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之香江大亨時代》第五十六章 【拓展副業】
  當天恆大地產以5.12港幣的價格收盤,一時間被各家媒體競相報道,而林榮亨本人也再次成為香江最炙熱的商人,風頭無兩。

  1970年,全香江的上市公司不足100家,市值過億的上市公司更是不到30家,可見林榮亨此時的影響力。

  香江真正開啟‘上市年代’是1972年,那一年足足有超過100家企業上市,其中就包括了後世的‘華資地產五虎’;這些企業之所以選擇1972年上市,是因為那一年是真正的牛市,紅得發紫的那種。

  在今年(1970年)一共隻上市了二十多家公司,畢竟股市還不算最旺盛時期;不過,林榮亨擅長‘造市’,這就讓恆大地產可以忽略一點瑕疵,成為了市場上的‘明星股’。

  ......

  第二天,林榮亨來到廖創興銀行。

  廖烈文親自為林榮亨倒上茶,以表示看重兩人的合作。

  林榮亨道了一聲謝後,開口說起了正事:“廖生,我想用現代報社抵押,你最多給我多少額度?”

  目前,《現代日報》的銷量是3.5萬份以上,僅是報紙的毛利就可達20多萬港幣每月,再加上廣告收入15萬港幣左右,每月毛利潤在35萬港幣。

  廖烈文頓時有些失望,他還以為林榮亨打算以恆大地產向廖創興銀行貸款,他自然願意和恆大地產建立合作關系,畢竟這可是‘巨無霸’上市公司了。

  廖烈文想了想,開口說道:“目前,現代報社已經有120萬港幣的貸款,那麽我最多只能給你貸200萬港幣,這還是我看在你的情面上。”

  林榮亨點點頭,說道:“其實,我總共想貸款1000萬港幣!”

  廖烈文笑著說道:“你可以質押恆大地產的股票,我可以給你六成的估價!”

  林榮亨立馬還價:“我以80%的現代報社股份作為質押,貸款200萬港幣;再以200萬股恆大地產的股票質押,貸款800萬港幣....廖生,恆大地產的股票絕對還會繼續上升,估價八成如何?”

  雖然林榮亨一共持有3000萬股恆大地產的股票,但是後面要貸款很多,林榮亨是不可能在初期就將他們質押出去。

  廖烈文聞言,沒有立馬答應,而是在思考這其中的風險!

  這個年輕人的背後,肯定是有海外財團的支持,否則他絕對拿不出650萬美元;而這位年輕人拿到650萬美元的貸款,以及在股市募集3000萬港幣之後,他的選擇是全部投資地產事業,而且購買的都是優質物業,在廖烈文看來,這一步走的很穩,給他貸款風險就很小。

  思考一下後,廖烈文就決定答應這筆貸款,不過還是得問的詳細一點。

  廖烈文問道:“榮亨,你打算用這筆錢投資什麽?”

  林榮亨說了一個廖烈文很意外的答案:“收購一家院線以及一家電影公司,我要進軍電影行業!”

  廖烈文臉上有些不可思議,便勸道:“榮亨,不是我打擊你的積極性,香江的電影產業基本被邵氏電影壟斷著,也就那麽兩三家公司可以分一杯羹。你做什麽不好,偏要入這一行?”

  林榮亨自信的說道:“廖生,我做事一向非常有信心。你說的這些我也知道,所以我才連同院線一起做。”

  沒有過多解釋,如果廖烈文這點錢都不敢借,那真是他的損失!

  林榮亨可以說,自己馬上就能搭上匯豐銀行這條線,

不僅如此,全香江的銀行也會很快搶著給自己貸款(炒高恆大股票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廖創興銀行選擇不合作,以後林榮亨也會選擇不合作。  果然,廖烈文沒有再說什麽,直接說道:“沒問題!你是香江現在最炙熱的商人,我沒有道理不貸款給你!”

  林榮亨心裡點點頭,1000萬港幣自己都要是貸不了,那自己還真得懷疑,自己‘造市’成功了沒有了!

  ......

  林榮亨進軍電影領域並不是看重其中的利潤,而是看重其中的資源。

  這個資源可以多種說法,說的堂皇一點,就是林榮亨以後打算收購一家電視台(預計是麗的,亞視的前身),那麽就需要很多娛樂領域的人才,電影公司正好可以提供一個渠道;退一萬步來說,自己肯定是要泡很多明星的,開個電影公司也方便自給自足,還可以養著這些明星,不需要自己掏錢。

  要想在電影領域有一番作為,林榮亨也是精心算計了的,所以這次是電影公司和院線一同搞定。

  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原本叫‘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簡稱“電懋”,永華製片廠就是其產業。

  電懋的老板原本叫陸運濤,1964年6月20日,第11屆亞洲影展在台島舉行,陸運濤及新婚妻子、行政人員等共57人在回程的飛機上全部遇難;其後,公司由其胞妹夫朱國良繼承,1965年,朱國良宣布把電懋改組為“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

  電懋有過輝煌的起來,在陸運濤時代,電懋和邵氏電影可謂鬥的平分秋色,絲毫不落後風,甚至還比邵氏電影更加風光,有東方好萊塢之稱;可惜陸運濤遇難後,電懋的輝煌不再,有人說香江的電影發展被遲緩了十年,以此來評價陸運濤的成就。

  按照歷史,1971年電懋正式結束製片部門,把永華製片廠轉交嘉禾。

  林榮亨如今就是要截這個胡,拿下電懋的製片部門和永華製片廠,撿個現成的,自己也不需要花多少精力,就和玩似的。

  .....

  至於院線,林榮亨也有了計劃,那就是租賃幾家院線為骨乾院線,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屬於自己電影公司的電影院線。

  歷史上,香江在七十年代有三條院線,分別是邵氏、嘉禾、麗聲;當時邵氏和嘉禾的兩條院線是排自己生產的影片,而麗聲初期是由嘉禾經營,後期排映中小公司影片。

  而所謂的嘉禾院線, 其實是鄒文懷租賃的幾家院線為自己的骨乾院線,然後再與幾家院線簽約普通院線,以此形成了嘉禾線。

  此時,鄒文懷已經成立了嘉禾,也談好了幾家骨乾院線;所以,林榮亨將自己的目光看向了麗聲院線,按照歷史嘉禾是1971年和麗聲院線談攏的。

  林榮亨打算先租賃下麗聲院線和幾家小院線,然後再慢慢打造屬於自己的現代化院線;甚至一開始,林榮亨並不會花錢去投資院線,因為自己要把錢用在地產上。

  待1973年開始,林榮亨手上的現金流自然就多了,想做什麽都可以了!

  .....

  製片公司和院線都有了方向,林榮亨沒有一開始就親自去談,而是叫來了現代報社的副社長羅兆佑。

  林榮亨說道:“你還能不能抽出時間,幫我辦一件事!”

  羅兆佑立馬說道:“應該是沒有問題,老板您說!”

  林榮亨點點頭,告知了羅兆佑的具體工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從現代報社裡面挑幾個人,組成一個團隊,而羅兆佑再兼職這個團隊的負責人。

  “所以,你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協助我去和這兩家公司談!”

  羅兆佑聞言,內心不由得為老板的發展速度感到震驚,這老板才多少歲,就要涉獵這麽多產業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沒問題!只是一些打下手的活,我們不會影響本職工作的,”

  林榮亨點點頭,然後先安排羅兆佑去把這兩家公司的具體資料,給自己整理出來;這樣,自己才能對價格有一個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