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說好的文字修仙,怎麽就具現了?》第33章:李有才,通典藥房【新年快樂】
  這大藥房倒是滿街都是,畢竟醫藥品的利潤擺在那裡。

  尤其是這幾年,可以說是遍布大街小巷,甚至都不需要走幾步就能找到一家大藥房。

  這些大藥房掛著綠色背景的門頭,就連名稱也很雷同,大多名為“某某堂”大藥房。

  不過宗澤要找的是那種傳統的中藥大藥房。

  實在不行,中西結合的大藥房也能湊合。

  只是現在,中藥房越來越少了,宗澤印象中十幾年前的時候還有不少中藥房和中西醫藥房。

  可現在基本上都是西藥房了。

  不過中藥房和中西藥房還是有的,就是數量少了不太好找。

  想到這裡,宗澤拿出了手機,打開了導航app,開始在附近搜索【中藥房】。

  很快app就推送出了幾個相關地點,最近的一家中藥房距離三寶路只有七八百米,名叫【通典藥房】。

  步行過去大概需要八九分鍾。

  整個江海區本來就算是通城的老郊區了,不管是三寶街附近,還是虞家小樓所在的香堂社區附近的樓房都顯得要老舊一些。

  行走在這種街道上,會有一種回到十幾年前的錯覺。

  尤其是冬日蕭瑟的時候,這種感覺會變的更明顯。

  要是這時街邊再出現個冒著香甜氣息的烤地瓜小推車,那就更符合意境了。

  ……

  就在宗澤離開三寶街,尋找中藥房的時候。

  原地的攤主便給發小發了個信息,也不談符籙的時候,只是表示對他老宅中的其他老物件也感興趣,這個周末應該會再去一趟。

  很快,他發小就回復了過來。

  三條語音5秒內消息,排列的整整齊齊。

  “正好,我昨天又在閣樓上整理出一些老物件。”

  “其中有一份民國時期的老報紙,不知道你感不感興趣。”

  “不過那份報紙保存的不太好,基本上都酥了,稍稍用力就會破碎,到時候你過來看看吧。”

  看著發小的消息,攤主嘴角一勾,發了個ok的手勢表情。

  據他所知,這發小爺爺奶奶已經去世了好幾年,而家裡的那座老宅是八十年代末修建的兩層小樓。

  外牆貼著白色的格子瓷片,在八九十年代很常見。

  至於宅子裡的這些老物件,都是在喬遷新居時搬過去的。

  期間也應該搬運了好幾次,直到近二十年來,徹底塵封,無人問津。

  應當是從他爺爺的父輩,甚至是再老的一輩流傳下來的。

  “看來這次去得好好問問才行,這批東西都有點名堂啊。”

  “說不定王海生那小子的祖上是個大人物呢!”

  攤主自言自語,撩起軍大衣的下擺重新坐在了小馬扎上。

  那本厚實的《鄉下姑娘城裡郎》被他丟在了一邊。

  他現在可沒有心思看小說了,一心都想著發小家老宅的那些古物。

  之前的那批古書中,有幾本類似於地方縣志的古籍,記載著兩百多年前通州府的情況。

  還有一些是製符的書籍應該也是同一時期的,保存的還算不錯,這麽多年了書頁依然堅韌。

  書封上用篆體寫著幾個大字《通海符籙書》。

  不過上邊的內容雲裡霧裡的,還描繪了許多難以看懂的符文。

  他手裡有幾個古書交流群。

  群內都是同城本地的書籍收藏者,他們從近二三十年的老書、雜志。

  再到建國以來的報紙、書刊。

  再往上就是民國乃至百年之前的書卷、書籍都有涉獵。

  至於竹簡、銅簡之類的則相對較少,這樣的東西通常都是文物,500塊錢加一面錦旗上交國家是最好的選擇。

  像是線裝古書之類的,倒是沒有太嚴格的講究。

  能夠流轉至今的基本上都是批量的印刷本,存世量並不小。

  官方的博物館也有收藏和備份,對此的監管並不嚴格。

  就像是古銅幣的玩家一樣。

  攤主名叫李有才,80後生人,深受各種地攤文學和收藏節目的影響,從一開始的年代書籍收藏,變成了三寶街的小販。

  這個行當輕松倒也輕松,靠風潮掙錢,也靠運氣掙錢。

  前幾年“撿漏”一詞通過小說和電視劇火爆了之後,還真有一波撿漏熱潮。

  隨便弄點兒做舊的銅器都能掙錢,賣出個三五百的,這一天就夠了。

  要是運氣好碰到不會還價的“小豬仔”,那就是開張吃一個月的買賣。

  這一行的開價幾乎達到了成本價的百倍左右。

  就像那張符籙,明明是附贈得來的,理論上成本為0,他也敢開個500塊錢的價格。

  正是因為如此,那些深諳此道的收藏“玩家”們,基本都是直接砍掉一位數再說。

  就算這麽砍,攤主也依然有錢掙!

  不過這幾年, 三寶街的小攤生意差了不少,只有那些有固定門面的文玩店生意還算過得去。

  主力客戶是那些年紀在40歲到60歲之間且經濟條件較好的中老年男性。

  李有才揣著手機,看了看安靜的群聊,想了一會兒才編輯了一條信息發到了群裡。

  “群裡有老哥對民國時期的報紙感興趣的嗎?”

  “成色不錯,就是紙植纖維脫水嚴重,變脆了一些。”

  群裡的都是老狐狸,絕不能胡扯八道,李有才基本如實相告。

  很快就有了回復。

  山水如意:“變脆倒是可以用石灰水脫酸法來解決,關鍵是這份報紙的內容。”

  山水如意:“若是內容貼合近代大事件,群裡肯定很多老哥會要的。”

  …

  群裡一下熱鬧了起來。

  這個時候一個用水墨畫做頭像的人@了李有才。

  我為墨中客:“老李,上次那批古書不錯,很有收藏價值,如果還有的話記得聯系我。”

  李有才連忙回復起來,這個墨中客可是同城古書收藏這個小眾群體裡的“高玩”。

  只要書到位,他都會給個好價錢!

  ……

  另一邊,宗澤也終於到達了導航上的【通典藥房】。

  這是三寶街附近的一條弄堂。

  不僅老舊,而且狹窄逼仄。

  路旁還停放著老舊的二八大杠自行車。

  而這個【通典藥房】的門店就在弄堂裡,招牌是一片褪色廣告布,看起來破破爛爛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