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北鑄幣權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 ()”

而聞聽身後殿內,從清早議到現在的原因,竟然是因為西北送來的奏章。高水寒不由皺起眉頭,隨即由稍稍舒展開來。

按照時間來算,想必此時正在議的是有關於西北奏請朝廷應允自行鑄造開元通寶之事。

從踏上前來長安城第一步開始,高水寒就一直在準備著為安西謀求經濟獨立性。

而與王忠嗣的結識,以及意料之外的讓李亨獲得了西北三地都督事之後,這個謀劃就更顯得迫切起來。

如果只是以安西一地來謀求此事, 高水寒從來就不覺得會是多麽簡單的事情。

而有了王忠嗣和李亨的加入,相較於一開始,事情總是會簡單一些。

而擁有了經濟獨立性的西北,只要穩定人口,解決了資源流入問題,將會成為屹立隔壁的一隻壯年孤狼。

只是很明顯,朝中對於西北取得錢幣鑄造權之事,看來很是慎重,或者說是反對。

或非如此,也不可能因為此事,而將朝議持續到現在。

再看眼前仍在偷偷打量著自己的楊玉環。

高水寒面樓笑容,小聲道:“娘娘為何會知曉此事,又為何要告知微臣?”

這樣直白的詢問,已然不合禮儀。

但楊玉環卻好似未曾發覺一樣,嬌媚的瞪了高水寒一眼,而後輕盈道:“還不是因為你……昨日你家下人送了東西入宮,聖人便停不下來,剛好又遇到西北的奏章被送入宮了。”

高水寒藏著心中的欣慰,輕輕點頭。聽到李隆基對那些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如此喜愛,甚至是到了難以自拔的程度,怎能不讓他欣喜。

又見楊玉環歪著頭,皺著鼻子哼哼道:“之所以告訴將軍,還不是希望將軍能記著本宮,往後單獨送些給本宮……”

她歪著頭真的很好看啊!

模樣也很是可愛啊!

環顧四周,高水寒輕咳了一聲,借機安耐住心頭的火熱,輕聲道:“是微臣考慮不周,還請娘娘責罰。”

楊玉環又是一陣嬌哼,瞥向高水寒:“本宮可不敢責罰將軍……”

她真的要會撩人啊……

高水寒在心中大喊著。

而在高水寒身後的宮殿內。

此刻卻是一片死寂。

有關於西北三道能否取得開元通寶錢幣鑄造之權的問題,三省六部的官員們已經爭論了整整一個上午。

而因為太子李亨如今都督龜茲、涼州、鄯州三地事,所以今日的朝議也同樣在列。

只是從一開始到現在,李亨只是靜靜的目睹著朝堂上此起彼伏的爭論,而自己卻是不發一言。

而朝堂上的主要爭論方,是以親自下場的李隆基和右相李林甫為主。

李林甫自然是持反對意見。

如今不曾說將那王忠嗣給弄下去,還讓對方重回西北,他怎麽可能還會再給西北開元通寶鑄造之權。

而李隆基在上元夜親眼目睹朝局後,便有了想要扭轉朝局的心思。

隨著皇帝和宰相的意見相駁之後。

朝堂上的臣子們,便無可奈何的被強行劃分為兩隊。

原本只打算混日子的兵部尚書陳希烈,在皇帝一次次或明或暗的暗示下,只能是硬著頭皮,帶著少數官員發起了對右相的反駁。

陳希烈, 朝堂虛假君子也。

而他之所以能坐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更是因為依附借助李林甫的幫助,方才有了今日的一切。

但是現在皇帝要他作為代表,來公然反對李林甫,這讓陳希烈是又驚又怕。

短暫的停歇,讓在場君臣都得到了一個難得的喘息之機。

高高的陛階上,禦座前的李隆基,目光冷冽的掃過在場的臣子們,最後落在一直想要置身事外的太子。

他微微的輕歎一聲,最後看向身邊站了一整個晌午的高力士。

高力士心領神會,輕咳一聲,站了出來:“太子都督龜茲、涼州、鄯州事,於安西節度高仙芝、隴右河西節度王忠嗣所奏朝廷應允之,行鑄造開元通寶之權事,有何進言。”

隨著看懂了自己心思的高力士開口點名,李隆基也抬起頭看向從早上就開始修閉口禪的太子。

這一刻,李隆基忽然有了一種農家老漢的感受。

大抵就是那種,忙碌一輩子的田地,都是為了要交代給總覺得未曾長大的孩子們的老夫感受。

自從昨夜拿到西北的奏章之後,李隆基就決定要將此事推行下去。

為的不是高仙芝、王忠嗣這兩位西北三道節度,而是為了能讓太子在朝堂上的權威更重一些。

原本並不準備開口的李亨,也確實已經保持了一整個晌午。

但此時被直接點名,讓他無可奈何。

只能是拱手出班,面朝陛階之上。

他看了一眼面帶期待的皇帝,再緩緩看向那不情不願被皇帝逼著要去和李林甫打擂台的陳希烈。

到最後,李亨的眼睛看向了從提出反對意見之後,就仍由那些依附於他的人出身反對的李林甫。

李亨的表情很是平靜,目光亦是波瀾不驚。

知道李林甫緩緩抬頭看向這邊的時候。

李亨方才緩緩開口:“不知諸公覺得,待到西北三道近二十萬兵馬,數十萬民夫,百萬邊民開始征討吐蕃之時,朝廷能否拿得出西北三道所需糧草?是否又能拿得出那二十萬兵馬所需兵械?”

能不能?

李亨沒有問其他任何問題,只是一個最為簡單的問題。

若是西北三道現在開拔大營,出兵吐蕃,朝廷能否支持這麽一場浩大的邊地軍事行動。

說完之後,李亨頷首頓足,眼簾垂下,看著腳尖嚴絲合縫的地磚。

李隆基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眼神意味深長的看向一直被他強拉著為自己站台的兵部尚書陳希烈。

他不相信,為官多年的陳希烈,又是兵部尚書,會不知道西北三道二十萬兵馬征討吐蕃,所需的用度會是幾何。

但陳希烈卻是從始至終都未曾提及這個問題。

眼下,這個問題被太子拋了出來。

李隆基當即順勢接過,嘴角帶笑的詢問著:“兵部,安西、河西、隴右三道拔營征討吐蕃,一應糧草兵械所需幾何?”

被再次點名的陳希烈,心頭滿是無奈,眼角似有若無的瞥了李林甫一眼。

如果皇帝和其他人不在場的話,陳希烈絕對會湊到李林甫面前,親自解釋這一切都是被逼無奈的。

可是,皇帝就在眼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