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武狀元》第三百零三章 兵部尚書遵旨
穿著大將軍鎧配著大將軍刀的賈芸,本來就英武非凡,頗有大將軍的風采,當這樣的他此刻坐在了“正大光明”匾額下的皇帝寶座上,更是顯得英姿勃勃、威風凜凜,再聯系到他已率領長安營進京甚至佔領了皇宮……
  於是,這幕落在廉良眼裡,讓廉良心裡情不自禁感歎著“新皇啊”!
  這一刻廉良彷佛覺得,眼前的賈芸已經是奪位成功的新皇了。
  而賈芸之所以現在就坐上皇帝寶座,可不是迫不及待想裝逼。
  是因為,在慶朝,一般情況下,老皇帝剛死,繼位者就會被王公大臣們拜見,被稱為皇上,可以坐上皇帝寶座,可以擬聖旨。
  此前皇太后宣布由夏昊繼位後,夏昊就坐過了皇帝寶座。
  登基大典主要是在走一個形式。
  賈芸現在坐上皇帝寶座,是想告訴王公大臣官員們,現在的慶朝皇帝繼位者已經是他,現在他就是皇上,讓王公大臣官員們對他敬畏起來,也方便他接下來說服王公大臣官員們……
  賈芸在皇帝寶座坐下後,正盯著廉良準備問話,就在這時,有長安營官兵來報:“啟稟……大將軍王,曹威曹大人帶著蕭富蕭大人覲見,說有要事回稟。”
  這名官兵在說話時頓了下,因為看到賈芸坐在皇帝寶座上,瞬息之間不知如何稱呼賈芸,按理說,這樣的賈芸已經可以被稱為皇上,但這名官兵還不知自己此刻是否應該如此稱呼,頓了下後還是稱了大將軍王。
  方才站在殿外的王公大臣中就包括了殿閣大學士、工部尚書蕭富。
  賈芸跟蕭富關系匪淺,眼下又是曹威急著帶蕭富見他,賈芸想來,必定有何要事,必定是剛剛曹威聽蕭富說了什麽,賈芸自然不會怠慢:“宣!”
  曹威和蕭富一起走進了殿內,看到坐在皇帝寶座上的賈芸,曹威倒是沒詫異,蕭富則愣了一下也猶豫了一下。
  隨即,蕭富便對賈芸行起了大禮:“微臣蕭富拜見皇上!”
  站在一旁的廉良又苦澀一笑:“……”
  這次曹威則詫異了:“……”
  兩人心裡不約而同想著:蕭大人啊,你這也拜見得太快了吧!
  賈芸也沒想到蕭富在這種事上竟如此果敢,沒想到第一個稱他為皇上的人竟是蕭富,而不是曹威、楚明楷或他的護衛親兵、武將官兵……
  曹威也跟著行起了大禮:“微臣曹威拜見皇上!”
  賈芸道:“曹大人和蕭大人請平身。”
  曹威、蕭富站起身,曹威急著道:“皇上,蕭大人有要事回稟。”
  說完曹威看了眼蕭富,蕭富對賈芸道:“皇上,據微臣所知,皇太后方才已將京營虎符和一份忠賢親王所擬的聖旨交給了忠順親王,讓忠順親王去豐台調動京營了!”
  賈芸聞言皺起了眉頭。
  賈芸知道,他此次起兵進京,只要曹威、楚明楷真的協助他,那麽他此次的威脅便只剩兩支軍隊,一支就是九門步軍巡捕五營,另一支則是京營。
  本來賈芸抱有希望,想著自己在這件事上會不會也有大氣運,九門提督任天嘯也歸順了他,同時,當他佔領皇宮,皇太后還沒來得及派人去調京營……
  可惜,賈芸在這件事沒有這般的大氣運了。
  任天嘯沒有歸順,而盡管賈芸迅速佔領了皇宮,皇太后還是已經派人去調京營了,派去的還是忠順親王這個跟賈芸素來不和的……
  那麽眼下的局勢就可能危險了。
  京營有四萬官兵,戰力雖比不過長安營,卻也強大,而且京營大軍就駐扎在神京城城外西南方向的豐台,距離皇宮不到四十裡。
  好在,忠順親王才剛離開沒多久,到了京營,京營節度使調兵還需要耗費時間,軍隊趕來神京也需要耗費時間,即便京營節度使率領一支騎軍先奔襲到神京城,整個過程至少也需要耗費一個時辰。
  對現在的賈芸而言,時間已經很緊迫了!
  當即,賈芸看向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廉良:“廉大人,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的虎符在哪?”
  虎符,是皇帝調兵遣將的兵符,代表著軍權,外形為伏虎狀,一塊虎符會被分成兩半,一半交給軍中將領,一半皇帝持有。
  皇帝調兵遣將時,將自己持有的一半虎符派人交給軍中將領,兩半虎符匹配,便意味著皇帝的軍令。
  虎符可不是只有一塊,有不少,比如,有長安營虎符,有京營虎符,有九門步軍巡捕五營虎符……
  廉良頓了頓道:“就在殿內暖閣。”
  賈芸點了點頭,帶著曹威、廉良一起走進暖閣,這間暖閣既是天治帝經常休息的地方,也是天治帝經常待的書房。
  很快,曹威便發現了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的虎符,賈芸又坐在書桌邊快速擬了一份聖旨,蓋上了傳國玉璽的印章,傳國玉璽也在這間暖閣裡。
  賈芸將聖旨和虎符交給了曹威,下達了一番命令。
  賈芸命令,讓曹威火速跟楚明楷、龐遠一起,即刻去找任天嘯,說服任天嘯歸降,然後帶著任天嘯,由外城到內城,讓九門步軍巡捕五營撤軍,外城七門和內城九門全由禁衛軍、護軍營守衛,將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看管在外城的大營。
  若任天嘯仍不願歸降,曹威、楚明楷、龐遠便火速率軍趕往外城,借助聖旨和虎符,由外城到內城,強行佔領外城七門和內城九門。
  希望此事能夠順利!
  除此之外,賈芸還有一手準備,那就是說服廉良這位軍機大臣、兵部尚書,據賈芸所知,現任的京營節度使呂連,跟廉良關系匪淺,可以說,兩人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廉良是呂連的恩師和朋友。
  所以賈芸試圖說服廉良,讓廉良去說服呂連這位京營節度使歸順!
  蕭富先離開,曹威沒立刻離開,賈芸讓他稍等,準備說服廉良。
  就在這時,又有兩人來殿內覲見,分別是穆甫和余可平!
  賈芸知道,現在神京城內的錦衣軍已經擴充到三千人。
  而賈芸此前是錦衣府指揮使,哪怕已經離職一年多了,他在錦衣府還是有著很大威信。
  而孟靖死後,神京城內的錦衣軍,為首的便是穆甫、余可平,兩人都跟賈芸關系匪淺,曾是賈芸的心腹屬下,也都是賈芸的朋友。
  賈芸還知道,受到孟靖刺殺天治帝的影響,錦衣府被禁衛軍看管,穆甫、余可平也被禁衛軍看管,兩人本來前途灰暗……
  這種情況下,賈芸此次起兵奪位怎麽可能不動用錦衣軍?三千人的錦衣軍,也是一支不弱的軍隊了,何況賈芸相信這支軍隊會對他忠誠。
  事實上,此前楚明楷派親兵徐旌去找賈芸時就說了,曹威和楚明楷建議賈芸,一旦率軍進京就調動錦衣軍。
  錦衣府衙門就在皇宮前方,穆甫、余可平就被看管在衙門裡,看管的又是楚明楷旗下的禁衛軍。
  方才賈芸率軍來皇宮時,就讓楚明楷派人去宣召穆甫、余可平了,所以眼下,穆甫、余可平都來到乾清宮覲見。
  穆甫、余可平走進了殿內,看到坐在皇帝寶座上的賈芸,兩人都愣了一下也都猶豫了一下,隨即,余可平率先行起大禮:“微臣余可平拜見皇上!”
  穆甫素來謹言慎行,饒是如此,也跟著行起大禮:“微臣穆甫拜見皇上!”
  賈芸滿意地點點頭,當即將眼下的情況大致說了一番,然後便肅穆道:“你二人是否願率領錦衣軍忠心幫朕守衛皇宮?”
  余可平道:“願為皇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穆甫也緊跟著道:“微臣願意!”
  賈芸當即走進暖閣,快速擬了份聖旨,交給穆甫、余可平,有了這份聖旨,兩人率領三千錦衣軍守衛皇宮就更方便了。
  賈芸要讓禁衛軍、護軍營去守衛外城七門和內城九門,意味著皇宮的守衛軍力就弱了,主要就剩下幾千長安營騎兵,有必要加強守衛,三千錦衣軍先用在這裡。
  穆甫、余可平帶著聖旨去召集錦衣軍了。
  這時賈芸看向方才一直站在殿內的廉良,對廉良道:“廉大人,你可知道,目下我慶朝已面臨著亡朝的危機?”
  廉良頓了頓道:“臣知道。”
  這簡單的三個字就讓賈芸心裡感到驚喜,雖說廉良沒有稱呼賈芸為皇上,也沒有自稱“微臣”,卻自稱了“臣”,哪怕這還不能說明他認可了賈芸這位新皇,至少能夠說明他對此事沒有多大的抵觸心理。
  賈芸問:“為何?”
  廉良說了起來,說的是,清朝尚未平叛,景家估計也要在西部起兵造反,而景家一旦起兵,實力可能會比此前的清朝更強大。
  還有一點,廉良也沒忌諱,坦然說出,那就是現在賈芸起兵奪位了,意味著慶朝內部也可能要大亂……
  這種情況下,慶朝可不就已經面臨亡朝的危機了!
  賈芸點了點頭:“不愧是朕素來敬仰的廉大人。”
  賈芸隨即嚴肅道:“廉大人,朕敬仰你,故目下朕要對你坦誠相見地說一番話,請你仔細聽著。”
  “朕已率領一萬長安營騎兵進京,隨後還會有長安營大軍趕到。”
  “朕已得到曹大人、楚明楷楚大人的協助,也有一部分九門步軍巡捕五營歸順了朕,還會有錦衣軍的協助。”
  “另外,朕已招將飛符,調內蒙營大軍、外火器營大軍進京協助朕。”
  “朕也要派曹大人、楚大人去解決九門步軍巡捕五營,讓禁衛軍和護軍營守衛外城七門和內城九門,若此事順利,即便京營趕來,也對朕構不成多大威脅了。”
  “若此事不順利,朕旗下的各方軍力,便要跟京營在神京城內大戰,朕相信,即便如此,朕也可在這皇宮之中等到長安營大軍的趕到,到了那時,京營必定會被朕擊潰!”
  “只是,這場大戰一旦發生,神京城將戰火紛飛,硝煙彌漫,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到時這座都城就會被毀,眾多百姓就會遭殃。”
  “而且,慶朝軍力將會因此大損,接下來就很難抵擋造反的景家和水家,也可能會有其他勢力起兵造反,也就多半要亡朝!”
  “朕此次起兵,並非只是為了一己私利,也是為了慶朝!”
  “廉大人應該知道,若朕不起兵,新皇就可能會是皇長子,皇長子為人高傲且愚蠢,若他做了新皇,朕不認為他有能力應付朝廷亂局和平叛景家水家,慶朝也多半要亡朝。”
  說到這裡,賈芸突然從皇帝寶座上站起身,走到廉良身前,對廉良鞠了一躬:“朕請求廉大人,以大局為重,以慶朝存亡為重,以神京城為重,以城內百姓為重,幫朕前去說服京營節度使呂連歸順!”
  “此事若成, 朕封廉大人為一等國公,從此以廉大人為友,朕也可向廉大人擔保,此事若成,朕便有十足信心,平叛了景家水家,維護我慶朝江山!”
  賈芸的這番話確實夠坦誠,不過還是有誇張之處。
  誇張之處在於,即便賈芸要率軍跟京營在神京城內大戰一場,導致慶朝軍力大損,接下來他也多半能阻擋造反的景家和水家,因為他正在製造刺刀燧發槍和手榴彈,且還有其他先進武器可以研發製造……
  賈芸對廉良如此坦誠,在於他了解廉良,知道廉良為人不陰險,且對他賞識,此前忠順親王對康興帝提議罷免他的長安節度使職位,廉良就反對了。
  此次說服廉良,讓廉良去說服京營節度使呂連歸順,也是曹威、楚明楷的建議,即便兩人不如此建議,賈芸也會這麽做。
  廉良沉思了一會兒後,跪了下來:“微臣遵旨!”
  賈芸開心地笑了,這還是他起兵後第一次開心的笑。
  當即,賈芸快速擬了一份聖旨給廉良,派了五百名長安營騎兵,由一名心腹武將率軍,又讓曹威轉告楚明楷,派五百名禁衛軍騎兵,共一千騎兵,護送廉良通過西直門離京去找呂連。
  因為其他內城外城的城門,現在還都被九門步軍巡捕五營守衛著,廉良若通過這些城門離京,可能會遇到阻攔,而西直門被長安營佔領,西直門內的大街也布滿了長安營、禁衛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