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秘密進入了京城,盡管身為大清國的親王,可這次肩負的使命太過於重要了,好在遼東的通行很是方便了,濟爾哈朗對大明京城也是非常熟悉了,所以說來到大明京城,不算是特別困難的事情。要說滿人進入到大明境內,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頭髮,不過進入十月之後,天氣漸漸寒冷起來,戴上帽子,也不會令人疑心的。
皇太極的認識,總是朝前一些的,也正是憑著這些睿智,能夠得到滿人權貴的擁護,能夠被努爾哈赤確定為接班人,能夠被草原諸多的部落擁護,登基稱帝,成立大清國。在與大明朝廷聯合的事情方面,皇太極就表現出來了不一般的認識。
絕大部分的滿人權貴都認為,蘇天成登基稱帝是最好的機會,大明的實力將要遭受到極大的損害,這個時候從遼東方向展開進攻,就能夠獲取到最大的好處,可惜皇太極不是這樣的看法,或許在剛開始的時候,皇太極也想著能夠從中漁利,但經過了認真的思考,皇太極否定了這樣的觀點,而且要求多爾袞率領大軍,返回到耀州和海州一帶,準備與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作戰。
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化敵為友的舉措,可不是輕易能夠做出來的,滿人權貴的頂尖階層,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辯駁之後,終於接受了皇太極的觀點,這也是因為諸多的滿人權貴,的確知道了蘇天成和江寧營的厲害,若是這個時候趁火打劫,導致大明王朝轟然倒地,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在直接幫助蘇天成和大晉王朝。就會導致大清國遭受到更加嚴酷的打擊,這種違背自身利益的事情,還是不要做的好。
濟爾哈朗是從內心裡面接受皇太極的意見的,其實最早的時候,他就提出來了這樣的觀點,恐怕要采取聯合的態勢。
濟爾哈朗參與了連續幾次的談判。對於大明朝廷還是有一些了解的,在大明京城的時候,也聽到了很多的議論,同時也搜集到了一些情報,對於蘇天成的所作所為,濟爾哈朗只能夠用恐懼來形容,蘇天成進入到大明朝廷之後,所過之處,老百姓都能夠過上好日子。賦稅就能夠增加,特別是在滿目瘡痍的登州和萊州等地,創出一片富庶的局面,這種能力,不是幾句話就能夠說出來的。
了解情況的濟爾哈朗,同樣認為大清國最大的敵人就是蘇天成,也就是如今的大晉王朝,至於說大明王朝。能夠維系的時間不多了。
濟爾哈朗與皇太極和豪格秘密商議了好幾次,對於采取聯合大明朝廷。對付大晉王朝和蘇天成的觀點,是高度統一的,但這裡面也有微妙之處,也就是在聯合的時候,采取什麽樣的手段和措施,才能夠保證自身利益最大化。
大清國臣服大明王朝。前面簽署的有協議,故而這次濟爾哈朗到大明京城,是非常低調的,不可能張揚,這也就表明了。這一次的談判,不一定非常的順利,大明朝廷不一定會答應聯合的主張,甚至會直接要求大清國出兵攻打蘇天成,如此的情況,濟爾哈朗認為是可以接受的,面子上的失去不算什麽,關鍵是如何進攻,從哪個方向進攻的問題。
譚泰和賈吉涵搜集到了很多的情報,這些情報表明,江寧營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到了南直隸一帶,包括山東等地,複州、宣州和蓋州等地,駐扎的軍士不是很多,而且蘇天成的主要精力,也就是在佔領南方之後,朝著北方推進,進而統一中原的。
這裡面就有機會了,皇太極命令多爾袞返回到耀州和宣州,其實就是選擇這邊作為進攻的方向,至於說迎戰江寧營的主力大軍,那是大明朝廷的事情和任務,與大清國沒有關系,這樣大清國就能夠從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了。
而且這樣的部署,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大明朝廷可以調動遼東邊軍參與廝殺,不管怎麽說,近三十萬的大軍,也足夠蘇天成頭疼了。
蘇天成面對的是兩線作戰的可能性,就算是江寧營驍勇無比,可要面對這樣的局面,也難以應付。
至於說大清國,從這裡面得到的最大好處,就是大明朝廷與蘇天成展開了絕命的搏殺,兩邊都會受到致命的傷害,而且遼東的防禦空虛了,不管是大明朝廷獲得了勝利,還是大晉王朝將要統一中原,休養生息的大清國,完全可以出兵佔領整個的遼東,甚至是趁著機會,在蘇天成喘息養傷的時候,開始對大晉王朝的征伐。
這就是皇太極的全部打算,是皇太極和大清國所需要追求的最大利益,也是濟爾哈朗這次到大明京城來的目的。
濟爾哈朗來到大明京城,攜帶了大量的財寶,通過這些財寶,他很快就見到了大明的內閣首輔周延儒。和周延儒見面之後的交談,情況並不是很好,濟爾哈朗從周延儒的言行之中就看出來了,周延儒對這個計劃沒有多大的興趣,而且也是抱著不信任的態度。
這其中的難度,濟爾哈朗是非常清楚的,皇太極之所以要求他來到大明京城,之所以還是要求他采取卑躬屈膝的態度,骨子裡當然是為了大清國的利益,所以說,只要周延儒願意見面,這就是勝利了。
接下來見到大明內閣次輔陳新甲,態度就有些不一樣了,陳新甲聽得很是仔細,雖然對於聯手的方案未知可否,但濟爾哈朗能夠從陳新甲的態度之中,感受到明確的不同之處的,這令濟爾哈朗的信心大增了。
濟爾哈朗來到京城之後,所有的行動都被朝廷掌握了,濟爾哈朗能夠順利的見到周延儒和陳新甲,其實也是皇上的安排,若是沒有皇上的點頭,如此的非常時刻,濟爾哈朗就是帶著金山銀山來到大明京城,也不可能有多少的路子可走的,畢竟牽涉到生命的安危,沒有誰會過於的看重錢財了。
紫禁城,養心殿,朱由檢正在認真聽取周延儒和陳新甲的稟報。
周延儒和陳新甲兩人的意見有些不大一致,與濟爾哈朗接觸,從目前的局勢來說,還是絕密的事情,朝廷不可能議論,內閣也不可能討論,至於說後面應該如何的決定,朱由檢也沒有仔細考慮,且走一步看一步。
周延儒的態度是堅決的,認為與後金韃子的合作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不要說朝廷內的文武大臣不會允許,就是天下的讀書人都不會同意的,畢竟後金韃子是異類,反叛了朝廷這麽多年,自立為王,給大明朝廷和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與之合作,從感情上是說不過去的,再說了,與蠻夷合作,也會令朝廷掉了身價。
陳新甲的態度不一樣,相對來說務實一些,陳新甲也沒有立刻認為聯合可以應允,不過認為這個建議值得考慮,從形式上來說,後金韃子不是與朝廷合作,而是聽從朝廷的安排,對蘇天成展開進攻,因為後金韃子已經臣服朝廷,雙方簽署了協議,只不過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朝廷暫時沒有回復建州衛的建制,也還沒有來得及重新設立奴兒乾都司。
陳新甲的態度是,朝廷可以以調遣兵力的形式,要求後金韃子對蘇天成展開進攻,至於說具體的操作步驟,那是需要雙方坐下來商議的事情。
陳新甲說完之後,周延儒馬上就反對了,認為這樣的想法過於的幼稚了,皇太極和後金韃子的用心,盡人皆知,後金韃子臣服朝廷之後,很多的事情都沒有做,根本就不管協議如何,將莊妃和福臨放在京城當做人質,就認為是做完一切的事情了,從這等的態度來說,合作是同床異夢,不可能有什麽好的結局。
陳新甲也反駁了,認為聯合是說得過去的, 他從後金韃子的角度分析,認為後金的皇太極,一定也是感覺到危險了,朝廷內憂外困之時,皇太極沒有想著從遼東展開進攻,而是選擇合作,共同來對付蘇天成,這樣的遠見卓識,本來就不簡單的,如此的情況之下,雙方聯合的基礎還是存在的,至於說後面怎麽具體的操作,讓後金韃子不至於佔到什麽便宜,那是在談判過程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讀書人和老百姓對後金韃子是深惡痛絕的,不過後金韃子臣服朝廷了,後金韃子所擁有的滿八旗和漢八旗,甚至是蒙八旗,也就是朝廷可以調遣的軍隊之一了,從這個方面出發解釋,讀書人和老百姓也不會有太多的反感。
朱由檢最終拍板了,同意進行商談,具體讓陳新甲來操作這件事情。
皇太極不愧是厲害,猜中了朱由檢的心思,朱由檢也不是那麽笨,知道朝廷想要完全調動後金的軍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過從兩個方向對蘇天成展開進攻,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蘇天成的力量,此外遼東邊軍也就可以適當的調遣了,既然後金韃子選擇與朝廷聯合,一同來對付蘇天成,遼東就不應該是雙方廝殺的地方。
朱由檢更加清楚的是,在遼河以南安營扎寨的後金韃子,已經完全撤走了,這就是表現出來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