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第一莽夫》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們這群鼠目寸光的蠢貨】
第141章【你們這群鼠目寸光的蠢貨】

 河南道,徐州,郡治所在地,彭城。

 從琅琊郡到這裡,路程大概是三百裡,如果騎馬狂奔趕路,只需要半日時間就可到達。

 一封加急書信,被人快馬送來。

 “陽春三月,萬物向陽,相距甚遠,不能聚首,遂以書信一封寄之,敬請彭城柳氏吾弟親啟:”

 “小十九,我是你顏氏三哥,五十年前渤海求學,你我皆為束發之童。於聖賢膝下聽講,足十年而貫之。”

 “四十年前,恩師飛升,渤海國一日之間大變,所有皇族隨同恩師歸隱……那座世間明珠的巨城,和吾等渤海學子再無關系。”

 “那日乃是揮淚作別之日,彼此各因前程而分道揚鑣,此後經年累月,又為家族牽絆,故,一別四十年竟無聚首。”

 “時今日,為兄迫於興奮,寄發書信一封,囑人快馬加鞭,定要送至吾弟手中。”

 “柳小十九,你給哥哥聽好了,立馬打開你家的糧庫,立馬調動你家能調動的車馬,無論是牛車馬車還是人力車,總之所有的運輸工具全都要用上……”

 “運糧過來,能運多少就運多少。”

 “一千石不嫌少,一萬石不嫌多,怕只怕你小子沒膽量,做不出運送十萬石的大手筆。”

 “速來,速來,糧食所運之地,直往琅琊蘭陵,此處將有巨城崛起,此處將有大利益可圖。”

 “以上,甚急,敬頌,春安。”

 “唐天寶四年三月,琅琊顏氏族長,顏庭文,頓首寄之。”

 ……

 一封很古怪的書信,在彭城柳氏激起波瀾。

 閱信者是個老頭子,年齡和琅琊的顏老頭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這個老頭不是家主,而是彭城柳氏的一位族老。

 他接到書信之後,第一反應就想照辦,然而族老的權威不夠大,無奈只能拿著書信找家主。

 柳氏的家主看完之後,先是皺眉沉吟了許久,由於書信寫的含糊,上面的要求又太過敏感,涉及糧食之事,任何家族都要謹慎對之。

 於是這位家主召集全族的族老,以及嫡支幾脈的年輕一輩繼承人,聚而議事,共同商量。

 大家族涉及利益之事,商量事情的時候很容易發生爭吵。

 首先是嫡支二脈的一個青年,滿臉冷笑的看向柳氏老頭,雖然抱拳行禮,但是語帶嘲諷:“十九叔,您是不是應該找個郎中瞧瞧了?僅僅憑著一封書信,您就要打開家中的糧庫,甚至要動用全族的車馬,運送1000石糧食去蘭陵?”

 “蘭陵是什麽地方?侄兒我從未聽說過!想必是個窮鄉僻壤,又或者小到上不了台面的破地方。”

 “而1000石糧食石多少?折算斤兩足足十萬斤。您老人家因為一封書信,要把10萬斤糧食運到窮鄉僻壤。侄兒我身為家族第二脈的繼承人,首先就要對您說一聲不同意。”

 這個青年才剛剛說完,又有一個青年站起來,雖然語氣恭謹,然而意思堅決,同樣:“侄兒也認為,十九叔這次有些欠考慮。自古以來,糧乃根基。錢庫可以沒有存錢,但是糧庫一定要豐盈充足。哪怕是裡面的糧食堆積發霉,但也好過空蕩蕩的餓死老鼠……”

 “所以侄兒我身為嫡支第三脈的繼承人,對於您老人家的提議做出拒絕。”

 “您想運糧食去蘭陵,那是您老人家自己的事。比如您所在的第五嫡支,完全可以拿自己的糧食去運。但是想動家族的糧庫,侄兒我肯定是不能答應的。”

 “十九叔,對不住,侄兒並非針對您,侄兒是為了全族考慮。眼下世道已經呈現亂象,咱們彭城柳氏必須把糧食攥緊。”

 “侄兒說完了,十九叔得罪莫怪。”

 ……

 凡是年輕一輩,幾乎全都反對。

 唯一一個沒有反對的人,僅有第五支脈的繼承人。

 這個繼承人是柳老頭的親孫子,肯定不敢跟爺爺唱反調。但是這個繼承人臉上的那種不情願,任何一個人都能輕易看出來。

 家族議事,族老和繼承人的意見都很重要,眼看著年輕一輩全都發對,柳老頭的目光忍不住看向那些族老們。

 幸好老一輩比較持重,並未在第一時間反對,而是紛紛出聲詢問,漸漸的面帶思索之色。

 所謂思索,其實就是遲疑的表現。

 小輩反對,老輩遲疑,柳老頭不由長歎一聲,面帶苦澀的看向柳氏家主。

 “十三哥,你總不該不懂吧。”

 “五十年前的渤海求學,家裡原本是把資格給你的,但你由於剛剛大婚,舍不得離家遠行,所以才讓我撿了漏,成為彭城柳氏前往渤海的幸運兒。”

 “十三哥你說說,這些年你有沒有後悔過?”

 柳老頭的這個問題,在場諸位小輩們全都莫名其妙。

 然而議事花廳的主坐上,柳氏家主竟然深深歎了一口氣,緩緩道:“十九弟說的一點沒錯,為兄我足足後悔了五十年。倘若當初我能果決一點,那麽去渤海求學的就是我。”

 “這麽多年以來,你嫂嫂也經常向我致歉,總是說因為她的牽絆,讓我沒能聆聽聖賢之聲。”

 “唉,悔恨交加啊。”

 “後來老十九你學成歸來,果然學識遠超我們這些同輩。而咱們彭城柳氏也正是因為有你,所以這四十年來一直在不斷壯大。”

 “經商你懂,治家你會,無論接人待物又或場面上的手腕,你每一項都能做的精於吾等。”

 “你在計算產業收益的時候,從來都不需要動用算盤,僅僅是拿著樹枝隨便在地上畫一陣,就能把全族的收益和開支精確算出。”

 “我知道,這全是你在渤海學到的學識。”

 “除此之外還有官場上的交際,咱們彭城柳氏四十年來一直順風順水……為兄我心知肚明,這是因為你的同窗之助力。”

 “渤海學子啊,曾經那個傳說中的大帝門徒。”

 “你們這些人,骨子裡仿佛被刻進了一種印記,每當一個學子發出請求之時,其他同窗必然會義無反顧。無論事情多麽艱難,你們總會盡力相幫。”

 “就比如今日這封書信,來自於琅琊郡的顏氏家主。顏氏是個大族,族中連續三代出高官。為兄我這些年擔任彭城別駕,對於顏氏一門的朝官多有交際。”

 “所以我深知這個家族的底蘊,也深知那位顏氏家主的能力,他和你一樣都曾去過渤海,這四十年來把顏氏經營的好生興旺。”

 “今日他發信於你,信的內容如此古怪,不說緣由,隻說要求。他讓你打開家族糧庫,他讓你能動多少車馬就動多少車馬……並且要把糧食運到蘭陵,並且還是毫無收益的白白運過去。”

 “一千石不嫌少,一萬石不嫌多。”

 “真不愧是山東氏族的族長啊,這口吻聽起來讓人想豎大拇指。一萬石糧食得多少?足足得有100萬斤。然而在這個族長的信裡,他似乎認為百萬糧食不算多……”

 “老十九,哥哥跟你說句實話。如果我是普通族老的身份,我肯定毫無條件的支持你。原因很簡單,我信任你們渤海學子的友誼。雖然那位顏氏家主的書信古怪,但是他提的這個要求肯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哥哥我是普通族老,我肯定支持你按照他書信的要求辦。”

 “但是不行啊,老十九,我是族長,我要為咱們整個家族負責。”

 “就如剛才這些小輩們所說,糧食在任何時候都是根基,而眼下世道已經呈現亂象,咱們更應該謹慎的攥緊糧食。”

 “咱家的糧庫有多少存糧,任何人可以不知道但是你知道。7萬石這個數字,想必你熟記於心……”

 “7萬石就是700萬斤,也是你經常說的3500噸。為兄這麽多年跟著你學習數學,知道噸位乃是你們渤海學科的計量單位。”

 “最近幾年以來,你經常很自豪的跟我說,一個大族能夠擁有存糧3500噸,已經屬於世上拔尖的豪門。”

 “老十九,說真的哥哥要謝謝你,不但我要謝謝你,全族都要謝謝你。”

 “如果不是你的這麽多年操勞,咱們柳氏絕對沒能力攢出這些糧食。”

 “你是族老,是為家族立下大功的族老。如果不是你,咱們彭城柳氏絕對發展不到今日這般壯大。”

 “但是壯大也好,攢出堆積如山的糧食也好,雖然是因為你的操勞,但卻不能任憑你支用……”

 “這個規矩你應該懂,因為這個規矩本就是你求學歸來以後訂立的。3500噸糧食,700萬斤糧食,這是咱們全族的根基啊,它關系著全族每一個人的命啊。”

 “一旦這些糧食出了問題,全族之人的結局是什麽?”

 “小孩子嗷嗷待哺,成年人饑腸轆轆,族中的媳婦和閨女孫女們,也許為了一口吃喝要陪人睡……”

 “你自從求學歸來以後,每年都要賑濟一些窮苦,那些貧窮之家餓死人的景象,你老十九應該比我這個家主熟悉吧。”

 “如果咱家的糧食虧空乾淨,結局是不是和那些餓死之家相同?”

 “所以,老十九,為兄我以家主的身份,鄭重拒絕你的請求,家族糧庫不能打開,裡面的糧食不能動用。”

 “但是,老十九,哥哥我換成兄弟身份跟你說,我這個當哥哥的要幫你。家族糧庫不能動,哥哥我這一支的私糧可以動。”

 “100擔糧,也就是100石,琅琊距離彭城不遠,所以運輸的車馬可以多裝載一些。100石糧食是1萬斤,正好可以裝滿5輛牛車。”

 “我不動用族裡的車馬,這5輛牛車我自己花錢雇,如此支持於你,你可感覺滿意。”

 “老十九,說真的,其實為兄心裡很確定,運糧去蘭陵肯定會有一番大收獲,原因很簡單,我堅信你們渤海學子的遠見。但是身為一族之長,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堅信而堵上全族。”

 “老十九,就這麽定了吧。你如果心裡感覺憋屈,議事之後可以單獨找我,為兄我乖乖讓你揍一頓,出出你心中的憋屈氣。行不行。”

 ……

 不愧是一家之主。

 難怪能執掌全族。

 柳老頭緩緩起身,衝著柳族長拱了拱手,鄭重道:“十三哥,多謝你。今日家族議事,就按大家的意思吧。”

 “家族糧庫不動,我自己動我自己這一脈的私糧。除了留足一年的吃喝所需,剩余的10萬斤糧食我全運過去……”

 柳氏家主微微一驚,下意識道:“你竟然這麽有底氣?”

 柳老頭沒有回答,而是目光看向在場所有人,忽然問道:“還有哪位兄弟願意伸出手,也學家主一般動用私糧幫幫我?小輩們也行,你們每個人攢下的私糧應該有個三五十石。若是願意湊一湊,也能湊個10萬斤。”

 然而可惜的是,在場小輩們全都佯裝沒聽到。

 唯有老輩那些族老們,面色皆都帶著遲疑和思索,足足良久之後,終於有個族老站起來,鄭重道:“這麽多年如果不是十九弟的操勞,咱們彭城柳氏根本晉升不到一流世家。而我們每一支的私財,也不可能攢出現在這麽多……”

 “我決定了,我幫十九弟,拿出100石糧食,湊足5輛牛車運去蘭陵。”

 “就算這1萬斤糧食沒有任何收益,就算這1萬斤糧食是白白送人。那我也認了,虧就陪著十九弟一起虧。”

 又是1萬斤糧。

 家主1萬斤,這個族老1萬斤,柳老頭豁出一切12萬斤……

 總共湊了12萬斤糧,除此之外再也無人出聲。

 柳老頭的面色很奇怪,目光之中仿佛閃爍一種悲愴,足足良久之後,他忽然哈哈大笑,道:“全族糧庫之中,堆放著700萬斤糧食,就算留足三年的吃喝作為保底,也能有600萬斤的閑余糧食可以動用。”

 “600萬斤,卻不能動,只有家主和十四哥願意幫我,加上我總共才湊了12萬斤……”

 “哈哈哈哈,彭城柳氏啊。我操勞奮鬥一輩子的家族。”

 “我曾無數次的夢想,要把家族變成頂級豪門,為了這個夢想,我四十年來兢兢業業。”

 “天時地利人和,我每一次都能攥住,然而那都是小機會,想要成為頂級豪門需要的是大機會啊……”

 “偏偏機會來臨的時候,我竟然只能眼睜睜看它溜走。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分家吧,老子我要分家。”

 柳老頭大笑變成了大哭,大哭之後猛然臉色堅毅,他目視在場所有人,尤其是那些反對他的年輕晚輩。

 幾乎是一字一頓,無比堅決的道:“從今天開始,我這一脈脫離柳氏。按照分家的規矩,我這一脈應該從家族糧庫分到50萬斤糧食……老子現在就我,我一時一刻都不想耽擱。”

 蹭的一聲!

 柳氏家主霍然站起。

 然後是那些老輩的族老們,幾乎全都面色震驚的站起來。

 齊齊道:“老十九,你瘋了不成?”

 柳老頭面色漠然,淡淡看著這些人,忽然仰頭看天,緩緩吐出一口氣,道:“剛才第二支的雲侄兒說,他不知道蘭陵是個什麽地方。他說那裡是窮鄉僻壤,又說那裡上不了台面……小孩子不懂事,你們這些人也不懂嗎?”

 “蘭陵是什麽地方,你們真的不知道嗎?”

 “那裡有一個剛剛被封為大將軍的人,那個大將軍擁有鎮守五個府的權利。”

 “還有他的嶽父,琅琊刺史李博然,雖然官職是琅琊刺史,但是他同時執掌四個州……”

 “比如咱們彭城所屬的徐州,就是那位刺史的執掌地界。而家主你身為彭城郡府的別駕,這麽多年有沒有受過那位刺史的照應?”

 “你被照應過,但也被呵斥過,所以你對於那位刺史的官場手腕,應該比咱家的小輩們熟悉。”

 “那位刺史的手段何等凌厲?”

 “他現在的身份是那位大將軍的嶽父。”

 “一位鎮守五府的大將軍,擁有陛下欽賜的募兵之權,一位執掌四州的刺史,身後站著的是武陽王府……”

 “這樣一股勢力,要在蘭陵築城,並且手筆大的驚人,光是糧食消耗就要數百萬斤。”

 “任何人只要稍微動動腦子,就應該能知道他們的決心有多大。”

 “也更應該能知道,將來的蘭陵將會是何等一座重鎮。”

 “人家來求糧,這是給了天大的機會啊。結果你們呢?你們擔心糧食會虧光……”

 “哈哈哈哈,他媽的,鼠目寸光,無以同路。分家吧,老子跟你們分家啦!”

 ……

 次日清晨,彭城城外。

 280輛牛車,裝載62萬斤糧食,日光浩浩之下,車隊綿延一眼望不到頭。

 啟程,前往蘭陵。

 柳老頭真的和家族分了家,分到了屬於他這一脈的50萬斤糧食,然後他又拿出全支所存的私糧,僅僅留下一年的口糧作為保底,僅僅他自己,就出了60萬斤輛。

 柳氏家主按照約定, 私人協助了1萬斤。

 那個同輩的族老,也按約定出了1萬斤。

 除此之外,再無一人,哪怕柳老頭在分家之時大笑大哭的嘲諷,甚至把世事和未來全都分析給大家聽,然而,仍是沒有一人願意跟誰他。

 ……

 這一日,彭城柳氏鬧分家。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它地方也有豪門在鬧分家。

 並且分家之後,各地都有輛車啟程。

 浩浩蕩蕩的運輸糧食,前往一個以前很少聽過的地方。

 蘭陵!

 郭子儀的蘭陵。

 7017k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