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君臣知己 (二合一) “事在人為。”
面對景泰帝朱祁玉的質問,沉憶辰沒有絲毫的畏懼跟慌張,神態自若的回了這四個字。
“好一個事在人為!”
朱祁玉簡直被沉憶辰給氣笑了,剛才還想著這小子是真不給皇帝面子,結果對方還坐實了想法,連最基本的解釋都懶得給一個。
要換作是尋常官員,朱祁玉恐怕是把奏章甩臉上,讓對方趕緊滾出文華殿。偏偏沉憶辰在此事上一貫強硬,除非你罷了他的官,否則絕對不可能善罷甘休。
宗藩之弊一事已經鬧得天下沸沸揚揚,到了朱祁玉都不敢隨意做出處置的地步了。
“沉憶辰,朕現在就明擺著告訴你,這部《宗藩條例》除了削減宗室俸祿外,什麽科舉入仕、參合四民之業,以及征收王府莊田稅收跟降等襲爵通通不可行。”
“如果此條例頒布出去,皇家與百姓何異,這個天下還是不是朱家的,朕如何面對宗社諸親?”
確實按照沉憶辰的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下去,除了有宗室俸祿這點外,其他皇親國戚的特權基本上跟士大夫階層無異,甚至在征稅這條上還不如朝廷重臣的待遇。
至少後者目前可以名正言順的免稅加掛靠,豪門望族世代累積下來的田產,還真不一定輸給郡王及其之下的宗親。
朱祁玉名義上雖是大明君父,但他終究還是朱姓皇帝,家天下的本質無法改變。就好比歷史上奪門之變發生後,重病不起的朱祁玉從太監那裡得知,登基的對象是皇兄朱祁鎮,而不是兵部尚書於謙時,反倒松了一口氣覺得能接受。
畢竟兩兄弟誰當皇帝,這個天下依舊是朱家的,於謙想登基就屬於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
“陛下,只要江山社稷永存,那麽天下共主就不會發生改變,相反如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地位不同,權勢不同,如今的沉憶辰面對皇帝朱祁玉,少了許多以往的謹小慎微,相反用著更為直白的話語告知對方什麽才是大勢所趨。
歷朝歷代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想要保住朱明的家天下,前提是江山社稷穩固,百姓安居樂業。反之如果百姓活不下去,誰在乎你是不是皇族,一味的想要保全宗親藩王簡直就是本末倒置。
沉憶辰相信如此淺顯的道理,景泰帝朱祁玉能想明白。
果然當說出這句話後朱祁玉愣住了,原本強硬的氣勢瞬間弱了下去,他並非什麽昏庸君王聽不進勸戒,只是沒有足夠的把握跟勇氣,去承擔《宗藩條例》發布的後果。
短暫的沉默後,景泰帝朱祁玉歎了口氣,然後才說道:“沉卿,襄王早在一個月前,就聯合了魯王、趙王等上表覲見。同時分封各地的宗親藩王,也無比湊巧的上表訴苦,說宗室俸祿克扣後生活艱難困苦。”
“天下沒有這麽巧合的事情,朕的這些皇叔們定然是得知了《宗藩弊論》的內容,擔心會順勢削藩。”
“如今襄王等宗親已經在赴京的路上,你說朕是繼續強硬執行《宗藩條例》,生出一個可能的七王之亂。還是說選擇妥協,面對宗親的怒火跟彈劾,把責任全推到你的身上,成為下一個漢之晁錯呢?”
其實面對臣子,景泰帝朱祁玉本不願意說出這些來自於宗藩內部的壓力。但這些年與沉憶辰相處下來,他很清楚對方的秉性,骨子裡面有著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倔強。
正因如此,
朱祁玉才會使用各種手段去製衡沉憶辰,防止自己萬一有什麽不測,儲君壓不住這等治世之能臣。 壓製宗藩讓利於民,朱祁玉更明白沉憶辰是站在家國天下的角度上,才會毅然上疏諫言並且編撰《宗藩條例》。畢竟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成了沒什麽好處,敗了就得推出去平息宗藩怒火。
景泰帝朱祁玉不想做個是非不明的昏君,現在他把背後的壓力全盤告知了沉憶辰,期望對方能理解自己苦衷做出讓步。
聽到朱祁玉如此坦誠的說出這番話,沉憶辰心中生出了一股莫名的觸動。很多時候自己與皇帝之間,盡力維系著那一絲君臣關系的平衡,雙方都知道對方並非“昏君”或者“佞臣”,卻偏偏做不到絕對的信任,必須保持著提防跟猜忌。
站在君主或者臣子的立場上誰都沒有錯, 只能說雙方想要創建的那個理想世界不同。
又是短暫的沉默,沉憶辰抬頭對視著朱祁玉的眼睛,緩緩說道:“陛下,還記得當初從漠北迎接太上皇歸來,滿朝文武大臣商討禮製的時候,臣從你的眼中看到了不忿不平。”
“襄王的嫡子身份,真的有那麽尊貴嗎?”
平靜的話語卻宛如蘊含著驚濤駭浪的力量,直擊了景泰帝朱祁玉內心深處的軟弱,他之所以面對襄王等宗藩會軟弱,會妥協,會允許他們赴京覲見。
根本的原因,是景泰帝朱祁玉對於自己庶子身份的自卑,對於“得位不正”等等傳言的敏感。包括易儲前廢後的操作,也是為了讓自己的皇長子朱見濟,獲得一個嫡長子的身份,從而名正言順的擔任大明儲君!
但是沉憶辰卻始終沒有忘記,那日從朱祁玉眼中看到的憤怒,以及那日情緒上面的感同身受。
一個喪師辱國,甚至不惜賣國苟且求生的君王,憑什麽可以享受著“英雄”歸來般的禮遇,享受著救時之君的臣子禮,卻不用承擔一丁點的後果?
換個角度朱祁玉臨危受命,拿出君王死社稷的決心挽狂瀾於既倒,避免大明走向當年趙宋南渡的結局。卻要跪伏在懦夫皇兄的腳下向他行臣子禮,拯救江山社稷的功勞敵不過那所謂的嫡庶法統!
現在沉憶辰戳破了這層窗戶紙,如今已經不是景泰元年的局面,大明在朱祁玉的執掌下開疆拓土。除去天災這種不可抗力的因素,至少不用面臨蒙古的鐵蹄跟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