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替嫁福妻喜種田》第三百六十九章 興修水利的大事
最新網址: 她說:“工程浩大,我們必須要多雇用工人,在寒冬到來之前完工。

 而且工人也不能白白乾活,得付工錢。”

 尚鴻飛說:“興修水利,還要付工錢?

 這是民生工程。”

 他有些不能理解,百姓為國家做事,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這樣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沐冬至說道。

 尚鴻飛沒有跟她抬杠,而是看向齊王。

 沐冬至也看向了他。

 齊王說:“那就把水渠給承包到村,一段水渠要修多寬,多長,多少錢,剩下的就讓他們村的裡正去安排。

 至於水庫,另外雇傭,並且從軍中調人過來。”

 尚鴻飛沒有異議,沐冬至也沒有異議。

 他又對沐冬至說:“你家糧倉裡還有余糧,先拉過來。

 回頭本王一並付你銀子。”

 “好。”沐冬至很快就應了下來。

 很快,到了黃道吉日,開始破土動工。

 現在的田裡沒什麽活了,種莊稼的人都沒什麽事了。

 勞動力都閑著,所以聽說修水渠給錢,家裡的人都來了。

 附近的幾個村子,每個村都分到了一段水渠,每段水渠也明碼標價,他們什麽時候乾完,什麽時候驗工拿錢。

 至於錢要怎麽分,那都是裡正說了算。

 承包到村的人是不用朝廷這邊管飯的,他們自己吃自己的,這樣就減少了這邊管理的負擔。

 水庫這邊的人大多數都是從軍中調過來的。

 沈寬帶的人剛好被調過來了。

 他現在已經是千總了,手下管理一千個人。

 他將這一千人分成三班,四個時辰一班,一班人一班的帶著雇來的民工一起乾活。

 沐冬至憂心忡忡,那一年的大雪讓她記憶猶新。

 誰也不敢肯定今年會不會再次出現那種天氣。

 若是碰到那種極端惡劣的天氣,就是保命都困難,別說是修水利了。

 齊王這邊一切都有謀劃,不管是在糧草上,還是在醫療上,都籌劃的妥當,讓沐冬至歎為觀止。

 他從附近找了一些婦人過來,交給戚王妃,讓戚王妃管理夥食。

 於是,戚王妃立刻就拿出了當家主母的架勢。

 好幾千人要吃飯,這絕對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戚王妃就跟做飯的婦人說定了價錢,分派他們磨面的磨面,烙餅子的烙餅子,煮湯的煮湯。

 還有兩個男人專門劈柴,運糧打雜。

 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吃飯的時候,大家也是分批吃,所以夥食這方面安排的妥妥當當的,有條不紊。

 沐冬至佩服的很。

 另外還有他從別處招募來的大夫,施工過程中有個磕磕碰碰,也都能及時診治。

 沐冬至也很佩服,齊王果然是想的十分周到。

 挖水庫的和挖水渠的是同時開工的,尚鴻飛在工地上來回巡邏奔波。

 沐冬至也到工地上去看,見這地方土質太硬,挖土的時候十分吃力,所以挖了兩天都沒刨出多深來。

 工程的進度很慢。

 她轉過來轉過去,心裡想著用水澆澆不是會不會好挖一些。

 於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偷偷的溜出來,趁著大家都睡覺的時候,從系統裡將水給抽出來澆灌在地上。

 由於水庫的面積太大,她也只能匆匆的澆上一片。

 次日一早,百姓們前來上工,發現這裡居然有水,於是找了領班的。

 領班的上報給了尚鴻飛。

 尚鴻飛腦子一轉,立刻叩謝上天,說:

 “這是上天給的吉兆。”

 他說了很多吉利的話,讓百姓都深信自己是順天意,於是大家都乾勁十足。

 不過,澆到水的地方好挖了,但是澆不到水的地方就難挖。

 戚王妃吃了晚飯就來找沐冬至來出主意。

 她的話還沒說完,沐冬至就知道她要說什麽了?

 無非是像上次一樣,到土地廟去求情,不過這次是要求雨。

 她說:“上一次不過是巧合,我哪來這麽大的面子啊?”

 “成不成試試唄,反正也不費我們什麽勁,要是能成了,你豈不是又立大功一件嗎?”

 沐冬至不想去,但戚王妃極力的說服她。

 說這些工人挖的太辛苦,說這樣下去的話挖到明年也挖不完,又提到沐冬至擔心的下雪寒冷,她就這樣三說兩不說的,就把她給說的動搖了。

 兩人連夜去土地廟求雨。

 沐冬至在土地廟上磕頭的時候心裡嘀咕這,人家土地爺爺根本就不管下雨。

 來這裡求,能行嗎?

 求雨不應當去龍王廟裡嗎?

 她心裡想著,磕著頭,突然就開始刮風了。

 似乎是要下雨的樣子。

 戚王妃連忙說:“我們得趕緊走,要不然走的晚了,就被大雨給淋住了。”

 沐冬至起身,說:“哪裡有這麽神?”

 她雖然嘴上這麽說著,心裡也起了疑惑,難道真的要下雨了嗎?

 她們快快的往回趕,然而才走了幾步,大雨就嘩啦啦的從天而降。

 明月和小玉她們都提前聽了戚王妃的話帶了傘,連忙撐傘給自己的主子打傘。

 只是風太大,雨還是淋到了她們的身上。

 可盡管這樣她們心裡都是興奮的。

 沐冬至心裡還有些忐忑。

 上一次她高興了兩天,很快就想到了不過是巧合。

 可這一次要怎麽說?

 不能每一次都巧合吧?

 第二天一大早,天晴了。

 路上還能走人,所以工可以照樣上。

 百姓們發現昨夜下了一場大雨,田裡被滋潤了,挖起來更省力了。

 那些承包到村的村民們中,有人發揮了屬於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想出了別人沒有想出的辦法

 有一個人套著牲口過來犁地,其他的人只需要跟在後面把犁起來的土給鏟了抬走就可以了。

 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這邊有人帶了頭,那邊的人就紛紛效仿,所以這水渠挖的比較快。

 他們不過是挖個淌水溝, 並不是要挖一條大運河,所以不過十來天的功夫,水渠這邊都分分竣了工。

 尚鴻飛去驗工,不合格的地方都讓他們修正。

 工程全部都符合要求了之後,胡清海這邊立刻給他們發了工錢,一天都沒有拖欠。

 這邊的水渠竣工之後,胡清海又問他們中間有沒有人願意來幫忙修水庫,也會發工錢的,帶牲口來的工價會翻倍。

 所以,不少人都過來幫忙,甚至孩子也想來,但是孩子被胡清海給打發回去了。

 帶牲口來的人不少,用不了這麽多犁地的,剩下的牲口就馱泥巴到水庫的埂上。

 就這樣他們大大的縮短了工期。

 尚鴻飛不得不讚歎這裡的百姓太聰明了。

 本來他還想著年後肯定還得修一些日子,卻沒想到幹了兩個多月就完工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