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明末開始生存》第106章 賈縣令的野望
兩天后,文啟東以二萬兩的巨額銀子,買下了山谷外寬六裡長十裡的一片荒地。

 看似面積很大,只不過一小半是荒山,能被開墾成良田的土地,也不過一萬多畝。

 這樣的面積,還是貧瘠的生土荒地,要是以古代的土地種植技術,想養活二千多人,確實有點勉強。

 不是文啟東不想花錢多買點土地,而是再擴大購買的面積,就是山外的良田了。

 山外的那些良田,不只歸屬於那些鄉紳,相當大的一部分土地,主家是附近的藩王府郡王府,文啟東不想和這些藩王、郡王打交道。

 整個明朝,中原之地是分封藩王最多的地方,從黃河北到長江北,光是一字藩王就封了十幾個,加上藩王們的嫡子受封為郡王的,到了明朝後期,這片地域上的郡王多達幾十上百人。

 這些藩王郡王,每封賞一個,就要佔據百萬、幾十萬、幾萬多少不等的最肥沃良田。

 這些良田從哪裡來,當然是從民戶哪裡圈佔,把一片片的自耕農,劃為王府下屬的佃戶。

 雖然這些良田還歸原土地上的農戶耕種,可土地的歸屬已經更換了主人,土地的出產稅賦也不再交給朝廷,而是被藩王郡王府截留。

 幾十上百家藩王郡王,堆集在中原河南這一小片地域,造成的結果,就是這一地域七成以上的土地,在名義上歸這些藩王郡王所有。

 之所以說是名義上的,是因為這七成被佔據的土地,至少有一小半良田,實際的主人是那些王府的屬官和本地的官吏。

 這是一個借著王府的名義,大肆侵佔農戶田地的利益集團,是從上到下勾結在一起的,一條侵吞朝廷稅賦的利益鏈。

 面對這樣的一條‘頑固’利益鏈,強勢如張居正這樣的首輔,也沒能完全動搖他們。

 土地都被王府和這些官吏鄉紳們佔了,原本這些土地應上交朝廷的稅賦被他們吞了,那每年需要上交國庫的稅賦從哪收?

 從礦產上嗎?,萬歷因收礦產稅,被文官們抵製,天啟也被汙蔑為木匠皇帝,因為地方上的礦產,絕大部分是官紳們在開采。

 想收商業稅更是沒門,朝廷要想收商業稅,那就是與‘民’爭利,是必須抵製打倒的‘惡政’。

 但朝廷的稅賦還是得收啊,因為朝廷需要收取稅賦,來維持權力機構的運轉。

 皇室的用度,藩王們的歲糧,軍隊的兵餉,官員們的俸祿等,都是需要朝廷下撥錢糧的,這些錢糧都需要靠農稅來支撐。

 為了完成任內的稅賦,地方官員隻好把這些稅賦,都加派到還保有自己土地的自耕農和小地主頭上。

 古代的社會生產力本就底下,明朝末年又趕上氣候反常,農戶地裡的收成少不說,還三年兩頭欠收絕收。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耕農需要承擔的稅賦還逐年增加,到了天啟和崇禎年間,一戶自耕農,要擔負起原先十戶幾十戶的稅賦。

 這樣高的支出,哪是普通的自耕農戶能負擔的起的,為了完稅,自耕農們隻好把田地,賣給那些不用交稅的官紳讀書人。

 惡性循環開始了,這樣的土地兼並,在明朝末年達到了高峰,陝西有些縣,一個縣能收取稅賦的自耕農,不到本縣原有農戶的五十分之一。

 怎麽辦,縣裡的官員和衙役只能殺雞取卵,把剩下的自耕農也全部逼破產。

 失去了土地的自耕農,為了活下去,只能起來造反……

 就是這修武縣,去除了王府及官紳們的土地,能交稅的自耕農也是不多了。

 修武縣衙,賈縣令躺在躺椅上,悠閑地喝著茶,旁邊的無煙炭火把整個書房烤的暖洋洋的。

 喝了一口香茶,把手中茶杯放到躺椅旁邊的小茶幾上,賈縣令感歎道:“這椅子,坐久了,會消磨人的意志啊!,那道士如此會享受,還能道術有成,難不成真是嫡仙人轉世?”

 旁邊的師爺接過話頭,奉承著賈縣令,“就算那道士是真仙人,現在不也在太尊的管轄下……”

 “你說那道士,既然修道有成,那麽勞心勞力的收治那麽多流民幹什麽?,難道真為了福德……?”

 賈縣令雖來到修武縣時間不長,可鳳山觀這個地名幾乎天天都能聽到,對鳳山觀內的一切當然不陌生。

 這不,身下的躺椅,旁邊的小茶幾,那燃燒的無煙泥炭,都是從那山谷道觀裡離流傳出來的。

 對於自家東翁的心思,旁邊程師爺心知肚明,無非是對道觀的土地錢財起了貪念。

 賈縣令是淮安人,其祖父、父親都是舉人,雖其父祖都沒能考上進士,但他父親是做了十幾年官的,官位最高做到了縣丞,家裡也擁有良田千畝,算是書香小富之家。

 到了賈縣令,三代的積累,終於出了他這個進士,雖只是三甲末尾進士,但也算更換了門楣,成了真正的官紳之家。

 人的欲望會隨著外在條件而變化,賈縣令家只是舉人功名時,家有良田千畝感覺還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家裡出了進士,就感覺那點家產有點拿不出手了,怎麽也得家有萬畝良田才匹配進士之家。

 可在淮安這樣的江北魚米之鄉,想擁有萬畝良田,那可不是一般的困難。

 良田早就被瓜分完了,想擴張自己的田地,只能出高價購買。

 可錢從哪裡來……

 “那道士的買地錢是怎麽安排的?”

 程師爺還在思忖著怎樣委婉的和自家東翁說一下,打消他對道觀的貪念,自己東翁雖也年近三十,可由於一直在讀書,世事經歷的少,還不知道有些人的錢財碰不得。

 還沒想好怎樣勸說,見自家東翁又惦記上了那道士的買地錢,連忙回道:“那二萬兩銀子,除去幾名鄉紳的地錢,還余一萬五千三百四十兩,暫時還沒有入縣庫……”

 “截下來一萬兩你看怎麽樣?……”

 聽到自己東翁準備直接拿走一萬兩,這樣的貪欲,讓程師爺的老心臟禁不住的狂跳了幾下。

 程師爺今年四十五,秀才出身的他,已經做過兩名縣令的師爺了,也算師爺界的老人了。

 近十年來,跟過倆個縣令,也見過不少州縣主官,但像自家這位新雇主如此貪的,還真不多見。

 程師爺為難的說道:“那……,這……,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名目,畢竟這筆銀子知道的人太多,縣裡其他官員哪裡,也需要分潤一二……”

 其實,程師爺想建議自家東翁把這筆銀子留下來,放在縣庫,但使用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些銀子,足以應付今明兩年的稅賦了,現在的行情,一名縣令能完成百分之六十稅收,就能在官員考評中得到優卓。

 要是自家東翁能連續三年考評優卓,再拿錢活動一下,三年後,一個知州或同知之類的官是沒跑了。

 雖說三甲進士一般無望部堂內閣這些高位,可混成三品、從二品大員還是可以的,人嘛,踏入了官場,總得有點理想不是……

 可要以自家這位東翁的搞法,沒有強力貴人提拔的情況下,怕是四品的知府都是無望。

 不要看明朝末期官員好像是都很腐敗,可要想升官,那也是要講究名聲和資歷的,這兩條至少能說的過去,才好提拔你。

 自家東翁這才剛為官,就眼中只有銀子,這可不行,自己得勸勸,要不然會連累到自己在師爺界的名聲。

 程師爺看自己東翁不說話,猶豫了一下,說道:“太尊,這幾年天災人禍,修武縣這裡也不好過。加上周邊藩王郡王佔據了大片良田,使得稅費收不上來。

 上任縣尊就是完不成稅費,連續三年考評下等,只能回家。

 好在東翁自是吉星高照,遇到那鳳山觀擴張觀田,這由荒山變來的銀子,東翁用作的好了,早日升遷,離開這無法施展拳腳之地,豈不為好……。”

 賈縣令躺在搖椅上,微閉著雙目,看似在小憩,又像是在思考問題。

 半響後,賈縣令才聲音幽幽的說道:“那道士看來是真有銀子啊……。”

 程師爺苦口婆心的說了半天,卻等來這樣的一句話,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不但老心臟跳的厲害,連頭都是嗡嗡的。

 看著悠閑的躺在椅子上,貌似一切盡在把握的賈縣令,程師爺忍了忍心緒,想到人家高薪聘請自己的目的,自己作為一個師爺應盡的責任,還是委婉的開口道:

 “東翁,這兩個月來,屬下已經探知了那道士的底細,自從那道士來到了修武縣後,一開始就是大手筆,銀子花的如流水一般。

 可奇怪的是,本縣的那些官吏鄉紳,沒有哪家去明著打主意。

 屬下詳細打探後,才知那道士不但會五雷大法,還和東廠,九千歲有交集,前幾個月進京,聽說就是九千歲相招,還治好了今上的疾病,才得封鳳山真人。

 如今閹黨勢大,東翁,切不可操之過急啊……。”

 賈縣令在程師爺的話語聲中,漸漸停止了搖動,雙目閉合,好像真睡著了一般。

 程師爺在一旁靜立了片刻,見自家東翁一直沒反應,也沒有再言語,微微躬身施了一禮,動作輕慢的轉身向書房外走去。

 快到門口時,聽到身後傳來一句“閹黨,閹黨終會倒台的……。”

 程師爺身體一愣,在書房門口停頓了一下,卻沒有轉身,隨後就打開房門,從溫暖的書房裡,走到了室外的冷風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