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政客》第1281章 變化(二)
各地發生的最大變化,恰恰沒有引起朝中官吏的重視,他們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財富方面和軍隊方面去了,對於真正將要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變化,沒有能夠注意到,或者說是沒有投入到足夠的注意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於教育方面,蘇天成是耗費了極大的心血的。

 官辦的學堂開始在府州縣完全確立起來,考慮到情況的特殊,條件好一些的府州縣,官辦的學堂至少需要有五所以上,條件不好的地方,也需要有兩所學堂,按說前朝也是有學堂的,還有專門的教諭,但如今的學堂,和以前不一樣了。

 科舉考試依舊存在,故而各地的學堂之中,有一所專門的學堂,對於那些即將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進行培訓,其余的學堂,則是開始招收年滿六歲的小孩子開始讀書,盡管官府沒有強行規定所有小孩都要進入到學堂讀書,但條件稍好一些的家庭,肯定將自家的子女送到學堂去讀書的。

 學堂創辦沒有引發什麽爭論,教育的重要所有官員都清楚,唯一在學堂招收女子的方面,引發了巨大的爭論,儒家思想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根本不讚成女子有什麽學問的,就連楊嗣昌、劉宗周、黃道周、錢謙益等人都是這樣的認為,各地建起多所官辦學堂,劉宗周等人極力支持,而且自告奮勇代表朝廷下去巡視,但在學堂可以招收女子方面,眾口一詞,都是反對的。

 蘇天成消耗了極大的精力,來說服眾人,國民素質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只能夠依靠教育來改變,但女子不能夠進入到學堂裡面,這就好比是跛腳,要知道教育與家庭也有著很大的關系,一個讀書的小孩子,回到家裡之後。日日陪伴的母親卻大字不識,怎麽能夠教育,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沒有任何的道理,完全是對女性的歧視。

 蘇天成成為皇帝之後,很少強行的下什麽聖旨,一般都是通過眾人討論之後才做出來決定,這也是大晉諸多規矩之一,眾人早就適應了。但遇到特殊的事情,蘇天成還是會發揮出來皇帝的威嚴,強行下旨推行的,令眾人心服口服的是,凡是皇上強行下旨推行的事宜,最終的結果都是非常好的。

 在準許女子進入學堂的事情上面,就是皇上強行下旨了,而且皇上還特意的安排都察院。對各地官吏的考核監督之中,將這一條作為重點。若是有地方官員不執行,必須嚴懲。

 但蘇天成也有讓步的地方,畢竟男尊女卑的情況,幾百年之後都存在,想要一下子改變,可能性不大。這個變現就是在人數規模和進入學堂的規矩方面,男女不能夠在同一件教室裡面讀書,必須要分開,此外有條件的府州縣,專門設立一所女子學堂。沒有條件的地方,專門有一個到兩個班,全部都是女子。

 男女在受教育的資源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別,譬如說條件最好的京城,招收小孩讀書的學堂有十所,專門的女子學堂僅僅一所。

 老百姓的認識也是一樣短時間之內不可能改變過來,女子學堂剛剛創辦的時候,很少有百姓將自家的女兒送來讀書,認識高一些的還是官吏、士紳富戶的家庭,紛紛將自家的姑娘送到學堂去讀書,此外就是西域等地進入大晉的這些家庭,毫不遲疑的將自家的姑娘送到女子學堂去讀書,朝廷可以查出官員阻攔女子讀書,但總不能夠追查所有的百姓。

 不過這樣的情況,很快出現了改變。

 女子學堂教授的課程有些不一樣,除開傳授知識,還教授三從四德等知識,而且在禮儀方面是重點傳授的,也就是說,女子學堂是要培訓淑女的,在學堂上課之後的女子,言行舉止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就導致女子學堂的影響迅速的擴散了,很多的尋常百姓,也開始將自家的女子送到學堂去讀書了。

 到了大晉五年,各地都開始告急,主要是學堂的數量不夠,學生的數量急劇的增加,為此朝廷撥付了大量的紙幣,督促各地修建新的學堂,容納更多的學生。

 大晉的總人口不多也不少,畢竟好日子開始的時間不長,前朝的那麽多年的災荒,導致人口銳減,特別是流寇造反的那幾年,導致好多的村落空無一人,大晉元年的統計,總人口六千余萬,到了大晉四年底的統計,總人口超過一億人,人口的增加,主要還是在大晉二年到四年的這三年時間,因為條件好了,出生的小孩子增多了,成活率大大的增加,加之外來人口也呈現增加的趨勢,這才導致短短三年的時間,人口大量增加。

 盡管說人口不是太多,但因為學堂的普及,因為老百姓將自家的子女送入到學堂讀書,因為老百姓認識的變化,各地的學堂數量就明顯不足了。

 教育所產生的變化,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只不過這種變化,短時間之內不會體現出來,但十年之後,大晉的情況絕對會不一樣了,蘇天成明白這裡面的道理,隨著學堂的普及,老百姓的素質結構將出現重大的變化。

 蘇天成堅決堅持灌輸儒家思想,教育最大的作用,在提高個人素質的同時,必須要求人有信仰,若是人都失去了信仰,朝廷將自食苦果,譬如說女子學院對於禮儀方面的教導,蘇天成就是非常讚同的。

 教育不是單一的,也有令蘇天成苦惱的事情,那就是天主教等開始傳播進來了。

 對於宗教,蘇天成不是很熟悉,穿越之前他是公務員,與宗教絕緣,對這裡面的事情,一無所知,但他清楚,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只不過在儒家思想佔據絕對統治力的中原,宗教是很難普及的,信教的民眾不會太多。

 前朝對於宗教是有所限制的,至少在府州縣,是不允許傳教的,只有在京城或者是巡撫衙門所在地,才偶爾看見傳教的人士,這些來自西域的傳教人士,來到中原,也沒有專門的場所,畢竟朝廷不是很支持。

 因為不熟悉,蘇天成也不好隨意做出來決定,不僅僅是蘇天成,朝中的五大丞相,對此都是茫然不知所措,因為外來人口增加了,特別是京城,成為了各色人種都有的大都市了,外來人員之中,很多以前是信教的,來到了京城,也不可能拋棄原來的信仰。

 最終朝廷做出來的決定,還是允許傳教士進入到大晉來傳教,只不過對傳教的地方同樣進行了限制,府州縣不允許傳教,至於說傳教的場所,允許存在。

 如此在大晉三年的時候,京城有了專門的傳教禮堂,這些傳教的禮堂,初期是外來人士的聚集地,後來也有不少的漢人加入了。

 令蘇天成放心的是,信教的人還是非常少,與大晉總人口比較起來,微不足道,比較儒家思想的影響太大了,牢不可破。

 佛教到道教,這是朝廷無法回避的兩個方面,譬如說唐朝的時候,非常崇信佛教和道教,朝廷官府都是支持的,大明朝廷也沒有限制,官吏百姓,很多人也是有著一顆虔誠的拜佛之心的,到了大晉三年,經濟高速發展,條件很好了,僧人和道士也通過自身的手段,開始向朝廷做出來請求了,懇請朝廷關注寺院和道觀。

 朝中五大丞相很快做出來了決定,朝廷不反對老百姓拜佛,但不會大力支持寺院和道觀的發展,各地官府可以拿出來一定的資金,扶持當地的寺院和道觀。

 蘇天成在頒發這道聖旨的時候,猶豫了好長時間,寺院和道觀自行發展,他不會過問,但要求各地官府拿出來一定的資金扶持,這豈不是大力支持佛教和道教,但他最終還是同意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佛教和道教是引發人向善的,想著僅僅依靠學堂的作用,來固定人的思想,還是單調了一些,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夠進入到學堂裡面的,這個時候,寺院和道觀就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了,只要在投入的方面注意一下,不要攀比,不要奢侈浪費,問題也就不會太大了。

 自始至終,蘇天成都是異常小心的,可謂是戰戰兢兢,朝廷要負責引導和教化所有百姓,包括官吏,樹立起來一種積極健康的氛圍,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故而教育是最為重要的事情,經濟發展之後,財富的積累,必定會引發一些拜金思潮,官府不能夠用強製的手段去扼殺這些思潮,只能夠通過教育的方式,讓百姓少一些拜金主義和現實主義。

 故而蘇天成最為注意的,不是商貿的大發展,這些有朝中官員操心,他最為注意的還是教育的發展,不管怎麽說,決定未來大晉命運的,還是教育,自己一旦離開了這個世界,需要留下一些什麽,需要達到什麽目的,一切都是在教育之中顯示出來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