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朱棣之子》第117章:墨巧司(下)
任自垣出身低微,年少時迫於生計出家入茅山,學道於元符萬寧宮。

 其人自幼與道有緣,通讀六經,研究頗深,出家靜修後,深得玄教之旨,精通太極拳,自洪武十六年開始在茅山修道,至去年洪武三十一年,共修持了十五年,遂名聲漸著。

 今年四月,朱高煦得知任自垣的名號後,便派人將其征為墨巧司代理司正,沒想到任自垣在數日前經過朱高煦的簡單指點後做出了香皂。

 於是朱高煦奏請朱棣,正式任命任自垣為墨巧司的司正。

 任自垣起身恭聲道:“殿下仁慈。”

 隨後,朱高煦向跪在任自垣身後,雙手分別捧著軟甲、頭盔的兩名隨從吩咐道:“你們速速為道長穿戴好甲胄。”

 兩名聽到朱高煦的命令,便站起來為任自垣穿上軟甲、戴好頭盔。

 “上次十五號研究室下屬第十三號實驗室煉製的琉璃,其透明度已經達到了我想要的標準。你給此實驗室的諸位工匠記一功,每人賞銀五兩,職務等級擢升一級,讓他們把實驗數據抄錄三份。”

 朱高煦忽然想起一件事,當即開口吩咐道:“此外,予以他們三日假期,讓他們好生休息。”

 “貧道請太子示下,十五號研究室下一步的研發方向?”

 任自垣恭聲問道。

 按照墨巧司日常實驗管理條例,一旦其中一個實驗室試驗成功,其余負責同樣實驗的實驗室一律停止工作,再接到上級指令後方可進行新的實驗。

 而在沒有接到新指令之前,其余實驗室全員休息,並學習實驗成功的數據。

 “研發方向是製造出‘千裡鏡’,至於研發思路,我會讓金陵常科書院專研光鏡格物學實驗小組的學子提供,”

 朱高煦毫不猶豫道:“該研究室要做的便是提供實驗數據送給金陵書院光鏡實驗小組,與光鏡實驗小組協作,爭取在年底之前研發出‘千裡鏡’。”

 “貧道遵命。”任自垣躬身道。

 “徐司正,硝酸與硫酸試劑可否研製出來?”

 朱高煦緩緩向禁院方向走去,邊走邊問道。

 “按照殿下指點的方向,二十號研究室下屬第三號實驗室不久前煉製出了這兩種試劑,但雜質太多。貧道已下令讓其余實驗室,學習三號實驗室的成功經驗,開始對兩種試劑進行提純實驗。”

 任自垣恭聲答道。

 朱高煦點頭道:“很好,帶我去看看那兩種試劑。”

 “太子殿下,這邊請。”

 任自垣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

 朱高煦之所以讓人研究硝酸、硫酸等化學試劑,最初出於兩個最核心的目的,一是研發雷酸汞,二是研發濕電池。

 他記得後世百科介紹說世界上最早發現硫酸、硝酸的人,是乾餾綠礬、硝石意圖煉金的煉金術士。

 因此,他給任自垣招募來的這些煉製外丹的道士,指引的方向就是乾餾綠礬、硝石,以求研製出硫酸、硝酸。

 由於漢代藥典《神農本草經》裡將硝石列為重要的藥材,並用於煉丹術。

 所以朱高煦有理由相信,連水銀(汞)都能以煉丹之術煉製出來的道士們,用綠礬、硝石乾餾出來硫酸、硝酸,對他們而言,並不算太難的事,遲早會實現。

 這不,經過幾十個實驗室,上千次的乾餾實驗,終於提煉出了硝酸、硫酸兩種試劑。

 假如有了硝酸,那麽製造雷酸汞,將不再是天方夜譚。

 用雷酸汞製造彈丸底火,便可順利造出擊發火銃。

 朱高煦記得他前世上高中時,化學老師就說過,雷酸汞是一種非常不穩定並易爆的混合物,只能被做成非常小的晶體,它是一個利用高中化學實驗室設備就可以製造出來的危險品。

 後世常見的兒童玩具摔炮,就是那種扔向地面,遭到撞擊後會爆炸的小玩意,其中便包含少量的雷酸汞。

 所以,他巡視二十號研究室才會身穿軟甲,頭戴鋼盔。

 為了以防萬一,朱高煦在進入研究室巡視之前,會要求二十號研究室內的所有實驗一律停下。

 待墨巧司的司正帶人檢查完所有實驗室,確定安全之後,他才會進入其中,查看實驗結果與實驗報告。

 朱高煦沒記錯的話,將水銀和硝酸……(此處省略若乾字),最終製得的就是雷酸汞。

 但各種試劑在反應時的相對比列是多少,他已經記不清,只能靠專研此術的煉丹道士們(工匠們)不斷實驗了。

 至於他讓人研究濕電池,乃是為了製造火花發報機。

 因為這種最原始的無線電報機的構造非常簡單,用不到晶體管以及任何超出目前科技水平的電子元件。

 只需要電鍵、電池、升壓線圈、電容、火花隙、天線、地線這七種配件,便可組裝出一台火花發報機。

 研究無線電,就繞不開電磁感應,而研究電磁感應,就要先研究電與磁。

 墨巧司禁院七號研究室所研究的便是電與磁。

 有穿越者朱高煦的先知先覺指點專研的方向,負責研發的工匠們完全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

 朱高煦認為,墨巧司完全可以嘗試著跳過有線電報,直接研發簡易的無線電報。

 雖然有線電相較於無線電更簡單、易操作、好實現,但其遠距離傳輸涉及到的問題太多。

 以大明目前的科技水平,製造鐵絲、銅絲已經成為了現實,並且提煉杜仲膠也不是太難的事。

 但電纜線膠皮裡包裹的是銅,很可能白天剛架好線,夜裡就被人偷割了。

 當然,解決此事也不難,朝廷立法嚴禁偷盜電纜線,並派兵沿線駐守即可。

 雖說架設電線杆會牽扯到土地征用,但並不是沒有解決辦法。

 可日後一旦有國外的學者來到大明境內,發現道路兩邊架起的電線杆之後,總歸會發現天朝上國進行遠距離通訊的秘密。

 而與有線電相比而言,無線電的電台體積小,攜帶與隱藏都相對更容易。

 朱高煦認為,有朝廷嚴苛的保密條例壓著,以及錦衣衛密探的偵查能力,大明在未來想實現對無線電技術的長期保密並非難事。

 只要能持續領先泰西諸國數百年,朱高煦相信,未來的大明必會比現在更加強大。

 到時候,大明與泰西諸國的戰鬥力代差,一定會越來越大,甚至會永遠把競爭對手遠遠的甩在身後。

 歷史上,進入工業革命以後,生產力發展出現層次性特征,每一次科技突破都帶動生產力的“階躍”式提升。

 此種情況反映在軍事領域,即導致戰鬥型艦船、火器等武器出現一代一代向前遞進的斷代性發展,從而使先進戰鬥力與落後戰鬥力之間的“代差”更加明顯。

 如果兩個國家之間的戰鬥力形成了代差,那麽天時地利人和等優勢將再也起不到扭轉戰局的作用。

 就像歷史上的列強入侵大清朝一樣,後者毫無反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而世上一切會導致國與國之間戰鬥力出現代差的發明創造,在其真正投入大規模的實際應用之後,遲早會被競爭對手逆向推演出其原理,從而實現技術複製。

 大明若想長久的對泰西諸國擁有壓倒性的戰鬥力代差,唯有不斷攀升科技樹這一條路可走。

 可容納數千人同時進行分類實驗的墨巧司,就是朱高煦集眾人之力,攀升科技樹的最佳階梯。

 畢竟,在提升科技水平方面,華夏古人缺的從來不是智慧,而是方向與動力,也就是當朝者的政策導向。

 朱高煦相信,集眾人之智慧,在他的大方向指引下,經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經過數以千次、萬次、十萬次乃至百萬次的各類實驗後,應該能把大明科技推到一鴉英國的水平。

 未來,大明成為日不落帝國,必將成為現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