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香江大亨時代》第八十二章 【組建傳媒集團】
  林榮亨個人拿到貸款後,首選注冊了一家公司,叫做恆大控股集團;

  接著,將5000萬港幣的資金全部注入這家公司,然後開始購置物業和地皮。

  與此同時,這個消息開始在香港散播開來;

  一時間,更加坐實了林榮亨和美國大家族合作的事實,連帶著恆大地產的股票開始繼續攀升。

  恆大地產趁著這波行情,開始再次發行新股400萬股,集資了4800萬港幣;這筆資金的用途是:全資收購了一家叫做‘豪華置業’的地產公司。

  豪華置業的旗下共計擁有兩幢收租物業,及兩幅位於九龍的地皮。

  與此同時,恆大地產先後從恆生銀行、東亞銀行、遠東銀行等數家銀行,用地皮和物業作為抵押,貸款了總計5000萬港幣,用於購置地皮以及作為樓盤的啟動資金。

  經過這一輪的擴張,恆大地產及林榮亨在地產上的實力,在華資地產商中,已經是中型地產公司的佼佼者了,當然,不能考慮貸款因素。

  而林榮亨之所以成立個人地產公司——恆大控股集團,並且斥巨資收購一批舊樓和物業,是想著一箭雙雕之計;

  既可以證明自己的後盾雄厚(炒高恆大股票),又可以在適當的時機,以這批物業入股恆大地產,換取恆大地產的新股(增持自己的股份)。

  恆大地產的股票在1971年上半年肯定會回落一點,畢竟外部環境在回調;

  而恆大控股的物業資產肯定只會升值,這樣一來,林榮亨相當於換取了價值5000萬港幣以上的恆大股票。

  至於還貸,自然是以後股票在高點套現,然後進行償還;

  林榮亨和恆大地產的貸款基本都是兩、三年期,所以有充足的時間考慮償還問題。

  ......

  12月初旬。

  寬敞的會議室裡,現代報社的副社長羅兆佑、總編張建成,寰宇製片廠總經理陳漢生、現代出版社社長張城、寰宇院線總經理齊嘉,共同出席了這次會議。

  這是大家第一次匯聚在一起,此時大家也明白,老板要有大動作了。

  果然,林榮亨首先說道:“最近我會成立現代傳媒集團,將現代報社、寰域製片、寰域院線、現代出版社,納入這家傳媒集團。現代傳媒集團致力於以最快的速度,成為香江傳媒的巨無霸公司,就像我的恆大地產公司一樣......現代傳媒集團也不會滿足當前的業務,後期還會進入多個領域發展.....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大家一起努力完成這個目標,你們明白嗎?”

  “明白!”幾人都激昂的回答道。

  林榮亨已經用恆大地產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所以會議室的一眾高管也深信不疑林榮亨就是商業奇才,加上大家現在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自然要朝著一個目標奮鬥。

  林榮亨滿意的點點頭,說道:“羅社長正式升職為現代報社的社長,並協助我管理整個現代傳媒的集團事務。”

  羅兆佑連忙挺直腰杆,說道:“是,老板!”

  大家都投以羨慕的目光,不過大家也知道原因,那就是羅兆佑擅長管理,而其余的人只是擅長某個領域;再加上林榮亨現在手中無人,只能讓羅兆佑身兼兩職。

  嚴格來說,羅兆佑並沒有在現代傳媒集團領具體職務,只是協助自己管理而已。

  接下來,林榮亨說道:“現在,大家一一說說公司的進展情況,

增加一下我們的默契度!羅社長,你先來匯報!”  大家的眼睛紛紛看向羅兆佑,眼神透露著渴望,原來現代報社現在可是不得了,在傳媒領域的地位很高。

  羅兆佑自信的匯報道:“現代報社成立於五月初,首刊《現代日報》發行時間為六月一日,現在已經發刊了六個月零五天。《現代日報》發刊初期只有16000份左右,截止到昨天,《現代日報》的最高銷量已經高達58000份。《現代晚報》於9月10日發刊,首期銷量為12000份,截止到昨天,最高銷量為28000份........現代報社擁有職員共252名,香港新聞記者共102人,駐外記者32人.....”

  聽到羅兆佑的匯報,會議室的其他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氣,現代報社太強大了;

  這成立還不到一年,就有如此成就,簡直堪比奇跡。

  當然了,現代報社的成長之路,也爭議頗多,新聞過於爆炸****、yellow等,這就是快速成長的代價。

  基於這種現狀,林榮亨在11月份成立了現代報社董事會,推舉了原《朝聞新報》的老板黃仁奇為董事會主席,而林榮亨只是副主席、執行董事。

  黃仁奇並不是純粹的傀儡,倘若現代報社有什麽公眾活動,羅兆佑在請示林榮亨後,林榮亨不願意參加,就讓黃仁奇去。

  但在公司事務上卻是一點插不上手,只能在董事會上提些意見,但現代報社還未舉行過董事會。

  這樣一來,林榮亨可以讓黃仁奇去接受一些社會的批評,而自己反正只是一個執行董事,影響自然就小了。

  簡單來說,黃仁奇是明面上的老板(佔股20%),林榮亨是實際控制人(佔股80%);

  黃仁奇需要名聲,哪怕這個名聲不太好,他也需要;更何況他什麽都沒有乾,股份就增值了,難道不該去幹點髒活麽;所以,他欣然接受林榮亨的提議。

  後期,《現代日報》會在暴力、yellow性質的新聞上,進行一些約束;

  而在現代報社上市前,黃仁奇就會卸任董事會主席,林榮亨才會當選董事會主席。

  林榮亨見會議室的眾人,滿臉不可思議,進一步補充道:“現代報社目前每月的毛利可達70萬港幣,可謂是一隻現金奶牛!”

  眾人忍不住鼓掌,為現代報社取得的成功喝彩!

  林榮亨繼續說道:“現代報社的利潤,我依舊承諾不拿一分。因為現代報社的發展才剛剛開始,接下來現代報社有兩個發展方向:第一,將報紙的銷量提高到本港第一, 並拓展新的報紙和雜志;第二,展開海外的業務,主要是跟隨星島報社的步伐,在歐美六個主要華人城市發行。”

  第一個方向並沒有什麽難度,對於此時風頭正盛的《現代日報》來說。因為《現代報社》的讀者范圍更廣,預計再過半年,《現代日報》的銷量就可突破10萬大關,妥妥的香江報業霸主。

  第二個方向稍微困難,畢竟現代報社才成立半年多,還從未在海外發行過,也沒有海外代理。

  羅兆佑建議道:“海外業務初期還是以加強新聞采集為住,籌備辦報為輔,可以先增加各海外辦事處的預算。”

  林榮亨點點頭,說道:“最重要的還要要搞清星島報社在海外的情況,這樣我們可以少走彎路!”

  眾人無不以這個方案叫好,香江的報紙中,《星島日報》在海外發行的最順利,不去分它的蛋糕,分誰的?

  林榮亨的計劃是,將現代報社的攤子鋪大,影響力增加,特別是海外的業務增加。

  為的就是在1972年將現代報社進行上市,因為只有現代報社上市了,林榮亨才能趁高點套現,獲取大量的資金;不管是自己抄底地產也好,抄底黃金也好,都離不開大量的現金,所以只要能上市的公司,林榮亨都會選擇上市。

  前世,在整個七十年代,尚未有華人搶奪華人上市公司的先例,也沒有大劉那種股市敲詐的狠人出現,所以無需擔心有人謀奪自己的上市公司;

  更何況,林榮亨肯定是在高點套現,在股災來臨後,又會慢慢的增持股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