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當空,夜半蟬鳴。
此時的街亭寂靜無聲,相同的是雙方軍營的巡騎與軍卒都在執行自己的任務。
但不同的是,魏營張郃下令騎營王群麾下北地騎兵全部集結在營寨門前等候。
而且,孫興、周群兩人分別率領兩千持刀勇士在騎兵身後列陣。
“將軍莫非意圖襲營之事乎?”校尉周群臉上露出一絲疑惑地表情,“孫兄。”
一旁的孫興正在發呆,聽到周群叫到自己,他連忙應了一聲:
“啊……確實如此。”
“孫兄,汝今日狀態不佳矣!如何,難道有心事乎?”周群見他憂心忡忡故有此言。
但是孫興卻長長歎了一口氣,腦袋搖了兩搖,他有心事不會表露在臉上,更不會在眾人面前擺出這副狀態。
他只是在想,李河此番率領五百登山勇士攀緣龍泉山北麓岩壁凶多吉少,倘若敵軍發現他們的蹤跡,豈不是無處可逃?
“但願多慮,望李將軍諸君能平安歸來。”
時間正在一點一點流逝,從李河帶兵離開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現在算算當下時間已經是亥時三刻,再過一刻便是子時。
魏營中軍帳內,四周燭火異常微弱,仿佛是張郃有意而為之,但他這麽做又是在幹什麽呢?
“………”
此刻,他並沒有老老實實地坐在案前安靜的等待子時到來,而是在帳中前後負手徘徊。
張郃的眼神掠過一絲希望,而後轉瞬即逝。
但為什麽會是這個狀態?那是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過李河與其麾下五百勇士能活著回來。
希望終究是希望,它不會代表真正的現實。
有的時候,希望會成真;但更多的時候,希望只是人在心中的一個寄托,一個念想罷了。
“哎!”張郃終於還是承認自己的做法太過決絕,“李河……莫怪老夫,此戰若非諸葛老賊臨陣換將,何須汝等親臨險境。”
很快,時間來到了午夜子時,站在帳門前的張郃原本抬起右手要推開它走出去,可不知為何有種莫名的力量在製止他。
踏踏踏——
不過,這種無關緊要的潛意識並不能改變張郃的主意,他推開帳門走出營帳,看到眼前已經等候多時的將士們,自己卻又心生顧慮。
“今夜,又將是一場腥風血雨之戰。”他展開雙臂向後振了一振,然後抬頭望向西方,“傳令,各部檢查自身裝備,一刻鍾後展開進攻。”
說罷,四周列陣的軍卒在各部將領統一命令下互相檢查了彼此的裝備,陷陣士衝鋒不著甲,隻穿勁袍上陣衝鋒,因此他們的裝備就只有一把佩刀。
在魏營軍隊當中,陷陣士是全軍勇士的象征,領兵將領會把他們聚集在一起多加勉勵,並且好酒好肉都會第一個讓他們先來。
待遇雖好,但如果實力跟不上的話,就會被踢出陷陣士的序列當中,想要回歸陷陣士的陣營當中,就必須付出相當刻苦的努力與代價。
“孫興,周群!”張郃這時忽然叫來那兩個校尉,“爾等麾下四千步卒,為確保突襲速度夠快,所有持盾步卒,將盾牌放置軍中由軍需官統一管理。”
先前趙奮拚命衝鋒是因為沒有盾牌才被漢軍射了個人仰馬翻,但這次則是不然,漢軍箭矢缺乏,對他們形成不了太大威脅,隻管向前衝鋒即可。
張郃對此也有過一次心理鬥爭,思考上陣帶不帶盾牌的這件事,
但轉念一想這只會拖慢進攻速度,索性全軍輕裝上陣,隻著戰甲不配盾,莽上去就是乾。 “將軍,末將提議仍攜百余盾牌,若生不測亦好有個防護在身。”孫興有了趙奮的前車之鑒,他不敢再多疏忽,“請將軍回想趙奮是如何陣亡也!”
一個好的策略,如果沒有相對應合適的裝備與人手,那也是白搭。
張郃原本是想速戰速決,不配盾牌直接從樹林方向給漢軍個出其不意。
可孫興突然提醒自己趙奮之死,他的臉色忽然黯淡下來,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仔細想一想,如果有人受傷還能救,卻因為沒盾牌保護而死,未免有些太遺憾。
於是在心裡鬥爭片刻後,張郃準許了孫興的提議,可以攜帶三百輕盾。
“不再多言,事不宜遲,速速出營!”
很快,在確認出征將士身上裝備沒有問題之後,軍需官帶著人將那些多余的盾牌收集起來,隻留下三百塊堅硬的圓盾。
望著北地騎兵先行出動的身影,張郃坐鎮中軍感到有些忐忑不安,他征戰幾十年,從未感覺過如此不穩的跡象。
…………
魏軍出兵的同時,漢營這邊也沒有閑著,李休猜測張郃近期會對這裡展開大規模進攻。
於是他特令營中巡邏哨夜間增強警戒,生怕哪天敵軍發動夜襲,自己根本反應不及就被敵軍佔了頭籌。
“……”李休坐在案前也有些不安,“嘖……”
他不禁咂了咂嘴,心裡想著如果這個時候張郃夜襲,那不正好就撞在了槍口上?
而恰恰是,魏軍此刻就在樹林方向潛行進發,李休的預判完全正確,張郃確實是要展開全面突襲。
不僅如此,能有這一顧慮不是沒有前提,那是因為雙方糧草即將見空,再沒有結果,恐怕雙方都會陷入兩難。
夜色漸濃,月光不知怎的被一團雲遮住,這正好給了隱藏在樹林裡的魏軍一個機會。
王群借助雲團遮擋,他帶著麾下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出樹林,他們右手間握著的佩刀早就已經饑渴難耐了。
果不其然,漢軍偵查哨發現敵情的那一刻瞬間向中軍揮舞令旗傳遞旗語稟報緊急敵情。
李休得到偵查哨的消息,他立刻下令黃襲與張韜二人帶兵禦敵,絕對不能讓魏軍突破寨門。
這是他們的底線。
一旦寨門被攻破,那麽就會有第二次被破,第三次被破,到那時再加固寨門營柵也是於事無補。
更何況,李休在經過這十多天的作戰已經對張郃有了足夠的了解,他是一個用兵令人難以想象的武將。
史書稱張郃“郃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在用兵方面上,他可以稱得上是良將,至少他的能力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而且還被其為之忌憚。
在山下營寨交戰一觸即發的時候,山上局勢也有些不容樂觀,李河率領五百步卒越過龍泉山北麓來到東崖附近。
這裡的火光引起了李河的注意,派人探查一二後,發現這裡是漢軍山上大營,但聽到山下殺聲的那一刻,他下意識的命令眾人潛伏待命。
“乃是山下聲音。”其中一人忽然小聲提醒道。
既然這樣,山下已經展開交戰,那麽他們在山上也不用再過多遮遮掩掩的了。
“殺!”
狹路相逢,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