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朱棣之子》第349章:封賞北征有功將士
當太子朱瞻域走出武英殿的正門,行至殿前走廊下的時候,迎面感到一股凌厲的寒風。

他忍不住打了個噴嚏,下一刻竟察覺到臉上有些涼意。

朱瞻域抬手拂面,接著就看到了幾片還未徹底融化成水珠的雪花。

他急忙抬頭,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發現極遠處的高空上灰蒙蒙一片,而眼前的天空中稀稀落落飄蕩著無數雪花。

就在朱瞻域停下腳步,駐足觀雪之時,感覺到殿外異樣的朱高煦也來到了殿門口。

「看這勢頭,怕是一場大雪。」

朱高煦皺眉道。

朱瞻域急忙後退三步,彎腰拱手行禮道:「父皇。」

朱高煦微微頷首道:「眼下還未入臘月,京師就已經飄了雪,可見今年的冬季注定嚴寒。你要盯緊黑水、大同兩地的軍需官,務必確保駐守在漠北的五營將士人人都有禦寒保暖的冬裝穿。」

「是。」

朱瞻域躬身道。

「朕馬上讓內閣起草一份聖旨,把在草原上設置實土都司及修建道路、城池、驛站、工廠等事宜全權交給你去做。」

朱高煦頓了頓,看著朱瞻域道:「草原上的冬季最是寒冷,既然朝廷決心要直管草原,那就不能不管草原各部牧民的死活。你知道該怎麽做?」

「兒臣會以朝廷的名義派出使者曉諭草原各部,告訴他們朝廷會在寒冬暴雪來臨之前運送大批糧食過去,以安草原人心,彰顯朝廷仁德。」

朱瞻域沉穩的答道。

朱高煦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他轉身向殿內走去,同時對不遠處的康平吩咐道:「去傳內閣眾臣來此見朕。」

「遵旨。」

康平躬身領命道。

與此同時,朱瞻域朝著朱高煦的背影,躬身行禮道:「兒臣告退。」

乾熙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今天是舉行論功封賞儀式的吉日。

清晨,天還未亮,內廷有司各部卻已經忙碌了起來,受賞文武等官員也已悉數來到了奉天殿。

司設監、尚寶司等執事官依次陳設禦座香案於奉天殿丹陛之上,又設禦寶案、詔書案於大殿之中,誥命案於丹陛正中之北,宣製案於誥命案之北。

此時,吏、戶、禮三部尚書蹇義、夏原吉、於彥昭已經身穿朝服,恭恭敬敬的站立在奉天殿東南方位,大都督府左、右都督徐輝祖、李景隆也是具朝服站立在大殿之上的西南方位。

而本次受賞文武官員的拜位在丹墀中,即奉天殿門前的紅色台階及台階上的空地處。

受賞官員的序位於丹墀西南,受賞時要行至誥命案之南。

那些負責具體事務的執事官,已經站在了受賞官員序立位的西邊,他們當中的每個人手中要麽捧著誥命、要麽捧著禮物,皆面朝北而立,自成一隊。

至於殿上的其他陳設,如往常的朝儀一般。

隨著三通鼓響,眾執事官當即各就各位。

下一刻,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身穿袞衣,頭戴冕冠升座。

皇太子朱瞻域同樣穿袞戴冕,自大殿東門入內侍立在丹陛左下方。

袞冕是指的袞衣和冕,是古代華夏帝王公侯的禮服和禮冠,屬於王公貴族在祭天地、宗廟等重大慶典活動時穿戴用的正式服裝。

在明代,用兵可不是只有打打殺殺那麽簡單,還存在著九種規格森嚴且繁瑣的禮儀,分別是親征、遣將、祃祭、受降、奏凱獻俘、論功行賞、閱武、大射、救日伐鼓。

此刻,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正在對今年八月北征大漠,十一月才陸續凱旋的三路大軍有功文

武官員論功行賞。

朱高煦升座後,受賞文武官員依次行至拜位,行四拜之禮。

接著,本次論功行賞儀式的承詔官魏國公徐輝祖、承製官曹國公李景隆跪下接過禮部執事官從香案上取下的詔書、製書,由大殿中門出,蹇義、夏原吉、於彥昭由大殿西門出,皆立於誥命案的東邊。

徐輝祖來到殿前,面南而立,看著一眾受賞文武官員,高聲道:「有詔!」

眾受賞文武官員皆跪下聽詔。

大明皇帝發的聖旨命令文書有「詔書」和「製書」等形式,其主要區別是「命為製,令為詔」。

「製書」一般是皇帝頒布重大的制度時使用,受眾是文武百官,以「奉天承運皇帝,製曰」開頭。

「詔書」一般是皇帝頒布關於某個具體的人或事的命令時使用,受眾一般是具體的某個人或團體,可以是百官也可以是百姓,有時重大政事需昭告天下的,也要使用詔書,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

此時,兩名禮官一左一右,從東西兩邊走廊下躬身行至徐輝祖兩邊,合力緩緩展開詔書。

徐輝祖開始朗聲宣讀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祗奉皇圖,恪遵成憲,弘敷至化,期四海之樂,康永保太和,俾萬物之鹹,遂夙夜兢業,弗敢怠遑。」

「瓦剌首領馬哈木、脫歡父子反覆無常,屢次舉兵南下掠奪邊民,又有韃靼首領阿魯台、昂克孛羅父子等人肆無忌憚,害民作亂。」

「朕累使曉諭,怙惡弗悛,脫歡、阿魯台等人卻不尊諭旨,大肆攻擊草原諸部,恃強凌弱,為非作歹,積惡如山,四海之所不容,神人之所憤怒。朕不得已用興師期,伐罪吊民。」

「賴天地宗社默相,將士用命,北征三路大軍兵威所至,綏輯良善,撫納降附,剿滅脫歡、阿魯台等逆賊及其將士,一戰而定草原。」

「昔漢唐之時,草原逆命朝廷興兵討之,皆立功績。今北征之舉實逾古人,朕將封賞北征有功將士,並立《皇明北征軍功碑》於都城隍廟前,揚皇明歷次北征有功將士之百世盛名。欽此。」

眾受賞文武官員,以及其他站在奉天殿外廣場上的文武官員齊齊跪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畢,眾官員起身。

徐輝祖及兩名禮官依次退下,李景隆與另一名雙手捧著托盤的禮官走了過來。

李景隆站在剛才徐輝祖的位置上,面南而立,看著一眾受賞文武官員,高聲道:「有製!」

眾受賞文武官員皆跪下聽製。

李景隆從禮官捧著的托盤上取下第一份製書,展開宣讀道:

「朕為嘉獎北征西路軍副將成鄉侯朱能立下奇功,今冊封朱能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成縣公(三等公),授大將軍銜,賜二等斧鉞勳章及閥閱、鐵券,食祿三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圓四千兩,綢緞四十匹,金鈔一萬圓。」

宣讀完畢,受賞文武官員之中的朱能上身匍匐在地,拜了兩拜。

「賞!」

不遠處的禮官大聲唱喝道。

朱能連忙行至香案前跪下,吏部尚書蹇義手捧執事官送來的誥命文書,戶部尚書夏原吉手捧執事官送來的禮物清單,依次授給了朱能。

朱能再次行下拜禮,禮畢後退到原位上恭敬站立。

李景隆從禮官捧著的托盤上取下第二份製書,展開宣讀道:

「朕為嘉獎北征西路軍副將寧陽鄉侯陳懋立下奇功,今冊封陳懋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浚(xn)縣公(三等公),授大將軍銜,賜二等斧鉞勳章及閥閱、鐵券,食祿三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圓四千兩,綢緞四十匹,

金鈔一萬圓。」

李景隆宣讀完畢,陳懋上身匍匐在地,拜了兩拜。

「賞!」

不遠處的禮官大聲唱喝道。

陳懋連忙行至香案前跪下,吏部尚書蹇義手捧執事官送來的誥命文書,戶部尚書夏原吉手捧執事官送來的禮物清單,依次授給了陳懋。

陳懋再次行下拜禮,禮畢後退到原位上恭敬站立。

接著是北征東路軍主將陽武縣侯薛祿、副將新城縣侯張輔、前鋒軍先鋒官楊洪被朱高煦認定為準奇功。

薛祿受封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膠縣公(三等公),授大將軍銜,賜二等斧鉞勳章、閥閱、鐵券等物。

張輔受封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英縣公(三等公),授大將軍銜,賜二等斧鉞勳章、閥閱、鐵券等物。

楊洪受封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荊縣伯(一等伯),授驃騎將軍銜,賜二等斧鉞勳章、閥閱、鐵券等物。

北征中路軍主將成山鄉侯王通、副將安順亭伯薛貴被朱高煦認定為頭功。

王通升爵為成山縣侯(二等侯),授驃騎將軍銜,賜三等斧鉞勳章、閥閱、鐵券等物。

薛貴升爵為安順縣伯(一等伯),並賜予世襲(之前是終身爵),授車騎將軍銜,賜三等斧鉞勳章、閥閱、鐵券等物。

西路軍下轄的陝蒲都督府四個營營長、十八個曲長,以及東路軍、中路軍下轄的各軍營長、曲長皆被朱高煦認定為次功,有爵者不升爵位,無爵者賜予子爵,軍銜皆升一級,並賜每人一枚三等劍戟勳章,以及金鈔銀圓等物。

如此這般,其余有功文武官員依次受賞。

然後,本次論功行賞儀式的承詔官徐輝祖、承製官李景隆、執事官蹇義、夏原吉等人俱行至禦前複命,然後退下回到原位站立。

「其余北征將士人等論功高下,一體升賞。」

朱高煦目光掃過李景隆、楊榮等文武官員高聲道:「陝蒲都督府軍政總督江陰縣侯吳高、戶部銀行副行長王艮、皇家銀行副行長郭任等人統籌軍需有功,曹國公李景隆、平陽縣伯瞿能、兵部右侍郎楊榮等人協理軍務有功,皆賞銀圓兩千兩,綢緞十匹,金鈔三千圓。」

「臣等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行禮拜道。

「今草原已定,君臣相與共保富貴,朕不可居安忘危,爾等亦不可恃功驕惰,但常念前勞圖保名節,斯福澤延於子孫,功名播於永遠矣。」

朱高煦望著一眾受封的文武官員,朗聲道:「人君秉至公,行爵賞,無容私意,今以天下之財,賞天下之功,雖賜賚有限,而爵祿無窮,然繼今能益懋公勤,朕不吝於報賚,爾等勉之。」

眾受賞文武官員皆齊齊下拜,叩頭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即,他們再次俯首伏地,起身後再拜,行四拜之禮。

禮畢,朱高煦還乾清宮,太子朱瞻域回春和宮。

其他文武及受賞官員依次退出奉天殿,行至午門之外。

受賞官員將所得誥命、禮物放置於臨時搭建在午門外的彩亭之下,隨後會有禮官敲鑼打鼓的將各官的誥命、禮物送到各官的住處。

等到了次日,這些受賞的官員還要上表稱謝,流程與往常的上表謝恩一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