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重生為阿鬥,開局扶劉備》第200章:曹丕的大決斷
諸葛亮望著宛城雄偉的城牆,思緒翻湧。

“此城不容易進攻啊。”

曹真的防禦,銅牆鐵壁一般。

還有魏國的大軍駐扎在許昌,隨時支援各個方向。

就目前而言,宛城似乎沒什麽機會。

孫權對壽春的攻勢也減緩了,頭腦愈發冷靜。

諸葛亮試探進攻幾次後,便宣布退兵回穰城進行休整。

並且好心地告訴了孫權一句。

如今戰爭持續了一年多, 對財政的消耗極其嚴重。

所幸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勉強維持了北伐軍隊的士氣。

孫權拿下了合肥,戰略意義深重。

他也擔心曹丕針對,於是宣布暫且退至合肥休整。

趙雲的任務完成了,暫接皖城駐兵。

南北對峙的局勢,又繼續持續下去。

劉備久攻潼關不下,暫且退至長安,發展勢力。

魏黃初五年(224), 漢章武四年末。

劉禪奉命修繕長安,以作為進攻魏國的橋頭堡。

他發動了十萬勞役,以及十萬士卒,共計二十萬人馬,展開了對長安城的規劃。

到處都是忙碌的場景。

“長安缺乏足夠的木材,這可怎麽辦?”關興頭疼道。

關中地區作為秦漢的政治中心,對森林的破壞極其嚴重。

畢竟都是就近砍伐木材,以做民用。

劉禪另辟蹊徑,道:“從今往後,不以木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而是燒製磚塊。”

直百司已經研究出了燒製城磚的工藝,但還沒有具體地運用。

漢朝的城牆,大都是土製,還沒有城磚的概念。

劉禪搶先將磚頭用在了民宅上。

直到章武五年, 長安城才完成了初步的修繕,能夠勉強住人了。

只是一些設施,還沒有完善。

劉禪拓展了街道的寬度,以及設置了很多公共廁所, 挖掘化糞池,以達到淨化城市的目的。

等到長安發展起來,必是煥然一新。

而漢室的商隊通過北方的商貿渠道,與鮮卑人做起了生意。

劉禪以鐵礦、糧食,大量地購買鮮卑人的戰馬。

鮮卑單於步度根,慷慨地出售了叁千匹戰馬。

這對於缺乏戰馬的漢軍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

劉禪秉持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暫時的朋友原則,開展了與步度根的貿易。

黃權親自去了一趟草原,確立了雙方的互市。

在此期間,步度根盛情地款待了黃權,並且談到了合作事宜。

“吾願南下劫掠並州,助漢軍北伐,不知道漢軍願意給什麽好處?”

黃權沉默了半晌,道:“在下不能確定,需要通報陛下。”

“希望能夠收到好消息。”步度根自信道。

消息傳回長安,劉備鄭重地商討了此事。

“若是鮮卑能夠出兵,必能牽製魏國北方的兵力, 對我軍非常有利。”法正讚同道。

“不可。”

“絕對不可,漢軍秉持匡扶漢室的大義北伐,此乃正義之舉,”

“怎能邀請鮮卑,劫掠大漢百姓?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劉禪搖了搖頭,態度十分堅決。

“現在北方屬於魏國,是不是大漢百姓,還有待商榷。他們幫助的,可是曹魏。”法正正色道。

“戰爭再怎麽殘酷,都不應該主動殃及百姓,若是舍棄了此本心,吾等與魏國的禽獸何異?”劉禪沉聲道。

“阿鬥說得對,朕不能負了百姓。”劉備一錘定音。

劉禪與鮮卑互市,最多是為了獲取足夠的戰馬,彌補漢軍的短板。

否則他一塊鐵、一兩鹽都不會向北方運輸。

為了維持與步度根的關系,劉禪命人準備了明珠、大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類珍品,購買鮮卑的戰馬、牲畜、牛羊皮等等。

對於劉禪來說,這些珍寶空有價值,一點作用都沒有。

只有兌換成物資,充當貨幣的作用,才能體現出它們的價值。

步度根果然非常喜歡,雙方又交易了兩千匹戰馬,以及五千頭牛,兩萬頭羊。

接下來哪怕黃權出價再高,步度根也不肯販賣戰馬了。

要知道,戰馬是他們命根子。

步度根不可能削弱部族的力量,去做這一筆生意。

五千匹戰馬,已經到了他的極限了。

劉禪將這些戰馬,全部編到大漢鐵騎中。

馬超麾下的騎兵,共計兩萬人,開啟了地獄一般的訓練模式。

此前劉禪在叁輔之地屯田的作用,開始凸顯。

漢軍獲得了一大批糧食的補給。

屯田的規模愈發擴大,因為此戰一定不會輕易結束。

到了漢章武五年。

步度根還沒有采取行動,另一位鮮卑首領軻比能按捺不住了。

他率軍劫掠並州,拉開了新一年的戰事帷幕。

漢軍主力繼續攻打潼關,諸葛亮、趙雲會師,攻打宛城。

徐盛、呂范會師廣陵,戰曹休。

孫權、陸遜繼續攻打壽春。

曹丕派遣徐晃總督壽春,防禦江東。

爾後,他遵循賈詡之謀,率魏軍主力,奔襲廣陵。

廣陵之戰,徹底爆發。

江東猝不及防之下,為曹丕所趁,徐盛部潰敗,呂范乘坐大船出海。

魏國水師整裝待發,隨時都有奇襲江東的可能。

危急之下,徐盛在建業周邊百裡,築起圍欄,製造籬笆。

圍欄上設下假樓稻草人,在江面設置浮船。

很多人以為這樣沒有意義,但徐盛依舊堅持,在短短兩天時間內,打造出一條防線。

魏國水師抵達廣陵,望著綿延數百裡的圍欄,驚愕萬分。

曹丕乘坐的龍舟,突然遇到暴風海浪,船身破裂。

魏軍憚懼!

曹丕望著長江而不敢渡,感歎蒼天果然眷顧江東。

魏國奇襲的戰略,失敗了。

天塹的存在,保護了江東。

孫權不敢戀戰,退至合肥一帶,生怕被曹丕斷了歸路。

魏禦史中丞鮑勳認為勞兵襲遠,日費千金,不可伐吳。

曹丕大怒,左遷鮑勳為治書執法。

尚書蔣濟上表謂水道難通,宜從長計議。

曹丕遂退兵,給了江東喘息的機會。

而自以為撿了便宜的軻比能,在並州戰場上,被並州刺史梁習教訓了。

魏黃初六年,梁習擊敗鮮卑軻比能,大破之,殺敵數千。

軻比能狼狽北逃。

恰巧步度根是軻比能的死敵,二人常在北方交戰,爭奪鮮卑大單於的地位。

數相攻伐都沒有分出勝負。

此刻軻比能實力受損,步度根當然不會放棄落井下石。

他率軍討伐軻比能,把軻比能趕到幽州代郡、上谷之地。

軻比能算是鬱悶到了極點。

魏國的主力雖布置在南方,卻也不是異族能夠欺負的。

曹丕大讚梁習,給了五百金、兩千匹絹。

潼關有曹叡、司馬懿、張郃,依舊固若金湯。

宛城的曹真也不是好惹的。

戰局一度僵持了下去。

後霖雨百余日,蜀道斷絕,潼關攻勢受阻。

劉備退兵返回長安,整軍待戰。

北方風起雲湧。

軻比能為了討伐步度根,與鮮卑十幾個部落結能聯盟。

他們共同立下誓言,都不得把馬賣給中原人。

田豫知道後,覺得鮮卑的聯合,會威脅到邊境的安全。

於是,他以重金向鮮卑首領素利購買一千匹戰馬。

價格是以往的兩叁倍。

素利哪裡經得住誘惑?

當場答應了!

軻比能大怒,集結各部討伐素利。

素利急向田豫求救,田豫擔心鮮卑因此互相兼並,造成更大的危害,於是出兵討伐軻比能。

軻比能又敗,走投無路後,向輔國將軍鮮於輔求饒。

“我與素利為讎,往年攻擊之,而田校尉助素利。”

“我臨陳使瑣奴往,聞使君來,即便引軍退。”

也就是說,軻比能討伐素利,只是因為私仇,絕對不是因為素利賣馬給中原。

軻比能聽說鮮於輔率軍來了以後,立即退兵了,表示自己沒有反心。

“步度根數數鈔盜,又殺我弟,而誣我以鈔盜。我夷狄雖不知禮義,兄弟子孫受天子印綬。”

至於和步度根之爭,是因為步度根殺了軻比能的弟弟,而且汙蔑他是強盜。

身為外族,他不知禮儀,但接納了天子的印綬,應該得到尊重。

鮮於輔遂向田豫解釋,田豫招安軻比能。

北方遂定。

步度根也接納了魏朝廷的封賞,不再為禍邊境。

這是北方草原的一貫伎倆,打不過就認慫,先苟著發育。

等到時機成熟,再劫掠一番。

但如今魏國北方邊境兵力不足,田豫、鮮於輔、牽招等將軍,也沒有采取過激的手段。

這給了曹丕一記定心丸。

他終於可以肆無忌憚地與蜀中、江東作戰了,放手一搏。

只可惜他高興還沒多久,冀州爆發了饑荒。

曹丕隻好遣使者開倉廩振之。

屯田積累的糧食,在此刻發揮了作用。

曹丕昭告道:

“今內有公卿以鎮京師,外設牧伯以監四方。”

“至於元戎出征,則軍中宜有柱石之賢帥,輜重所在,又宜有鎮守之重臣,然後車駕可以周行天下,無內外之慮。”

“吾今當征賊,欲守之積年。”

叁月,通討虜渠。壬戌,熒惑入太微。

曹丕繼續南征江東,準備與孫權死磕。

鮑勳繼續勸道:

“往時龍舟飄蕩,隔在南岸,聖躬蹈危,臣下破膽。”

“此時宗廟幾至傾覆,為百世之戒。”

曹丕不聽,執意南下。

辛毗諫曰:

“吳、楚之民,險而難禦,道隆後服,道洿先叛,自古患之,非徒今也。”

曹丕大怒,喝道:

“如卿意,更當以虜遺子孫邪?”

曹丕大興舟師二十萬征吳!

他寫信給曹叡,第一次表明心跡。

“吾東,撫軍當總江東;汝西,撫軍當總潼關。”

決然的氣勢,令人動容。

魏舟軍入淮,威逼江東。

孫權駭然失魂,這不是故意找他麻煩嗎?

放著威脅最大的蜀中不管,專門攻打江東。

就好像,亡國也要帶上江東一樣!

孫權哪裡經歷過這樣的陣仗?

當即有些慫了。

此戰,江東除了拿下合肥,一點收益都沒有。

反觀蜀中,已經佔據了涼州,以及叁輔之地。

雖然丟失了南陽半郡,但無傷大雅。

江東呢。

這麽拚命作戰,到底是為了什麽?

難道真要和曹丕魚死網破嗎?

咯噔!

馬謖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因為他已經猜出了曹丕瘋狂背後的目的。

他要逼迫江東談和!

如果江東不同意,那麽就血戰到底。

潼關、宛城處於守勢,短時間內無法攻破。

江東軍成了最大的破綻。

這可如何是好?

馬謖立即前去參加軍議,很明顯孫權已經和親信討論過了。

他見到馬謖後,道:“此戰,江東要暫避鋒芒了。”

果然,孫權已經有了退兵的意思。

繼續征戰下去,江東不會獲得任何好處,反而會讓自己處於風口浪尖。

這就是人心啊!

“王上,只要繼續堅守,何懼魏軍?”

“江東有最強大的水師,縱使魏軍要來,也不可能是江東的對手。”

馬謖繼續勸說孫權。

於是,孫權決定暫且觀望一陣。

魏軍至廣陵,曹丕臨江觀兵,兵有二十餘萬,旌旗彌數百裡,有渡江之志。

孫權震駭。

江東惶恐不安!

辛毗秉持曹丕的意志,出使江東,道:

“吳王何苦助劉備奪取天下呢?”

“只要吳王退兵,陛下將既往不咎,與江東停戰,簽訂盟約。”

“以合肥為界。”

也就是說,曹丕承認孫權目前所佔據的領地。

只要孫權肯退兵!

孫權立即與群臣商議,著重問了陸遜的意見,道:

“伯言,你有把握拿下壽春嗎?”

陸遜沉默不語,最終道:

“徐晃不亞於張遼,恐不能破。”

於是,孫權決定退兵,與魏國簽署停戰協議。

馬謖聽說這件事後,竭力阻止,但無濟於事。

縱橫青、徐的志向很美好,但孫權目前沒有看到獲勝的可能。

繼續戰爭下去,江東的經濟秩序必然崩潰。

等到停戰協議正式簽訂,孫權便不再接見馬謖。

馬謖憤而歸國。

陸遜勸說孫權道:“馬謖之能,可抵一州,王上絕對不能放他回去。”

“不可,江東退兵為無奈之舉,若扣押了馬謖,就給了劉備討伐的借口。”孫權拒絕道。

他不好意思親自出面,於是派遣諸葛瑾招攬馬謖,被馬謖劈頭蓋臉訓斥了一頓。

江淮的戰局,擱置了下來。

曹丕緩了一口氣,卻突然收到消息,獻出此謀的賈詡,病逝了。

他痛哭流涕,悲戚萬分。

“文和!文和!”

“吾師去矣……”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