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童兒的回答王景義有些無奈,他實在是沒想到這麽早來拜訪竟然還會晚了一步。
王景義也沒有與小童多說什麽,只是讓他好好看守山門,然年便轉身回山。
這麽早的時間,根本就沒有等的必要,因為左老頭不會短時間歸來。
回到悟道峰之後,王景義進屋放下裝著靈芝的木盒,然後拿起牆上的鎮妖劍便往外走去。
他來到了崖邊的那塊大石頭處,然後緩緩拔出了神劍開始練習蜀山劍法。
這是一門基礎劍法,一百零八式,基本上包含了劍的所有用法。
劈、砍、刺、挑…………
王景義從第一招劈開始,然後越舞越快,越到後面招式越複雜,越到後面招式就越精深。
在仙劍派的那一個月裡,王景義見過葉明練劍,在葉明的手中蜀山劍法只有二十四招,但是每一招都精妙無比。
不過按照葉明自己的說法,他還沒有把蜀山劍法練到最精深處,因為按照他的說法,蜀山劍法最後只有十二招。
而王景義對蜀山劍法的感悟,顯然不會有葉明高,所以他還看不出來如何越練越少。
他倒是知道武林中有過這麽一句話“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也就是說當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招式本身就帶有巨大的能量,這個時候就沒有什麽東西是不能摧毀的了,所以使用什麽招式就已經不重要了。
王景義一招接著一招,慢慢在練習中感受它的真意。
王景義慢慢把自己帶入到葉明的角色中,去感悟他創立這套劍法時的心境與動機,期望以此能達到了解這套劍法的目的。
葉明說過,這套劍法是他在蜀山中觀摩蜀山各山峰走勢而創立出來的。
所以說劍法中處處都有蜀山的影子,煉劍就是煉心,當王景義什麽時候能把山看作是招式,那麽他就距離煉成不遠了。
王景義全身心都投入了進去。
他沒有運用靈力,只是練習招式,他目前的水平其實比仙劍派那些練劍的弟子差不多,放到人間做個武林高手應該不難。
在眾多功法中,劍術對王景義的吸引程度非比尋常,比之拳法,棍法、刀法要更加有吸引力。
王景義之所以這麽喜歡劍術是有原因的。
劍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武術中有著很高的地位,為兵器中之神,有君子之風。
自古,行俠者佩劍而行,文雅高尚者佩劍,將軍統帥佩劍,由此可見劍是武術文化的精髓,是衡量功夫境界高深的尺碼。
劍在道教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在道教的法事活動中,“劍”是降妖伏魔的神物,在道教的傳承意識上,“劍”又代表著“法”。劍代表著正氣,代表著決心。
年輕道人外出雲遊、師父通常會送他一把寶劍告誡他要緊記道教的風范,不受一切拖累,若遇俗世牽掛,應當機立斷斬斷塵緣,後來,劍成了道人外出雲遊的必佩之物。劍在道教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時,有道教八仙之一、北五祖之一的呂洞賓被稱之為“劍仙”。
前世的王景義之所以選擇練拳,而沒有選擇煉劍,不是因為他喜歡拳法更甚於劍法,而是因為劍法的殺傷力不強,前世那個法制社會能學到什麽,頂多就是表演用的劍術,而且但凡能傷人的劍,都成了管制刀具,這讓他如何煉。
而拳法就不一樣,雖然他也沒有練出什麽東西,
但是這與拳法本身無關。 如果認真學還是能學到一些東西的,就算不練傳統拳,煉自由搏擊等也行,都是些實戰能力較強的格鬥方式。
但是如今這方世界不同,這是一個仙俠世界,那些看著華麗的招式,其實並不是只有華麗。
那些華麗的招式有可能實戰起來,比那些看著更有戰鬥力的招式更有威力。
王景義就這麽練著劍,一直從早晨練到了下午,直到太陽臨近落山,王景義才停下。
這一天,王景義什麽也沒乾,就只是在練劍,而且是最最基本的,不過他自己覺得效果非常好。
雖然看上去,他現在練的與修仙沒有任何關系,但是這只是表象,只要他加上靈力,那麽就會立馬變成另外一幅場景。
他之所以沒運用靈力,一是沒必要,二是怕毀掉他的悟道峰。
王景義歸劍入鞘,然後走回了草廬把鎮妖劍水平放回木架,然後便拿起八仙桌上面裝著靈芝的木盒再次下了山。
………………
翠雲峰。
王景義看著遠處的草廬, 只見面前一老一少正聊著天。
看到左老頭的出現,王景義大喜的喊道:“左道友。”
“王道友怎麽有空到我這兒來了?”左老頭回頭看了一眼然後笑著說道。
“道友可是有數月不見人影了!”左老頭開玩笑道。
“我還要問道友呢?今天一早去那裡了?”王景義接話道。
“老道我進山采藥去了,不知道友今日會來,還請道友莫怪。”左老頭笑著說道。
“道友認真了,我不過是與道友說幾句玩笑話而已。”王景義說道。
左老頭笑了笑,沒有接話,而是說道:“道友這邊落座。”
王景義順著左老頭所指的方向坐下。
“道友一日來尋老夫兩次,可是有什麽要緊事?”左老頭看了一眼王景義放在案幾上的木盒,然後疑惑的問道。
“道友近日不是在尋藥材嗎?我這次來便是給道友送藥材,道友打開看看。”王景義說完便把身前的木盒推到左老頭身前。
“這是?”左老頭視線在木盒與王景義身上來回轉換了一次,然後問道。
“道友打開看看便知道了。”王景義說道。
左老頭也沒有墨跡,隨即伸手打開了木盒,當他看到木盒中的東西之後臉上出現了震驚之色。
“千年靈芝!”左老頭一臉不敢相信地看著王景義。
“沒錯,正是千年靈芝,道友所煉長生藥的必備藥材。”王景義答道。
“道友是從哪裡得來的。”
“這正是我要與道友說地第二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