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430章 劉備的挑撥
“河東雖不能給予曹操迎頭痛擊,河北地域廣闊,一座座城池打下去卻也不容易吧。”

 馬良覺得,即便曹操厲害,可想全部吞並北邊,最少也得三四年。

 董良對此也皺著眉頭,不敢妄下定論。

 按照記憶,曹操一開始對於河北的征戰雖然順利,但也使袁尚、袁譚二人奮力反抗。

 最後曹操是接受了郭嘉的建議,班師回朝,沒了曹操這個外部威脅,袁尚、袁譚兩兄弟便開始內部爭鬥了起來。

 後來,兩兄弟果然自相殘殺了起來,袁譚實力不濟,居然還想要得到曹操的支持。

 勾結了曹操,一起對付袁尚,擊敗了袁尚之後,又背叛了曹操,可這次在面對曹操的進攻時,他卻獨木難支,守不住這河北大地了。

 按照這一套流程走下來,曹操全部吞並袁紹的地盤,確實花了好多年。

 可如今,形勢大變,劉備已經雄立於江東,曹操時刻感到如芒在背,必然對於河北的攻勢追求速戰速決,再也不肯留下時間讓兩兄弟自相殘殺了。

 曹操不敢也沒有時間去做長線作戰。

 若不能趁現在劉備剛剛立足於江東,還沒能抽出實力放眼北方趕緊清理掉北方的敵人,若到了以後,劉備與袁氏兄弟勾結,那曹操才是真的難受。

 可曹操這一次究竟會采取什麽樣的作戰方式?

 拚命的強攻屠城震懾河北,還是離間?

 “如今袁紹已死,袁尚、袁譚兩兄弟的威望雖不足以抵抗曹操,可手下眾多謀士也算是很有本事,若能戮力與共,也能抵禦曹操。”

 “可如今,不僅他們兄弟不和,手下的謀士們也各有派系之分,互相之間矛盾不斷,如此皆是一盤散沙,如何能抵禦曹操?”

 “曹操雖面臨困境,手下也是人才濟濟,本人雄才大略,不失詭詐,車到山前必有路,事情進展的不順,

曹操等也一定竭盡腦汁的去想辦法破局,形勢不容樂觀,咱們還是得早做打算。”

 無論河北人能做到什麽樣的程度,董良都不打算將希望寄托在他們的身上。

 與其幻想著他們阻礙個曹操三年五載,還不如現在就做好與曹操對敵的準備。

 諸葛亮也慢條斯理的開口:“你們以為為什麽這個時候主公往河北送信?而且不僅僅是主公,還聯絡了劉表、劉琦,共同前去勸和。他們兄弟不和可不是一時半會,自從袁紹已死,便開始明爭暗鬥了。”

 “他們兩兄弟最近又發生什麽要緊的事嗎?”董良探尋的目光盯在了諸葛亮臉上。

 諸葛亮呵呵一笑,卻不知道是不是嘲諷,“若不是咱們格外的關注,這事兒還不能那麽快傳來嘞。”

 “剛剛打探到的消息,曹操兵困黎陽,已經數十日未曾交戰。而袁尚派到袁譚身邊的逢紀已經被殺了。”

 “逢紀已經被殺了!?”馬良驚叫出聲,這個消息確實是令人吃驚。

 “大敵當前,即便是逢紀跟在身邊有所不便,也不能這麽衝動吧?”

 馬良表示大不理解。

 袁譚手中本就兵少,如今被困在黎陽,勢單力薄,如果沒有袁尚的支持,哪裡能夠抵禦曹操?

 縱然這個逢紀是袁尚派過去監視袁譚的,這個時候不剛好可以利用起來嗎?

 逢紀乃是袁尚的心腹,也是袁紹手底下數一數二的謀士,將他殺了,無疑是砍了袁尚一條臂膀。

 這面對曹操的威脅,還未曾正式交戰,先砍自己友軍的一條胳膊,這誰能忍?

 “這很不正常。”董良說道。

 “袁譚有些過於意氣用事了。即便是他與袁尚不和,想要削弱袁尚的力量,想要發泄心中的憤怒,要殺掉逢紀,也不該是現在這時候殺。”

 “即便是兩兄弟不和,面對曹操來犯,也總是要團結一致對抗的。沒了曹操的威脅,即便他們把狗腦子都打出來也正常。”

 “可如今曹操來勢洶洶。而袁譚又是劣勢的一方,不考慮步步為營,怎麽敢做這樣莽撞的事情?”

 董良眼神陰晴不定,緊緊的皺起了眉頭,思索著袁譚到底有什麽用意?

 即便他真的想要殺掉逢紀,如今逢紀被派到袁譚的身邊,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這機會不是這一兩天就會消失的。

 自己又被困在黎陽,面對曹操的威脅。

 事情總有一個輕重緩急,為何不先擊退了曹操,等事情解決了,兩兄弟又要咬起來,逢紀回到袁尚身邊的前一天把它乾掉也不遲啊。

 “正是因為此事,主公才趕緊寫信勸他們兄弟相合。”

 “以我和士元看來,這個袁譚恐怕已經有了二心。”

 “與河東的局勢一樣,曹操大軍壓境,也正是心急的時候,就打算速戰速決解決河北,可偏偏曹操大軍圍困了黎陽城,卻十來天沒有進行交戰。”

 “無論黎陽城是好攻還是難攻,袁尚分給袁譚的兵力總是不多的,如此安靜的對峙,與河東的局勢不是非常的相似嗎?”

 諸葛亮這樣解釋道。

 “看來這個袁譚也有想法,是和曹操暗中聯絡起來。”聽到這裡,董良已經聽明白了。

 “這個袁譚,恐怕也只是與虎謀皮吧。”

 董良感歎了一聲,說不盡的複雜。

 按照自己的記憶,即便是原來曹操沒有那樣急於的攻擊河北,坐山觀虎鬥,看他們兄弟禍起蕭牆。

 也正是袁譚聯絡了曹操,企圖借曹操的力量擊敗袁尚,然後又背叛曹操,試圖自立。

 是一個自信而且戲很多的家夥。

 覺得自己可以拿捏曹操,後果自然不言而喻,白白的失去了性命。

 “這麽說來,看來這個袁譚殺掉逢紀未嘗不是給曹操看的。”馬良已經想明白了問題的關鍵。

 與河東的趨勢一對比,便很容易能看出來曹操等人之間的貓膩。

 至於所謂的曹操與袁譚之間間接的殺父之仇,又有誰會去在意呢?即便是馬良分析都沒有覺得這事情是他們合作的阻礙。

 “難怪主公要在這個時候緊急的往北方送信勸和呢。”

 “不知主公與劉表送的幾封信都說些什麽?”馬良問道。

 “一人送了一封,劉琦公子與主公送的一樣,是送給袁譚的,劉景升的他送往了袁尚處。”

 看樣子也都是商議好的,雨露均沾了。

 “送給袁譚的那一封,首先也無非說什麽莫要手足相殘,不過都是一些場面廢話,與曹操的仇恨都能暫且擱置,還有什麽親情不能暫且擱置呢?”

 “更何況權力的鬥爭是多麽的殘酷,這中間見不得人的,毫無人性的東西不用說有多少了場面話是沒有半點用處的。”

 “關鍵還是在最後的幾句,周公暗中表示了希望袁譚和袁尚能夠合力對抗曹操,自己會暗中給予幫助。”

 “真的能給幫助嗎?”馬良不解的插嘴,“咱們離得那麽遠,即便是如今能夠海上航行到北方,卻也無法抵達袁譚所在的地方吧?”

 董良和諸葛亮都不禁失笑。

 笑著對視了一眼,又看了兩眼馬良,將他看的滿臉胡疑。

 “當然都是一些場面話,你怎麽變得這麽老實了?”

 董良嘲笑馬良,惹的馬良有些不好意思。

 所謂用進廢退。馬良雖然聰明,但如果不能耳濡目染,參與權勢鬥爭之中,時間一長,卻也想不到太多的方面。

 本來也就年輕,經驗不足,印象不夠深刻,這幾個月,跟在董良的身邊接觸的陰謀詭計漸漸的少了,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主公還說些什麽?”

 馬良趕緊岔開話題。

 “主公還隱晦的表示,等於他與袁尚一起擊退曹操之後,可以暗中支持他奪回河北,幫助他對付袁尚。”

 “他能相信嗎?”

 “雖不能全信,但到底還是要信一些的。與袁尚爭鋒,他的實力本來不夠,如果能得到主公支持,當然是一件十分有利的好事,所以無論他能不能全信,總是要信一點。”

 “在信中,主公還說了一堆什麽袁譚是長子,本該由袁譚繼承位置,一些論證袁譚合理繼承權的話。力求讓袁譚相信,主公絕對是站在袁譚的角度思考,堅定的站在袁譚這一邊的。”

 董良點點頭,附和道:“無論袁譚信不信,總是多給了他一個選擇,不至於讓他絕對的一邊倒向曹操,多少也能遲滯他做出決定,總是對咱們有利的。”

 諸葛亮對董良的判斷微微頷首。

 “至於那劉景升送到袁尚出的一封信,我雖不知全貌,但卻也知道一些。”

 畢竟讓劉表寫信勸和是劉備的主意,而且兩個人都是商議好的,一個人勸一方。

 至於劉琦明面上劉琦畢竟是交州牧,而交州的實際控制權,在外人眼裡又其實是在劉備的手中。

 所以劉備和劉琦一封信送往一個地方,才不會引起袁譚的警覺。

 “劉景升送到袁尚處的信,固然也少不了一些兄弟勸和的說法,不過卻沒有太多勸說他對抗曹操的話,畢竟如今袁尚是河北之主,與曹操天生屬於不共戴天。”

 “等袁尚站穩了腳跟,成為一方諸侯,總比在曹操手下稱臣來得快活,何況還不知道真有那麽一天,曹操會不會放過他。”

 “所以劉景升明裡暗裡都是暗示袁尚先暫時放過袁譚。明確的告訴袁尚,袁譚的實力比他小很多不用在意。”

 “如果能將曹操擊敗,完成了他父親沒有完成的事業,一定會聲威大震。那個時候,袁譚還有什麽資格憑借著袁家的名聲來和袁尚對抗呢?”

 “並且暗示袁尚,袁譚實力不夠,擊退了曹操之後,隨時可以按死他,如今剛好將他放在第一線,讓他抵禦曹操,給予他支持,讓他變成袁尚的藩籬。”

 “這個時候要對他抱以好態度,勸著他在前面與曹操對抗,等把他的價值利用完了,再殺掉他也不遲啊。”

 “利用完了再殺了他,得到的利處豈不比現在乾淨利落的把他乾掉更多嗎?豈不更讓袁尚為逢紀出氣嗎?而且如果對他逼迫的太緊,袁譚可能會勾結曹操一起對付袁尚,小心提防。”

 諸葛亮幾句話說完,略微的講述了劉表和劉備兩封信的內容,房間中一片安靜。

 董良是嘖嘖讚歎,馬良則是背後生寒。

 董良雖然也年輕,但畢竟有著這麽幾千年的見識,對這些醜陋的事情見怪不怪。

 而馬良即便是很聰明,但畢竟是年輕,看著劉備、諸葛亮、董良對局勢做出準確的判斷,而只是略施小計,區區兩封信挑動風雲。

 暗中挑撥著三方的關系,明裡暗裡的引導著他們互相對抗,卻又不使局面直接的崩塌。

 看是區區發自肺腑,為對方考慮,而事實上也確實是為對方考慮了,既然對自己有利,但也確實是為對方也想出了辦法。

 但關鍵是劉備和劉表沒有為了任何單獨一方出謀劃策,對兩個敵對的人都發自肺腑的進行建議,豈不是讓局勢變得更加的酷烈,爭鬥更殘酷?

 無論這兩封信兩個人是否相信,擺在袁譚那裡,總是遲滯了他做出決定的速度,讓他倒向曹操,不那麽的快。

 在袁尚那裡去提醒他去緩和和袁譚的關系,無論他聽不聽,總是要暗中提醒了他,小心袁譚和曹操勾結。

 如此一來,自然加強了袁尚的提防, 對於抵抗曹操更加有利。

 簡簡單單的兩封書信,無論河北信與不信,做出的決定總是對劉備有利。

 巧妙,實在是巧妙。

 如此妙計讓馬良想通後忍不住的長出了一口氣,打破了房間內的安靜。

 又略微談了談現今的局勢,諸葛亮才起身向董良告辭。

 “別的事你也不用太操心,先安心準備你的婚事,這幾件衣服既然合身,那也便不用再改了。”

 諸葛亮沒有忘記自己來的目的,只是男人在一起忍不住的就談論起了天下局勢。

 董良將諸葛亮送到門口。

 “一定要再替我多謝謝黃夫人,另外過兩天我再去找你和主公,還有好東西給你們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