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再造大明:崇禎有個時空門
崇禎三年之前,大明帝國的政務體系還是地方法制與政治一體的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知府和縣令不僅管理政事,還要處理案件。
這是不太合理的。
畢竟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專注於某一個方向才能把事情做好了。
因此,自崇禎三年開始,行政權和司法執法權就要從衙門之中分離出來。
大明帝國警備巡捕司隸屬於刑部,司長為刑部侍郎,在全國范圍之內,分別設立各級別巡捕司。
最下級為巡捕房,設立在鎮級;縣城之內設立巡捕處,府城之內設巡捕署,最高級為巡捕司。
警備制度改革,直接把地方治安管理權從一地主官的手中剝離出來,這樣也可以防止其一手遮天。
針對於新的警備巡捕司,所有的巡捕都要經過行政考核,否則就要被辭退,安排新的工作。
對巡捕的工資福利等有了新的規定,巡捕和軍人一樣有了銜級,不同級別可以領取不同等級的工資和退休金。
整體上,巡捕的裝備進行自上而下的換裝,大明帝國直接給軍器局下了一個超大的訂單。
百萬支警備巡捕專用配槍,又稱為大明二六三式半自動手槍。
單個彈夾配彈九發,射速快,射程中等,但是非常穩,經過多種方案的手槍進行比對測試之後,最終確定下來這一個方案。
大規模量產,然後逐級下放。
爭取在崇禎三年的年底,給每一位在職巡捕配備一把手槍。
百萬支手槍的訂單,伴隨著數千萬子彈的訂單,軍器局的生產線每個月都要增設三到五條,以追求更大的產量。
第一批配槍巡捕進行射擊練習,靶場之內的槍聲密密麻麻,從早到晚,就沒停過。
一些小偷聽到這麽密集的槍聲,趕緊主動去投案了,生怕之後被某位巡捕一不小心給一槍打死了。
大明帝國可是有死刑的,在追捕犯罪分子的過程中,更是不限制巡捕的手段。
因為偷了一枚銀元被打死,也不是不可能。
那些民間的幫派更是一個個慌得不行,總有一種明天就要被亂槍打死的錯覺。
大明京師之中也是有著幫派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裡的人流量巨大,有社會的陰暗面也是很正常的。
當然,它存在,不一定就是合理的。
原本的幫派都在煌夏商會的管制之下,也沒有做出什麽過火的事情,還算是比較安定。
不過,現在既然出現了巡捕司,那麽就要讓這些不法組織徹底消失。
給他們安排不同的工作,將這些人全部給安排一個崗位,這樣一來,原本的幫派就不存在了。
京師和京師附近的區域之內容易搞定,畢竟在之前這裡的治安就是很好的。
但在其它的地區,不乏一些遊手好閑,喜歡通過不法手段獲得財產的家夥。
甚至還有一些人專門在水泥路製成的主乾道上進行攔路搶劫,流竄作案,非常的難以治理。
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明帝國的穩定和發展,必須要施以雷霆手段將其殲滅。
以前的衙役官差,對付這些人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大部分只是憑借消息捕風捉影,然後盲目地出擊,真正能夠做到謀而後動的非常少。
正因為如此,有很多的陳年舊案無法偵破。
這和大部分官差衙役的受教育程度低,沒有系統地偵緝手段和方案是非常相關的。
所以,在進行巡捕制度改革的時候,關鍵的一點就是進行集中化的培訓,並且建立起三所專門的“巡捕大學”,分別是京師警備巡捕大學,山西警備巡捕大學以及南京警備巡捕大學。
第一批招收的學員人數都有著兩萬人的名額。
當然,這點人是遠遠不夠的,但只要開始了教育,那麽相關的人才就會快速地被培養出來。
教育是百年大計,至少要一百年才可以看出來當初灑下的種子究竟可以長成怎樣高大的大樹。
培訓才是針對當下的巡捕司巡捕需要做的事情,短時間之內,讓一部分人可以學習到一些有用的知識,提高一點業務能力。
然後再把這些人的戰鬥力,也就是武器更新一下,那麽至少一半以上的明目張膽的犯罪就會消失掉。
如今的大明帝國對官員的監察力度雖然不至於像洪武年那樣的狠辣,但在錢嘉征等一乾熱血年輕的禦史監察之下,也很少有敢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了。
最多也就是有幾個管不住自己趁著機會撈點銀子的,這些人也沒有被放過,而是全部都捉拿問罪了。
華夏有著“民不與官鬥”的說法,實際上是因為單就個體而言,一個普通百姓的能力相對於一個貪贓枉法的官員來說相差太多了。
可是,現在大明帝國有了報紙,有了民間開放的輿論。
雖然總體上的輿論是受到管控的,但那只是針對於大環境來說,在對某些違法亂紀的現象上,有一個曝光一個。
大明帝國不怕丟臉,只要還有一個違法的貪官存在,那麽就不會姑息養奸。
“士紳一體納糧制度”和“警備巡捕司制度”是崇禎三年的伊始頒布的影響最為廣泛的兩項國家大事。
整個正月和二月裡,幾乎大家都在討論這兩件事。
但隨著制度的推進,大家反而就不再繼續關注了,他們已經認同了這件事。
不認同的也已經認同了。
新成立的巡捕司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配合“士紳一體納糧制度”的推進工作,那些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前途光明的巡捕們,一個個都想著立功,然後升級自己的職銜。
一旦有人因為新制度鬧事,就是他們最興奮的時候,全部都搶著去執行公務。
大明帝國之內變得很熱鬧,但是政治卻越來越清明,人們更加放得開了。
蕭升在正月底回到了京師之中,朱由檢迫不及待地拉著他來到了科學院之內,讓他看一個新的東西。
這是一輛裝有四個輪子的機車。
和現代的汽車不太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它沒有蓋子,還有車輪的構造。
朱由檢介紹道:“這輛汽車的主要工程師是萬象,他之前一直在研究燃油機。
事實上,在去年上半年,他就已經研發出來了單杠二衝程的往複式汽油機,不過我沒有讓他發布,而是繼續研究。
去年十月份,他研究出了四衝程汽油機,我讓他們組建了一個汽車研究小組,開始對第一輛汽車進行設計。
到今年年初的時候,他們終於完成了第一輛汽車的製作。
這個過程中,我僅僅是給了他們一個大概的方向,其中的細節部分,都是他們自己進行設計和攻克的。
他們就是大明帝國第一批汽車人!”
蕭升點點頭,卻是說道:“我之前說過,石油的開采還是太過危險了,沒有一定的技術支持,過程之中會有很多人為此而喪命。
所以,我一直覺得需要等到至少崇禎五年的時候再進行汽車的研發和製造。”
這一次朱由檢卻是罕見的和蕭升唱起了反調,他說道:“汽車工業的發展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它比蒸汽火車的發展要更加緩慢。
石油工業的發展更是如此,他們都需要很長的時間。
正因為它危險,我們才要一點點地去研究,而不是等到需要的時候就直接投入全部的人力去搞這件事。
到那個時候,更加不利於發展。
我現在讓他們研究這個,並不是要馬上投入到生產之中,就是要從基礎的部分學習,然後逐漸積累出來完整的一套屬於大明的汽車工業技術。
大哥,你跟我說過,我們不能過度依賴於現代的技術,畢竟那樣反而會限制了屬於這些人的奇思妙想。
就比如這一次的研究,我覺得其中的某些設計,比在現代看到的那些資料上的設計要好很多,也許你可以拿到那邊,去投入一部分資金嘗試。”
聽到這番話,蕭升不由得對朱由檢刮目相看,沒想到這才過了兩年多,他就已經成長了這麽多。
考慮問題已經可以做到瞻前顧後了,也知道從長遠和從大局上看待某件事情了。
“很好,你說的有道理。石油工業確實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發展,我支持你這一次的決定。
來讓我看看,這東西到底能不能動起來吧。可惜了,如果有橡膠製成的車輪,會更好一些。”
蕭升說道。
其實對大明帝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輛汽車,他還是比較期待的。
雖然不指望它能夠快速靈活地奔馳起來,但至少,也得能夠“走兩步“,不至於自己絆倒的那種。
朱由檢把萬象叫來了,一起來的還有大明帝國第一名“職業司機”孫茹。
在當初第一次試駕之中,萬象找來了好幾個人詢問他們誰敢去駕駛那個東西。
萬象自己並不想做這個第一人,他覺得在底下觀看才能夠發現這輛車的不足。
當時,很多男人看到這個黑黢黢的怪東西都嚇得不敢上前,這個名叫“孫茹”的婦女,站了出來。
於是,大明帝國第一名汽車司機就是一名膽量過人的女司機。
而這一次在皇帝和琉璃侯面前開車,孫茹也只是略微顯得有點局促而已。
這並不影響她嫻熟的駕車技術。
蕭升看著這一輛簡陋到極致,非常原始的汽油機車行駛起來,不由地點了點頭。
很不錯,可以行動起來,這說明至少它不是一件一無是處的東西。
作為一名曾經的車企員工,蕭升大學的專業也是這個東西,自然是在看到汽車的時候會很挑剔。
這輛車,無論是從速度特性,燃油經濟性還是操縱穩定性上都有著巨大的漏洞,甚至連最起碼的安全都無法保證。
但不可否認,它已經具備了一輛現代汽車的雛形。
關於汽車的資料,蕭升並沒有整理提供給朱由檢,或許過程中朱由檢有自己查閱,但能夠從無到有製作出這麽一輛汽車,證明這些研究人員的確是非常優秀的。
對這輛車,蕭升給予了肯定,而且也對一些問題給予了引導式的指點。
大明帝國的汽車研究還需要繼續提高才是。
關於這一輛汽車的名字,朱由檢已經想好了,就叫做崇禎牌,車標是一個“明”字,可以說是代表著大明帝國的一種標志了。
汽車的量產還需要不短的時間,大明帝國的工業發展還沒有到能夠自由地生產汽車的地步。
那可都是需要消耗鋼鐵的,現在大明帝國鋼鐵產量大部分都用在建設鐵路和戰艦輪船上了,還有一部分則是用在建築上。
而在生活之中,用來製作炒鍋或者其它日常使用的鐵器的鋼鐵卻還遠遠不夠。
這方面的問題是不可以忽視的,蕭升反對快速發展汽車工業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
蒸汽火車和蒸汽輪船已經讓大明帝國在兩年之內走完了原本歷史上兩百年的西方科學進程, 大明在工業化的道路上飛速前進。
新發明固然可以給大明帝國帶來活力,但同時也會引起一些不確定的因素。
大明帝國如今並不需要再增速發展,反而需要降一降溫。
否則,過度地發展重工業,輕工業在同時一定會被忽視。
利益驅動絕大部分人都去發展重工業,民生問題就會越來越尖銳。
等到用一輛坦克來換一車麵包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所以,在崇禎三年甚至直到崇禎五年這三年的時間裡,蕭升的規劃主要還是在輕工業方面進行著力,大力支持民生工業的發展。
比如醬油醋這種日常調料的工業化製備,再比如服裝製作和潮流更新。
還有就是一些其它的行業,比如留聲機,照相機這一類的用於精神文明建設的東西。
朱由檢今天搞了這麽一出,蕭升覺得還是有必要再和他進行一次商談,然後做一份詳細的計劃出來。
這樣才可以確定下來今後大明帝國發展的基調,避免帝國的發展走向一個畸形的道路。
他不只是要追求兩條腿走路,無論是輕工業,重工業,還是農林牧漁各個行業,都要兼顧到。
工業要發展,環境要保護,精神文明建設也不能落下。
大明帝國,注定要成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