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近中午時,已經步行二個多時辰了,文啟東看看遠處,所見之處,官道右側,隱隱有一村落。
文啟東決定中午就在該處休息,順便到村落裡看看,真實了解一下這一時期,底層民家的狀況。
自己要回這時空的老家,後世是一個鄉鎮,現在恐怕是鄉野小村,也許連鄉野小村都不存在。
後世老家的鄉鎮,可是處於黃河北岸平原和太行南麓的交界處,還更靠近山地一些,基本是半山區了,只不過山勢較矮,山地間有大大小小的平緩坡地。
鄉鎮好像是民國時才出現的,據老人傳言和縣志記載,沒有啥悠久的歷史,也沒有在當地傳承很多輩的姓氏家族。
兩地相隔按說不太遠,看看這邊的鄉村情況,那邊也應誒不會相差太多。
改變了形象身份,現在的文啟東,也不怕再被別人視為異人了。
願意主動接觸這時空的人,主要是需要哪一種歸屬感。
人類是一種群居屬性的動物,沒有修煉成‘太上忘情’之境,同類的群居,是人類個體情感的必需,是完善個體成長的保證。
就是成為了高級生命體,成仙成佛了,也不就是脫離了群體,要不然那些仙佛為什麽還爭搶‘香火’(當然,咱現在是寫修仙小說,不是去論證‘香火’之爭就是凡俗個人團夥的利益之爭)
就是從現代哲學上講,‘太上忘情’也不是讓人完全斷絕七情六欲,而是學會拋棄。
拋棄身外之物,拋棄光陰的浪費行為,拋棄放不開的情緒……,也就是要學會忘卻和放下。
文啟東離成仙還差得很遙遠,做為習慣了現代繁華和到處人擠人的社會環境,到明時空十幾天了,基本都是一個人。
要不是幾次衝突,遠距離也時常看到同類……,孤獨久了,心理素質不堅強的人就會出現‘被拋棄感’的心理問題。
如果這樣的問題嚴重,就會有,如,自閉、抑鬱、性格突變……等心理疾病。
當然,作為已經混了幾年社會的‘社會人’,經歷過無數次被蔑視、被拒絕挫折的銷售員,文啟東的精神情緒、心理素質絕對比大部分人要堅強。
心理承受力再強,現在也還是一位凡人,也還不能完全脫離人類群體獨居。
看似很近的村莊,又走了近一刻鍾才到,有點望山跑死馬的意思。
這可能和文啟東現在的視力加強有關,通過修煉,特別是進化能量的改造,文啟東現在的視力,要好於平常人的最好視力了。
村莊並沒有挨著官道,處於官道二裡地之外,。
這也是古代村落的普遍特點,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為了避開官道上的麻煩。
那些行走於官道上的掌權者,來來往往的豪強,這些能有隨時驅使平民權力的人,就是平民無法擺脫的最大麻煩。
離官道遠一些,再在村莊和官道間,人為的挖出幾道溝,連通官道的路也多轉幾個彎……,有些不必要的麻煩不就少些了嗎。
這也使得文啟東走到官道和村落平行處後,發現,要到村落去,一裡多地直線距離,還要多走上二倍多路才能到達村莊。
文啟東站在官道路邊,看著遠處的村落,猶豫了,可能是幾道彎的路,打消了前去的欲望。
就在文啟東猶豫之時,從村落裡奔出兩人。
其中一人雙手懷抱一物在胸,仔細看去,懷抱的好像是一孩童。
看兩人雖神情緊張,
快步匆忙,但懷抱兒童的漢子顯得很小心在意,文啟東感覺不像是拐賣兒童。 本來已經猶豫的文啟東,看到這種情景,遲疑之間轉念一想,也不是非去不可,還是繼續前行吧,走到大的集鎮後再休息也好。
文啟東轉身重回官道,還沒走出多遠,就聽得後面的喊聲。
“道長留步,道長請留步……”
聽到喊聲,文啟東回頭看了看了,原先奔出村莊的兩個漢子,這時已拐過了那村道的幾道彎,離官道很近了。
離得近了,也就看的更清楚。
兩個漢子,一中年一青年,穿著都是短衫,衣服上打著不少的補丁。
就這出村到官道的距離,兩人都跑的見汗了,顯得神色更是慌張。
見文啟東回頭,其中中年漢子神情焦急中帶著希冀,一邊向著前疾行,一邊向著文啟東點頭叫喊。
“道長,道長留步,道長救命呀……”
文啟東停下腳步,回身看著向自己奔來的兩個漢子。
幾個呼吸之間,兩個漢子就來到了問啟動面前。
不等文啟東開口詢問,抱孩子的漢子就跪倒在地,另一位也躬身施禮。
“道長,有請道長了,救救孩子吧,道長……”
文啟東很是詫異,搞不清情況,自己是一個道士,不是大夫,難道自己的這一身裝扮,更像走方的郎中?
雖然迷惑,看到陌生人跪倒自己面前,做為現代人,肯定感覺不自在啊。
趕緊上前一步,把人先扶起來,阻止對方施禮後再說。
扶起對方的同時,大腦也在尋思,怎麽回事,不像是碰瓷啊……
扶起了兩人,看看漢子懷中的孩子,再看看兩個漢子。
“兩位,有話好好說,不要多禮。”
“道長,求道長慈悲,救救孩子吧……”
救孩子?,文啟東有點懵。
“怎麽,孩子生病了?”
“是啊,道長,孩子病的厲害,村中沒有郎中,還望道長慈悲,給孩子看看吧。”
給孩子看病,自己不是醫生啊!
“這……,我——貧道不會治病,你們還是帶著孩子趕快找醫生吧,趕快,不要耽擱了病情了。”
“道長,孩子燒的厲害,這離縣城還遠,還求道長慈悲啊……”
官道上,一方求救心切,一方被求治病有點慌……
要是有明眼人在,此情此景,看到文啟東的神情應對,就會看出,文啟東這個道士有點不對勁。
要是本時空的真道士,遇見這種情況,不是先扶起人,而是先淡定詢問何事,然後再根據情況,參考自身的能力,思量出不出手。
不先扶人,因為對方一看就是兩個身份低下的農夫,作為身份超然的方外之人,先矜持一下也沒什麽。
另外,一看兩人的神情和懷中的孩子,要是經驗豐富的,一眼就會看出是孩子出了急症。
這個時候,還有良心的道士,就會掂量一下自己在‘醫’上的造詣,決定出手還是拒絕。
也就兩個見識不夠的農夫,再加上內心焦急,雖感覺文啟這個道士,和以前接觸的道士有點不一樣,但看對方衣著華麗、形象不凡,想來是對方身份高貴,不想理會自己這些農夫。
兩個漢子哪裡知道,他們遇到的是今天剛新鮮出爐的假道士。
這也是文啟東這個假道士,還沒完全熟悉道士在古代的多重身份。
古代道士,基本都學習‘五術’,即:山、醫、命、相、卜。
山,簡單解釋,就是道教的經義,教派的不同,各自學習的經義也不同。
醫,就是字面意思,醫術, 治病救人的本事,當然,也是各有傳承,符水、草藥、煉丹……。
命、相、卜三項,差不太多,看風水、算命、殯葬、做法……,九叔乾的事,就可歸此三項中。
所以,在古代,道士的身份是包含多樣的。
現在,文啟東在兩個漢子眼中,那就是醫生、郎中,是孩子的救命稻草。
開始的慌亂過去後,隨著文啟東的詢問,兩個漢子的解說,文啟東終於搞清楚了狀況。
孩子是兩天前就病了,剛開始還好,只是低燒,給孩子用了一些當地的土法治療後,抗了兩天,今天孩子突然高燒了,土法也不管用了。
明末時期,可是沒有鄉醫院村診所這些機構的,醫生郎中也是極其缺乏的,技術高明的大夫,更是幾百裡方園也難有一個。
鄉人得了疾病,能抗就抗,抗不過去就尋一些土法偏方,再不行,才出錢請郎中。
還有很多不請郎中,找一些附近的神婆神漢,求一些符水……
結果可想而知,抗過去了,就是神婆神漢的功勞,抗不過去,那就是命中注定,閻王爺要收人了。
道士,在這缺醫的時代,再鄉民眼中,那是比神婆神漢還要高明的存在。
兩個病急亂投醫的農夫漢子,出門就碰到文啟東這個道士,比以前他們接觸到的道士都要顯得高貴的道士。
心裡直念‘祖先保佑’孩子有救了,出門就能遇到道士,家裡的獨苗能保住了。
面對這種情況,看著兩個漢子祈求的眼神,看看已經燒的昏迷的孩子,文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