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鎮南王:開局與太子桃園結義》第14章 是別人兒子的鐵證
  “多大的事?”

  “二爺,您是大功臣,您要上朝,在眾臣工面前,風風光光的受天子封賞,這樣的事兒,天下能有幾人,自然是大事!”

  “握草!大事你劉家大爺!老子以為發生了什麽大事呢!滾,別耽誤老子睡覺!”

  “我的二爺喲……現在都已經遲啦!萬歲爺龍體欠安,今日會起來的稍微晚一點……要是往日,大臣午夜就得起來,醜末殿外早已站滿了,寅初正式開朝!”

  “……這是真的?”

  “千真萬確啊!”

  張鎮頓感人生寂寞如雪,地主家有余糧又如何……長歎一聲,心裡開始盤算,如何做到“站著還把錢掙了”……

  好在到了朝堂上,皇帝龍顏大悅,首先向眾大臣表達了歉意,說自己生了幾天病,有憂心忡忡的、有踏實乾事的、有心懷鬼胎的、有搞小動作的……好在我朱佑樘又回來啦!就問你們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當然,我老朱家從來都是寬宏大量(小肚雞腸)的,從不記恨記仇(秋後算帳)的……當年官渡大勝後曹孟德火燒暗通袁紹的書信,這一回老子病危,你們搞的小動作,我不知道(錦衣衛、東廠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事兒就這麽過了!既然老天不找我回老家,那我們就好好再乾幾年……

  這一回,我的病之所以起死回生般的好了,全靠了東宮尋來的這位民間神醫,還是個翩翩少年啊,醫術十分了得,小小藥丸吃了幾個,真的沉屙盡去,現在已經全好了!所以,要賞!

  ……

  皇帝絮絮叨叨說了很多,原話雖然不是這樣,但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

  最有真的賞了張鎮一車黑皴皴、脆不拉幾的弘治通寶……鑄銅錢的時候,錫放多了……這個吝嗇鬼,乾這種不上台面的扣索事兒……還真好意思叫賞金數萬……

  最多也就一萬塊軟妹幣的購買力吧……交一個小太監送西華門外的家裡去了……朱厚照贈的這個宅子,沒人過問源頭……

  張鎮小小年紀獲封東宮少詹事,這著實讓群臣羨慕壞了,好些久不升遷的老爺子、看什麽都像不法分子的言官,已經躍躍欲試,打算抓張鎮的小辮子了……

  不過,比起彈劾張鎮的速度,朝堂諸公誰也趕不上英國公張懋的速度!

  皇帝封官的話音未落,張懋立刻就跳出來:“陛下,臣有事啟奏!”

  “奏來!”

  “臣要彈劾東宮少詹事張鎮不孝!”

  “哦?聽東宮說,張鎮本是山間高人子弟,家中長輩均已仙逝,目前隻留張鎮一人在白雲深處悠閑度日,要不是東宮力邀,還不肯輕易出山呢?

  朕不明白,此人為何不孝了?”

  “陛下,您不認識他,朝堂上認識他的人,可不少啊!但凡跟老臣私交比較好的,大都見過這個逆子!

  沒錯,這個張鎮,正是老臣的逆子張鎮,家中排行老五!

  自由聰穎,天資極高,學什麽都是一遍就會,為此老臣沒少在外人跟前誇他……

  老臣是個武人,閑不住,半年前帶著幾個兒子、親兵和家丁,往燕山打獵……此子走失,而今歸來,竟裝作不認識老臣了!

  真是豈有此理!”

  皇帝大驚,問張鎮道:“果真如此?”

  “陛下,臣冤枉啊!臣真的是第一次出山,臣在山中尚有家業,太子殿下和兵部主事王守仁都可作證,他們曾春遊路過臣家,在臣家裡做過客……

  天下樣貌相似之人甚多,

英國公想必是搞錯了……”  張鎮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正要自辯清白,已經迫於形勢,認了朱厚照的老娘做乾娘,他可不想再認張懋做父親,要不然真就成三姓家奴了!

  “陛下,此子正是英國公府五子張鎮!打死臣都不會認錯……”第一個站出來作證的,是張鶴齡!

  “壽寧侯何以如此確定?”

  “因為,此人欠臣許多錢……但凡欠臣錢的人,臣向來不會認錯!”

  麻鴨蛋的,弘治朝堂上這都是些什麽人啊?

  搶兒子的、要帳的……什麽狗屁倒灶的人和事啊!

  怪不得這個皇帝一生勤政,經濟搞得一塌糊塗,萬民困頓……

  就這幫貨,如何發展啊?

  “剛才張鎮說了,天下樣貌相似之人甚多……爾等如何證明,此張鎮就是彼張鎮?”弘治皇帝沒想到自己的早朝倒是斷起家務事來了!

  “此子右大腿上有七顆黑痣,呈北鬥狀分布……左手腕,有塊黑色胎記,環繞手腕!不信,當場可以驗看!”

  張鶴齡這話說出來,張懋懷疑地看了一眼:你個老賊,這倒是老子的兒子,還是你的兒子啊,這麽隱秘的事,你丫是如何知道的?莫非你給老子的夫人有一腿?

  當然,張懋嘴上並不這樣說,他說道:“陛下,果如壽寧侯所言!他要是沒這些東西,就當老臣認錯人了……”

  弘治皇帝心裡也納悶, 問道:“壽寧侯如何這麽清楚地知道人家兒子隱私?”

  皇帝一發話,朝堂上的群臣都用火辣辣的目光盯著張懋和張鶴齡……

  張鶴齡絲毫不尷尬,立刻解釋道:“英國公府上,大家都愛借錢啊……我經常去他家催債,小時候此子穿著肚兜到處亂跑的時候,就看到了他身上的痦子和胎記,分布得太特別,所以到如今還記著……”

  張鶴齡此番解釋,倒是合情合理……不過眾人都疑惑地看了張懋一眼:丫的張懋,欠著老子的錢呢?怎麽還欠著張鶴齡的錢?這家夥是不是誰的錢都欠?

  事實上,他們猜對了……大明俸祿低,但凡有點良心、不吸窮鬼血的官員,日子都過得苦……英國公府的消耗遠遠大於收入,日子本就過的困頓,但張懋這家夥喜歡養女人、養兒子,逢賭必輸卻還喜歡玩兩把,而且酒必須喝最好的,養的閑人也實在有點多,不知何時起,就過起了拆東牆補西牆的卻大手大腳的日子……

  朝堂上看到這麽狗血的劇情,群臣腦補了無數版本……就等著皇帝金口一開,看看這出好戲如何收場了!

  皇帝沒讓他們失望!

  “既然如此,清者自清,那就查驗一下吧!”

  ……

  麻鴨蛋,張鎮當然知道,張鶴齡說的是真的!這個老兒,為了要錢,真特麽什麽都不顧了,堂堂早朝,活生生弄成了他的討債大會!

  這事兒抖露出來,如何收場啊?這重要的證據,指向自己是張懋兒子這個事實!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還什麽清者自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