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權臣重生後隻想搞事業》第一百一十三章:折壽
一秒記住【新】 ,! 陳芳華尋到皇后,“皇后娘娘……”
 皇后製止了她接下來的話,沉聲道:“跟我去永壽宮。”
 永壽宮是當今太后的居所,而太皇太后則居於福慶宮,雖然已耄耋之年,滿頭銀發猶如一位老壽星,早已不管宮中之事,甚至就連太后都很難見到她。
 即便是在陛下的萬壽節或者是除夕宮宴,也都好些年沒露面了。
 陳芳華見皇后娘娘的舉動,心頓時沉到了最深處。
 走出鳳儀宮,皇后娘娘拉著陳芳華上了鳳鑾,轎攆一路往永壽宮去了。
 途徑兩處宮殿,裡邊都是女人的哭喊求饒,聽的陳芳華身上汗毛倒豎,恨不得捂住耳朵。
 皇后大概是察覺出了她的心悸,摸著她的頭,輕聲笑道:“別怕,太后會護住咱們的。”
 讓后宮裡的女子,為一出身尋常的宸貴妃殉葬,陛下也真敢想。
 雖說大盛朝一直都是殉葬制度,可在這皇宮裡,能用後妃殉葬的,只有歷代帝王。
 宮裡的女子為何發了瘋的想得到陛下的寵愛,除了生下個兒子有機會問鼎天下,最重要的一點,帝王駕崩後,無子的後妃都需要殉葬。
 皇后除外。
 她乃大盛皇后,后宮之主,天子發妻,斷沒有殉葬的道理。
 莫說皇帝不敢,真要這般做了,謝家的江山恐怕都要易主。
 理由很充分,有違人倫,天理不容。
 鳳鑾停在永壽宮,皇后帶著陳芳華入內。
 “見過母后。”
 陳芳華在皇后身後跪下,“參見太后娘娘。”
 太后看著她們倆,含笑讓她們起身上前,拉著皇后坐在身邊。
 “知道你要過來,還沒用早膳吧?正好我也沒用呢,咱們一塊兒,這丫頭也過來吧。”
 陳芳華笑著福身:“多謝太后娘娘。”
 “哎,你們能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在這宮裡,太后娘娘過得也是寂寞了些,好在皇后經常往永壽宮跑,也經常會帶著陳芳華過來。
 其他的後妃一門心思的想得到陛下的寵愛,誕下皇嗣,可沒那心思來陪著她。
 三人誰也沒提及前朝和宸貴妃的事情,圍坐在餐桌前,邊吃邊聊,和其他宮裡比起來,外邊腥風血雨,這裡則歡快悠閑。
 與此同時,皇帝頒布聖旨,因宸貴妃薨逝,勒令天下守孝三年。
 此道詔令一出,莫說是世家,就連尋常百姓都覺得離譜。
 那只是區區一個貴妃,憑什麽讓他們守孝三年。
 先帝駕崩後,天下也不過是茹素三個月。
 文武百官以及世家那邊對此紛紛報以譴責,朝中宰執以及六部官員紛紛上奏,言及種種有違祖製,堅決不能放縱。
 永壽宮這邊也聽到了拿到聖旨。
 陳芳華心裡有很多的話要問,反倒是太后和皇后一副不在意的態度。
 大概是看出了陳芳華的心思,太后笑道:“倒是難得聰明了一回。”
 陳芳華規矩的坐在下邊,沒敢問。
 皇后附和著點頭,“母后覺得,他們會怎麽選?”
 “三年。”太后擦拭著眼前的黑色棋子,“那些人熬不住的。”
 “這般看來,宮裡可就能清淨許多了。”皇后輕抿一口茶,“以前著實熱鬧了些。”
 “先帝再世時,宮裡的後妃也不過三四十人,你的確比我那時候累多了。”
 太后將黑子丟到罐子裡,繼續說道:“百年之後,你可有怨?”
 皇后捏著杯蓋,輕輕捋開碧綠的茶葉,笑道:“母后別擔心我了,我不在意的。”
 太后輕拍皇后的手背,不再說什麽。
 陳芳華卻多多少少聽明白了。
 皇帝心裡明白,朝臣是絕不會答應他讓後妃為宸貴妃殉葬的。
 所以,他又頒布了一道旨意,讓天下為宸貴妃茹素三年。
 對很多老百姓來說,吃素三年問題不大,畢竟想吃肉也沒那個條件。
 可讓世家朝臣吃素三年,等於是要了他們的命。
 皇帝提出了兩個條件,只看在那些世家和朝臣的心裡,是吃肉重要,還是女兒重要了。
 “你覺得呢?”太后的聲音,將陳芳華的思緒拉了回來。
 她抬起頭,見太后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忙站起身來。
 “妾覺得您二位的想法是正確的。”她恭敬回答。
 女兒不重要嗎?
 在世家高門,女兒豈能不重要,畢竟可以成為聯姻的工具,自小都是精細教養的。
 可宮裡的女兒似乎不重要了。
 皇帝遲暮,本就沒幾年可活,宸貴妃一死,皇帝也算是去了半條命。
 那些後妃之前懷不上皇嗣,以後更不可能了。
 沒有皇嗣的女兒,新帝繼位後只能在宮中做個太妃,除非太后憐憫,可放她們出宮。
 然大盛朝被放出宮的太妃,多是被家族打發到莊子上自生自滅。
 難道要留在家中伺候著?
 本來日子過得舒坦,突然多出來一個太妃捧著敬著,誰心裡能高興了。
 陛下一死,這些女兒對他們來說,幾乎就是廢子了,沒了用處。
 兩個選擇,孰輕孰重,似乎一目了然。
 陳芳華不在意日後能否尋到幸福,她進宮的目的就是為家族撐腰。
 只要她在宮裡活得好好的,陳家就不會被人欺辱,這便足夠了。
 她自來清楚要的是什麽。
 皇后唇角掛著笑,對太后道:“也是我沒有兒子,不然定要讓這丫頭做我的兒媳婦不可。”
 太后只是笑,沒有說什麽。
 “只有聰明人,才能在這深宮裡活得長久。這丫頭性子通透,可惜了。”
 陳芳華卻不這麽看,“不可惜,若不進宮,如何能遇到皇后娘娘。”
 “母后您聽,說話就是熨帖。”
 太后道:“你有福氣,走到這一步,身邊還有這丫頭陪著,母后當年倒是想和你皇祖母湊在一起過日子呢,可惜你皇祖母隻喜歡吃齋念佛,別提多嫌棄我了。”
 “皇祖母那性子,真的要成菩薩了。日後我帶著這丫頭和您住在一起,天天陪著您說話。”
 “行啊。”太后來了精神,“我等著。”
 前朝君臣爭論了數日,最終茹素三年改為三個月,而後妃落得個殉葬的下場。
 這期間,倒是有禁軍尋找陳芳華,最終尋到了永壽宮,被太后娘娘簡單兩句打發了。
 若只有皇后,定然是護不住陳芳華的,可面對著天子生母,當朝太后,禁軍只能離開,陛下都不敢強硬。
 那些結局已定的後妃,此時只剩下悔恨。
 **
 秦鹿這邊得知宮裡死了一個後妃,卻要求全天下茹素三個月的時候,不免有些生氣。
 為了健康,她可以要求自己吃素。
 但是,決不能是別人強製性的讓她當兔子。
 被全天下百姓供養著,死了個女人還得要求全天下吃素,天底下就沒這樣的道理。
 也是在這個時候,秦鹿才知道,大盛居然有人殉,簡直惡毒至極。
 “兒子,人殉是極其惡毒的制度,日後你可千萬不許效仿,否則就算是你死了,老娘也得把你的墳墓給炸了。”
 韓鏡:“……”
 沒錯,這才是親娘。
 世家貴族死後,都會著人殉葬,為的就是死後去了地下也有人伺候。
 曾經韓鏡也規劃過自己死後的事宜,人殉就在其列。
 自大康開始,就有殉葬制度,這是獨屬於權貴的特例,至今都近千年了。
 如今被母親這般說,他沒有反駁,隻保持沉默。
 “兒子,切記,眾生平等。”這是秦鹿始終堅持的硬性觀點。
 “自古但凡一個王朝的坍塌,其根本原因是與百姓背道而馳。就如同你娘我,看不慣這個吃人的世道,所以才想著推翻這座腐朽的江山。有一個我,將來必然會有千千萬萬個我,天下不是君王的,而是屬於所有百姓的。”
 韓鏡斂眉,輕聲道:“娘的意思是,日後民間可能還會有人造反?”
 秦鹿沉默了許久,才笑罵道:“少給老娘玩心眼兒,滾一邊去。”
 韓鏡無非就是開個玩笑,畢竟母親的表情太嚴肅,他不適應。
 在他心裡,母親應該是個整日悠閑自在,笑容不羈的人,能和他嬉笑怒罵,天南海北閑聊的人,太嚴肅不適合他的老母親。
 腳步輕快的離開,關門的時候,探著小腦袋,道:“娘的話兒子都記著呢,為了兒子日後不走錯路,娘可得長長久久的活著。”
 “呵,老娘肯定死在你後頭。”秦鹿翻了個白眼。
 韓鏡嘿嘿一笑,“如此再好不過了。”
 在二樓休息區,探頭看向窗外,正巧婉娘從廚房出來。
 “婉娘,中午做個豆腐丸子。”
 婉娘抬頭瞧見小公子,揚聲應了下來。
 她算是發現了,夫人和小公子都喜歡炸丸子。
 不僅僅是這兩位,家裡的其他人也特別好這口。
 所以地裡采摘了新鮮的蔬菜之後,她總會做上滿滿的一大盆炸丸子,主院裡的人少,吃不了多少,反倒是那些孩子們總能吃的滿嘴冒油。
 “皇帝最喜歡的妃子沒了,要求天下茹素三個月,這段時間盡量做些素菜。”
 “……”婉娘心裡想罵娘,“知道了公子。”
 可是能怎麽辦,宮裡都發話了,天底下有幾個敢反抗的。
 秦家的夥食好,即便是素菜也能做出花來。
 說到底,素菜終究是素菜,不能代替肉類。
 工坊那邊,是最勞累的地方,所以這三個月,她得多做些菜了,省的那邊吃不飽,耽誤乾活。
 回到廚房,招呼那些弟子道:“都忙起來,中午炸豆腐丸子吃,樊林先別急著去祁州,宮裡那邊要求茹素三個月,入了夏再去吧。”
 樊林點頭,問道:“師父,宮裡有人去了?”
 “是啊,陛下最喜歡的貴妃去了,大盛朝所有人得茹素三個月。”
 廚房裡的這些弟子心裡都覺得奇葩,這又不是國喪。
 皇帝駕崩,須得天下縞素。
 文武百官極其家眷須得素服二十七日,軍中還需要十三日。
 天下百姓三個月內不得穿戴華服環佩,也不允許婚嫁,宴舞更是禁止。
 單純的皇帝死了,他們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麽,畢竟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可一個寵妃,就得讓天下人為其守孝,難怪死的那麽早,福壽生生的折騰沒了。
 皇后都沒這待遇。
 心裡怎麽想的沒關系,誰也不會傻到在嘴邊念叨。
 如果沒有這一出,或許大部分人會覺得紅顏薄命,現在皇帝做的這些事,只會讓人覺得活該。
 廚房的弟子們忙活著炸丸子,婉娘則單獨煎了一盤炸豆腐,上面淋上調製的醬汁,口感特別好。
 炸豆腐沒怎麽用油,所以不會給人油膩的感覺,豆腐兩面在鍋裡炸製的金黃,配上料汁,咬一口,豆香十足,與醬汁的味道特別的搭。
 家裡還做的腐乳,婉娘最喜歡白粥配腐乳了,能喝兩碗粥。
 書房裡,韓鏡和沈頌閑聊。
 “皇帝為了那位寵妃,幾乎得罪死了世家,他在位的時間不久了。”沈頌了解到的消息不多,主要家裡沒有得力可用的人,消息閉塞。
 日後真的要起事,消息的掌控是重中之重。
 趁著公子現在年紀還小,這邊倒是得多培養些善於搜集消息的人才行。
 如果秦家的酒樓能徹底鋪開,消息的渠道就算是有了門路。
 這點韓鏡是知道的,別說在位了,連命都不剩下多少。
 “他對那位寵妃是真的喜愛,如今人死了,皇帝也被帶走了半條命,能不能活到明年還不一定呢。”韓鏡把玩著手裡的魚形玉佩,這還是從遮龍寨裡搜刮來的。
 這枚玉佩是所有玉飾裡邊材質最好的,胡言登記造冊時,看到後給他送了過來,冬暖夏涼。
 “做皇帝,最忌動情,須得平衡好后宮。”沈頌道。
 韓鏡抬了抬眼皮,笑道:“我娘不允許我三妻四妾。”
 沈頌:“……”
 “日後先生有了女兒,可不要送進宮裡。”
 沈頌:“……”
 這個話題,不太好接。
 “按照我娘的意思,世家百官把女兒送進宮,圖的是未來能夠一飛衝天,說不得將來能成為國公。而皇帝廣納后宮,也是為了平衡前朝。”
 “確是如此。”沈頌點頭。
 “娘說,這種情況的根結在於天下讀書人太少,但凡有才之士遍地,帝王不必為了平衡前朝委屈了心愛之人,前朝百官也不敢拿天下威脅帝王。你不高興,自可離去,總有人能代替你的位置。這個朝堂離了你,照樣轉。”
 沈頌倒是覺得這個想法似乎很正確。
 “所以先生,世家不能存在,尤其是如大盛朝的這幾個世家,必須得處理掉,否則咱們將來早晚也會走到這一步,尾大不掉,終成大患。”
 韓鏡撐著臉頰,笑眯眯的樣子格外討喜。
 “看來公子心中早有計較。”
 “不是我。”韓鏡擺手,“我的想法太過刻板局限,反倒是我娘的想法頗為新奇。我知先生於官場不甚熱衷,若是有可能,天下兒童的開蒙,希望交到先生手裡。到時候咱們在天下各州縣建立學堂,讓所有的孩子,不論富貴貧困都能有書讀。”
 “如此甚好。”沈頌忍不住拍手稱讚。
 雖說短時間內看不到那般盛世,只是想想就讓人覺得心潮澎湃。
 為什麽平民難出高才,只因天下書籍,盡被世家壟斷,尋常人想要看本書,幾乎尋不到。
 而如今想要讀書,束脩極高,先生還得看學生的天賦。
 沒有天賦,有銀錢也好,若兩者皆無,基本就斷了識字的希望。
 他自認學識廣博,狀元可能會有障礙,舉人卻是輕而易舉的。
 可惜,他沒有背景,想跨入舉人之列,難如登天。
 只因中舉後就可以做官,雖說只是地方小官,卻也能一步步的改換門楣。
 他都如此艱難,更別說其他貧寒學子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