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水滸重生之花榮問鼎》第3章 不期之遇
  且說花榮自從離開了東京,行到半月之上,一路上不投寺院去歇,只是在客店內打火安身,白天也只是在酒肆裡買酒吃,在路上免不了饑餐渴飲,夜住曉行。

  一日正在趕路之間,因為貪看周圍景色,不覺天色已暮。

  見四周只有依稀幾戶人家,並無客店酒肆,於是花榮又一口氣趕了二三十裡地。

  過了一條板橋,遠遠地望見一抹紅霞,樹木叢中隱約可見一所莊院,莊後重重疊疊都是亂山。

  見四周已漆黑一片,若再想長時間趕路,已不可能。

  於是調整一下氣息之後,花榮隻得前往莊上借宿。

  行不多遠,來到莊前仔細看時,只見數十個莊家正在匆忙的搬東西。

  花榮於是面前,簡單向與莊客行禮後問道:“莊家你好,鄙人因有事著急趕路,錯過了住宿的地方,欲借貴莊投宿一晚,明早便行,不知可否?”

  那莊客初時見花榮這幅裝扮,有點疑心,但等到他聽到殿帥府幾個字之後,就知趣的閉上了嘴,趕忙帶著花榮往莊內走去。

  在與莊上負責人簡單相見之後,花榮受到了莊主的盛情款待。

  幾個人推杯換盞,相談甚歡,一直到很晚才散。

  這一晚平靜如常,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情況。

  一覺醒來,已是日上三竿,莊主又盛情準備了豐盛的早餐款待花榮後,才同意花榮繼續前行。

  二人作別時,莊主還贈送了50兩紋銀作為花榮的路費。

  花榮感激非常,答應莊主日後若飛黃騰達,定來當面謝恩。二人又是一陣肉麻的作別之後,花榮繼續開始趕路。

  流亡在外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一晃眼的功夫,已過去了兩月有余。

  這邊廂,林教頭府邸,因為這日正巧風和日暖,且恰又逢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林家娘子一大早便起來收拾,準備上大相國寺齋戒上香,以求來年諸事順心,闔家平安。

  大相國寺原名報國寺,在北宋一朝,歷來都備受皇家的推崇,如今更是這汴京城中的第一聖地。

  無論是來這裡販貨的商旅,抑或是赴京趕考的學子,只要來了汴京,就一定會到大相國寺來齋戒祈禱一番。

  由於年關將近,前來大相國寺上香的人,較往常多出了好幾倍。

  沿著大相國寺外的大街兩側,足有三裡長的街道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

  有特色小吃,還有日用百貨,還有雜耍的賣藝之人,熱鬧的景致,讓人目不暇接。

  “娘子,咱們下去走走如何?”貼身丫鬟錦兒看林娘子新奇的看著沿街的物品,便笑著邀請道。

  “不用不用,咱們先去上香,對待佛祖要虔誠,不可輕慢。”林娘子擺擺手道。

  對於汴京城的繁華,她雖然感到新奇,但卻並不留戀。

  馬車一路來到大相國寺外,車夫留下看守馬匹車輛,畢竟這大相國寺人多口雜。

  錦兒想想也是這個道理,於是答應了林娘子的請求,幾人一行走進了大相國寺。

  雙腳一跨入寺廟,耳中頓時便傳來寺院內的誦經之聲,這一刻,所有人的內心世界瞬間空靈和曠遠,心曠神怡之感瞬間溢滿全身。

  和林娘子在大雄寶殿上完香,沒有過多停留,二人就出寶殿往周圍去遊玩。

  經過幾重院落之後,幾人在寺院一處湖山走廊處停下了腳步。

  這裡亭台樓榭、雕梁畫棟,頗有一番瓊瑤仙境之意味,

置身在如詩如畫般的美景之中,幾人心情大好。  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一塊假山林立的僻靜之處。

  這裡風景較之剛才幾處略有不同,雖不及方才姹紫嫣紅,但卻樸素幽靈過之,無論彼時多麽躁動不安的心緒,都可以在這裡享受到片刻的寧靜致遠。

  就在幾人沉迷於這如畫般山水中遊興正濃時,突然從假山之後轉出四個破皮無賴來。

  主仆二人剛剛還沉浸在濃濃遊興之中,心緒還未調整過來。

  對於眼前突然出現的這一幕,二人著實吃驚不小,嚇得連連向後退去。

  在如此莊重場合行此傷風敗俗之事,可能也只有高衙內這樣的公子哥才敢吧。

  眼見幾個破皮無賴就要上前對娘子動手動腳,丫鬟錦兒著急的擋在林娘子身前。

  嬌喝一聲道:“你們這些破皮快快閃開,我們家可不是你們隨便招惹的,待我家教頭知曉此事,定教你幾人吃不了兜著走!”

  本以為提到林衝的威名可以震懾到眼前幾人,不曾想幾個潑皮愈加放肆。

  為首一人滿面淫邪的笑著道:“小娘子好大的威風,我倒想知道這汴京城中,還有哪家的小娘子是我高衙內招惹不起的。”

  說完又哈哈哈的放聲浪笑起來。

  不等錦兒和林娘子作出反應,看著此刻擋在林娘子正前方的錦兒,衙內又向手下大喝一聲:“都愣著幹什麽,快把這小丫頭拉一邊去。”

  方才得錦兒提到了林衝,這讓衙內心中為之一驚,但想到自己父親高俅的勢力,又恬不知恥道“哈哈,小娘子還知道官家,果然夠味。”說著便撲了上去。

  “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行此汙濁勾當,與畜生何異!”

  這一句突如其來的頓喝,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

  尋聲望去,只見從假山後面走出一位一襲戎裝的年輕人來。

  這人一襲白色長衫,腰挎一柄寶劍,身形高大,英氣逼人。

  衙內一夥被這個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驚的全部愣怔在了原地,知道回過神看清此人面目後,方又回復了那份賴皮模樣。

  看著來人生的俊俏,衙內誤以為此人也是一枚小鮮肉而已,貌似威風八面,其實是紙老虎,完全不經打。

  於是衙內一邊作出後退的姿勢,一邊趾高氣揚的繼續道:“這又是哪裡來的不要命的後生,不知道我衙內的手段,竟敢在此多管閑事,你們幾個不用怕,拔刀給我做了他,上!”

  那幾個潑皮收到衙內的指示,頓時又增添了幾分底氣,擼起袖子,不顧一切的向花榮衝去。

  只聽到“噗通!噗通!”的聲響之後,幾個潑皮還沒有碰到花榮一根汗毛,就被接二連三的扔進了湖裡。

  一時間湖中滿是拍打水面濺起的水花和一聲緊過一聲的“救命!救命!”

  眼見自己的手下一個個像小雞似的被扔進了水裡,衙內的臉色頓時變得非常難看,額頭上也不斷地滲出岑岑的汗珠來。

  而此刻殺心已起的花榮,在決定真正化身殺神之時,還不忘深思熟慮一番:若自己三拳兩腳結果了衙內,會不會罪加一等,抑或連累到自己的家人?

  那份心中本真善良帶來的絲絲糾結讓他有頓時有點茫然不知所措,可英雄終究是英雄,短暫的停歇之後,那份胸中的浩然正氣與懲惡揚善的鐵肩道義,最終戰勝了顧慮和茫然,他決定了,不論付出何種代價,他都要手刃這幾個潑皮,為京師除去一霸,還百姓以安居樂業。

  花榮就是這樣一位敢作敢當的好漢,他可以為了素昧平生的翠蓮,不惜賠上自己的前程,也可以為了澄清玉宇,不計個人生死得失,真個有俠客之風。

  而自小熟讀史書的他,也想起了書中那句熱血沸騰之語:“刺客,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沒有絲毫猶豫,不帶半點猶疑,他拔出寶劍,以風一樣的速度向衙內衝去。

  只見半空中閃過一道寒光,伴隨著清脆的“嘩啦”之聲,殷紅的鮮血從衙內的脖頸處噴湧而出,空氣中立時彌漫起了重重的血腥味, 剛剛還作威作福大笑他,此刻卻面目猙獰的捂著脖子倒了下去。

  伴隨著劍鋒上顆顆鮮血的滴落,衙內慢慢的停止了掙扎,周遭也瞬間寂靜了下來,只剩下耳畔的風聲和自己的心跳聲。

  再看此刻的花榮,動作和緩的用隨身攜帶的方巾擦拭乾淨劍鋒的鮮血,將寶劍入鞘之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可能在周圍的人看來,殺了當朝重臣高俅的義子高衙內,就意味著與大宋朝廷分庭抗禮了,也正式宣告了自己流亡生活的開始,以後的以後,很可能就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可他不後悔,腦海中始終縈繞著一句:“若能以自己的一腔熱血,換百姓之祥和安寧,雖萬死吾往矣!”

  何等的氣魄和胸襟?

  其實除了被動的流亡,還有一條路,那就是舉起義旗,造反大宋。

  可是若如此,可真的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若能成事尚可,若出師未捷身先死,豈不玷汙了一代將門之忠烈?

  此刻的花榮內心,尚有強烈的家族榮耀感和使命感,不願意因為自己的一次任性選擇,辱沒了先祖的名聲。

  縱觀水滸世界,有多少人被名聲和家族榮耀所累,以致鬱鬱久居人下不得伸展而空自傷懷。

  一朝機遇駕臨,無須再忍,從此嘯聚山林,快樂過活。

  說到底,是沒有被逼到那個份上,若到了,咬咬牙也就做了。

  此刻尚不能放空一切的花榮,還無法真正說服自己走造反之路,但是天命難違,世事無常,誰要能真正保全於萬一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