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功屯田制度
第198章 軍功屯田制度

王忠嗣雖然借用治水大禹來比喻,但與太宗的君民舟水之說,卻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都是要疏通順應民心民意的意思,而不是要與天下黎民作對。

發現自己確實是在庸人自擾之後,高水寒灑脫的笑著,拱拱手對著王忠嗣畢恭畢敬的還了一禮。

如今關中百姓悉數遷移而來,他該去思考往後如何帶著這些人走上小康生活, 康莊大道。而不是在這裡去追究公平正義與否。

這個世界。

還有公平正義可言嗎?

白晝和黑夜同在,光明與黑暗並行,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汙垢存在,這是亙古不變的無法抹除的現實。

可能,當一個文明高度發達,富裕到人人即便再也不用勞作之後, 或許才有那麽一絲可能, 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絕對公平。

但更大的可能是,只要有人的存在,就必定會有那麽一小撮人,寄希望於自己極其家族依附,成為高高在上的少數人,去統治那絕大多數的芸芸眾生。

這是人類這個物種的劣根性。

只是這些都不是現在的高水寒能夠去考慮的事情了。

隨著不斷的有關中百姓遷移而來,怎樣合理靈活的運用這些百姓,來盤活西北三道,推動西北的整體生產力和生產效率提高,才是他需要頭疼的事情。

“這幾日,聽人常說起你。”

“某?”

高水寒抬起頭,看向喜笑盈腮的王忠嗣,目露不解。

“衙門裡的人,都在說你,這幾日總是行色匆匆,面容陰沉。某先前還以為,你是因為與麗兒的婚事方才如此。現在想來,卻是因為這些百姓的事情了。”王忠嗣解釋著, 倒是覺得高水寒沒有因為婚事將近而出現什麽反常, 才是讓他放心的事情。

聽聞解釋,高水寒不由的笑出聲來:“想必,伯母她們應當是快要到鄯州了吧。”

他和王韞麗的婚事是定在鄯州城的,雖然這裡並非安西,也非長安,多少來說,與理不合。

但睡覺不關是王家還是高家,都是將門,對於儒家這些個規矩,卻也是沒有太多的在意。

王忠嗣輕笑搖頭:“今日晨曦便接到消息,倒是你阿耶他們已經入了鄯州境內,想必今日稍晚些時候,大抵是要入城的。”

“阿耶他們來了?”

聽到高仙芝他們已經從安西趕到了鄯州,這讓高水寒頗為意外,還捎帶著些許的驚喜和期待。

……

“兒以為,在關中百姓遷移而來之後,隴右及河西,應以生產為主,隴右河西雖在西北,但水源尚算充裕,可開墾河谷田地,供應西北糧草補給。”

“安西幅員遼闊,但可供百姓生存的土地,卻要少上許多。但安西軍政兵馬司如今已經陸陸續續探明不少礦藏,加之安西地處控弦之地,西、南、北接與異族接壤。”

“當以重兵把守,開采礦藏,鑄造通寶,打造兵械。”

“待降服吐蕃,使隴右西北無礙,安西西南太平,便可以河西隴右為後援,安西出兵向西開拓疆域。”

隴右。

鄯州城。

隴右節度使府衙門裡。

正堂大廳中,稀稀疏疏坐著幾許人也。

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西北三道方方面面,頭頭腦腦的人物。

高水寒站在正中,誇誇其談,引出無限遐想,為西北三道描繪出一副波瀾壯闊的壯麗未來景象。

一番言論之後,高水寒看向並坐在上方的王忠嗣及高仙芝。

這兩人,手握西北三道,近二十萬大軍,百萬軍民。

說一句不客氣的話,

除了朝廷和皇帝之外,在西北所有人都需要仰仗他二人的態度來存活。而在周圍,隴右河西的臣屬官員較多,跟隨高仙芝從安西而來的卻只有甄泥等安西軍政兵馬司裡的寥寥數位參謀人員。

聽著高水寒的一番激昂澎湃的描述,王忠嗣不禁喜上心頭,轉頭喜盈盈的看向坐在邊上的親家公。

“寒哥兒雖不過二十余,卻已有如此見識,平日更是沉穩有加,倒是中丞培養之功啊!”

然而,親家的誇讚,卻是讓高仙芝老臉一紅。

連連擺手:“不過是小打小鬧,上不了台面。也就你愛屋及烏之下,對他這般看重。說起來,倒是我家這小子,能求娶大將軍家的小娘子,是我高家的福氣。”

正等著西北三道兩位扛把子給出意見的高水寒,看著這兩人有來有回的進行著友好的商業互吹,不由傻了眼。

我正在說著軍國大事,你們擱著兒女情長?

似乎是感受到了高水寒目光之中的腹誹。

高仙芝一回頭,暗暗的瞪了兒子一眼:“繼續說。”

得!

高水寒輕歎一聲,稍稍整頓了一下思緒,深吸一口氣:“某以為,西北三道,並北庭都護府,當從即日起,設立軍功屯田之製!”

一言而畢。

正準備和王忠嗣繼續商業互吹的高仙芝,當即愣住,皺緊眉頭深深的看向自家兒砸。

王忠嗣亦是有些意外,卻是先行掃眼, 將在場的河西、隴右兩道臣屬官員審視了一番。

而高水寒的這番言論,也順理成章的引來了正堂中所有人的關注。

只有甄泥以及他所帶領的一眾軍政司參謀們,面帶激動,眼露期待。

“西北三道,若要真正成為大唐屹立在西北邊陲的定國神柱,當效仿秦商公之志,以軍功屯田,激勵邊民!”

“現行西北三道軍中,年事已高者,當退居二線,整頓諸軍,化設作戰軍營及後勤供應鎮守軍營,再以軍功屯田製,安置此次遷移百姓,從中招募健壯,充實西北三道,尤以安西為首之新軍,操練待戰。”

“除卻此製,西北三道當推行教化,廣教平民,開民智。”

軍屯,教育。

這是高水寒目前想要立即推行至整個西北三道的重要政策。

雖然軍功屯田制度,長久發展下去,會陷入到無地可賞的地步,但在發展的初期,卻是有著不可磨滅的奇效。

而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所產生的作用,更不用詳盡解釋。

只是。

這樣的改變,對於王忠嗣和高仙芝來說,卻是從未設想過的事情。

大唐是以均田製建立的皇權統治,雖然現如今均田製已經日落西山,形同於無。

但若是在西北三道推行軍功屯田製,卻必定會招致誹議。

至於高水寒所說的開民智,這倒是會受到士林的吹捧。

但也僅僅是吹捧而已。

喜歡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請大家收藏:()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