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斯坦、西奧多·卡門、亞伯拉罕·厄斯金、沃納·海森堡。
他們四人都是科學巨匠,其智商是不用懷疑的,嶽鎮山之所以選擇傳授他們修行之法,其實是為了壯大自己的本源之力。
當初嶽鎮山修為突破陰神之時,掌握了本源之力(詳情:455章)。
依靠本源之力,可創造相應的道法。
從電磁本源法則的特性出發,嶽鎮山曾自創了幾門道法。
有借用電能修煉法力的基礎道法,
也有進階的神通法術,
當初在深淵世界,嶽鎮山透視魔卵使用的神通,便是自己自創的神通。
嶽鎮山以自己本源之力創造的功法、神通,可對外傳授,其他人修煉嶽鎮山創造的功法、神通,可強化嶽鎮山的本源之力。
這個技能,類似於一方道祖。
就像洪荒仙道世界那些道祖、聖人之流。
他們傳道,壯大自己道統,就是在強化自己的本源之力,比如鴻鈞道祖,於紫霄宮傳道於洪荒諸多先天大神。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壯大他自己的道統,以及本源。
讓鴻鈞大道最終替代天地大道。
現在,嶽鎮山領悟的本源之力,除了之前的電磁本源法則之外,還掌握了強核力這種構建物質的基礎法則。
如果嶽鎮山想要超越自身的限制,就必須把自己的道法傳播出去。
把嶽鎮山自身領悟的本源之力看做是一顆榕樹。
其他修煉嶽鎮山所創道法之人,就相當於截取一節榕樹枝,扡插到其他人的體內,嶽鎮山的本源之力,通過扡插移植方法,迅速壯大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二者是互惠互利的。
其他人通過嶽鎮山的道法,踏上超凡道路,掌握強大的超凡力量。
嶽鎮山則通過擴展榕樹的規模,壯大了自己的本源。
如今,真是擴大本源的好機會。
傳統道法需要以靈氣為基礎資源不同,嶽鎮山的道法以電磁本源之力作為根本,可以借用雷霆的力量來修行。
在神州,道法道統的傳播,幾乎被高維世界的其他大老瓜分乾淨。
比如茅山等門派,其背後還有真正的大老。
嶽鎮山當初剛剛獲得本源之力,沒有選擇傳道,便是為了減少衝突。
剛剛掌握本源力量的嶽鎮山,雖然具備傳道資格,但根基薄弱。
稍不注意,估計就會被諸天大老盯上。
皆是,狐狸沒打著,反惹一身騷。
而現在,嶽鎮山處於歐洲這邊,這裡不是神州仙道大老關注的地方。
嶽鎮山便可以在這地方猥瑣發育,傳播自己的道統。
阿爾伯特·斯坦、西奧多·卡門、亞伯拉罕·厄斯金、沃納·海森堡,他們四人都是西方人,而且還是這個時代的科學巨匠。
《鎮妖博物館》
嶽鎮山創建的道法,類似於科學修仙。
如果精通電磁相關的知識,修行嶽鎮山的道法,將會事半功倍。
正因為如此,嶽鎮山才會向他們四人傳道。
另外,這四人和自己簽訂了惡魔契約,他們的生死靈魂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果聽自己的話,則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他們敢背叛自己,或者不聽話,那嶽鎮山也隻好忍痛收割韭菜。
他們修煉嶽鎮山創造的道法。
嶽鎮山是本源道法的源頭,這些人修煉出來的力量,嶽鎮山可以輕易剝奪,這種情況類似於神王奧丁,可以輕易剝奪雷神托爾的神力。
雷神托爾的力量,屬於奧丁神權的分支。
“斯坦、卡門、厄斯金、海森堡。”
“你們過來,我傳授你們道法。”
“多謝嶽先生!
”
原本只是海森堡一個人詢問,其他人沒想到,自己也有份。
這一刻,阿爾伯特·斯坦、西奧多·卡門、亞伯拉罕·厄斯金三人,其臉上的喜色怎麽也掩蓋不住。
嶽鎮山在四人的額頭上輕點一下,隨後把功法相關的內容,直接植入其大腦之中,四人皆是普通人,沒有凝聚出神魂。
“這...這,我的天!”
“沒想到能這樣運用雷電之力開發人體潛能。”
和傳統的道法一樣,嶽鎮山創造的道法,在初級之時,也是借用能量強化身體和神魂,最終開啟紫府神庭,凝練功法符基。
唯一的區別是,傳統道法必須使用靈氣來修煉。
而嶽鎮山的道法,是用雷電能量來修煉。
另外,因為嶽鎮山的道法,基本都是解析之後的功法。
借助數學的力量,功法的本質被剖析的清清楚楚。
四人接觸功法之後,通過演算,很快便弄明白了功法的關鍵,和傳統道法相比,不需要修行者去領悟形而上,模湖意境之類的東西。
電磁力,作為物質世界的本源之力,現如今的科學界,已經把這種法則力量通過數學的方式解析出來。
科學家之所以無法直接運用這種力量,則是因為沒有打通法則和人之間的直接聯系,嶽鎮山創造的本源道法,讓人與電磁力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
嶽鎮山分別給四人一塊玄鐵打造的能量模塊。
這種能量模塊可以儲存560度電。
四人握著能量模塊,手掌上面滋滋的閃爍著電火花。
電流由小到大,隨著功法的運轉,他們的身體逐步被電能改造。
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強悍。
普通人修行絕對沒有他們這樣的速度。
根本原因在於四人積累的科學知識,嶽鎮山創造的功法,可和電磁科學相互印證,仙道玄學和電磁科學描述的都是電磁法則的本質。
就像一塊硬幣的兩面,通過推導,四人把自己在科學方面積累的知識,運用到功法修煉上面來,搞明白功法的本質之後。
剩下的,不過是能量的吸收與轉化。
所以說,就算是修仙,也不能缺少數理化這三兄弟。
很快,四人的修煉相繼結束。
不是因為他們功法大成,而是因為四人手中的能量模塊儲存的電能被吸收一空,從這個過程中,也能看出不小的細微差別。
阿爾伯特·斯坦和沃納·海森堡兩人,吸收的速度要快一些,西奧多·卡門和亞伯拉罕·厄斯金兩人相比而言,速度稍慢,可能和他們科研的方向有關。
科研方向的不同,導致他們積累的知識結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