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425章 欣欣向榮的京口城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

  關平在董良家中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兩人起床用膳罷,帶著幾個護衛溜達著向碼頭走去。

  穿城而過,許多高矮的民房大門口都掛著奇奇怪怪的海鮮。

  從海裡流入市場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海魚,以一種極低的價格到了百姓們的餐桌上。

  首先接收到這巨量好處的就是京口城,再以京口為中心向整個揚州擴散。

  在東漢,一條魚的價格在一錢到七錢,這個魚價大多也是河魚的價格,海魚的價格卻略有不同。

  海魚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種類也千奇百怪,一條大的魚有數百斤重。

  董良並不認得各種魚類,也不知道哪些魚的口感更好,雖然有些老漁夫知道哪些海魚好吃,哪些海魚不好吃,但魚的味道到底也只是那樣,在百姓們的選擇中,味道不是最優先的。

  所以海魚的售賣並不以味道稱雄,而是單純的賣肉的重量。

  正常來說一斤魚要三個錢,這價格倒和內陸的魚價差不多,內陸的魚價一條從一個錢到七個錢,大小也就是一兩斤,兩三斤。

  海魚的土腥味兒要比內陸的魚少一些,處理起來也更簡單一些,如今海洋捕撈大豐收,家家戶戶都有魚肉吃。比之一隻雞要二十個錢到七十個錢,實在是劃算太多了。

  如今,劉備在這揚州處處大興土木,到處都在招工,因人手不夠,還暗中派出人手從廣陵郡招工。

  又舍得給工錢,一個勞力一天的工錢就足以全家吃魚肉吃一整天吃三頓。而工人們在工地上往往都是管飯的。四舍五入一下,一家人吃肉,還能省下一些積蓄。

  大量的銅錢流入到市場之中,而百姓們首先面臨的自然是溫飽問題,這些銅錢可以買到豐富的糧食以及吃不完的海魚,自然也就沒有貶值的風險。

  日子是在肉眼可見的變好了。

  處處的大興土木,到處都是工地,讓整個京口顯得繁華又忙碌起來。

  而官府雖然限額鹽的購買,但鹽也不貴,百姓們過慣了苦日子,突然間,市面上湧現了如此多的海魚就難免的想要儲存一些。

  就是怕日後政策改變,沒有這麽便宜的魚肉可吃,魚肉雖然是肉,但其實和糧食差不多,都是用來果腹的,如果能儲存下來,當然要備一些應對兵災和饑荒。

  於是乎購買了大量的海魚,卻又吃不完,只能用鹽全都醃製起來,晾曬在房簷下做鹹魚。

  一時間,整個京口城似乎都飄蕩著一股魚腥味,放眼望去,一個街道上,房簷下掛的全都是鹹魚。

  但是沒有人會嫌棄,這是一種幸福的味道。有了便宜的鹽,可以進行醃製,可以調味兒魚肉的味道也可以變得很不錯,這也都是活命的希望。

  百姓們都大大方方的將魚肉掛在門外。有院子的倒是可以掛在院子裡,但一些沒院子的只能掛在房簷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

  逐漸入冬,京口城靠近長江,水汽充足,天氣濕冷,想要得到一些陽光,還得把魚掛在外面才行。

  魚不值錢,鹽也不值錢,也根本不怕有什麽人來偷。

  官府管的也嚴,巡邏的也認真,抓到小偷判的也重。

  吳科在諸葛亮、張昭、伊籍等人的逐漸編撰中,

已經有一些法律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了。  還因為這件事兒,掀起了一陣關於法治、德治的爭吵,到底要不要嚴格的法律也引起了一陣討論。

  最終,在諸葛亮、伊籍、董良、龐統四人的全力支持下,挑起頭,打出旗幟,帶著一大群人才,轟轟烈烈的定下了依法管理的基本方略。

  一些新編纂的法律在官吏們的講解之下,讓百姓們懂法用法。

  所以,偷這些便宜的鹹魚而去觸犯法律,實在是得不償失。

  真有那些想要不勞而獲的,早早的都被盯了起來。

  但凡是肯乾活的,只需要到工地上去幹一天,也足夠他吃上三四天的飽飯。

  “不知道多少年沒看到這般繁榮的城池了。”

  關平和董良走在京口城中,滿肚子的感慨。

  “我小的時候,雖說這天下官吏也是貪汙腐敗,卻到底沒有打起來仗,還是過的去。這十幾年,從南到北,處處烽煙,到處都是城池殘破,即便是洛陽、長安,也沒有一處好地方。”

  “在這小小京口城中,家家戶戶門外都掛滿了鹹魚,且不說糧食如何,這家家戶戶不缺鹽吃,不缺魚吃,便已經是人間天堂了。”

  兩個人看著這樣的場景,都感到非常的自豪,這裡面都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董良終於看到自己給這個世上百姓生活帶來的切切實實的一些改變。

  而關平雖然沒有參與政務管理,但是將這揚州從孫家的手裡奪下來,也有自己的一份力。

  “雖然如今只有這京口一城能得到這繁榮景象,我也知足了。”

  關平不敢奢望,即便是在伯父劉備的治理之下,能讓整個揚州所有的百姓都過上這樣富足的生活。

  家家戶戶的田地裡種著糧食,一年能收獲兩到三季,勞力們參與官府的徭役,既然還發工錢管吃飽飯。

  雖說漢朝官府有些時候征發徭役也是要花一些錢,管一些飯的,但是懂的都懂,規定是規定,承諾歸承諾,現實歸現實。

  多少人被官府征發徭役,需要自備糧草衣物?最後乾下來,說不定連命都丟掉。

  “你這著什麽急呀,一切才剛剛開始。如今不僅僅是京口,連周邊的鄉村也已經得到了好處。而且逐漸的向其余的城池中蔓延了。”

  “再過上幾個月,大半個揚州都可以過上這樣的生活。”

  董良拍了拍關平的後背大膽的鼓勵他發出暢想。

  關平黑黝的臉龐此刻像他父親那樣湧現出一抹潮紅。

  “我聽說你們搞出來的鹽確實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難道海裡真的有那麽多的魚,可以養活這麽多的百姓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

  關平是於董良相處之中,略知到了一些海洋的問題,但他確實真的很難想象,大海真的有多大,到底能養活多少人。

  董良聞言哈哈大笑。

  “你盡管放一百二十個心,就以如今這東海的魚獲,揚州的人口,僅僅隻憑眼前的大海養活整個揚州是不成問題的。”

  “何況這海魚也只是補充而已,雖說醃了鹹魚也能往內陸賣,但總不能讓大家天天都吃鹹魚,咱們在南邊一年兩三季稻子的產量也足以讓揚州人豐衣足食了。”

  兩人說說笑笑,看著京口城的變化,路途便走了一多半。

  本來不用這樣浪費時間,耗費體力,無論是騎自行車還是騎馬都可以很快的到達碼頭,只是關平還沒來得及好好的看看在劉備治理下的京口城的樣子,所以就請董良帶著他慢慢的穿城而過。

  如今一邊看,一邊在董良的介紹之下,果然,嘴角越咧越大,黝黑的臉上露出一排白牙。

  幸福的笑容始終掛在關平的臉上。

  不能說關平有多麽的崇高,但畢竟關平和關羽都是從底層爬出來的,他們能夠做到感同身受,能夠明白眼前的生活是多麽的幸福。

  而這樣的幸福之中,還有自己添的一把火,自然也感到與有榮焉。

  即便是對於普通的上位者來說,見到治下的百姓能生活的幸福,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走了這一大半路途,百姓們家中的炊煙逐漸的散去。

  因為關平和董良起的早一些,所以現在百姓們應該才剛剛吃完了飯。

  一些勤快的婦人已經收拾完畢,打開了大門,準備出門上工去了。

  成年男子們路上卻不見很多,這些人往往選擇住在工地。

  在工地有住的宿舍,雖然也只是普通的草棚,但是在官府的統一管理之下,衛生條件還算可以。

  主要是住在工地,來回不用浪費時間,一天可以在工地吃三頓飯。

  這既讓這些漢子們得到更多的休息時間,也為家裡省一口糧食。

  而女子們的工作多是織布繡花或者一些雜活一類的,工作地點一般都在城中,而且還需要照顧家裡的孩子,所以要在家裡生火做飯、主持家務也不容易。

  但這樣的生活,雖然忙碌,總是有盼頭幸福的。

  隨著三三兩兩的婦人離開家門,一群半大的孩子也個個背著書包從屋裡衝了出來。

  從那大街上見到自己的同學,互相的呼朋喚友,一起來來往往在街道上亂跑。

  咯咯大笑著歡天喜地的去上學,時而碰見自己家中的親戚長輩,又被她們笑罵幾聲。

  罵著這些皮猴子,不要在路上瘋玩,趕緊到學堂去,耽誤了上學就要請他吃一頓竹鞭炒肉。

  安靜的京口城終於不再安靜,被笑容充斥了。

  關平和董良也失去了清晨的靜謐,漫步走在這京口城的寬闊街道上,也失去了一開始的悠然,不由自主的心情和動作都變得熱烈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

  但這種感覺並不壞,孩子們純真的笑容。發自內心的暢快也感染著他們。

  對於眼前這樣的場景,關平就不感到陌生,不需要董良再去做解釋了。

  關平知道在汝南,在豫章實行的政策,一定也在這裡進行推行了。

  這些孩子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在學堂裡接受一些基礎教育,這是不需要學費的,中午學堂裡還管一頓飯。

  等基礎教育完畢後便開始分流,願意對於政務等學問進行鑽研的則開始鑽研準備科考。

  對於科考不感興趣或有個人特長的,在進行專門的培養,一些生活技能以及用得上的技術。也不過是兩三年的功夫,便可以成為一名成熟的技術工人,走上工作崗位。

  而如今正在推行的政策便是工匠分級政策,董良要求由官府牽頭,邀請各個行業的熟練工匠一起商議出一套完整的技術手冊。

  並且將相關的考核標準明白的設立出來。

  將工匠劃分為九級,後三級同等級的工匠和官員俸祿們的對比,工匠的俸祿是官員的一點五倍。

  中間三級是官員送出門的兩倍,上三級則由官府和高級工匠評定,最低三倍,上不封頂。

  董良希望通過這種手段能夠推動對科技人才的重視,吸引更多的人去發展生產力,提高技術。

  免得培養出來,所有的孩子都變成官迷,都削尖腦門兒往官場裡衝。

  將來到底能實行成什麽樣子,卻不知道。但歸根到底政策都是好的,具體的行政還要看人。

  如今有劉備、諸葛亮等人在,自然不用擔心吏治腐敗,而這種政策的延續,到了以後還是要交給後人來處理。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好的。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需要有人開個頭,然後一代一代的去努力。

  董良和關平兩人到了碼頭,劉備等人也已經到了。如今碼頭上是人山人海,紅旗招展。

  賀齊和陳武,廖化、施雲等人都帶著精兵通過京口向東到大海上沿海路南下前往直線距離約一千兩百裡外的永寧, 和兩千裡外的東冶。

  他們首先去打打頭陣,站穩腳跟,開辟出來一片范圍。然後開始不斷的往那邊接引後續民夫。同時將那邊山野之間的蠻人納入管理之中。

  整個會稽郡略微有後市兩省之地的大小,可如今,恐怕連五分之一的土地都沒有得到利用。

  會稽郡的南部雖然沒有得到東漢朝廷太好的控制,那裡的人口並沒有什麽人統計,但其實也是有著不少的人口的。

  當初施雲偷家魯肅的時候,一起投靠來的洪家兄弟等就是當地的勢力。

  如今賀齊,陳武,廖化等就是要南下。開發南方的土地。

  施雲因為在原來的會計立下了大功,如今已經得到了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卻仍然主動的參與了這樣篳路藍縷的開荒。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

  他想的很明白,今世的富貴和地位已經得到了,再追求就要追求萬世留名了。

  會稽郡南邊山野中的勢力頭領已經投到了施雲的手下,有施雲在,對於南方的開發會有非常多的便利。

  陳武賀齊,也是在南方大開殺戒過的,會稽郡人人膽寒。

  與此同時施雲還追求的是東冶縣正東的那一座大島。

  董良告訴他,如果他能成為登島第一人的話,那麽萬世留名便是板上釘釘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