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朝廷這次舉行的拜祭天地的儀式,沒有邀請其他屬國來參與,這是大晉朝廷的內部事務,也不需要其他屬國來參與。
蘇天成進入京城之後,首先做出來的決定,就是讓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繼承人回到草原上去,不需要在京城裡面擔任人質,不僅是這兩個部落的繼承人,就連後金的莊妃和福臨,也回到沈陽去了,蘇天成的這個舉措,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他們認為這是大度的表現,蘇天成也明白,這種支持,與他預想的支持是不一樣的,不管怎麽說,大明朝廷以前所擁有的那種盲目的自大,在這些文武大臣的內心,還是存在的,認為蠻夷都是比不上大漢族的,比不上中原大地的,盡管說大明朝廷曾經被後金韃子打得縮頭不敢應戰了,但骨子裡的輕視還是存在的,最為明顯的表示就是,每當藩屬國來朝拜的時候,帶來的禮物不是很多,但得到的賞賜卻是很多的,美其名曰感受到朝廷的威嚴。
蘇天成是不會做這等事情的,他對外的政策非常的明確,那就是盤剝,既然藩屬國需要得到朝廷的庇護,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至少是錢財方面的代價,是不是來朝拜不是最主要的事情,進貢的財富必須要到位,這才是真正的臣服。
至於說那些什麽個抵押人質的做法,更是不在考慮之列的。
當然,蘇天成的這種想法,暫時不會說出來,否則朝中的文武大臣,可能認為自家的皇上,所有的舉措就和商賈差不多了。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首領。在蘇天成佔據京城之後,都專門來到了京城拜見,這是必須的,因為草原和藩屬國的情況不一樣,在蘇天成看來,草原本就是大晉王朝的領土。必須要歸大晉朝廷管轄,故而兩個部落的首領來到了京城,蘇天成專門在皇極殿接見。
這一次,朝廷任命了兩個部落首領的官職,在河套地區專門設立了河套府,鄭鴻逵出任知府,達烏爾族部落首領夏巴出任河套衛指揮使,整個河套地區的面積是很大的,但因為屬於草原和沙漠地帶。人口不是很多,故而隻設立府衙。在錫伯族部落佔據的地方,設立了呼和浩特府,鄭成功出任知府,錫伯族首領莫啜出任呼和浩特衛衛指揮使。
派出鄭鴻逵和鄭芝龍兩人出任首任的知府,這也是蘇天成深思熟慮的結果,按照很多人的看法,既然是少數民族地區。就讓他們自己去折騰,漢人還是不要插手的好。這樣利於穩定,可蘇天成不是這樣看的,他認為漢人必須要進入到草原,用漢人的文化來同化少數民族,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統治這些地方,免得這些地方成為了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長期以來。大明朝廷對少數民族,都是以打壓和輕視為主的,這也令少數民族與漢人產生了對立,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改變,盡管說改變需要過程。
鄭鴻逵和鄭成功兩人。是能夠很好的完成任務的,其實有強大的朝廷支撐,兩人到了河套與呼和浩特之後,也就是真正的首領,按照職責來說,夏巴和莫啜都要服從他們的調遣。
蘇天成所做的這一手準備,意在統一整個的草原,同時為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朝著更深的北方延伸奠定基礎。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兩個首領,來到京城的時候,帶來了大量的珠寶,他們乞求得到更加多的火炮,同時也向朝廷表示了忠臣,願意服從知府大人的領導,這樣的情況之下,蘇天成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決定給予他們最新研製出來的火炮。
其實夏巴和莫啜兩人來到京城,代表的不僅僅是兩個部落,而是草原諸多的部落,自從蘇天成帶領江寧營攻佔了京城,滅掉了大明朝廷,統一了中原之後,草原就產生了巨大的震動,一些部落首領已經意識到了,大晉朝廷恐怕要統一整個的草原,部落是無法與大晉朝廷抗衡的,所以一些部落重新開始投靠這兩個部落,駐扎在河套與呼和浩特一帶。
這種情況,蘇天成是清楚的,他專門囑托了鄭鴻逵和鄭成功,進入到草原之後,必須要整合所有的部落,如今這些部落,已經屬於朝廷直接管轄了,但部落與內地的府州縣有所區別,他們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管轄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加之物資匱乏,很多的時候,生活都是需要依靠內地的,故而在提高生產能力方面,一定要下功夫,一方面需要用強有力的手段震懾這些部落,誰若是敢於造反,就會遭受到嚴厲的懲處,另外一方面就是用懷柔的政策去感化部落,最好是用儒家思想去改造部落,鼓勵部落的年輕人,參加大晉朝廷的科舉考試,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的管理好草原部落了。
對待藩屬國,蘇天成的態度又是不一樣的。
譬如說朝鮮,李家的王室好幾次都派人來朝拜了,就在蘇天成進入到京城之後不久的時間,李家王室的代表就來到了京城,帶來了大量的禮物,禮部尚書周延儒的意思,是不是給予一些賞賜,蘇天成沒有同意,他甚至直接與朝鮮的使者交談了,意思是非常明確的,大晉朝廷將保護朝鮮的一切利益,甚至可以不需要朝鮮每年來朝拜,但朝鮮每年必須進貢一定數量的本地特產,這個可以與戶部和禮部商議。
對待東南亞的政策,蘇天成也是一樣的態度,重點需要他們運送來大米,每年都必須要運送,否則大晉朝廷將不再保護他們的利益。
這種看起來有些苛刻的條件,不會遭遇到任何的拒絕。
江寧營水師的威力,不僅僅是諸多的藩屬國見識了,就連西域的葡萄牙、西班牙與荷蘭等國,都完全見識到了,沒有誰能夠與之抗衡,就算是西域所有國家的水師聯合起來,也不是大晉水師的對手,這樣的情況之下,以前在台灣、東南亞一帶囂張的荷蘭戰船、西班牙戰船,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從台灣南行的佔城、真臘、暹羅、蘇門答臘、抓哇、以及錫蘭等地,都完全屬於大晉水師控制的范圍之內了。
這些地方的王室,或者是官署,若是得不到大晉朝廷的支持,基本上是無法支撐的。
荷蘭、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等國根本就沒有想到,這位大晉王朝的皇帝,如此的重視大海的區域,和以前的皇帝完全不同,而且以前的江寧營水師、如今的大晉水師,強大的可怕,若是真的招惹了大晉朝廷,說不定人家派出戰船,漂洋過海去直接攻打都是說不清楚的,他們已經深深的領教了大晉水師火炮的厲害。
蘇天成這種對外的政策,在眾口一詞之中確定下來了,其實朝廷裡面的幾位丞相,認識早就出現改變了,在見識到了商賈的作用之後,他們感覺到,朝廷能夠收取到更多的賦稅,才有可能真正的發展起來,才能夠拿出來銀子做事情,位於登州、萊州的碼頭和造船廠,賺取的銀子常人根本就想象不到,特別是造船廠,不管是商船還是戰船,總是供不應求,這些交易主要就是針對西域等國的,其中的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成為了購買的主力,全部都是拿出來黃金白銀交易的。
兵工廠更是成為了聚寶盆,西域的很多國家都來購買火炮、燧發槍等等,而且非常的大方,根本就不講價錢,要不是朝廷控制住,防止後金韃子從兵工廠得到過多的火炮和燧發槍,傷害到大晉朝廷的利益,戶部還不知道要增加多少的收入。
有了這些實際上的經驗,加之朝廷的開銷是不小的,諸位丞相也明白了,皇上提出來的發展商貿,朝廷收取更多的賦稅,這恐怕才是良性發展的軌道, 也只有走上了這個軌道,大晉王朝才會越來越強盛的。
其實對外的強硬,是誰都支持的。
東南亞一帶,朝鮮等國,完全都要依附大晉朝廷的支持,失去了朝廷的支持,他們難以過上安寧的日子,這樣的情況之下,朝廷根本不需要拿出來大量的銀子維系這種依附的關系,況且想要得到朝廷的支持,那肯定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只是眾人有些奇怪的是,皇上決口不提日本,其實日本也在觀望了很長時間之後,暗地裡派來了使者,可惜使者沒有見到皇上,要知道從位置上面來說,日本距離大晉王朝的距離是更近的。
確立了這些對外的政策之後,眾人總算是從中得到了體驗了,東南亞等藩屬國,忙不迭的進貢,紛紛學習朝鮮,與戶部禮部商談,明確每年進貢多少,條件就是得到大晉朝廷的庇護,而且他們還得到了意外的驚喜,那就好大晉朝廷絕不會插手他們內部的事物,一切都由他們自身做主。
眾人沒有想到,皇上做出來的一切的決定,不過是奠定基礎,為後來更大的動作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