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大學生,曾經是天之驕子。
不過從98年擴招之後,慢慢的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了。
剛開始的時候,由於總量還不是很多,就業市場倒也勉強能夠消化。
不過從去年開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就越來越大了。
要知道,03年的時候,一年也才兩百萬左右的畢業生。
到了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是三百多萬了。
明年畢業的學生數量可以達到四百多萬。
結合現在大學的招生人數,可以看出未來幾年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都會以一百萬的增速在添加。
這種情況,哪怕華夏的經濟在快速發展,就業壓力也是很大的。
畢竟,這個時候的華夏,大部分企業都是處在產業鏈的低端,需要的更多的是廉價的工人。
對於大學生的需求,其實不是很旺盛。
“蕭總,昨天市裡面把各個大企業的人事負責人都召集起來開會,鼓勵大家今年秋招的時候多招募一些大學生。
這是我結合公司發展的需求提出的校園招聘計劃,請您確認。”
南山汽車,崔雪正在跟蕭輝請示人員招募的事情。
每年9月開始,各個學校裡面就會開始有企業進去舉辦校園宣講會。
這是大學生找工作最方便的一個途徑。
南山汽車現在也算是小有名氣,甚至在大學生這個圈子裡頭,知名度還不低。
如今兩個工廠都開始規劃了,人事部自然要開始考慮人員招募的事情。
“市裡面是希望我們多招人?”
蕭輝放下手中的筆,接過了崔雪遞過來的資料。
“是的,今年單單南城這邊畢業的大學生數量就超過了三萬人,市裡面雖然沒有強製性的分配任務,但是話裡話外都是希望我們多招人。
只要招募應屆大學生,市裡面還會給與三個月的工資補貼。”
“既然如此,那我們的校園招聘活動就乾脆搞得大一點,接著這個機會好好的宣傳一下我們公司。”
蕭輝腦中快速的想著公司到底需要多少人。
現在的工廠,工人已經夠了。
但是兩家新工廠等到明年底應該可以修建好,到時候每個工廠都需要幾千工人。
再加上他有意大力發展自己的研發力量,讓南山汽車成為真正的掌握核心技術的公司。
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都依靠自己“不明不白”的搞出來的技術。
一個月只有一次兌換機會,蕭輝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什麽都靠系統。
“這樣吧,今年的校園招聘數量為一萬人,我們從九月中就開始去各個高校開宣講會。
人事部可以安排幾組人員同時去到北方、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的各個大學展開宣講會。”
“一萬人?”
崔雪以為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忍不住反問了一句。
“沒錯,就是一萬人。”
“蕭總,會不會太多了?哪怕是考慮到明年新工廠的需求,我們也沒有必要一口氣招募那麽多的人手?”
很顯然,崔雪不認為南山汽車現在需要那麽多的人手。
“這些都是還沒有畢業的學生,明年七月份才入職。
看起來一萬人很多,但是八成都是工人,到時候培訓幾個月,剛好趕上量產。”
“哪怕是八成都是工人,還有兩千名本科以上的大學生,
數量也太誇張了。 目前各個部門匯集上來的人員需求只有三百人。”
要不是蕭輝接連搞出了國貨之光和N5這種火熱車型,帶著南山汽車起死回生,崔雪此時估計想要罵人了。
“各個部門都還沒有從過去的思維中轉變過來,做事看的不夠遠。
三百人夠幹什麽?
一個研究中心需要的新人都不止三百人。”
大的車企,研發部門的人員數量都是超過一萬人。
可是現在南山汽車所有的員工加起來才堪堪一萬人。
其中八九成的人員都還是現場的工人。
這個人員構成情況,顯然是不符合蕭輝的規劃。
在他看來,南山汽車未來可是朝著全球第一大車企,全球第一大綜合性工業企業的目標而去的。
不說研發人員就有十萬人,至少幾萬人是需要的。
畢竟,到時候南山汽車不僅要造車,還要造零件、設備。
“蕭總,公司的人員招聘計劃,過幾天是會匯報給市裡面的,這也是昨天開會的要求。
要是到時候我們報上去一萬人,但是沒有招募那麽多的話,指不定會吃瓜落的。”
崔雪趕緊把事情的利害關系跟蕭輝說明了一下。
要不然覆水難收,到時候再後悔就麻煩了。
“交上去吧!我們公司今年就招募一萬人,隻多不少。”
崔雪:……
……
“江帆, 南山汽車最近有什麽大動作,你知道嗎?”
剛剛從市裡面開會回來的曾建軍,臉色很不好看。
搞得江帆壓力很大。
“曾總,南山汽車最大的動作就是同時在明州和漢州修建新工廠,其他暫時沒有什麽大動作了吧?”
“沒有大動作,人家一口氣招募一萬人?”
“啊?一口氣招募一萬人?
他們是瘋了吧?
哪怕是新工廠修建好了,也是要根據車型情況和排產情況來招募工人,沒有必要一口氣把幾個班次的人員都招募了啊。“
“是,你說的沒錯,但是人家南山汽車上報的招聘人數就是一萬人,而我們卻是只有五百人。
足足二十倍的差距。
市裡面剛剛開會強調各個企業今年要多招募一些學生,結果我們一家國企的表現還比不上名企。
我今天直接就被點名批評了。”
很顯然,這是今天曾建軍心情不好的主要原因。
“曾總,南山汽車是故意搞個噱頭出來吧?
他們最愛在互聯網上炒作了。”
“噱頭不噱頭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公司敢防這種噱頭嗎?”
曾建軍這話一說,江帆就無話可說了。
作為國企,很多事情都是要在規章制度的范圍內來做的。
誰要突破一下,都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我還是覺得他們這個招聘應該只是喊個口號,到時候肯定不會招募那麽多人的。”
“你覺得有什麽用?要最終人家那麽做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