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申公豹大聖勸死仙》第281章 玄門……大師兄!
最新網址:

“申師弟……許久不見。”

聲音自虛空響起,驚得申公豹連忙回首一望,只見一位身著,抬頭玉冠,豐神俊朗,恰似謙謙君子的道人,立在太極金橋之上,面帶微笑,溫潤如玉。

“玄都大師兄!”

申公豹既是驚歎,又是感慨,昔日他入門的時候,趕上三教小測,同門會武,曾目睹玄都風采,論道無雙,曾與燃燈道人爭辯,不相上下。

萬萬沒有想到,竟然能在此界,遇見這位玄門大師兄,玄都法師,妙樂天尊!

三教之內誰稱尊,玄都,廣成,多寶,三位被譽為三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遠超同輩之人,可與太古時代的大神通者媲美。

而,三者之中,又以玄都為尊,廣成多寶不相上下,這一點是得到廣成大聖親口承認的,沒有半分虛假。

“大師兄降臨此界,可是與真武有緣?”

申公豹上前行禮,認真詢問道,他前腳剛探查天機,後腳玄都大法師就降臨,若說其中沒有關聯,沒有人相信。

“然也。”

玄都大法師頷首示意,手中一卷,腳下金橋竟然化作一卷太極圖落入手心,引得申公豹側目而視。

那太極圖周身霞光萬道,瑞彩千條,圖外“大道讖言”環繞其上、圖內“天道符籙”隱現其中,呈混沌陰陽色,顯現“太極”之象。

無極生太極、太極化兩儀、兩儀演三才、三才形四象、四象變五行、五行成六合、六和定七星、七星出八卦、八卦通九宮。

諸般大道流轉,宇宙乾坤盡在其中,看得申公豹倒吸一口冷氣,不禁問道:“這莫非是開天三寶之一,先天太極圖!”

“正是此寶。”

玄都大法師含笑道:“老師命我持此寶看護真武,以待其來日證道。”

隨身將先天至寶攜帶身側,玄都大法師是真的豪橫,申公豹頓時咂舌,更讓他感動驚訝是真武大帝,竟然引起了道德天尊的注意。

那可是三清之一,高高在上的混元教主,莫要說一位太乙修士,便是大羅強者,道德天尊估計都不會多看上一眼。

大羅與大羅的差距,有時候比大羅和凡人都大。

真武大帝雖然驚才豔豔,有望證道大羅,但,按照常理而言,震動不了混元這一層次。

“除非……”

申公豹目光一轉,想起了昔日靈寶君對他說的話,不禁詢問道:“真武大帝可是我道門九帝九氣之一,位列三仙?”

“師弟聰慧。”

玄都大法師莞爾一笑,點了點頭道:“你位列三真,同為九帝候選,想來靈寶師叔,同你交代了許多,免去了我口舌功夫。”

“真武大帝,確實是三仙的候選,象征精,氣,神三元中的仙精。”

“你們二人同氣連枝,日後要互相扶持一二。”

這是玄門的大計劃,玄門三聖乃是玉皇,南極,太乙,玄門三真乃是鴻蒙,碧霞,瓊蒼,玄門三仙乃是純陽,真武,玄玄。

玄元太子一路成長,證真武,成人仙,想來早就被相中了。

明面上有申公豹這位紫炁元君護道,暗中有玄都大法師加持,堪稱雙保險。

“不過……玄都大法師加持不夠,竟然還帶上了太極圖。”

“證道真武的道途,似乎比我想象要艱難許多。”

申公豹目光流轉,心中念頭一動,盯著太極圖,試探問道:“我本就欠真武一段因果,大師兄讓我扶持是應有之義,只不過唯恐天意難測,天命難違。”

“哈哈……”

玄都大法師淡然一笑,手中托著太極圖,平靜說道:“些許大羅算得上什麽天意,能制定什麽天命,只能投票,無法提案,列席紫霄宮罷了。”

“師弟在真武之事上面,盡可大膽為之,我許伱叫天天應,叫地地靈。”

紫霄宮三千大羅之間,亦是分出高下,亦有強弱之別。

有的大羅,能主導大勢,提出自己的議案,影響未來的走向。

有的大羅,只能跟在強者後面,附庸,附和,並非主導者。

例如道門九帝計劃,便是三清提出的議案,正在堅定不移的執行。

有了玄都大法師的保證,申公豹大為欣喜,鄭重道:“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師兄還請放心。”

緊接著申公豹話鋒一轉,詢問道:“那法海如來之事。”

“那是佛門的因果。”

玄都大法師淺淺一笑道:“終究是要你自己去西方解決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那群和尚的東西,可不是那麽好拿的。”

“若有不懂,去問你慈航,文殊,普賢三位師兄,他們在這一方面,懂得比我要多的多。”

申公豹若有所思,不就是開馬甲,背黑鍋嘛,這一路走來,他已經習慣了。

如今,已經是一個成熟穩健的申公豹,可以風平浪靜,面不改色的接受一切。

“這條時間線要改道了,歷史即將修正,節點要更迭,師弟也要快些離開了。”

玄都大法師叮囑一聲,身影逐漸透明,準備離開這一界。

“這麽快。”

申公豹頓時一驚,這才多久啊,修正歷史這麽大的事情,竟然有了一個結果。

“紫霄宮中已經通過了決議,有兩位大羅改變了自己的立場,龍族也不再堅持。”

“這是真正的天意,亦是真正的天命。”

“不是單個大羅的小打小鬧,而是紫霄宮的意志,便是天庭也要尊重並且執行。”

玄都大法師逐漸歸於虛無,消散不見,只有最後一道聲音在虛空散開,淡然道:“節點修正,歷史將會發生輕微的變動,師弟,你該回殷商了。”

……

時光長河奔騰咆哮,從開天辟地之處流淌至歸墟終焉之末,而在開天辟地之前,無窮無盡的混沌中,有一座紫色古樸的宮殿坐落,鎮壓著古往今來,洪荒起源。

任何試圖偷渡至開天之前的生靈,都將受到他們的注視,宮殿大門之外,歪歪斜斜散落著許多晶瑩,機械,散發寶光的物品,如同道路的石子一般隨處可見。

這些都是試圖入侵洪荒的系統,法寶,金手指,面板……來自其他高緯度的宇宙,世界。

它們試圖為自己的宿主,獲得一個至高的身份,不是奪舍先天神聖,便想成為混沌魔神,甚至有膽子大的,想要取代三清,鴻鈞,媧皇,伏羲……乃至盤古氏。

然後,紛紛在紫霄宮前打出了gg,連大門都沒有邁進去,因為這一座鎮壓洪荒時空,坐斷萬古歲月,護衛洪荒第一線,亦是最後一線的宮殿,本身就是一件先天靈寶。

先天靈寶——紫霄宮內,一尊尊先天神聖,混沌魔神,永恆大羅,佛門如來,神道帝君……在爭辯,在議論,在決策,在投出自己最關鍵的一票。

俗話說得好,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有些大羅者,不具備引導大勢的實力,沒有主導宇宙的力量,但,搞事情的能力很強大。

如果不說服他們,這些大羅心中意難平,就會付出自己沉睡億萬萬年的代價,給予敵手打擊,憑著先天不滅靈光被打碎的風險,也要搗亂。

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當永恆大羅不計一切代價,玩起命來的時候,便是混元教主也要頭痛,在時間線上進行打地鼠的遊戲,按下這頭,那頭又起來,頗為麻煩。

所以,紫霄宮充分尊重每一位大羅的意見,可一經決議,沒有誰可以阻攔這種意志的傳達與踐行。

因為,這是大部分大羅的共同意志,誰要是反對,紫霄宮會將其毫不留情地鎮壓至無量量劫!

“本紀元……第一百六十七萬三千二百一十五次決議通關……決策修正太古時代……第六萬四千二百三十一個節點……對歷史進行修正。”

“啟動宇宙根源,開啟真理之門,造化之母護衛眾生,燭龍撫平時間線反噬……決議通過!”

空靈,縹緲,至高,神聖的聲音,在紫霄宮中響起,無上的命令從開天辟地之前啟動,一路流淌至過去節點,無數的人與物,乃至歷史大事件,在這一刻都得更迭。

猶如一隻小巧的蝴蝶,微微扇動了翅膀,通過各種變化,由此引發了一場混沌大風暴!

“成了!”

冥冥混沌之中,響起一道喜悅的龍吟之聲,一尊身著黑袍的帝王揮舞著修改著時間線。

“終究是讓他成了。”

太古的天庭中,一尊尊大羅目光冰冷,為首的帝君歎息道:“如此,又增變數。”

“成了又如何,事情還在後頭呢。”

幾尊人族帝君淡然一笑,落下了一子,似乎智珠在握。

“善哉,善哉,願大劫早日結束。”

佛門諸多如來誦讀經文,面露慈悲之色,他們不關心大劫,隻關心大劫之後的後天時代。

因為後天時代與佛門昌盛掛鉤,是佛法興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

“禺強者,字玄冥,黃帝之孫也,風之神,海之靈,冬之主。”

“巫妖量劫之時,同妖師鯤鵬大戰,重傷垂死,沉眠於北海之側。”

“聞太師征伐北海,即將大勝之時,意外驚醒了這位冰之祖巫,四季古神。”

“這位祖巫人面鳥身,兩邊的耳朵上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是祖巫中激進派,對妖神,星神極其仇恨,殺意凌冽如寒冬。”

“殷商陣營中隱藏著的玄鳥之魂,帝夋之血(劃掉)【修正為帝嚳之血】,激怒了這位複蘇的大羅古神,他認出了自己老對手的氣息,於是同殷商開展了積累的大戰。”

“於是,殷商太師聞仲的腳步被拖住,停留在北海之側,這很合理。”

“太古紀元更迭,時光變幻莫測,可巫妖大劫依舊沒有停止,龍鳳之爭,依舊在北海之側上演(劃掉,劃掉)”

“祖龍蠢蠢欲動……擊落玄鳥,可金烏不會讓他如願……黑帝更迭,笑到最後竟然是……”

時間之外,混沌之中,一位忠誠的洪荒史官記載著一切,用自己春秋筆法書寫。

史家據實直抒,一字不改。

但,一字不改,不代表不能增加,不能減少。

例如:劉禪投降晉朝,被封安樂公是事實。

但,魏朝滅亡,東吳覆滅,百年後,取代而之的依舊是劉家人,也是事實。

同樣的事情,可以用兩個方向去描述它,能獲得不一樣的效果。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叛亂、一次征伐,一個種族的挑釁、一群諸侯的聯盟。

殷商已經習慣了一切,為了祭祀,他們常年與四方為敵,幾乎年年征討,四大伯侯便是這一時期誕生的產物, 殷商授予諸侯權利,讓諸侯幫助自己征討四方。

諸侯弱小時候,聯合諸侯攻擊蠻夷,諸侯強大時候,削弱諸侯鞏固殷商。

可以說殷商本身就是一座戰爭機器,從開國運轉至今,聞太師沒有如期班師回朝,帝辛沒有一點失落,反而覺得興奮。

因為失去了聞太師的阻礙,他可以施展自己的手腳,勾勒自己的宏圖偉業,踏上真正的聖王之路。

聞太師是助力,也是阻礙。

“古往今來,沒有一個聖王是弱給他的臣子的。”

帝辛興致勃勃下達自己的命令,要求臣子上前獻策,但凡有振興殷商,增強國力的辦法,都會得到賞賜。

這是聖王的舉動,殷商大臣們極為興奮,紛紛上書,甚至連薑子牙都有些意外,寫了幾個策論,皆是老重持國之言,獻給帝辛。

帝辛起初興致勃勃翻閱諸位大臣的上書,給予批示,但,隨著奏章多了起來,帝辛愈發覺得不耐煩,因為大臣的意見,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大同小異。

按照大部分臣子的意見,帝辛根本當不了聖王,只能成為聖王的墊腳石,他需要積累國力,改革問題,一步步溫和的來,如此一來,他的子孫才有機會成為聖王。

“子孫成為聖王,寡人就能成道嘛?”

“聽說過歷代聖王證道大羅,沒有聽過聖王的父親證道。”

帝辛冷哼一聲,扔掉了大部分奏章,然後意外發現兩個小官的上書。

兩個小官,一個名叫費仲,一個名曰尤渾,他們的意見,讓帝辛眼前一亮。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