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陳氏子》第13章 食肆宴叔侄
  拜別了老師盧植和蔡邕,陳啟走在回書庫的路上。

  此番東觀一行的目的自己已經達到,如今與老師之間重新搭上了聯系,日後自當有所用處。

  可此事多有偏差,陳啟卻是萬萬沒料到蔡邕這人居然對自己居然如此熟知,還言道是從曹操那裡聽來的,這就更加讓他心生疑竇。

  算起來自己跟曹操之前不過才見了幾面而已,雖然個中緣由牽扯不斷,但真要說有什麽深厚的交情那是純粹的扯淡。

  如此下來,曹孟德此人為何如此關心自己,還打探消息往說別人,乍一看好似十分看重,但實則如何陳啟一時間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起先自己跟曹操扯上關系,本就是為了避免好友將來的悲慘命運而做出的一個小小改變。

  後加之這幾年的相處,陳啟堅信好友荀彧再與那曹孟德見面也無有大礙,畢竟謊話說一萬遍也會成真,他這些年可沒少拐外抹角的給好友暗示,哪怕從來未曾明顯有些姓曹的家夥,但憑著荀彧的腦筋,單反見到曹孟德此人保準會立馬對號入座,自然用不著陳啟擔心。

  然而現在看來,陳啟覺得該擔心的貌似不再是好友,反而換到了自己的身上!

  被曹操給惦記上是好事嗎?

  真說起來其實是好壞參半。

  若非陳啟不想整日活的提心吊膽,若非他不想在魏謀生,其實在曹老板的手下做事倒也蠻舒服的。

  前期混,後期躺,還有比這更輕松的嗎?

  可偏偏道不同不相與之為謀,路在自己的腳下陳啟可以選擇走向哪一方,卻是與曹孟德的這條路相差遠矣。

  而今自己被人給惦記上了,陳啟怎麽想是怎麽覺得古怪,好似自己為一件事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到最後發現結果卻與預想之中的大相徑庭……

  翌日,陳啟約了荀彧在老地方閑談,實際上還是那個食肆當中。

  今次做東,陳啟特意在二樓要了個雅間點好了酒菜,就等著好友到場了。

  估摸著該到了下差的時候,陳啟起身來到食肆樓下,沒等多久便遠遠看到了荀彧的身影,只是在好友的身旁卻還多了一人,倒是讓陳啟有些驚訝。

  “子庚兄,此為吾侄荀攸荀公達,為殿前黃門侍郎。”

  待到荀彧走至近前,不及陳啟發問便已當先介紹,荀攸也趁勢拱手一禮。

  陳啟面帶微笑的看著眼前這叔侄二人拱手道:“早聽文若說過公達大名,不曾想今日才得見面,快快樓上請,好酒好菜早已備齊!”

  說著陳啟當前引路,荀攸看了眼自家叔父,二人也跟了上去。

  三人一同入了食肆,在往樓上去的時候,荀彧腳步加快幾分走到陳啟身旁低聲道:“子庚兄不會怪我行事倉促,未及通知便帶著公達前來吧。”

  “文若這說的哪裡話,我還能差了你一雙筷子不成。”

  陳啟翻了翻白眼,好友這話裡明顯帶著幾分調侃的意思。

  荀彧笑了笑,又落後幾步回到荀攸的身旁。

  荀公達心下好奇,當下低聲問道:“叔父,可是有何變故?”

  荀彧看了眼年歲比自己還大侄子,擺了擺手道:“無事。”

  他當然不能說出內情,好友之間互相調侃也就算了,引為外人所知那就失了分寸。

  雖然荀攸是自己的侄子,但在未經陳啟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暴露好友的脾性又豈是君子所為,他荀文若可不是那種大嘴巴的人。

  荀攸見事如此,

也沒有刨根問底的意思。  今日他本就是被叔父荀彧強拉著過來做客,既是如此客隨主便哪有反客為主的道理。

  須知,從荀彧被舉孝廉入京為官之後,荀攸卻是跟這位年少的叔父聯系密切的起來。

  一者同為荀氏族人,血脈出自一源多有親近實乃正常。

  二者又是同在洛陽為官,有同族親屬互相照應,這不比其他人來的更為可靠,兼之他們二人一個是黃門侍郎,一個是守宮令,俱在北宮當值,走動自然多些。

  當然,還有一點也頗為重要。

  若非是和自己一樣的聰明人,荀攸也不會跟這位叔父聊到一塊去的。

  同事聰明人自當有同樣的話題,志向理念一一說道可有辯解,分歧與否且先不論,但總是要比雞同鴨講對牛彈琴強出太多。

  不過令荀攸好奇的事,自家這位叔父少有才名多得長輩誇讚,能夠被他引為知己好友之人,怎麽說也不會是寂寂無名碌碌無用之人。

  可今日他初見陳啟之前,還真從未聽過陽翟陳子庚的大名。

  再加之初面一覽,荀攸也沒感覺到陳啟有何異於常人之處,好似普普通通十分尋常一般。

  心中稍作思忖,卻是打算等一會兒入席之後再做觀察。

  若是陳啟鋒芒隱藏另有內情,交下這個朋友對他而言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但若是此人只是誇誇其談毫無內裡,不過是讓叔父一時蒙了雙眼,那他也救沒必要再與其來往,大不了事後點醒叔父便是,這點面子他還是要給的……

  走在前頭的陳啟可不知道自己差點成了沽名釣譽之徒,虛假無為之輩。

  當然,大漢這年頭要想為人所知的首要辦法就是出名,甭管是什麽名聲吧,反正是越大越好越響越好。

  似他這般在陽翟退敵破賊之功,論說起來是職責所在,在整個剿滅黃巾的功臣之中完全都排不上號。

  要不說司馬儁也不會壓著他這份功勞靠著三年積累才能換一個孝廉的名額了。

  若是陳啟在平滅黃巾眾起到了什麽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別說孝廉了,當即招至洛陽委以重任都是正常。

  待到那時天下自然傳唱起名廣為人知,哪會如現在這般差不多還是個半透明的存在。

  不過對此陳啟卻是不甚在意,一時有一時的命,沒有乘風而起便作潛龍入淵,騰飛終有日,又豈差那一時!

  陳啟引著荀彧叔侄二人落座,又喚來夥計新添了一些酒菜上桌。

  雖然心疼錢袋子,但相比眼前的荀攸荀公達而言,區區一些銅板又算得了什麽!

  經達權變,計謀百出,有此佳評,豈為凡俗?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