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鎮南王:開局與太子桃園結義》第61章 鎮北侯
  最終,張鎮還是決定穿,皇后都說了,她親自把關了,僭越應該是不存在的,這一來是皇家表達榮寵的方式,二來從皇后的角度講,她應該是真把張鎮當做子侄了……

  “臣,謝娘娘恩賜!”

  “重說!”

  “兒臣謝母后賞賜!”

  “這就對了!以後切切不可這麽生分!”

  “兒臣,記住了!”

  皇家的衣服穿起來就是講究,錦緞明豔,手感爽滑……最主要張鎮覺得自己有一種韋小寶被賜了黃馬甲的感覺……

  出去迎接王守仁的路上,張鎮悄悄問朱厚照:“娘娘賞賜的這件衣服,穿出去胡作非為、各種花樣作死,地方官府是不是不能治咱的罪?”

  “想得美,抓住一問,一杆子就能捅到父皇那裡,死的更慘……出去混吃混喝,地方上會給你這個臉面……只不過最大的壞處在很容易被山賊殺掉,畢竟地方上藩王的世子,有很多混帳,經常鮮衣怒馬、招搖過市、強搶民女、草菅人命……

  最重要的是這種人往往身上有很多錢,一旦護衛不足,很容易被人截殺……”

  “這麽凶猛嗎?皇族都敢截殺?”

  “敢啊,有什麽不敢的,很多地方的山賊,就是皇族養的……譬如江西的寧王,養了很多山賊,攪得地方一片雞飛狗跳。然後跟父皇說王府危如累卵,要求恢復護衛制度,父皇已經松口了,估計不久人家就能恢復護衛制度了……”

  “寧王?”這個人張鎮知道,畢竟也是如雷貫耳的人物,主要因為歷史上平這次叛亂的是王守仁這種大佬,而且王守仁平叛都抓了寧王,正史上的正德帝朱厚照玩心大起,居然讓人放了寧王,自己重新抓了一次……一次大型平叛,活生生搞得跟鬧著玩似的……而且這次朱厚照還把自己玩掛了,北返途中落水,回去不久後,崩!

  “怎麽?二哥,有問題嗎?”

  “哦……既然你都知道寧王養寇自重,難道萬歲不知道嗎?為何還要答應他恢復護衛制度?萬一這種人以後作亂,山賊集而為兵,加上護衛,豈不是能迅速集結大量兵馬?”

  “咱兄弟自家人,不見外的說,我以為父皇在依‘鄭伯克段於鄢’的故智行事,這很明顯……”

  張鎮心裡叫一句,麻鴨蛋,這個寧王起兵十萬,卻很快被王陽明覆滅了,原來竟是個智障啊,這麽明顯的事,朱厚照都看透了,他卻很傻很天真的在做……這種人能活著都是個奇跡,還造個毛的反……

  兩人很快來到大殿,和皇帝匯合,文武百官簇擁,浩浩蕩蕩出宮……朱厚照要求自己和忠義伯出城十裡迎接王守仁,自己的大哥啊,這一拜,當時響徹大內,豪情壯志的場面猶在眼前,現在兄弟三人,建功立業,都已經取得初步成就……

  尤其大哥王守仁,一戰驅逐韃靼王庭倉皇逃竄,去了漠北,實現了史上第二次封狼居胥!

  用朱厚照的話說:“咱大哥,真大明冠軍侯也!”

  皇帝讚同這倆家夥出城十裡去迎,畢竟封狼居胥的功臣,再高的禮遇都是應該的……而且朱、王、張三人義結金蘭的荒唐事兒,在賑災、凱旋和新糧等豐功偉績之後,已經傳為佳話,《這一拜》這個歌,豪情壯志義薄雲天的詞曲,已經在大明廣為傳唱,很多年輕人也尋找志同道合者,效仿三人,義結金蘭,誓為大明建功立業,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大明年輕人尚空談、賞修身,輕實乾的風氣……

  廠衛遍布天下的暗探,

把這些消息是上報的時候,弘治帝也十分欣慰,原本在他心裡的太子胡鬧,現在竟然有了這等巨大的影響力,形成了盛世前人人勃發向上、胸懷大志的良好風尚……史書上記在沒錯的話,強漢盛唐的盛世出現前,人心和民間風尚就是這樣的……  張鎮和朱厚照鮮衣怒馬,帶領金甲武士,快馬出城,來到了夾道歡迎的百姓最前面,就見到了王守仁……

  好家夥!

  大哥比原來更精瘦、更黑了,臉上、手上皮膚皴裂,眼中卻射出狼一樣的精光,身後的戰將和戰卒,更是猶如一柄神兵利器,殺意內斂,但任誰都能感受到其鋒芒銳利,所向披靡……

  這是屍山血海、大漠風沙中真正磨礪出來的銳氣了……

  兄弟見面,相擁大笑,不過王守仁在見到兩位賢弟的激動過後,又恢復了冷峻……

  “戰況慘烈……將士們死傷過半……主要是回程途中凍傷凍死的,幾乎佔了死傷的一大半……我已經上了請罪的奏折……”

  王守仁一邊接受百姓們簞食壺漿,一邊講起了戰況……

  對戰韃靼人的時候,從沒良心炮震天裂地的動靜、震天雷巨大的殺傷開始,韃靼人的心理基本上就崩潰了,以後的戰局,基本上是一邊倒的追殺……雖然韃靼人騎射術精良, 有時候困獸猶鬥,也給大明軍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亡,但相比回程的時候的寒冰地獄,戰況都不值一提了……

  要說戰,最慘烈的就是回程時候,與老天的鬥爭,拚的是求生的意志,但凡意志稍微薄弱點的,現在都躺在冰雪中,和那些撤退失敗的韃靼人一樣,成了草原狼群的天然儲糧……

  帶去的四武四威八營八萬精銳,回來了不到三萬,衛所邊軍、糧草隊伍折損十萬……

  雖然清空了大片的草原大漠,但王守仁認為這是慘勝,內心十分愧疚……

  等見到了弘治皇帝,王守仁拜服請罪……

  “伯安愛卿,今日不必諱言,土木堡之變,我軍二十余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糧草輜重隊伍死傷無計,文武官員亦死傷數十人,損失馬匹二十萬頭……大敗慘況,想必諸位都清楚吧?

  之後韃虜屢屢犯境,年年劫掠,我大明邊境軍民百姓,傷亡無計,苦不堪言……

  而今,卿一戰克定,驅除韃虜,封狼居胥,一勞永逸,是我大明開國以來對韃虜戰爭的最大勝利!

  雖然大明英烈為國捐軀,朕痛心疾首,但他們的犧牲,換來的將是大明的長治久安!

  伯安之功,堪比強漢衛青、霍去病……”

  皇帝充分肯定了王守仁的功勞,龍顏大悅,群臣山呼萬歲,具表稱頌……

  翌日,大朝會,按照軍功冊,對有功將士均給予封賞,王守仁一戰封鎮北侯!

  而正史上的王守仁一直到了嘉靖初年,才因平朱宸濠戰功,被封為新建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