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臣權》五百八十四 海之路
龐煌才發覺,自己在另一個是時空中所抱有的那種打擊貪官的方式根本在大明用不上,因為大明有幾千年沉澱的奴仆制度,因為大明可以三妻四妾,因為大明的就業率並不算高,而且讓官員的家屬務工在那些讀書人的眼裡,還不如殺了他們算了。

 這個社會講究的雖是男尊女卑,但是大男子主義的思想讓這些讀書人強自支撐著自己那可憐的面子,男主外、女主內,這種思想沒有很長時間的糾正根本不可能實現。

 讓這些官員少娶妻妾,皇帝是三宮六院了,怎麽去要求手下的官員,一夫一妻制度,也不是那麽容易糾正的,這些不糾正,就只能眼見著官員的家庭負擔增加,自己不加俸祿的基礎上,他們就會從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有貪汙的理由。

 兩難的選擇,對抗幾千年的風俗習慣,龐煌總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只能徐徐圖之。

 ===========================================================

 這是在另一個時空中已經被大多數中國人遺忘的王朝,曾經的中國三親藩之一,被皇帝們表彰為“守禮之邦”、 “輯瑞球陽”、 “海表藩屏”,中華對這個藩屬國的表彰一次勝過一次,但是現在是什麽一個情況呢?

 琉球,這個在另一個時空已經消失的國度,在三十年前,大明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一上台就一概蒙元的作風,召令天下,設其為“永不征伐之國”。當時的琉球又是個什麽情況呢?

 琉球國內正處於三國分裂的狀態。山南、中山、山北三國的勢力主要集中在琉球大島周邊。三國當中的中山國國王察度看準這個機會,率先遣其弟泰期帶貢品,渡海來中國,朱元璋大喜。當即賞賜《大統歷》及文綺、紗羅給使者。因為琉球當時的社會經濟比較落後,大明皇帝除了賞賜錢財之類的東西之外,還大筆一揮把福建的一些人賞賜了一些給琉球。這些人當中有善於駕船的人。因為當時琉球的航海技術落後,許多朝貢船隻很小,在海上經常遇到風暴,所以往來明朝不是很方便。還有工匠以及一些讀書人,這些人到琉球以後。促進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有些人甚至做到了琉球的大官。

 緊接著剩下的山南、山北也相繼進見,與大明建立關系。在老朱眼裡,這些都是琉球人,但是在琉球人眼裡,他們自己卻不這樣想,除了步調一致的給大明天朝朝貢之外,山南、中山、山北三國在海外依舊為著那片小群島。高喊著統一琉球,而拚的你死我活。

 一切的一切,都隨著張定邊的到來而改變,這個已經出家多年的猛將。憑借自己對水戰的獨特運用,或者是憑借和龐煌之間的協議,帶著那些依舊不肯投降大明的舊部,強勢的介入三國的糾紛之中,並且所向披靡。

 在張定邊的努力和武力壓迫下,可憐山南、中山、山北三國加在一起也湊不出一萬軍隊的群島國家,很快的就逐步走向穩定,但是張定邊並沒有在此做海中霸王的打算,雖然見識廣博,但張定邊畢竟是受過儒家教育的人物,雖然擅長水戰,但對於陸地情有獨鍾,所以他並沒有在海外安家樂戶的打算。

 更何況,琉球群島由當地人統治,大明還可以將其看成藩屬,但如果有張定邊統治,估計朱元璋再禁海,也非要出兵將其滅掉不行,因為張定邊的身份畢竟與別人不同。在龐煌派遣楊傑、王弼等人趕到時,張定邊和傅友德正準備從琉球那裡尋一個傀儡做國王,楊傑帶去了龐煌的建議,將三國的國王召集在一起開會,制定了一個規矩,三國王族輪流當國王,而讓張定邊做國師。實際操縱琉球的事務。

 因為琉球有龐煌想要的硫磺礦產,那是造火藥必須的,而琉球三國在其王族的領導下,肯定能為開發礦產提供源源不斷的勞動力,於是一個很現代的聯邦國家就這樣形成了,不過這個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卻是昔日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

 有了龐煌的指導,張定邊控制了琉球諸島之後,又領著水師相繼去了釣魚島和東番(也就是台灣)、澎湖嶼等地,在那裡招募水軍,特別按照龐煌的意思,大力開發東番的利用性。

 雖然動作很大,但是在朱元璋禁海的前提下,倒沒有在大明引起很大的波動,不過也算是當時東海之上的霸主,特別是開發了東番之後,利用上面雄厚的原始森林資源,在雞籠山一帶建立了自己的造船基地,所造之船不但可以滿足自己,而且多賣給海商和大明、日本之地,算是聚攏了很大的一批財富。

 如今,朱元璋的洪武時代過去,龐煌的景泰天下開始,隨著皇帝強烈開海禁的心思,不可避免的,雙方產生了一些隔閡。

 首先,張定邊清晰的看出了形勢,在南京朝廷沒有開口的情況下,借助調撥日本與高麗之間關系的機會,將陳理、明升接了出來,而小維當時的離開,無不讓龐煌摸不透張定邊的心思,張定邊做的還不過分,至少他去日本大內氏的期間,將琉球交與了王弼去管理,這也是間接向朝廷表示著他無二心,但為什麽要放出風聲說明升之子與小維的婚約?

 張定邊將會以什麽樣子的身份歸順大明?這都是未知數,龐煌在等待著。

 琉球祈請使和王弼所派出的信使陸續到達杭州,不過給龐煌帶來的喜悅竟是那麽短暫。琉球祈請使的到來,是龐煌早就知道的,琉球在張定邊的操作下,已經幾次向大明表示要內附的決心,但是出於不同的目的,無論是朱元璋還是龐煌都沒有答應。這次。應不應該答應呢?龐煌正在想。

 王弼派來的信使,只是例行向朝廷輸送著琉球國發展的近況,隨著龐煌的帝位逐漸穩固,近幾年來。通過各種渠道。大明已經往張定邊的舊部裡面參雜了許多忠於大明的人,滲透只是一個步驟。

 龐煌正在葛嶺行宮那條綠樹掩映的小溪邊散步。他喜歡常來這兒走走。小溪的水流向西湖,這裡林木的幽靜和流水的鮮活,很適合他動中求靜的需要。他改變了歷史,但改變後的歷史更需要他沉穩、冷靜。

 他常常來這裡冷靜地思考一些問題。一來到這裡。他就不由不想到當初他初回大明,那個叫做無暇的和尚,給予他的幫助和信任。張定邊給他的太多了,包括張士誠的藏寶,和早就從海上發展的事業等等,雖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但都是當初龐煌建立自信的底牌。

 龐煌就這樣想著。四周無人,連劉超也被他趕到遠處去了。面向著赤日高照、沒有一絲雲彩的碧空挺了挺身子。這表情是複雜難解的。

 是小事一樁,還是大事降臨?說不清楚。

 在很多皇帝看來只是小事一樁,而在龐煌內心裡卻是大事降臨。雖然他一手導演了北平的靖難。但是他還是不願意將精力全部操心在內耗上面,在他的潛意識中,琉球以及張定邊的舊部應該和平的回歸,但是這種回歸好像不是張定邊願意看到的一樣。

 張定邊已經從日本回到琉球了,王弼的信使傳來的奏折中說明,但是張定邊卻沒有想來杭州的意思,而這次琉球祈請使也未說國師的動向,只是受國王之命前來。

 龐煌詢問過楊傑,也詢問過馮勝等老將,關於張定邊的心思不難猜出,他不願意回歸大明,他的身份也不允許他回歸大明,要降早就降了,何必要等到龐煌當皇帝,而且從小維當初離開京師的舉動可以看出,張定邊也曾經想過就在琉球度過余生,只是被方明謙水軍的介入而打斷了行程。

 錦衣衛在高麗有內線,監視著陳理和明升的舉動,方明謙隨時聽錦衣衛的傳訊攔截,也就是說,如果小維不回歸,明升和陳理根本離不開高麗,就算是離開了,方明謙也會將他們帶回大明。

 而只有這樣,明升和陳理才能到達琉球。

 但是也拉開了兩方的隔閡,雖然張定邊還是按照既定的方針去對待日本和高麗的事情。高麗和大內氏的結盟,日本足利幕府和大內氏重啟的南北之戰,都是他精心設計的,原指望琉球的祈請使一來,琉球內附,再利用張定邊的威名去做好海盜和陳友諒舊部的招降,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以武力的征服,這樣,就可早早讓全國安定,早早開始發展海洋事業。未來琉球州的建立,和未來高麗、日本的平定,意味著海上力量的加強,也意味著龐煌控制力的加強,而張定邊所造成影響的比率也微不足道,最好成為一個抬不上桌面的事情。那麽他將重新安排海上發展的事。

 龐煌的這一打算,也就決定了張定邊淡然出局的結果,但張定邊估計還是不放心將陳理等人交給大明,還放不下自己終於陳友諒的名譽,甚至想著有更多的籌碼和大明交涉。

 因為他們不得不擔心沒有利用價值之後,將得的冷遇是什麽模樣。洪武年間,鬱鬱不得志的人太多了,方明謙就是其中一個,無人過問,戰戰兢兢的度過余生。張定邊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舊部的下場著想。

 但是既然準備開海禁,朝廷自然是不能容忍在自己身側還有強大的水上武裝存在的。要麽歸順,要麽滅亡,這已經是龐煌的心理底限了,日本和高麗在被滅亡之列,對於張定邊的琉球力量,他想和平的收回。但他明白,要和平的收回,那就要給予足夠的誠意。

 所以他從大局著眼,同樣是建議皇帝恩威並用,首先親自來杭州,向琉球發出內附的信號,同時對在杭州操練的水軍進行檢閱,以給予張定邊一定的壓力,因為張定邊雖然這幾年發展的比較順利,但是卻少不了在龐煌暗示下,朝廷給予的援助。琉球的人口基數太少了,就算加上張定邊的舊部。對於開發琉球群島也是十分困難,特別加上寶島東番,也就是另一個時空的台灣,他們更是沒有那個能力。

 果然。龐煌的杭州之行很快見出了成效。張定邊回到了琉球。琉球派出了祈請使,但是對於今後的動作。卻沒有做出太多的說明,在等什麽?龐煌能給他們什麽?

 在此期間,龐煌陸續接到京師中傳來的邸報,以及內廠通過特種手段發來的消息。大明上下正在朝著一股好的勢頭上發展,龐煌本來沒有寄望太深的臨時內閣發揮了很大作用,也可能是想證明文治的好處吧,基本上能把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並且盡可能多的調動出官員們的潛力。

 只是內廠的消息表明,龐煌預想中所說到的派系已經慢慢的出現了,用品級低的官員組成內閣。限制正一品的六部尚書行事,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其中出現派系,三司六部處理日常事務,而需要報於內閣審批備案。內閣則需要請示皇帝進行禦批,這本來是一個十分完美的事情,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竟然會出現派系呢?

 三司六部倒是沒有自降身份去投靠內閣,但是平時的拉攏從內廠送來的情報中可以表示出來。比如方孝孺得子、解縉納妾等等,竟然會全京師震動,雖然方孝孺本人十分明智的閉門謝客,但是也壓製不住的恭賀送禮的腳步,一切的過程,在龐煌的眼裡都是那麽熟悉,看來,在杭州不能長久的呆下去,他要盡早的回到京師,進行他未完成的行政體系組建。

 而在京師的禦花園之中,朱標轉頭看了看在遠處的侍衛,後者馬上明白怎麽回事,快速跑來站定在他的身邊等待吩咐。想了一下,道:“傳胡靖、李貫覲見!”

 胡靖、李貫乃是去年春闈錄取的士子,分別以殿試第一名和第三名進入翰林院為編修,這次龐煌親臨杭州,並未帶老部下,而是給這些新晉的士子一個機會。過了一會,胡、李二人聽命來到。

 “擬旨,著吏部選派能吏往瓊州,調瓊州知府吳雪凡為福建布政使,調王省為浙江布政使,鄭華為杭州知府。”

 因為琉球本是張定邊開始經營的,想和平讓琉球劃入大明版圖,就要沿海地區的官員能夠體會自己的意思,這幾個人本來就很早就跟著朱標,應該可以放心使用。看到胡靖和李貫記下之後,又說:

 “宣琉球祈請使,同意琉球內附,按藩王待遇,請琉球諸王杭州聽封。張定邊為靖海公,經管策劃琉球內附事宜。”

 說完,看看二人的反應,問道:“卿有何意見沒有?”

 胡靖和李貫嚇了一跳,他們是新晉士子,在翰林院不過呆了一年,還沒有參與政事,皇上如此問,不知道是何意思,忙躬身回奏道:“皇上聖明!”

 朱標雖然問,但純粹是下意識的問,並沒有指望能從他們嘴裡得到什麽意見,雖覺從眼下看,還不知道張定邊到底想要什麽,但是早日開海禁更為重要,何況他也急著回京師,在如今的大明,怎麽封賞,封賞誰還不是他自己說了算,有何不可?便說:

 “既然這樣,下去擬旨發往京師吏部備案吧!”

 兩人受命離開後,立即去擬旨,然後朱標又問楊淑妃回來沒有。劉超去查探後給予了否定的回答,他既然做了決定,也不在乎小維此時的態度了,張定邊一定要回到內陸,哪怕在杭州把天竺山劃給他修行也可以,琉球的事情不適合張定邊再插手了。

 這後一段張定邊的活動情況,作為皇帝的他是不清楚的。只是在焦慮中覺得如果是他在主持琉球,雖然不一定會有意外發生。但是朝堂之上的爭議必大,而且下一步朱標的行動,想要有一個統一的朝堂,既然無法回避,只能這樣做了。

 於是,朱標綜合琉球祈請使和王弼信使發來的消息,做出了決定,同時並未向宗人府報備,直接冊封小維為順妃,將其接入葛嶺的行宮之中,然後才昭告天下。這一點比較直接,朝廷大臣還未來得及反對,皇帝就已經將生米做成了熟飯,這是在南京的朝臣們始料未及的。

 十幾日後,從琉球發來張定邊的奏折,以自己為出家人的身份推辭了這次靖海公的封號,並為陳理、明升請封。

 皇帝聽到這個消息後,歎息道:“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如今時世不同了,靖海公不必多言。”用讓前來的琉球祈請使將這句話告知其國師。

 這一番話,雖是輕言細語,卻字字千鈞。從中咀嚼其中滋味,那就是張定邊可以封,但是陳理和明升是先皇遷出去的人,無功無勞的,怎麽封?你忠於故主是一回事,可是現在是大明天下,你還為故主做想,難道是想為陳理等人討得個禍事嗎?

 如果覺得好看,請把本站網址推薦給您的朋友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