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朱棣之子》第197章:張玉還是戰死了
永樂五年。

二月二十日。

京師。

皇宮。

奉天殿。

這個二月格外的冷,昨天的大雪剛停,所以今日舉行早朝有很多官員在上朝之前凍得瑟瑟發抖。

朱棣特地給每位官員賜了一件袍子,給眾官員感動的不得了。

早朝正式開始之後,朱棣端坐在龍椅上,朱高煦坐在朱棣左下方的太子專座上。

昨天父子倆就收到了西域大捷的消息。

因此,朝會一開始,兵部尚書金忠便躬身出列,稟告道:“陛下,兵部昨夜收到曹國公派人快馬傳來的軍報,曹國公與平侯等將士已經成功擊敗了帖木兒的東征大軍,徹底在西域站住了腳。”

“且細細說來。”朱棣朗聲道。

於是,金忠把近三個多月以來,明軍圍繞亦力把裡城與帖木兒軍展開的戰況,大略講述了一遍。

就在去年十一月初,明軍收復吐魯番全境,並乘勝追擊,克複別失八裡城。

當月下旬,張玉與李景隆商議,決定趁著寒冬,突襲亦力把裡城。

次月中旬,李遠乘著冰封渡過了尹犁河狹窄之處,繞到了亦力把裡城西部。

十多天后,張玉、李景隆與李遠前後夾擊,攻下了亦力把裡城,但由於戰鬥過於慘烈,五十多歲的火真負傷戰死。

在此之後,張玉、譚淵帶著十輛車載大炮駐守亦力把裡城,李景隆、丘福駐守吐魯番城,並派兵向朝廷傳捷報。

帖木兒得知明軍攻下王城,忽然殺個回馬槍,打算包圍亦力把裡城。

就在彈盡糧絕之前,張玉使出一招奇計,雖然沒能當場殺了帖木兒,但卻讓對方斷了右臂與右腿,並因失血過多而昏迷。

數日後,帖木兒從昏迷中蘇醒。

當他得知之前佔據的城鎮被張玉領兵打下,頓時大怒,立即下令讓麾下大軍在亦力把裡城周邊大肆屠殺百姓。

接著他派以重兵圍城,並用數十門投石炮轟擊城門。

張玉所部被圍困二十多日,早已經彈盡糧絕。

為了防備城內百姓有異心,張玉又分一部分兵巡查城內,糾察不安分子,防備有人與帖木兒裡應外合,開城投降。

與此同時,他多次派出少則十幾人,多則近百人的求援隊伍,從東門而出,向臨時駐守吐魯番城的李景隆所部求援。

不過,這些求援隊伍皆在路上被帖木兒派出的伏兵所殺,無一人生還。

帖木兒派出的伏兵,並非同一時間從北方沙漠繞到亦力把裡城東,而是共有三批隊伍,每批皆有一千人。

帖木兒原本的打算就是圍住亦力把裡城,逼迫張玉所部投降。

若是城東伏兵與城西大軍共同攻打亦力把裡城,恐怕張玉所部會被更早的攻破,但帖木兒並沒有這麽做,因為他料定張玉一定有所防備。

實際上也是如此,帖木兒派出的第一波與第二波伏兵匯合後,從東門攻擊了亦力把裡城幾次。

他們發現東門的防守力量並不比西門薄弱,這才放棄攻城,執行敏敏不花制定的圍城打援之計。

另一方面,帖木兒相當聰明,他派人日夜不休的製造重型投石車,用石炮轟城。

張玉所部被圍了二十多天,彈盡糧絕,早就支撐不住,最終亦力把裡城被帖木兒軍攻破。

城破之後,譚淵力戰而亡,身中一支毒箭的張玉在親兵掩護下與李遠等人退守城中,接著與帖木兒軍進行巷戰。

敏敏不花設伏兵想要抓住張玉,張玉自知身中毒箭,就算能暫時打退帖木兒軍,一時半會也難以得到及時的醫治,總歸難逃一死。

於是,

張玉決定與敏敏不花同歸於盡。雙方的戰況十分慘烈,最後張玉用朱高煦之前所賜的關鍵時刻防身的單發短筒手銃,打中了敏敏不花的胸口,致使對方當場死亡。

而他本人也中了對方一箭,好在最終等到了李景隆率領的援軍。

之前,帖木兒知道駐守在吐魯番城的曹國公李景隆一定會派兵援助張玉所部。

因此,早在他下令進攻亦力把裡城之時,就已經派出了一千人的伏兵,穿越北方的沙漠繞到了亦力把裡城的城東,並埋伏在從吐魯番到亦力把裡城的必經之路上。

所以,張玉派出的數股求援隊伍,皆被這批伏兵所殺。

再後來,帖木兒考慮到一千人很本就無法抵擋李景隆的數千騎兵,於是又陸續派出兩批伏兵,每批皆一千人。

就這樣,李景隆派出溝通亦力把裡城消息的信使,以及刺探軍情的斥候,皆被帖木兒伏兵所殺。

當亦力把裡城被圍第十五天的時候,李景隆發現他派出的信使與斥候竟然超過了半個月也沒有回來,終於意識到亦力把裡城必然有變。

因為從吐魯番城到亦力把裡城有一千兩百多裡路,即便是換馬換人的六百裡加急跑一個來回也要兩天。

而六百裡加急有個前提,那就是路上有足夠多的驛站可以換馬換人,可亦力把裡城等地剛被明軍佔領,壓根就來不及修建驛站。

只是在關鍵城鎮設立了臨時休息之處,至於靠近亦力把裡城的兩百裡內,都被帖木兒派出的三批伏兵所破壞。

因此,目前李景隆與張玉互通消息,在沒有遭遇攔截的情況下,以騎兵的速度,從兩地來回一趟至少需要六天的時間,即每天行兩百多裡路,而這已經算比較快了。

故而,當李景隆發現派出的信使與斥候歷時半個月後,竟無一人回歸,他就知道亦力把裡城遭遇了敵襲。

這時的他早已不是軍事菜鳥,何況他本來就精通兵法。

再加上進入西域之後這段時間的戰鬥,已經讓他快速成長起來。

所以,在察覺到事情不妙的當天,李景隆先派出了一支由丘福統領的千人輕騎隊伍作為先鋒,前往亦力把裡城馳援張玉。

之後,李景隆一方面派人將軍情傳信給西寧侯,一方面召集人馬,收攏四散在外面的官兵,並於次日親自率領兩千騎兵,五百騎馬的神機兵,一千步兵,兩千由安南人組成的騎兵輔兵,合計五千五百人,星夜援馳亦力把裡城。

李景隆率領大軍,經過六天的晝夜奔襲之後,在距離亦力把裡城兩百裡處,遇到了他之前派出的輕騎兵隊伍。

當初的一千人,此時只剩下了四百多名可戰之兵,以及兩百多名無法再戰的傷員,足足有三百余人被帖木兒的伏兵殺死。

李景隆從丘福口中得知有三百多騎兵被帖木兒伏兵所殺,頓時大怒,不過他沒有被怒火覆蓋理智,而是清醒的先派出大量斥候探察前方帖木兒的伏兵。

雖然他之前與張玉來過亦力把裡城,但對於這片地區的地形並不熟悉。

而且帖木兒派出的三批伏兵,合計三千人,這些伏兵裝備精良,皆為精兵。

盡管帖木兒部伏兵之前與李景隆派出的先鋒部隊打了一仗,但其部損失的人數並不多,還剩兩千六百余人能戰鬥。

最讓李景隆感到頭疼的是,帖木兒所部伏兵之中,竟然有兩百多人也裝備了鳥銃等火器。

李景隆經過詢問丘福抓到的伏兵俘虜,得知這些火器都是忽歹達手下的工匠幫帖木兒製作的。

忽歹達早就看出來明軍的火器非常犀利,因此就大力招募了近百名工匠彷造大明火器,後來忽歹達退出亦力把裡城,帶走的工匠都被帖木兒半路攔截抓走了。

帖木兒派人把眾工匠帶去阿裡瑪城彷造火器,由於工匠人數有限,阿裡瑪城內的製造火銃的條件也有限,所以這些工匠造出來的火銃數量同樣有限。

由此可見,帖木兒對伏兵寄予厚望,敏敏不花的圍城打援之計也是有道理的。

李景隆所部人數佔據優勢,又攜帶著十門車載將軍炮。

即便如此,他也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將帖木兒部兩千六百多名伏兵盡數斬殺。

沒錯,是盡數斬殺,沒有留一個活口。

因為他沒有多余的糧食養這些俘虜!

等李景隆帶領援軍經過亦力把裡城東門進入城內之後,發現只有李遠所部以及張玉等將士還在帶領城內的百姓與帖木兒部士兵進行巷戰。

有了李景隆大軍的加入,整個戰局立即扭轉。

帖木兒知道大勢已去,便下令退兵。

可是李景隆豈會放過帖木兒,當即派人乘勝追擊。

原本帖木兒東征,出動了三萬大軍,經過之前與堅守王城的忽歹達、馬哈麻一番戰鬥後,已經折了兩千余人,傷了三千余人。

雖然後來他的次子沙黑又從國內帶來了一萬援軍,可實際上帖木兒麾下扣除輔兵外,真正的戰兵只有不到三萬。

經過與張玉所部二十多日的苦戰,以及三次派出伏兵,最後剩下攻城的戰兵只有萬余,其他大部分士兵皆是凍傷與攻城負傷的傷兵,真正直接死在戰場上的士兵不到五分之一。

亦力把裡城被帖木兒大軍攻破之後,張玉部與帖木兒部繼續巷戰,帖木兒部又損失了一部分戰兵。

等李景隆率領援軍趕到亦力把裡城的時候,帖木兒麾下能戰的士兵已不足萬人,且大多精疲力竭,戰鬥意志已薄弱不堪。

明軍乘勝追擊,鬥志高昂,帖木兒軍士兵隻想逃回阿裡瑪城,不願死在亦力把裡。

由於帖木兒本人行動不便,只能坐在馬車裡逃跑,馬車的速度終究比不過輕騎兵,最終帖木兒連人帶車被大明的車載將軍炮轟得稀巴爛。

帖木兒麾下士兵見帖木兒被打死,很多人選擇了投降,只有隨同帖木兒東征的帖木兒次子沙黑率領親兵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未投降,最終力竭而亡。

亦力把裡之戰,帖木兒軍大敗,明軍大獲全勝。

帖木兒被神機兵用車載將軍炮擊斃,其次子沙黑戰死,其麾下大臣敏敏不花被張玉擊斃。

此戰過後,亦力把裡城周邊的地方勢力望風而降。

然而,比較可惜的是,張玉被隨軍的醫師治療了數日,最終還是因為傷勢過重去世了。

在治療期間,由張玉口述,李景隆親自持筆,替他寫了一份呈給朱棣的奏本,以及一封寫給他家中兒女的家信。

金忠說完這些,當即從袖袋裡拿出一封信與一道奏本。

李興躬身疾步將奏本與信轉呈給龍椅上的朱棣。

朱棣眼眶中帶著淚水,緩緩打開了張玉的奏本。

在奏本中,張玉報告了這次堅守亦力把裡城的有功將士名單,著重提及了之前率領奇兵協助他打下亦力把裡城的李遠,此次又與他共同守城,是一名大將之才,希望皇帝陛下以後可以重用此人。

之後他又提到柳總旗殺民奪糧乃是瞞著譚淵所為,此事他作為主將有失察之責,而譚淵作為柳總旗的直屬上級,同樣有不可饒恕的失察之罪,但罪不至死,希望皇帝陛下對譚淵可以從輕發落,畢竟譚淵已經為國捐軀,戰死在了亦力把裡城。

朱棣強忍著淚水,合上奏本,接著拿過張玉的家信。

他猶豫了一下,最終沒有拆開這封家信,而是讓李興將信轉交給了朱高煦。

朱高煦是張玉的女婿。

他明白朱棣的意思,於是當著群臣的面,打開了這封信。

在家信裡,張玉對他的諸子女們說,當今的皇帝陛下是千古聖君,我們張家能和皇室結親,乃是祖祖輩輩修來的福分,你們一定要盡心盡力輔左陛下與太子,以報皇家隆恩,千萬不要丟了張家祖宗的臉面。

沒有錯,張玉臨終前給家裡人的家信,真真切切就這麽簡單的幾句話。

而就這幾句話,卻讓朱棣與朱高煦父子決定給予張家與國同休的富貴,而張輔此後一生秉承張玉之志,竭盡全力為朱棣、朱高煦父子倆效命,並在其有生之年奠定了張家大明第一勳貴的地位!

朱高煦收好信,轉身向朱棣稟奏道:“父皇,譚淵部殺人奪糧,皆其麾下柳總旗之罪,兒臣奏請父皇陛下下旨將柳總旗斬首示眾,並追封張玉、火真等戰死的有功將士。”

ps:感謝兄弟們的支持,求一下推薦票與月票!本書即將進入郡縣西域的階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