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帳!混帳!”
曹叡雷霆咆孝,怒不可遏。
他才剛剛登基,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場戰敗。
而這份羞辱,竟是孫權給他的。
這是曹叡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的!
江東偏安一隅,一度被曹魏所忽視。
在北方看來,江東也就水師厲害, 其他一無是處。
倘若江東膽敢野戰,魏軍會給他們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魏國真正的大敵,應該在西蜀才對。
沒想到在曹叡登基的時候,孫權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無論如何,朕都要奪回壽春。”
曹叡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莊嚴地宣布。
這是皇帝的意志所在!
“陛下, 現在處於國喪期間, 不宜用兵啊。”陳群躬身一禮,聲音有些顫抖。
“這句話, 你應該去對孫權、對劉備說。”
“倘若朕什麽都不做,如何對得起先皇?”
曹叡咬牙切齒,恨不得立即提兵討伐孫權。
眼看群臣還要再勸,曹叡不耐煩喝道:
“好了!”
“都別勸了,朕意已決。”
魏國緊鑼密鼓,積極備戰。
曹叡提拔司馬懿為太尉,出鎮許昌,總督宛城、江淮等地。
司馬懿無奈走馬上任。
在許昌任職的時候,他提拔了一名典農都尉,影響了未來的格局。
此人正是鄧艾。
鄧艾出身為南陽新野一帶的大族,後來曹操南下,掃蕩荊州,將南陽部分百姓, 遷徙到汝南作屯田民。
鄧艾有口吃,起初為放牛娃。
但他從小有大志向, 決心通過奮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司馬懿很賞識他的才能,征召他為太尉府的掾屬。
鄧艾初露鋒芒。
而孫權的討伐檄文, 也從江淮地區, 擴散出來。
“操之所行,其惟殺伐小為過差,及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
“丕之於操,萬不及也。今叡之不如丕,猶丕不如操也。”
曹操殺人從不怕少,只怕殺得不夠多。
曹丕不如曹操,曹叡不如曹丕,一代不如一代。
“漢饗國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行氣數終,祿胙運盡,普天弛絕,率土分崩。”
“孽臣曹丕,遂奪神器;丕子睿繼世作慝,竊名亂製。”
“權生於東南,遭值期運, 承乾秉戎, 志在拯世,奉辭行罰, 舉足為民。”
天下震動。
這是孫權出的第一拳,打得曹叡腦袋瓜嗡嗡響。
而他與蜀中的盟約,則是第二拳。
“天降喪亂,皇綱失敘,逆臣乘釁,劫奪國柄。”
“始於董卓,終於曹操,窮凶極惡,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無統,民神痛怨,靡所戾止。”
“及操子丕,桀逆遺醜,薦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麽麽,尋丕凶跡,阻兵盜土,未伏厥誅。”
……
“自今日漢、吳既盟之後,戮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好惡齊之,無或攜貳。”
“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各守分土,無相侵犯。”
盟書送至蜀中,劉備自然響應。
消息傳到鄴城,曹叡又一次氣炸了。
先前是流言,現在又是兵戈、盟約,蜀中、江東聯合起來對付魏國。
這是為什麽?
當然是覺得曹叡好欺負了!
曹操在的時候,不見有這種情況。等到了曹丕,孫權好歹還搖擺一下,知道當牆頭草。
至於現在,孫權已經不裝了,一點也不掩飾。
就是要北伐魏土,往死裡欺負曹叡。
孫權北伐的決心,已經超過了漢室。
因為他看到了希望,捕捉到了希望。
曹叡恰恰是給了希望的那個人,他自然不甘心。
“孫仲謀!孫仲謀!”
曹叡呼吸急促,口中念叨著孫權的名字,已經恨之入骨。
“不除此人,難消朕心頭之恨。”
曹叡決定向江淮地區增兵!
舉國之力,也要讓孫權吃不了兜著走。
他終於明白了,為何先皇會先攻打江東,迫使江東退兵。
因為孫權是真真正正的小人,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至於盟約?
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魏國的物資、援軍紛紛抵達許昌,再由許昌進行調配。
司馬懿忙得不可開交,他知道一場大戰,要降臨了。
此戰,關乎魏國的國運!
如果勝了還好,一旦戰敗,他們將失去黃河以北的土地。
這是魏國絕對不能容忍的。
司馬懿終於重視了此事,必須拿出渾身解數去應對。
漢章武六年(226)秋。
漢軍在長安地區,集結了十五萬兵力,籌備攻打潼關。
太子劉禪為主帥,大將軍關羽為副帥,車騎將軍、司隸校尉張飛為先鋒。
正式向魏國宣戰!
劉禪安排好直百司和西涼鐵騎的接觸、交接後,立即趕往長安,與關羽等人匯合。
馬超已派遣足夠的斥候,盯梢河東方向,生怕被魏國騎兵偷襲。
西涼各地,執行堅壁清野,不給魏軍留下任何地補給。
當然,有很多羌人部落需要放牧,不願遵守撤退的號召。
劉禪想了想,還是沒有為難他們。
畢竟命是自己的,他們自己決定。
魏將夏侯淵屠戮過隴西、武都等地,曹真也大屠過河西,成就了一將功成萬骨枯。
魏軍要是劫掠百姓,劫掠糧草,劉禪一點都不意外。
等到他抵達長安,眾將都已經等候多時了。
起初劉禪還有一些擔心,心高氣傲的關羽擔任他的副將,會不會有情緒。
但在看到關羽兩鬢的白發後,他似乎明白了什麽,心中感慨萬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終有一天,歲月會吞噬一切。
“殿下!”
“殿下!”
劉禪入堂後,喊聲此起彼伏。
現在的劉禪也有二十歲了,器宇軒昂,龍章鳳姿。
更有滅國之功傍身!
年紀輕輕,他已經做到了很多將軍一輩子做不到的事。
但這遠遠不夠。
劉禪的野心,不會止步於此。
他目光如炬,環顧眾將,朗聲道:
“父親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讬禪以討賊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帥獎三軍,北平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
“克複漢室,還於舊都!”
劉禪提高了聲調,眾將皆高呼:
“克複漢室,還於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