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鎮南王:開局與太子桃園結義》第29章 被盯上了
  京城炸鍋了!

  至少有三種實力強勁的勢力開始行動了!

  第一種勢力當然是文官集團!

  文人這種人向來又酸又壞,讀書多,學會了一切腹黑的本事,一旦開始結黨營私,往往會很快終結一個朝代。有句話說得好,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譬如正史上的明朝,東林黨文人結黨只會吹牛皮,毛事乾不了,閹黨魏忠賢一倒,大明土崩瓦解,崇禎無力回天,卻也做到了君王死社稷,但他手下的文人,以考取狀元到位居首輔僅僅用了四年時間的魏藻德為首,無恥地轉投李自成!無恥之尤,連李自成、劉宗敏都看不起,最後被劉宗敏活活夾腦袋給夾死了……

  當然,更有節操不如一個技女的“水太涼”錢謙益、“闖來則降闖,滿來則降滿”的龔鼎孳、被深愛過他的技女卞玉京嫌棄的吳偉業……有趣的是這三人居然以幾首酸詩還被稱為“江左三大家”……

  總之文人的節操,張鎮隻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學著大漢高祖那樣,摘下他的帽子,熱乎乎的滋一泡尿!

  他相信天下百分之八十的文人,節操還不如一條狗!

  扯得有些遠,當然崖山之壯舉,文天祥之壯舉,浩氣長存,另當別論……

  就說目前弘治朝,文官集團目前力壓太監集團和武將集團,劉健、謝遷、李東陽幾人還不錯,不過送妻侍人的焦芳之流也添居吏部侍郎之職,勾結一幫愛咬人的言官,天天捕風捉影,逢人就咬……

  皇帝勤勤懇懇十八載把江山治理成這吊樣子,足見其信任的文官,是一群何等無能之人,才取得了邊境武備松弛、衛所喝兵血導致邊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天下百姓民生凋敝、家無余糧的惡果!

  但往往這群文人,乾別的不行,最擅長窩裡鬥,嗅覺最為靈敏的!

  他們一下子就嗅出了太子、張鎮壯舉之後,他們的危機!

  皇帝轉性,明確厭棄了他們,勤政的弘治帝都能隨意輟朝十幾日,令出於東廠和錦衣衛……危機感壓迫著每一位文官,包括正直有良心的文官……

  文官集團慶幸的是,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豐功偉績的王守仁,是真正的科舉出身!

  張鎮此人身份神秘之極,目前還沒人知道他出自哪門哪派,雖然盛傳他是張懋第五子,但好在目前他自己不認!

  如果能阻止張鎮和英國公張懋相認,撇清和武勳關系的話,張鎮就算出自山門,也算是半個文人!

  這樣,就可以好好的拉攏一番王守仁,給張鎮拋出文官集團的橄欖枝……

  以上的打算,屬於內閣一派打算,劉健,謝遷,李東陽方面,他們想的是把張鎮、王守仁好好的人拉入他們。來壯大他們的陣營,以其大才好好維持內閣運轉,牽製皇帝倚重內官和武將集團,更好地讓大明太平運轉。

  這於公於私,都是有利的……

  當然,文官集團還有另一方面的人,以焦芳、劉宇、張彩等中下層文官為主要力量的這群人,他們慌了。焦芳暗中密會了其忠實走狗劉宇、張彩,以及一群嗷嗷欲吠的言官禦史,當然還有一群閹人,密謀一場大事……

  文官集團展開行動的同時,武將集團自然不能落後,畢竟這次勝利,武將集團認為這是他們自己的勝利!

  不管怎麽說,仗是十二團營的“四武四威”八營的人打的!而且這回最最最大的功臣張鎮,很明顯就是張懋家走失的兒子嘛……所以,

一力促成張鎮認祖歸宗,這事兒就妥了……大明的武人被文臣欺壓已久,每逢打仗總是文臣掛帥,太監監軍,武將都是千年老二……打起來毫無精氣神……  借著著這個機會,看看能不能扳回一局……

  當然,最大的一股勢力,其實是隱藏勢力,這就是大家族勢力!

  這種人後面養著一些文臣、宦官和武勳,經營著天下財貨,而且最是無底線,朝廷禁海,他們就能做出勾結官府、勾結倭寇、假扮倭寇禍害東南,走私、殺人越貨無惡不作……

  當然地處內陸的大家族,手裡掌握著糧食、布匹、礦石、木材等等財貨的運營……

  每個大家族無論在地方還是朝堂上,基本上都有靠山,尤其是地方上,采用鄉老治政,就是一旦遇到糾紛和差役就推舉有名望威信的老者來處理,有的家族勢力大的地方會由族長管理地方,保長什麽的都得聽人家的,所以可以說大明的基層政權完全掌握在大家族手裡……

  現在這股勢力,就像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畝產五千斤的糧食,這是何其巨大的寶藏?

  種子!

  種子必須要盡快搞到手,大明境內就算皇權嚴厲,他們用種子謀利現在已經不行了,但他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把這種好東西賣給其他國家, 控制得好,可日進鬥金啊!

  一時間所有勢力馬上展開了行動了……

  張懋行動迅速。

  作為靖難名將、河間王張玉之孫,土木之變中陣亡、追封定興郡王、諡號“忠烈”的張輔之子,英國公張懋見皇帝還是很容易的……

  大朝會結束,舉國歡慶,京城張燈結彩,萬民同樂的時候,張懋跪在弘治皇帝和張皇后面前,哭的老淚縱橫:“萬歲,臣來告禦狀的!狀告不孝子張鎮……母年近九十,自從這個逆子走失,日就不見,思念過甚,見到年輕小夥子,就拉著手叫鎮兒啊!

  最近不知道那個不長眼的,告知臣母,臣這個逆子回來了,不肯回家!

  老母親追著臣,就是一頓好打啊!

  老太太別看顫顫巍巍的,拐棍兒敲在身上,生疼啊!

  萬歲,您瞧!”

  張懋撩起自己的長袖、衣襟,果真看到身上紫青一棱一道的!

  弘治皇帝苦笑一聲:“英國公好福氣啊!這個年紀,還有老母追打,何其幸哉!哪裡像朕這樣,真的孤家寡人啊!想有個老父老母來打一打,都是奢望啊……”

  “萬歲,老臣不是惹您傷心,就是狀告這個逆子的……”

  “好吧!你代朕走一趟河南,看看東宮和張鎮吧……至於張鎮到底是不是你的兒子,你們自己斟酌吧!”

  這時候,又有人求見,是壽寧侯張鶴齡!

  弘治皇帝本不想見,看見張皇后,隻好招招手讓進來了!

  “萬歲,娘娘,臣也要去河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