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小隊還沒有出過手,因為現在還沒有哪個人威脅到蕭升和朱由檢兩人的生命。
自從將他們培養起來之後,蕭升和朱由檢身邊都會留一個人,每過十天,他們還會輪崗,分別保證蕭升和朱由檢的安全。
現在,又多了一個人需要他們的保護了。
直接派去兩個人,代號分別是王五和王六。
大明身上的重症太多了,盧象升要做的事就是去根治這其中的一項。
吃空餉,喝兵血,龐大的軍費開支,直接拖垮了明朝的財政,是大明滅亡的原因之一。
後金不過百萬人,真正的八旗精兵不過十萬,而大明百萬軍隊,卻是無法抵擋,不是將領的問題,而是單兵素質真的太差了。
大明的九邊之兵,很多連衣服都是破的,吃不飽飯,拿什麽戰鬥?
層層盤剝,導致基層活不下去,陝西那麽多邊軍叛亂,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他們來說,反正活不下去,拚一把還能吃上一頓飽飯。
從士兵的遭遇可以看到那些高層的富有,龐大的軍費,都被這些中高層官員吃乾抹淨,這就是大明的官場。
文官集團現在還不能動,軍隊卻是必須要下狠手,因為大明等不下去了。
從天啟朝開始,大明的人口銳減,戰亂隻佔據很小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是天災導致的糧食不夠吃。
天災是不可避免的,這也就意味著,想要挽救大量的人口,朝廷需要有足夠的財富。
而如果外患不平,九邊的軍費就是一個永遠都填不滿的大口子,根本不可能有錢來賑濟百姓,遏製大明人口的減少。
所以蕭升和朱由檢一開始的目的就很明確,那就是先除外患,就算不能徹底解決,也要基本上平定,保證戰爭的主動權在大明的手裡。
而做到這一點,需要有足夠多的軍隊。
被抄家的晉商財富很多,報紙上只是公布的那八大晉商的財富,實際上,同時被抄家的還有一些巨富,比如孔家。
從這些人的家裡,總計抄出了三百六十萬兩白銀,二十二萬兩黃金,田地,商鋪不計。
白銀要用在擴軍上,除了盧象升那一萬多的軍務兵之外,朱由檢要組建勇衛營第二步兵團,人員依舊是兩萬多人,第二炮兵團,一萬多人。
大炮,火槍,彈丸,這都是燒錢的東西,訓練過程耗費的錢財就是一個極大的數字。
這些白銀,並不夠。
但這裡還有黃金,黃金共計獲得了114.4萬兩,而明朝的一兩是37.3克,古代的黃金純度低,那也是四十噸的黃金!
國際上一噸黃金可以賣3.79億,40噸就是足足151.6億華夏幣。
一億華夏幣可以買到市價3.65元每克的工業白銀七十三萬四千兩,如果這些錢全部換成白銀,那就是一億一千一百二十七萬兩白銀!
當然,這個過程中,因為需要通過貿易公司進行倒騰,花費不少,但一億兩白銀應該還是可以弄到的。
所以就單單這筆錢,通過蕭升這麽來回一倒騰,讓朱由檢兩三年內不為軍費發愁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也是兩人敢於直接訓練新軍的底氣所在。
朱由檢為什麽可以大方地賞賜遼東和東江鎮兩百萬兩銀子?這就是原因。
除了這些現錢,那些商鋪和宅子也是價值不菲,這些地方,一部分蕭升直接出錢從朱由檢手裡購買,走的是商會的名義,
用作開設燒烤店分店,成衣店銷售點以及一些工廠。 大部分商鋪和宅子還是賣了出去,低價拋售,那些商會之中的人,以及官僚地主都是非常的喜歡。
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數字進帳,不過都沒有入戶部。
現在大額的收入都在蕭升的商會之中,大明的國庫和朱由檢的內帑之中都很乾淨。
錢不能讓那些官員看到,否則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去吃上一口,絕對不會放過。
蕭升花銀子的地方很多,為了供應整個北方的煤炭,讓煌夏煤炭商會形成高度地壟斷,他花了不少錢去購買礦產和煤炭工廠。
崇禎元年這個冬天,京城之內基本上都采用了燒蜂窩煤取暖的方式,周邊的城市如天津等也有不少人購買,煌夏煤炭商會是功不可沒的。
雖然賣煤炭賺得也不少,但是相比於蕭升那大額的資金投入來說,還不能做到收支平衡。
不過這沒關系,煤炭的開發是蒸汽機車之後能夠奔跑在大明土地上的基礎條件之一,充分的煤炭儲備,可以讓之後蒸汽機車的技術利用起來更加迅速。
除了煤炭,水泥廠的建設需要跟上,現在水泥的消耗太大了,雖然第二和第三分廠已經在建設,但還遠遠不夠。
為了修建“京太公路”, 基本上把水泥廠的產能全部耗光了,為了保證其它廠區的建設,第二分廠才建設一半,就先投產了。
水泥廠還需要繼續擴建,崇禎元年朱由檢和蕭升可是規劃至少再修建三條公路,而且這一次修建的不再只是像“京太公路”這麽短距離了,並且還會有很多的支線。
到時候這邊的水泥廠供應肯定拖延進度,所以蕭升還計劃著現在沿途建立水泥廠,而後再修建公路。
煤炭,水泥,再然後就是鋼鐵了。
鋼鐵產量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體現,如果不是有晉商等漢奸賣給後金那麽多的鐵器,他們還只是一群拿著木頭弓箭打獵的原始人。
後金人少,但是他們把有限的鋼鐵用在了對軍隊的武裝上面,從而使得軍隊的戰鬥力變得極強。
而大明的鋼鐵,都被那些不良商人賣給了敵人。
製造火器需要很多優質的鋼鐵,製造農具,水利機器等也需要很多鋼鐵,鋼鐵是發展的基礎之一。
鋼鐵巨艦的大航海時代還沒有來臨,蕭升和朱由檢想要讓大明成為蒸汽鐵甲艦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者,而這也是需要鋼鐵行業作為基礎的。
高級技術方面,背靠現代化世界的大明不用為此擔憂,只要第一批新式學堂的學生畢業,那麽他們就可以快速地學習新的高級知識,掌握高級技術。
而基礎工業,就成為了製約大明大踏步發展的主要原因。
蕭升每天忙忙碌碌安排煤炭,鋼鐵和水泥工廠的建設,就是為了給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