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朱棣之子》第144章:禦醫改行做刺客
散朝後。

武英殿。

“算算日子,鄭和也該到太倉劉家港了。”

朱棣負手而立,盯著大九洲寰宇圖上大明東南沿海的區域,沉聲道。

李興侍立在側,恭聲道:“奴婢上次奉陛下之命,率領船隊護送施進卿等人前往舊港,來回歷時半年有余,如今正值秋季,從泉州北上劉家港,常會遇到逆風。”

大明東海海區的季風特征是冬季海區盛行偏北風,風向穩定,風力強勁;春季為季風轉換期,風向多變,風力較弱;夏季海區多偏南風,大部分時間風力較弱;秋季為季風過度期,過渡期較短。

朱棣道:“太子回來沒有?”

他讓朱高煦多加關注鄭和回航的情況,這才有此一問。

朱高煦奉皇命,早已傳令東南沿海各衛所,利用沿江、沿海哨塔觀測海上動靜,一旦發現鄭和船隊,立即報告消息。

李興剛想回話,朱棣耳邊就響起了朱高煦的聲音。

“爹,太倉衛指揮使平安派信使快馬來報,鄭和率領的船隊不日即將抵達劉家港。”

朱高煦手裡拿著一封信,快步走入武英殿,來到了朱棣身邊。

“保兒來信了?”

朱棣一聽是平安派人送來的信,精神為之一振,連忙伸手接過朱高煦遞來的信封。

平安,小字保兒,他的父親濟寧衛指揮僉事平定,在洪武元年跟隨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時戰死,朱元璋便收他為養子,令其成年後繼承其父之職。

青年時的平安,曾隨朱棣出塞作戰。

洪武末期,朱棣入住東宮後,朱元璋把勇猛敢戰的平安升調入京,任命其為春和殿殿前守衛。

朱棣繼位之後,為了掌控太倉,便把心腹乾將平安調為太倉衛指揮使,令其負責太倉一帶的軍事。

明初,額定太倉衛漕船一百三十五艘,每艘船十一名士兵押運,軍運漕糧時常常“趨馳十萬兵”,聲勢浩大。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命令在太倉南碼頭興建運倉,建成倉房九百一十九間,貯存朝廷的糧食。

當時的蘇州府,負擔了全國十分之一的稅賦,而太倉又負擔了蘇州十分之一的稅賦。

且太倉的造船業尤為發達,在太倉武陵街有兩條巷子叫作“鐵錨弄”,專門為船場生產鐵錨,大船的鐵錨重幾百斤,甚至幾千斤。

太倉富甲天下的財力和物力,為鄭和出使海外提供了雄厚的物資支持。

鄭和船隊的糧船、戰船多產自太倉劉家港所在的蘇州府船場。

和京師寶船廠製造六、七千噸的豪華大船隻不同,蘇州府船廠主要以建造戰船出名,特別是二、三百噸的中小型戰艦,船頭鬥蓋用堅硬的木頭做護圍,遇到盜賊就將石碇絞在船頭,以便衝撞敵船。

許多快船上配置了砍刀、鉤鐮、標槍、弓弩、飛鏢等冷兵器,還裝備了各種火器、如火槍、火球等。

歷史上,從洪武初期至永樂中期,大明朝廷平均每年經由太倉劉家港的海運漕糧就達兩千八百萬石以上。

朱棣把平安安排在太倉衛,可見對平安的器重與信任。

“算算日子,眼下這時候,鄭和率領的船隊估計已經駛入劉家港了。”

在朱棣低頭看信的同時,朱高煦補充道。

據後世考證,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十二張帆寶船,日均航速達到一百海裡,最大航速甚至可達一百三十海裡以上。

也就是說,從泉州到劉家港,最快的話,只需要十幾天的時間。

“好。”

朱棣把信裝入信封,轉身走到屏風輿圖對面的交椅上坐下,隨手把信封放在了案幾上,

然後示意朱高煦過來坐下說話。待朱高煦坐下後,朱棣揮手讓李興退了下去。

於是,武英殿內,就剩下了父子二人。

“高燧在泉州主持市舶司事務,鄭和率領的回航船隊,有部分就停靠在泉州休整,沒有北上。他上次來信你也看了,現在保兒來的信,你也看了,發現什麽異常沒有?”

朱棣沉著臉問道。

不久前,趙王朱高燧來信報告說鄭和船隊已抵達泉州,並提及回航貨船有八十七艘,但平安來信中提及的回航貨船,只有八十艘。

換言之,從泉州來劉家港的貨船,少了七艘。

“平叔平安行事謹慎,不會弄錯貨船的數量,這裡面必然另有隱情。”

朱高煦思索一番,弄清了朱棣所指的異常後,開口說道。

朱棣沉聲道:“高燧自離京前往泉州之後的這一年多,安穩老實了不少,錦衣衛亦不曾察覺到他的異樣,莫非他另有所圖?”

“爹,三弟或許是過於勞累,記錯了數量,又或者是點驗船隻的官員一時大意,數錯了貨船的數量。”

朱高煦自然不能在這個時候抹黑朱高燧,他要展現身為儲君的大度與寬仁,必須得想著法子為他的三弟說好話。

“但願如此。”

朱棣先是面無表情的說了一句,然後側目看向朱高煦,低聲道:“自上個月墨巧司專研無煙火藥的研究室發生意外爆炸,傷了兩名工匠後,你娘幾乎每隔三、五日就會做一次噩夢。”

“都怪孩兒急功近利。”

朱高煦非常自責的說道。

他為了防止無煙火藥實驗出現嚴重的死傷意外,進行該實驗的研究室,面積是所有研究室裡最大的,而且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員都“全副武裝”,以防爆炸意外致人員死傷。

即便如此,自永樂元年,墨巧司開始進行無煙火藥實驗至今,仍然發生過多次的小型爆炸意外。

雖然目前沒有致實驗人員死亡,但重傷致殘的不在少數。

朱高煦這陣子沒有聽徐皇后提及做噩夢之事,還以為徐皇后和他一樣,認為實驗出現意外是在所難免的。

而徐皇后愛子心切,聽到爆炸這種事之後,她嘴上不說,內心深處難免會有所憂慮。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徐皇后做噩夢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如今聽到朱棣這般說,朱高煦當即認識到了他的過錯。

“還有,兩個月前,被你請去惠民醫館製藥室,主持研發新藥劑的太醫院院判張逸仙,在試藥時意外中毒,被毒得既瞎又啞又聾,他的真傳弟子龐文勝,更是被毒性極強的藥劑毀了容。”

朱棣接著說道:“你雖著重安撫,給予許多錢財,更派宮人去張宅照看張逸仙的飲食起居,可龐文勝卻拿著錢財,選擇隱姓埋名,離開了京城。”

朱高煦知道,此事雖已平息,可總歸影響了他的聲譽。

而朱棣這般說,大概是想讓他改一改急功近利的毛病。

但朱棣接下來的話,卻令朱高煦大感意外。

“近日俺有些心緒不寧,以防萬一,這段時間你出宮巡視各衙署時,盡量多帶些神機隊的精兵,少去墨巧司。如非必要,近期就不要去墨巧司了。”

朱棣關切的說道:“待大明船隊駛入龍江口之後,你再替俺去迎接回航的有功將士,近日就留在宮中,多陪陪你的妻兒,還有你娘。”

“孩兒聽爹的。”

朱高煦雖感意外,但朱棣的關心還是讓他心中暖暖的,當即恭聲應道。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補充道:“過幾日便是金陵書院小考之日,照例孩兒得去旁觀。”

朱棣道:“你去便是,記得多帶些護衛隨同。”

“孩兒知曉了。”朱高煦恭聲道。

當天夜裡。

京城郊外。

在一座荒山山腳下的山洞之中,有三個黑衣人,正盤膝在地上。

他們圍著一張輿圖,借助旁邊火堆的光亮,看著圖上標注的位置。

“按慣例,每月二十日,書院皆會舉行一次小考,朱二朱高煦會到現場旁觀這次小考,這便是我們刺殺他的機會。此乃金陵常科書院輿圖,朱二處理事務的場所就在此處,乃是書院後院正心殿的偏殿之一。”

龐文勝指著輿圖上正心殿所在位置,對另外兩人說道。

他身為張逸仙的真傳弟子,曾多次跟隨張逸仙一起到金陵書院給進修醫藥學的學子們講課,自然熟悉書院內部情況。

至於他密謀刺殺朱高煦,完全是出於報復心理。

龐文勝認為,如果朱高煦不安排張逸仙去惠民醫館調配新的藥劑,那麽就不會發生意外,而令年過六旬的張逸仙成為聾啞人。

張逸仙乃是曾經給太祖高皇帝、懿文太子診治過的名醫,龐文勝只要不犯錯,將來也能因張逸仙真傳弟子的身份,平步青雲。

換言之,如果不是朱高煦,他這位有著大好前程的中年禦醫,也不會被有毒的藥劑毀容,變成人不人,鬼不鬼的醜八怪。

仇恨可以改變一個人。

尤其對於孤兒出身的龐文勝而言,他是張逸仙從小養大的徒弟,也是張逸仙最為器重的真傳弟子。

在他心目中,張逸仙就是他的父親,也是他的精神寄托。

他立志成為一位名留青史的宮廷禦醫,乃是為了報答張逸仙的養育之恩。

而朱高煦卻毀掉了他的父親!

此仇不共戴天!

為了報復朱高煦,龐文勝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選擇投效了吳郡王朱允熞。

他自知人微言輕,手中無權,因此決定利用朱允熞,實現復仇的目的。

當年,張逸仙給朱允炆診治時,偶爾會帶著龐文勝一起,因此龐文勝與朱允熞早就在多年前相識,盡管那時朱允熞還是個孩子。

但洪武二十五年距今已有九年,當年的孩子,已長大成人。

龐文勝善於揣摩人心,他看的出朱允熞對朱允熥、朱允炆之死一直不能釋懷。

因此,他在投效朱允熞之後,就編織了一個驚天謊言——朱允炆、朱允熥之死另有隱情!

當年乘船的四位皇親,只有朱允熥、朱允炆先後病亡,而歐陽倫與朱高煦卻活得好好的,這是不是太巧了?

而且,沉船事件發生不久後,與四位皇親共乘一船的錦衣衛,大多因施救不利被太祖皇帝處死。

剩下的錦衣衛,一部分人因落水生病而死,另一部分人被下獄後陸續病亡,唯有當時的錦衣衛千戶曹虎一人活到現在。

此外,當年朱允炆養病期間,深得太祖皇帝器重的朱高煦,曾多次秘密求見太祖。

龐文勝懷疑,朱高煦利用朱允炆患病不能陪著太祖皇帝,而趁虛而入,以致於太祖改變了冊立朱允炆為皇儲的想法。

懿文太子病故後,太祖皇帝屬意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這是當年眾所周知的事,而且當時很多大臣也擁護朱允炆。

所以,龐文勝認為朱允炆的隱疾,極可能是朱高煦收買人下毒害得。

他的師父張逸仙,顯然就是知情人,所謂的試藥被毒瞎毒啞毒聾,乃是朱高煦為了掩人耳目,故意為之。

如此一來,張逸仙既看不見,也聽不著,更不能說話,便無法再泄露消息。

原本朱允熞對他的二哥、三哥之死就一直不能釋懷,在聽了龐文勝所言的“隱秘”之後,越發覺得當年之事確實有許多過於巧合的地方。

三年前,曹虎出獄後曾祭奠過朱允炆,當時恰巧被朱允熞撞見。

那時曹虎對朱允熞說他沒能保護好朱允炆,否則回京後也不會一病不起,因心有愧疚,特來祭拜。

龐文勝認為,曹虎應該沒有參與謀害朱允炆、朱允熥之事,可以從歐陽倫與朱高煦身上下手。

因歐陽倫隨同鄭和出海未歸,龐文勝提議,由他謀劃一場針對朱高煦刺殺,來試探一下朱高煦的態度。

朱允熞本來擔心事情敗露後,他難逃一死。

但龐文勝卻信誓旦旦的承諾,若刺殺失敗,他會自殺成仁,不會連累朱允熞。

若朱允熞不相信他,可派出兩名心腹死士隨同,事敗時用弩給他一記毒箭,讓他永遠閉嘴。

朱允熞雖然大致相信了龐文勝所言,對朱高煦起了疑心,但仍舊顧慮重重,認為龐文勝爆出此等驚天隱秘,必然另有所圖。

他考慮再三之後,下令把龐文勝逐出了府邸,並禁止王府之中的任何人再與龐文勝接觸,否則定為私通賊寇,論罪處死。

而龐文勝被仇恨蒙蔽了理智,他謀劃了大半個月後,決定實施刺殺朱高煦的計劃。

由於這兩年朱高煦奉命推行稅制改革,讓很多失去灰色收入的基層官吏走投無路。

為了打擊基層官吏陽奉陰違的作風,朱高煦以雷霆手段,派出錦衣衛抓了一批典型。

錦衣衛的手段向來狠辣無情,這便導致個別底層官吏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但是,漏網之魚卻從此對朱高煦恨之入骨。

此時,盤膝坐在龐文勝旁邊的另外兩人,就是因當年稅制改革而與朱高煦結下死仇的人。

ps:龐文勝被仇恨蒙蔽了理智,朱允熞不傻,但他期待龐文勝能殺了朱高煦或毀了朱高煦的臉。

實際上,在君主專製時代,龐文勝的勇氣是值得鼓勵的,他有反抗精神,並沒有因為朱高煦是太子而放棄復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