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從明末開始生存》第198章 朝廷的封賞
第199章 朝廷的封賞

出了政務大院,文啟東不知該往哪裡去了。

回郡主府?

丈母娘趙王妃熬好了魚湯,等自己回去喝呢!。

可想安穩的喝魚湯,就得把趙王妃的心願了解了,趙王妃的心願,就是答應朝廷給出的那些條件。

朝廷給出的那些條件,總體來說, 除了稅收外,其它都是一些名義上的要求。

但就是這些名義上的要求,對鳳山觀屬下各地方上的民心,也是會造成影響的。

答應了朝廷的要求,這些地方在名義上就歸屬大明了,這些地方上的人,就是大明的子民,如果以後文啟東要靠這些地方的人造反, 在大義上會給人留話柄。

和大義名分相比,至於向朝廷交稅,反而不是一件要緊的事。

要知道,大明的稅,都是針對擁有土地的農民的,山陽鎮和連雲鎮,幾乎沒有擁有土地的民戶,鎮內的人,大部分都是鳳山觀的佃戶。

朝廷要是來鳳山觀地盤上收稅,可不是想怎麽收就怎麽收的,交多少稅,可不是朝廷說了算,給多給少,要看文啟東的心情,就是隻給一兩銀子,朝廷也只能接受。

問題是,哪怕是一兩銀子,文啟東也不想給, 他不想便宜那些貪官汙吏。

明朝的垮台,最大的原因不是天災,而是財政的破產。

朝廷沒有了收入,沒有錢維持國家機構的運行,養不起軍隊,隻好倒閉關張。

為什麽朝廷沒有了收入,朝廷的那些稅收都到哪裡去了?。

明末的各種稅賦響銀,其實並不重,還沒有到了讓民戶傾家蕩產都交不起的地步。

朝廷的稅賦不重,可卻擋不住底下的各級官吏層層加碼,朝廷一錢銀子,到了底層,那些稅吏們就會收到一兩、二兩,把農民家裡的最後一粒米都收走了,逼得老百姓隻好造反。

多收的那些銀子,不是上交朝廷,而是被上下的各級官吏瓜分了,收刮老百姓的錢,九成以上,進了那些官吏的腰包。

文啟東不想把自己辛苦搞來的銀子, 轉手送進那些貪官汙吏的腰包。

可要是不答應朝廷的條件,丈母娘一家的事就解決不了,丈母娘就不會高興,連帶的,自己妻子的情緒,也會受到丈母娘的影響。

說實話,文啟東走的是長生仙道,不是凡人爭霸流,他建立的各個領地,除了山谷是他的根本,山陽鎮是為了保障他的舒適生活外,其它地方對文啟東並不重要。

其實,那些地方就算讓朝廷擁有虛頭的名義也沒什麽,反正影響不了實質的歸屬。

特別是海外的領地,要是名義上歸屬大明,反而會符合華夏民族的利益,不會造成法理上的分裂,以後新的大一統王朝建立,領土面積可以順勢外延。

從大道理方面來說,同意朝廷的方案是可行的,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同意了朝廷的旨意,會給這些地方帶來壓力和麻煩。

就拿連雲鎮來說,名義上歸屬朝廷後,面對明末朝廷入不敷出的困局,鎮內的千萬石存糧,就是一個負擔,大義名分上的負擔。

以前可以自己掌控,按計劃收治流民進行移民,不需要看朝廷的臉色,朝廷也沒有借口進行道德綁架。

現在名義上歸屬朝廷了,河北出現了大量災民需要糧食,山東的災民也需要糧食……。

給不給?

給的話,一石糧食最多一升能到災民嘴裡,不給的話,各種指責和抹黑就會鋪天蓋地而來。

這種輿論歪曲,原時空後世,人人都已經能睜眼看世界了,還會受到輿論風暴的影響,

好多人還不能明辨是非的跟著起哄。在這愚昧的古代,民眾的思想,更是掌握在那些官紳和讀書人的手裡。

萬歷年間,蘇州織戶暴動抗稅,把收稅太監打死,就是底層的織戶受到那些官紳主家愚弄的結果。

織戶辛苦勞作掙得錢少,不夠養家糊口,那是受到了他們作坊主剝削的結果,這是直接關系。

而作坊主,就是那些開辦作坊的官紳們,卻對工人說,你們的工錢都被朝廷剝削走了。

這話對、也不對。

對的一方面,朝廷是在收作坊主們的稅,但這個稅很低,影響不到工人的工錢。

但那些作坊主,為了不向朝廷交稅,就把工人收入低的原因,強加到朝廷的頭上,鼓動工人鬧事,從而達到自己抗稅的目的。

對這一點,文啟東看的很清楚。

所以,面對朝廷開出的談判條件,他不想理會,不想招惹那些狗皮膏藥一樣的麻煩。

不答應朝廷開出的條件,就要作通趙王妃的思想工作,免得自己後院起火。

想了半天,文啟東覺得躲避不是辦法,還是要去直接面對,就不再猶豫,徑直回了郡主府。

自從朝廷來人,恢復了自己的王妃封號,趙王妃對皇帝的態度立馬就變了,由原先的憤恨,變成了感恩戴德,連帶的,對朝廷給出的選擇,也心熱起來。

至於自家的富貴,需要鳳山觀付出一定代價這個事實,她就直接視而不見了。

在趙王妃的心目中,自家女婿的東西,那就等於是自己的東西,作為王府的儀賓,就要有這個覺悟,沒見王府裡的其他儀賓,連自己本人都屬於王府。

也就是自家的這位儀賓特殊,要不然,太監來郡主府頒旨時,趙王妃就直接當家作主,答應朝廷的條件了。文啟東一回府,就遇到了趙王妃那熱切的目光。

見文啟東回來,趙王妃忙對身邊的侍女呵斥道:“秋香,你這蠢丫頭,還呆在那幹啥,沒見姑爺回來了嗎,還不趕快侍候著……。”

在丫鬟下人的侍候下,文啟東淨手洗面忙活了一陣子,等忙完坐下後,面對趙王妃和妻子詢問的目光,文啟東一時沉默了。

看文啟東沉默不語,趙王妃的熱切目光漸漸變冷,等了一會,先開口說道:“賢婿是沒有答應朝廷的條件吧?。”

文啟東笑了笑,語氣輕松的回答道:“王妃,朝廷的條件我看了,有些條款要求過分,小婿我沒有立即答應,等回頭讓政務處和朝廷的人協商後再說吧。”

聽了文啟東的話,趙王妃明顯不高興,沉著臉說道:“賢婿說朝廷要求過分,哀家到沒看出來,無非是損失一點銀子罷了……。”

看文啟東不接自己的話,趙王妃又說道:“只要由椿恢復了王爵,哪怕拿哀家的俸祿補償道觀的損失都行。唉……,由椿本來好好的做著郡王,清荷本也是郡主,現如今都成了庶人……。”

旁邊的清荷聽王妃說出這樣的話,連忙插話道:“母妃,您怎能這樣說,咱們這日子不過得好好的嗎,王兄也做了海外的國王,不比以前要好……。”

對自家的女兒,趙王妃就沒那麽客氣了,對著女兒厲聲呵斥道:“你懂啥,咱家是那種缺吃少喝的人家嘛,普通人家的富貴對咱家算個啥,咱們是皇族,作為朱家的人,要是被除了族名,你父王躺在寢陵裡也會不安的……。”

清荷被自家母親一通呵斥,眼淚都快掉出來了,一邊是母親,一邊是丈夫,她不知應該幫誰說話。

文啟東一看母女倆要爭吵起來,連忙說道;“母妃息怒,清荷沒有說不幫她的兄長,這件事,是朝廷有求咱們,談一談條件,對由椿反而更有利。”

為了安丈母娘的心,不讓自家後院鬧騰,文啟東保證道:“母妃不用擔心,小婿定會讓朝廷加封由椿王爵封號。”

得到了文啟東的保證,趙王妃的臉色馬上由陰轉晴,立即又笑容滿面的招呼道:“哎呀,說了這半天,魚湯都快涼了,秋香,趕快給後廚說一聲,把魚湯再熱一熱……。”

交代完秋香熱魚湯,趙王妃回頭對文啟東說道:“賢婿,這新鮮的魚湯很是滋補,賢婿你一會多喝點……。”

文啟東對丈母娘的變臉技術,心裡暗暗腹誹不已:“這也太現實了,不拿出點好處,看來連熱魚湯都喝不上了。這,這天下的丈母娘,看來都是一脈相承的……。”

隨後的兩天,在文啟東的示意下,政務處和朝廷來人幾經協商,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

“朝廷對連雲鎮、大員島、呂宋島擁有名義上的主權。連雲鎮每年定額上交稅賦銀子兩萬兩。大員和呂宋,朝廷各派一名禦史算作監理。

作為回報,朝廷下發眀旨,封朱由椿為宋王,位列親王爵,封地為呂宋島,允許其恢復建立親王三衛,以護衛其領地。”

和朝廷達成協議後,朝廷以最快的速度,頒布了幾道聖旨,除了加封朱由椿為宋王的聖旨外,還有對清荷郡主和文啟東的封賞。

清荷被改封為山陽郡主,實領山陽鎮為封地,文啟東又重新恢復了鳳山真人的封號,就連鳳山觀,也不再是山野小觀,得到了朝廷正式承認。

這樣一來,鳳山觀下屬的田地,就不用靠文啟東武力抗稅了,算是正式的給予了免稅。

對於朝廷的加封,按規矩,是要進京去謝恩的。

要依文啟東的意思,不用去謝恩。

朝廷不過是在事實上,順水推舟給了一些虛名,朝廷沒有損失一兩銀子,反而得到了不少好處,哪裡用的著去謝恩。

可作為現代人的文啟東,卻受不住媳婦的念叨,隻好陪同丈母娘一家,前往京城走一趟。

喜歡從明末開始生存請大家收藏:()從明末開始生存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