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鎮南王:開局與太子桃園結義》第319章 大勢如此
“大明鎮南王:開局與太子桃園結義 ()”

張鎮攛掇皇帝,讓王守仁逐步取得了何積欽義軍的主導權,形成了所謂的天平軍。

王守仁深刻研讀張鎮的毛氏戰略思想,汲取了精髓要義,隻用兩手,就把江南搞得天翻地覆慨而慷:一是把土地分給最需要土地的人,二是在農村地區全面開花,搞倒小一點的士紳地主,形成對城市的包圍!

天平軍一旦稍具規模,在相對比較發達的江南,搞這兩手簡直,簡直爽翻了!

如此,天平軍要士紳地主的命,朝廷就派出聲名赫赫的大文人某某某,聽起來簡直吊炸天,到了地方上,指揮著衛所的那些兵油子上去,一觸即潰,大量衛所兵成了下落不明的人……

朝廷該做的樣子,已經做了!

一句賊子勢大,朝廷正在加緊籌備下次剿匪……下次一拖就是無限期……

天平軍開始席卷天下,士紳地主開始慌了!佃戶分了他們的田,他們錢,他們的女人,他們的糧食,還要上演白毛女,然後公開審判他們的罪行,一樁樁一件件觸目驚心的血案被公布出來,把他們釘在恥辱樁上,大批大批的被吊絲……

朝廷這邊的態度十分曖昧,不僅不管這些地主士紳的死活,而且推出了一系列貌似專門跟士紳地主作對的新政,想把士紳地主的油水榨乾,分給天下貧苦百姓……

朝廷官員,大量都是大家族、大地主、大士紳的代言者,他們自然出來替他們的階層仗義執言,結果皇帝的慈眉善目突然就瞪起來了,抓了大量的官員,開始查貪腐……

一時間,整日都有官吏被砍了腦袋,抄了家……好家夥,這些官員看起來人人都是兩袖清風,可惜他們的錢並沒放在袖子裡,全都放在家中的地窖裡……

這家抄的,皇帝竟然暴富起來!

於是皇帝喜歡砍官員的腦袋、抄他們的家了;可惜大家愛都不喜歡被砍腦袋,被抄家……

代表著大地主大士紳利益的眾位官員,以及天下廣大的士紳地主,覺得這個朝廷統治下,已經沒有他們的活路了……

恰恰這個時候北直隸一帶的劉六劉七也效仿何積欽天平軍,反了……山東的楊虎,反了……

他們造反當然不是為了殺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的佃農,他們要宰肥羊啊!於是,遭殃的還是士紳地主……

這幾把大火,徹底點燃了天下……士紳們完全沒活路,各地的士紳地主巨頭們,紛紛把自家為了避稅、避監管而隱匿的私奴武裝起來,開始紛紛對抗……

這時候,江西南昌的寧王朱宸濠,在許多大家族的支持下,出來造反了!

朱宸濠本來早就有反心,他積極籌劃,已經養匪多年,衛兵、私奴也增加到了萬余人,現在出道即是巔峰,在廣大士紳地主的支持下,迅速狂攬大量錢糧及人馬,一出道,叛軍就有十幾萬……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全新的逼迫鏈:即皇帝在暗中,秘密以王守仁的天平軍逼迫士紳地主;明裡以斬斷他們喉舌、消滅他們的代理人,並且強勢鋪開新政的方法來逼迫這些士紳地主……而士紳地主沒辦法,隻好武裝他們的私奴,逼迫他們跟農民軍作戰……甚至大家聯合起來,支持力量較大的朱宸濠發動了十幾、二十萬人來造反,反過來逼迫皇帝,這樣大家就出來開始相互傷害了。

另一方面,經過這樣一番逼迫,那些比較聰明士紳地主,已經轉向投資工商……

他們對於眼前的局勢看得很明白,要想順著朝廷,就得順著新政,要想順著新政,就得順著張鎮,

要想順著張鎮,就得向北地公司的廠礦鐵路日化紡織等等方面學習……最後他們發現,經營這一行真的能夠產生他們意想不到的巨大利潤……於是這些人轉而投向新政的懷抱,做出一副誰不支持新政,他就跟誰誓不兩立的樣子……

他們轉手就把自家的土地,賣給了那些守著田畝土地如守著命的保守士紳地主,做到了套現成功……

然後,這些人逃離是非之地,來到了福建泉州、大同府、京師、草原、河西甚至遼東一帶,鋪開了生意。

對於這種人,就連張鎮也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讚一句:真他娘是聰明人啊……

這天下就是這樣一個形勢……

整個天下,風起雲湧,已經完全被打散了、打亂了……

其實, 這天下真正的耕者,都是勤勞的!

他們從土裡刨出來的糧食,足以養活天下人的。

只可惜,地不是他們的,種出的糧食,也不是他們的,所以他們只能餓著肚子……這就是所謂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現象……

可到了眼前這個程度,天下都已經被打亂了,地主士紳家裡的糧食,也都被搶了出來,流到了市面上!

其實他們的余糧,真的很多,足以養活大明每一個人。他們就是想著要屯糧食,趁著天下大亂,賣個高價錢……

沒想到,真正到了天下大亂的時候,秩序也就沒了,沒人跟你講理,動輒就開始揮刀子搶了起來……

所以,這些余糧幾乎全都上了市面,因為泥腿子們,也就是這天下真正的耕田者,大多數人沒想著這一頓吃飽了,下一頓繼續挨餓……

他們把搶到的糧食賣掉,換了銀錢,準備生產工具,畢竟現在分到了田,要種啊,得把日子過下去啊。

這倒是便宜了張鎮的北地公司!錢不是問題,現在北地銀行的吸儲很厲害,很多的商人現在都願意把銀子存在銀行……他們倒是特別樂意使用北地銀行發行的紙鈔,這玩意兒拿著又安全、又輕便,而且隨時能在每一家分號兌換足額的真金白銀,他們完全不用擔心的。

但南方這些剛剛造反成功的、得了一點點好處的新農民,確實有擔心的……所以北地公司就拉了一車一車的銀子,來江南收購糧食……

價格當然不會出的太高,但也不能違背良心,基本上還是前兩年的正常市場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