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西請戰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 ()”

高水寒隨著元載到了偏廳。

果然是見到了一桌子早已做好的菜肴,且正聞著一壺酒。

看菜色擺盤,大抵真的是王家兩姐妹親手做的了。

元載有些吃味道:“還得是寒哥兒管用啊,一來就能吃到親手做的菜。某這麽些年,都難得能吃上一回。”

看著桌子上還冒著熱氣的菜。

高水寒倒是琢磨出些意味來。

難道是王韞麗那丫頭,知道元載會帶著自己去平康坊,所以才會這樣做?

這是還沒有嫁過來,就開始拿出當家主母的姿態了呀。

猜測到這裡,高水寒不由露出輕笑:“公輔兄,喝酒!”

說著話,他就拉著元載落座,先是三杯酒下肚,方才吐出一口酒氣。

這時。

元載卻是拉住高水寒:“寒哥兒,這幾日某與大理寺同仁,另有朝中多有結交,總覺得你和大將軍的事情還不算完……”

“朝中另有議論?”高水寒立馬起了興趣。

元載點點頭,臉上卻有些憂慮。

畢竟王忠嗣是他老丈人,若是王忠嗣出了禍事,難免不會牽連到他身上。

“朝中都在說,聖人雖然已經下旨,要大將軍上元節後返回隴右、河西,與安西商籌三道操練兵馬之事。但你提出的建造那鎮海巨艦之事,卻一直沒有消息傳出來,恐怕是聖人另有考量……”

有句些元載沒有說出來。

在他和大理寺以及朝中官員結交的過程中,更是有人直言,高水寒就是被皇帝給利用了。

他當日在朝堂上一番諫言,誤打誤撞下,算是中了皇帝想要挽救王忠嗣的心思。

皇帝當然會借機順勢,讓王忠嗣重回河西隴西。

就算現在王忠嗣一身官銜盡無,就連河西、隴右兩道節度,也只是暫代。

但按照王忠嗣和皇帝的關系,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官複原職,甚至更上一層樓。

但提出三道兵馬征討吐蕃,更是口出狂言,要建造出鎮海巨艦,從那不知究竟有多遠的天竺之地運回糧食的高水寒。

最後的結局,必定淒慘。

元載沒有說,高水寒卻也大抵了解一些,淡淡的笑道:“此事畢竟軍國,涉及大唐江山社稷之穩固,聖人也理應思慮妥當,萬全之後才會著手安排。”

“可那誰都沒有見過的鎮海巨艦,你真的能造出來?”元載不放心的追問著。

高水寒沉聲開口:“某從不說假話!”

有宋星、沈夢括這些人在,再配合上當初在安西的時候,系統獎勵的寶船建造圖紙,高水寒從一開始就沒有一絲壓力。

他唯一關心的就是,航海產業的發展,是全盤系統化的。若是朝廷到時候不重視,或者說有那麽一小撮人暗中下手,拖延乃至於是破壞寶船建造,那他就真的是無能為力了。

“如今這朝堂,還不如下方外地當個縣官來的舒服……”元載沒來由的說了一句心裡話。

朝不保夕的朝堂,可不就是沒有儼然如土皇帝的縣令來的舒服。

高水寒笑了笑:“公輔兄,有公卿之姿,某相信未來大唐朝堂,必有公輔兄一席之地!”

“皆寒哥兒吉言!屆時你我連襟,出將入相,皆位極人臣!”

元載也知今日不是說這些醃臢事的時候,當即堆笑,舉杯相邀。

……

興慶宮。

因為貴妃怕冷,所以各處宮殿中,一入冬便燃著碳爐,唯恐貴妃受涼。

殿內。

依舊是歌舞升平。

李隆基隻穿著一件粗麻中衣,靠在楊玉環的懷中,

手裡捏著酒杯,一邊飲酒,一邊隨著樂聲敲擊著桌面。楊玉環則手捧著一份奏疏,輕聲念誦著奏疏上的內容。

冠軍大將軍高力士候在一旁,隨時等候著皇帝的差遣。

“……今請聖天子允,三道兵馬合練,征討不臣之吐蕃。南下天竺,再開中原,建大唐萬世基業。臣,禦史中丞、安西節度使高仙芝。”

這份剛剛從安西送來的奏疏,被楊玉環誦讀完畢。

李隆基卻是狐疑的恩了一聲,當即放下酒杯,目露疑惑,看向一旁的高力士,招招手。

“聖人要作甚?”

高力士鞠著腰,目光從那封剛剛由他帶到殿中的安西送來的奏疏。

李隆基的雙手手掌開始輕輕的拍在桌子上,臉色略顯凝重,目光不斷的遊走轉動著,看得出正在思慮著事情。

少頃。

李隆基抬起頭:“你說,那高水寒當時在朝堂上所言,是否都是他高家父子二人早已商議好的?”

若是沒有這封剛剛從安西送來的奏疏,李隆基一直都覺得,當日在朝堂上,高水寒那番話,為了救下王忠嗣遠大於他所描述的事情。

也正是因此,李隆基到今日都沒有對建造鎮海巨艦,做出明確的安排。

他想的就是,三道兵馬征討吐蕃是現在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只要王忠嗣以戴罪之身,和高仙芝一同征討吐蕃,立下功勞,他就能借機將王忠嗣官複原職。

而不對高水寒所描述的天竺之地和鎮海巨艦之事做出安排,則是為了拖延時間。

一來,是為了驗證高水寒所言是否詳實。

而來,這小子也算是順了聖意,出手搭救王忠嗣。李隆基覺得自己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自然要維護一下這小子。

只要他沒有給出安排,那麽就不算那小子的軍令狀生效,如此三五載之後,王忠嗣和高仙芝打下吐蕃,有這兩人的功勞在,就算高水寒這時候的事情被翻出來,大抵也無礙。

但現在。

安西竟然送來了一封請求三道兵馬征討吐蕃的奏疏……

高力士目光轉動,也是立馬就反應了過來,知道皇帝為何要這樣問了。

他當即緩緩開口:“按著從長安到安西的路程,這奏疏差不多,是在那日前就發出的……”

這就是事情的關鍵。

高仙芝要求三道兵馬征討吐蕃的奏疏,發出在前。

高水寒於朝堂之上諫言,發生再後。

這就說明,高水寒當日所言,並非單單是為了搭救王忠嗣,而是早就與高仙芝商議過了的。

而在奏疏中,高仙芝同樣表明,安西如今掌握有建造鎮海巨艦的圖紙。

李隆基停下了手上的動作,按在桌子上緩緩起身:“要你打聽的事情如何?”

高力士說回道:“老奴已讓人打聽過,極西之地國度,確實有善駕海之術。而那天竺,宮中亦有記載。太宗皇帝時,那王玄策一人滅一國。至於此地地力,卻無記載。倒是西市裡頭那些個胡商說到過,那塊地上的人,很是愚鈍。”

說完,高力士微微抬頭看向皇帝。

他知道,皇帝在掌握了這些情況之後。

恐怕那個想要開疆拓土,功蓋列祖,成為千古一帝的心思,算是徹底的活絡起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