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問鼎十國》第143章 提倡研究
與范墉針對印刷術作了詳細深入的探討,羅幼度也了解了印刷術的內情。

 印刷術是一直有在發展進步的,尤其是天下歸一之後。吳越、南唐、孟蜀歸附以後中原的印刷技術與三國融合,取長補短,效果斐然。

 但是印刷技術發展的方向是走向低端,並非研究花裡胡哨的東西。

 現在的大虞朝廷不需要將一本書印刷的多麽完美,甚至有彩繪點綴,而是要讓書本更加廉價,普及大眾,讓天下人都讀得起書,令百姓開智,發展的方向與紙幣要求的精細是完全相左的。

 羅幼度不住頷首,無怪竇儀態度決絕,自己這步子確實邁得有些大了。

 這也是自己的通病,盡管這麽多年,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通過超前的知識,大開方便之門,無可避免的就會混淆常識,紙幣便是如此……

 支付的便利,最能帶動經濟的發展。

 一想到這,他就忍不住懷念後世口袋裡沒有紙幣的日子。

 不如退一步,先將金銀貨幣搗鼓出來?

 相比銅錢,金銀固一樣笨重,但價值上遠勝通寶,也能夠解決大宗商品支付的困擾。

 何況在市場上也有金銀換取貨幣的方式,只是不受官方管制而已。

 銀子在明清時期才成為正式貨幣,但自古以來這兩類金屬就因珍貴稀有,屬於硬通貨。就算不在市面流通,但只要身處喧鬧市場,憑借手中金銀都能夠換取足夠份額的錢幣。

 相比紙幣,金銀還有一點好處。

 開采困難,需要一定的冶煉技術,極難仿造。

 實在不行不整元寶的樣式,弄個複雜的銀元?再將自己頭像刻上去……額……羅,羅大頭?

 這個……還是算了吧!

 羅幼度心底一陣惡寒。

 要不,將郭榮的頭像刻上去?好歹人家也是一方財神。

 羅幼度思緒大開,不著邊際的胡思亂想。

 歷史上銀子真正成為國家貨幣的是什麽時候?

 明朝的時候,國外的白銀湧入明朝,漸漸取代了明朝的寶鈔跟銅錢。

 現在大虞的航海技術、造船工藝達不到五六百年以後的水平,可他們有倭地……

 倭地小歸小,卻是盛產金銀的大國。馬可波羅在遊記裡稱呼倭國為黃金之國,倭島也被西方人稱為金銀島。現在這些都是自己的東西,以倭島金銀,鞏固國內貿易系統。等書本普及之後,再走高端精密的路子。發展出穩固的金融體系,再來考慮紙幣一事。

 范墉看著突然陷入沉思的羅幼度,不敢出言打擾,他與羅幼度本接觸的不多,能力也比不上竇儀、趙普等人,無法產生思維上的共情,就安靜如雞的站著。

 羅幼度想到開心處一拍大腿,驚得范墉打了個哆嗦。

 羅幼度見范墉還在,忙道:「朕適才在想多虧了有愛卿這樣的良臣,我大虞未來,人人有條件讀書識字,皆愛卿等人之功。」

 范墉聽了也是眉飛色舞,身為一個讀書人,羅幼度的那句「為往聖繼絕學」可是為他奉為座右銘的,他自知能力不足以成為宰輔,為天下貢獻力量,能夠在國子監裡為後人讀得起而努力,便是他此生之願。

 羅幼度繼續道:「紙幣之事,你且不用理會,但墨水上的改良不變。朕會讓度支司調撥一筆經費,供給你們進行研究。」

 范墉頓了頓道:「就在國子監裡?」

 羅幼度想了想道:「對,就在國子監。」他手指在案幾上重重地敲了一敲,說道:「你除了挑選同僚研究,朕還允許你們招國子監裡有天賦的學子加入研究。但記住,要做好保密工作,定下協議。研究期間,可以適當的給予他們一定的

 工錢,研究成功亦可獲得學分獎勵,表現出眾,有特殊功績者,可以保取入工部科技司。」

 經過羅幼度的引領,大虞諸多重臣已經意識到農業是立國之根,商業是富國之本,其實還有一句:科技是強國基石。

 羅幼度對於科技上的重視不遺余力,又是上報,又是重金嘉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只是還沒有達到羅幼度的要求……

 人才還得以培養為主,當然如畢昇這樣靠著天賦自己野蠻生長的大有人在。可想要滿足一個國家的需求,就得擁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培養系統。

 國子監是國家掌控的最高學府,是時候在科研上作出一點貢獻。不能讓大虞朝廷的未來,都奔著宰相死讀書。

 這能夠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輔確實是讀書人的畢生志願不假,但也得量力而行。

 現今大虞的教育系統逐步完善,是時候作一些改革。

 羅幼度又將竇儀、趙普、盧多遜找了過來,與他們說起了白銀的事情。

 對於這番變故,竇儀、趙普、盧多遜沒有一個意外的,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君臣相交多年,他們早已習慣了自己這位君王在某些方面的思想跳脫,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個想法來挑戰他們的常識認知。

 但是三人都很清楚一點,那跳脫的思想,並非空穴來風的胡言亂語,而是存著極深的道理,只是有些時候因為各種原因不適合立刻實施。

 便如紙幣,他們三人回去以後,作了深入研究,確實能夠刺激舉國經濟。只是利益會促使各種未知問題,反令百姓受累。但如果真有一套可以避免危害或者控制危害的辦法,紙幣完全可行,而且大有可為。

 竇儀甚至將此事羅列了一個章程,封存於議政廳,以備時機成熟後使用,留給後人……

 相比紙幣的不成熟,銀子的推行就順理成章了。

 本來金銀就屬於貨幣的一種,只是不被朝廷承認認可而已。隨著生產力的提升,冶煉技術的加強,華夏又是產銅大國。經濟越發展,銅的價格也會大受影響將銀子投入市場與銅錢並行,確實極有必要。

 竇儀、趙普、盧多遜皆沒有反對,一並認可了此事。

 「可象留下,你們二人先行下去吧!」

 羅幼度留下了竇儀。

 刻意留下他並未是為廟堂之事,而是關於大學義塾的改革。竇儀的父親竇禹鈞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教育家,毋庸置疑。即便在武夫當權的時代,他依然堅守著開辦義塾,甚至為了讓人多讀一點書,多認識幾個字,不論是誰,即便不能入學,只要來聽課就提供衣食,自己則摳搜儉樸。若不是他五個兒子,個個都高中進士,一家人出錢養著義塾,根本開不下去。

 現在不一樣了,讓天下人讀書識字是羅幼度這個皇帝的事情,竇禹鈞已經做得足夠多,怎麽能讓他一直無償付出?

 在朝廷的干涉下,竇禹鈞的義塾也開始改革改變。部分改為民辦教育,部分為官府收購。

 原本義塾很不規范,師資力量也有限,甚至八歲孩童跟十八歲的書生在一間教室學習。

 現在也分了種類,有小學、大學以及年級之分。

 在羅幼度的默許下,竇禹鈞整合了這些年的義塾師資,開了一家開封大學,簡稱開大。憑借他為人的威望,還有師資力量。開封大學已經成為汴京最好的大學之一,僅次於最高學府國子監。

 羅幼度出聲詢問:「現在開大是望之負責一切事務吧?」

 望之是竇禹鈞的二兒子竇儼的表字,竇家五子登科滿門龍鳳,原本都在廟堂任職。但竇禹鈞希望有人繼承他教書育人的事業,最終好賢樂善的竇儼退出了廟堂,輔佐竇禹鈞管理學校。隨著竇禹

 鈞上了年紀,精力不濟,竇儼已經接替了父親的一切工作。

 竇儀躬身道:「正是二郎!」

 羅幼度頷首道:「開大的發展前景不錯,據朕所知,已經有不少人成為了來年科舉的種子選手,其中有一個叫陳萬傾的,朕都聽過他的大名。此次術數一科,幾乎是他囊中之物。」

 術數一學,不同於其他進士科目。

 一篇文章一份見解,有的人說好,有的人說爛。但術數,會就是會,解不出來,就解不出來,不存在其他問題。

 故而術數一科, 魁首之人很容易猜出大概。

 竇儀顯然也聽過陳萬傾的名望,笑道:「此子與常人不同,昔年天下大亂,僧一行的後人逃難至嶺南,將歷算之法傳於此處,因故南漢術數學問遠勝諸地。他本是僧一行的徒弟陳玄景之後,南漢神童,通九宮三元之法,此番入京算是帶師學藝。不過此子於術數上的天賦,確實超凡。初接觸我中原算術華夏數字,便能舉一反三,知一通十。」

 羅幼度道:「於教學上開大確實為朝廷培養了不少的人才,但朕以為你們可以大膽一些,開放一些。就拿術數來說,開大的昭文先生以輩分論可是大學士楚衍的師叔,楚衍一直對他這個師叔尊敬有加。楚衍將術數融合力學,創出了物理學。昭文先生亦是術數宗師,為何就不能在開大裡展開學術研究?開大學子可為助手,若是因經費問題,朝廷可以相助。」

 「朕以為大學不只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還是研究學問,探究學術之處。」

 「說句不好聽的,死讀書,讀死書又有何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