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再造大明:崇禎有個時空門
攻打沙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歐羅巴方面的反應。
如今的沙皇國正在遭受波瀾王國的入侵,眾多的歐羅巴勢力都看著這塊地方。
雖然現在沙皇國的實力得到增強,但也僅僅是勉強維持著一個平衡而已。
一旦其他國家得知沙皇國東邊正在遭受入侵,肯定會趁機插上一腳。
而這樣就意味著,西歐勢力要和大明帝國產生直接的利益糾葛。
在原本的計劃之中,是要西歐各國之間彼此產生糾紛,甚至造成大混戰,而大明帝國要獨善其身,不去加入正面戰鬥,在背後引導。
如果在對沙皇國進攻的過程中引發了和其它西歐國家的直接利益糾紛,必然是要戰鬥的。
這樣一來,與大計劃就不是很符合了。
至於說向南去佔領準噶爾部,這其實就是大明帝國這邊主動侵略了。
畢竟,這段時間,準噶爾部對大明帝國一直是唯唯諾諾,做的事沒有什麽出格的地方。
在對土默特地區的爭議地區上,更是直接選擇退出,絲毫不與大明帝國相抗爭。
做到這種程度,再攻打人家,確實有些不講道理了。
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事情,從來都只是有利益,沒有道理可言。
在對亞洲的戰略之中,只有對烏思藏地區,計劃之中采取緩慢行動的方式。
畢竟高原地區過於嚴酷,人類的抵抗力量是其次的,天氣和氣候的惡劣的自然條件,會對大明帝國的士兵造成嚴重的傷亡。
所以,對這個地區,為了減少傷亡,就需要緩慢采取行動。
另外就是,欒霄和血娘子和徐秀雲已經帶著天道軍與血衣軍進入了這個地方,鼓動那些底層的農奴去對抗萬惡的宗教等級。
接下來要看看他們的成果,還不需要大明帝國直接插手。
而除了這個地方,其它任何地方,對大明帝國來說,都不是不能直接進攻的。
準噶爾部以及青海地區,本來就在規劃的佔領建設范圍之內。
崇禎四年的總策略是“以佔領西伯利亞地區”為主,但是,並不是說不進行其它的對外戰爭了。
因為西伯利亞地區面積太大,佔領不是目的,建設其成為大明帝國的一個經濟增長點才是最終要達成的目標。
考慮到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戰略計劃中這裡就成為了中心。
事實上,單就戰爭角度來說,西比利亞地區那些土著人和數量不多的沙皇國士兵,根本無法對大明帝國的計劃形成半點阻礙,戰爭成分,這裡反倒是佔比最小的。
戰爭的主要部分,一部分是西南地區,另外一部分就是西北地區。
在煌夏雇傭軍對沙皇國堡壘進攻的時候,大明帝國西北軍和大明帝國秦軍已經在楊門老將楊嘉謨和孫傳庭的帶領下,合兵四萬人,向青海地區,和碩特蒙古,卻圖汗部落等部落進軍,進而再圖葉爾羌汗國和吐魯番汗國。
其中有著兩萬人的騎兵,全部是栓動步槍裝備;兩萬步兵更是配備完整的步兵炮。
這樣的一支軍隊,就算是對陣原歷史上十九世紀的強軍也是可以做到碾壓性勝利的,畢竟他們都是由大明帝國的名將訓練出來的精兵。
在崇禎三年的時候,孫傳庭和楊嘉謨不僅聯手將嘉峪關之內的地區軍隊重新改革,在地方管理上也是不斷地革新,獲取新的經濟增長點。
當然,其著力點還是在建立強軍上。
一年的整訓,不僅僅是在各地訓練,其中還多次出擊,襲擾周邊蒙古地區。
主要是為了探查地形和對方的軍事部署情況,過程中造成的破壞並不大,甚至沒有主動傷害任何一個平民。
最多也就是掠奪幾頭羊打打牙祭。
蒙古對中原人的搶奪那可都是帶血的,劫掠過後,往往都是屍橫遍野,一片哀鴻。
大明帝國是一個講道理,講禮儀的國家,可不會做出那種駭人聽聞的事情,至於現在那些前往青海各地遛彎的明人,在大明帝國這邊聲稱,只是一群馬匪而已。
終於到了崇禎四年,閱兵式之後,就是大軍出擊的時候。
秦軍還好,之前在山西已經獲得了不少的軍功,那些士兵也不著急去再爭奪什麽。但是,那些新整訓的西北軍,卻是很多人就渴望著趁著大明帝國強大起來這股風,為自己今後一家老小拚出一個燦爛的未來。
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參加戰爭。
來到了崇禎四年,終於,等來了!
大軍直接出嘉峪關,分成四股隊伍,分別向著四個偵察好的和碩特部聚集地進軍。
當大明帝國的軍隊出現在那些卻圖蒙古人的視野之中的時候,很多人都嚇傻了,不敢動,就站在那裡看著。
在這些窮苦的,甚至不少人還裹著獸皮的人眼中,大明帝國的軍隊就宛如從天上下來的天兵一樣雄偉,氣勢磅礴。
他們甚至都沒有認為這麽一支軍隊是來征討他們的,畢竟,他們這麽弱小,又怎麽值得這麽多人興師動眾的?
就這樣的天兵,一千人恐怕就足以讓整個卻圖汗部落覆滅了!
青海地區,這個時候並不平靜。
卻圖汗本來是這裡唯一的統治者,但是這兩年和碩特部落也來帶到了這裡,而和碩特部落非常的強大,如今已經搶佔了一半的領土,卻圖汗已經感覺自己快要撐不住了。
卻圖汗其實曾經想要尋求大明帝國的幫助,畢竟通過這段時間的貿易,他得到消息,大明帝國已經變得更加強大了,甚至消滅了北邊的喀爾喀蒙古。
如此強大的實力,想必消滅和碩特部落應該是沒有什麽問題的,問題是,大明帝國會不會順便也把他卻圖汗給滅了。
出於這個顧慮,他還是沒有去尋求大明帝國的幫助。
和碩特部因為準噶爾部的崛起,不得不尋求一個可以生存的地方,他們看上了青海這塊地方,於是在崇禎三年加緊了對卻圖汗的進攻。
到如今,剛到了崇禎四年,卻圖汗已經失去了四分之三的土地和六成的牧民。
他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如果不能求得大明帝國的庇佑,他必然是要被和碩特部落給消滅的。
就在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卻是聽到屬下前來匯報,說是大明帝國的軍隊已經來到了青海地區。
一瞬間他的腦海中像是閃出了這樣的想法,“難道大明帝國已經想到了來幫助我?”
緊接著,他又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大明帝國,是來佔領青海地區的!
他的臉色變得一會兒青一會兒白,一會兒高興一會兒驚恐,讓一旁的大臣看得好不心驚肉跳。
莫非大汗已經瘋了?!
卻圖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在思考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自己是個大汗的位置,肯定是無法保住了。
無論是和碩特部還是大明帝國,都是他無法抗衡的。
他需要考慮的就是到底投向哪一邊對自己更加有利,得到的利益更大一些。
投降和碩特部,意味著他要放棄所有的部族,牛羊,甚至自己的妻女。
畢竟蒙古人的習俗在那裡擺著,勝利者享受失敗者妻女的服侍,這種事他也不是沒有做過。
而投降大明帝國,按照以往大明帝國對投降的草原人的安排,往往就是給予一個官職,然再給一些封賞,甚至還可以保住手裡的權力。
無疑,投降大明帝國對自己更加有利一些。
短時間之內,他做出了利弊的權衡,然後下了一道指令。
讓他的大兒子帶領一支親信去迎接大明帝國天軍的到來,不要讓人民與之產生矛盾。
如果已經產生矛盾,就把和大明帝國士兵產生矛盾的人清除掉。
總之就是一定要和大明帝國表現出,他卻圖汗願意全心全意地臣服於大明帝國,沒有任何的異心。
孫傳庭得到消息之後,感覺還好,不經過直接的戰爭,那麽就減少了傷亡的可能。
但是西北軍那邊可就不怎高興了,畢竟他們是來撈軍功的,沒有斬首,大部分的士兵和底層軍官都無法獲得戰功。
還好,還有一個和碩特部可以直接進攻。
相比於日漸衰落的卻圖汗部落,和碩特部卻是處於發展時期,他們不可能直接投降的。
於是戰爭就不可避免的展開了。
卻圖汗很快就得到了和碩特部被大明帝國全部佔領的消息。
這個速度之快,一度讓卻圖汗以為是一個假消息,直到看到那些和碩特部大頭目俘虜,方才相信了這個消息。
然而,這個消息是真的才是最為震撼的。
雖然他知道大明帝國很強大,畢竟他親眼見到了那是一支多麽精良的軍隊,甚至於普通士兵身上的武器和穿著,都要比他重金打造的親衛身上的東西要好得多。
現在這場戰爭的勝利更是說明了這支軍隊絕對是表裡如一的強大。
他非常慶幸自己當初做了一個多麽明智的決定,如果再猶豫半天,恐怕他已經沒有可能再活著在這裡講話了。
卻圖汗與和碩特部被滅,西邊的葉爾羌汗國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
和碩特部的實力,他們也清楚,能夠將其在這麽短時間之內覆滅,大明帝國的實力可見一斑。
而在這個時期,葉爾羌汗國實際上也是在走向衰落,準噶爾汗國則是正在崛起。
當然,此時的葉爾羌汗國還是有著不錯的實力的,其對吐魯番汗國出於統治地位。
阿都剌因先為吐魯番總督,後成為葉爾羌汗國東部可汗。
大明帝國向西北進軍,和碩特部和吐魯番都是首當其衝的。
畢竟這兩個地方都是曾經的大明帝國屬地。
正如葉爾羌汗國所擔心的那樣,大明帝國在佔領了和碩特部之後,直接向吐魯番地區進軍了。
第一個要收復的地方,就是哈密。
大明帝國曾經在在這裡建立哈密衛,作為對吐魯番地區的管轄治所。
這裡當然是要先行收回來的。
西北地區,在二月份還是比較冷的,大明帝國的士兵們到了哈密城外,沒有直接攻打,而是先簡單建立起一座營地,而後開始造飯。
軍隊改製,其中不僅僅是對士兵平時的要求高了,對其平時的生活水平,也是做了提升。
當然,作為一個士兵而言,吃苦是必要的,所以提升大部分福利也只是帶給他們家人。
最直接的改善,就是這個夥食。
專門的炊事兵來為他們做飯,做的東西都是那種非常快速,但同時又非常頂餓的。
而在香料煌夏商會推廣開之後,這做菜的調料就變得花樣更多了。
炊事班甚至研究出了屬於自己隊伍的醬料秘方,專門給自家軍隊享受,那味道當真是美味得很。
大明帝國軍營之中的飯香味飄到了哈密城中,那些苦哈哈的吐魯番士兵們,看著大明帝國軍營的方向望眼欲穿,垂涎欲滴。
這就是天朝上國的軍隊嗎?
不僅僅裝備精良, 行動整齊劃一,就連吃得東西都這麽好!
你們可是在打仗啊,我們連一口水都喝不上,你們在那邊喝肉湯,這合理嗎?這公平嗎?這還有王法嗎?
孫傳庭並沒有想到用美食給那些吐魯番士兵以心理傷害的方式,這不過是日常的吃飯而已。
雖然一開始他也對軍隊夥食改善的事情感覺到吃驚,但後來大明帝國軍隊都是如此的待遇,他也就習以為常了。
讓士兵們在這裡吃飯,不過是覺得,打哈密城用不了多久,進去了還要處理百姓和戰俘的問題,事情麻煩,又多,估計很多人都忙得沒時間吃飯。
所以,就讓大家在城外先吃完了飯,然後才有力氣做規劃百姓的事情。
沒想到還順便打擊了一下吐魯番軍隊的軍心,使得其防守意志被瓦解了不少。
吃過飯後,大明帝國對哈密城的進攻正式開始了。
三門大炮被推了上來,看著那巨大的炮口,城牆上的那些守軍直接腿軟了。
這麽巨大的火炮,如果真的打在城牆上,那麽他們估計連屍體都不會留下來。
劇烈的恐懼感,加上剛才產生的心理不平衡,將近一半的守軍選擇了直接逃跑。
畢竟他們可沒有經受過什麽思想教導,聽見那點微薄的宗教信仰,不值得他們冒出生命危險。
至於什麽國家的歸屬感,對蒙古人來說更是不可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