遊歷三界的緣故,讓楊戩再要一個貼心小棉襖的算盤,暫時落空但好消息是自己徒弟小玉,一直留在楊府。

 當年收下小玉之後,狐妹與五哥就乾脆將小玉留在了楊府學藝,他們兩個則是返回了萬窟山小玉也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返回萬窟山與父母團聚。

 不過小玉雖然是楊戩的弟子,但平日裡玉鼎真人與楊天佑,順便連她一起也就教了。

 徒孫也是孫,不能區別對待。

 “師父。”

 小玉稍慢了一步,等師弟從地上站起來之後,她才來到師父面前,先是向著師父一拜.而後見師父日常把臉板起來,便也把這恭敬的模樣收斂了些

 而後她這邊兒展顏一笑,師父也笑著按了按她的頭,道:“你啊.跟你說了多少次,總是改不了。”

 “爹啊.”楊戩向著院子裡的楊天佑喊話,“您以後也別教矩兒那些儒家的規矩了,這臭小子是一點沒長進反而叫小玉學了齊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