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鎮南王:開局與太子桃園結義》第80章 練新兵
  張懋已經把全家人組織起來了,老太太穿著朝廷賜的誥命盛裝,威嚴地坐在堂上,老父張懋和大哥張銳侍立左右,其余人等也都站在堂上,很是肅穆……

  張家是武勳,自然以武傳家,張鎮經略大同府及北方這件事兒,被家裡當做出征來對待了……

  老太太讓張懋請出了家訓,張鎮回來之後,老太太讓他跪下,聆聽家訓:

  凡我子孫,忠君報國為首要,事上當勤謹,持家須孝悌,待友應溫謙,對敵必狠辣,坦蕩光明,一往無前……

  一個黃玉做的家訓牌,授予了張鎮,張鎮拜了祖宗,拜了祖母和父親,一切充滿了儀式感……

  老太太撫摸著愛孫的頭:“今上聖明,我孫一切要務,皆思家訓,盡力為之,多余的話,祖母就不說了……出門在外,一切小心,家裡將傾盡一切力量,暗中護著你……

  今日一別,千山萬水相阻,祖母風燭殘年,不定哪一日就去了……

  唉……不說這些了!大丈夫當以國事為重,建功立業,祖母會盡力活著,念著你,吃齋念佛,為你祈福!”

  張鎮忍不住就哭了:“祖母,孫兒會時常回來的,大同府並不遠……爹,記得務必按照我制定的食譜,給祖母吃飯,按時睡覺,晨起練練太極拳,還有這些藥,每日必須按量服用,祖母但有不適,務必快馬報我……”

  張鎮這些日子,沒事就跟祖母在一起,教她學會了健身太極,按時按點,吃二十一金維他,制定了營養豐富而好消化的食譜,按時按點吃飯……老太太的身體,最近其實健康了許多,大家有目共睹。

  祖孫二人相擁而泣,良久張鎮才慢慢哄好了老太太的情緒……

  翌日天色還未亮,張懋帶著家丁,張鎮帶著黑手七仙一行,快馬輕裝,早早的就出發了……

  物資運輸的事情,皇帝專門安排了人,張鎮自己準備的東西,也交給了自家商隊,已經陸陸續續運輸了好幾個月,現在大同府、草原各處據點,已經扎下了根,連成了網絡,一個大攤子慢慢鋪開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自己從賑災一線帶回來的班底,招攬了大量的掌櫃、管事、夥計,這些人經過張鎮的培訓,挑選了大量可用之才,現在也基本上能夠維持目前這個大攤子的運轉。

  大同府、寧夏衛、河西等地,以衛所為主,大部分人口都是軍戶,在此地屯田、訓練、戰鬥,歷時百余年了,樹大根深,各處千戶喝兵血,損公肥私,軍戶們人人赤貧,只有那些指揮、千戶、百戶等軍官,日子尚過得去……

  朱厚照接受的任務就是整軍。

  韃靼人極少數跑到北方更寒冷荒蕪的地方去了,剩余的死了一大部分,還有小部分幾乎都是老弱婦孺,經過小狐狸等人的整合,都在老老實實牧羊,北方的威脅基本解除,養著大量的邊軍衛所,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朱厚照上書,撤並了五十余大小衛所,殺掉了一部分罪大惡極的軍官,一些手上血腥較少的,也都調回內地謀生,整合了衛所軍戶十八萬戶,連同老弱婦孺,總計人口七十三萬余……

  張懋親自送兒子到了大同府,拍拍兒子的肩膀:“家裡的力量,為父都安排在了暗處,盯著各方力量,鎮兒你放手去幹吧!有些暗中的威脅,家裡會替你出手……”

  “這不好吧?萬歲難道暗中沒有盯著咱們嗎?”

  “放心,萬歲的底線,為父清楚,那些事兒該咱家動,

那些事兒該萬歲的人動手,為父心中自有一本帳……記住一點,軍事指揮權不要沾手,一切交給東宮打理,其他的事兒,放開手腳,百無禁忌!  為父最近冷眼旁觀,也漸漸看明白了……萬歲,變了!

  萬歲內心好大喜功、希望開創大明盛世的一面,佔了上風……他對文人酸儒指望教化出一個清明盛世的想法,已經產生了懷疑……而且文人酸儒對皇權的限制、禁錮,讓萬歲不得不倚重你這樣的闖將,一切唯實,開源引流,方可激活這一潭死水……”

  張鎮內心還是比較震撼,沒想到張懋作為一個武將,還有這種眼光和思路,現在的局面,可不正是這樣嗎?

  “爹,我明白了!”

  “那爹就回去了,一切謹慎,切記不要貪戀軍權……”

  “孩兒明白!”

  張懋帶著隨從,快馬打道回府,在大同府甚至都不做停留。

  伴君如伴虎,這些勳貴最是明白這個道理,皇帝自詡為真龍,龍這種東西,最是善變,面對面還溫言笑語,轉身說不定就給你一刀……當然,現在這個皇帝,尚且寬厚,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朱厚照帶著一群面黃肌瘦,一陣風過,就擔心被吹走的所謂軍戶,迎接了張鎮的到來……

  “這就是我們將要治理的民啊?”

  “嘿嘿,沒錯,這就是那些無恥文官鼓吹的弘治中興大治之世的民,也是二哥你給咱們選的爛攤子啊……想必魚米之鄉的江南,會好一些吧……”

  “現在……能吃上飽飯了吧?”

  “是啊,咱哥倆好不容易賺的銀子,每天大堆大堆的,都被這些人活生生吃掉了!”

  “吃吧!吃吧!吃飽了好乾活!按照之前的方略,你選人吧!選夠了,剩下的留個我……”

  “我已經選出來了,都是些半大小子,總共一萬人,多余的我也不要,看著糧食嘩啦啦的消耗,心痛……剩下的都給你了!”

  ……

  對於撤並邊衛,精煉邊軍這事兒,皇帝還是猶豫許久,而且遭到了內給、兵部的一致反對,頂著巨大的壓力,動用皇權威壓,生生說服了內閣,特批了這次軍改……

  皇帝的原話是:“既是要革新,在他們折騰的范圍內,一切就革新吧!包括練兵……朕也希望看到軍隊有所變化,大明全境數百衛所、數百萬軍戶,糜爛成什麽樣子了,想必卿等比朕更清楚吧?每年靡費多少錢糧,想必各位也很肉疼吧?

  可是,現在養著這樣的衛所,有什麽用?你們覺得有用嗎?”

  確實,大民的衛所制度下,到處的軍官都忙著喝兵血,軍戶餓的站都站不穩,東南數百倭寇就能長驅直入, 燒殺搶掠;西南隨便什麽土人,都能起兵造反,米魯區區一個婦人,叛亂四年方才平定……更不要說韃靼人了,人家隨時都能風一樣過來擄掠一番……

  所以,皇帝這個靈魂拷問一出,人人都沒話說了……最終敲定太子主持在北境練新兵,南和伯方壽祥帥京衛四萬,在北直隸和大同府交界處駐扎,虎視眈眈……

  意思很清楚,你們玩,我們盯著,一旦出了亂子,隨時都能撲滅……

  朱厚照和張鎮議定的練新兵方略,當然是張鎮熟悉的軍師營連排編制,軍紀當然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定位當然是子弟兵……

  朱厚照再宣府成立了鎮國府,新軍號曰:鎮國軍,自任軍長,分兩個師,四個團,開始練兵……

  朱厚照最為大明唯一合法的皇位繼承人,皇帝對他的所作所為,不會猜忌,不過隨時關注……

  皇帝隨時都在問廠衛了解最新情況……

  “……你說他們打算完全擺脫屯田,靠賦稅養活?”

  “是啊,萬歲,區區一萬人而已……”

  “只有一萬人啊?”

  “不過,這一萬人的靡費還是巨大的,他們一日三餐,頓頓有肉,冬夏衣服,每人都有四套,而且答打算全火器裝備,跟神機營那樣……”

  “且觀察著吧……反正不要朝廷錢糧,他們大同府負擔,張鎮會想法子供應一切軍需的……東宮的暗衛,再加強一點吧……朕就這一個兒子,皇后很舍不得讓他出去,擦破一點油皮,她都能心疼死!

  萬萬不敢有閃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