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家後門能到明末》第105章:金門的治療能力
“朕以為,大事將成,入住中原不再是夢!”

皇太極的聲音在禦書房中響起,眾人那疲倦的神色稍微好轉一些。

看著眼前這些朦朦朧朧的臣子,皇太極心中不滿。

可沒有表現出來,如今大事將成,倒也不用太過在乎。

只是稍微不滿, 之後便沉寂下去。

他的名望在最近這段時間裡下降的厲害,若是此事能成,將會一掃疲態。

最先反應過來的便是皇太極的那個磕頭蟲,雖然還不清楚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但這並不妨礙他拍馬屁。

“陛下乃是不世出的真龍天子,不管什麽事情, 都逃不出陛下的手掌心!”

范文程聲音洪亮,讓人生厭, 在書房中不斷的回蕩著。

皇太極極為受用, 捋著下巴上的胡須,笑容滿面。

享受了范文程的吹捧,皇太極將桌子上的那封情報拿給旁邊的太監。

說道:“把這封情報交給范愛卿吧,讓他讀一讀,讓在場的這些人都了解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太監小心翼翼的把情報拿給了范文程。

接過情報後的范文程,粗略的看了一眼上面的內容,隨後大聲的朗讀起來。

書房中的眾人神色各異,代善陰沉著臉,什麽都沒有說,只是靜靜的看著皇太極。

這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之前什麽消息都沒有得到。

代善想說什麽,可情報在前,一時間不知該怎麽說。

多爾袞的臉色很難看,這對他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本來就和皇太極有仇,巴不得皇太極威望不斷下降,情報上的那些內容如果都是真的, 那情況可就不妙了。

這不就是在說,皇太極的威望又回來了嗎?

前些日子的那些糟亂事還有什麽影響?

皇位上的這個人,可是多爾袞的仇人。

書房漸漸的安靜下來,皇太極環視一周,笑呵呵的問道:“諸位,覺得如何?

孫傑統兵北上,目標正是大同,根據晉商情報所言,他為無令調兵,無令調兵為謀反,想必孫傑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皇太極的聲音中多了不少興奮,往日的那些陰霾此時全都一掃而空。

“陛下聖明,早就料到了此事。

陛下坐鎮中央,便知天下事,實乃天下第一聖君!”

范文程的吹捧聲再次響了起來,引來房間眾人陣陣惡寒。

“為今之計便是取得和孫傑聯系,盡管不知道為什麽索尼他們沒有將情報傳回來,但咱們不能坐而等之。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當年先帝起兵時,正是抓緊了來之不易的時機,才成就大業,若是咱們躊躇不敢動,恐怕徒增煩惱!”

皇太極語氣平緩的說道。

他心裡也著急啊,他的威望現在已經跌倒了谷底,要是再不能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以後還怎麽帶兵?

別忘了,和皇太極不對付的人,還多的是。

當年努爾哈赤設立的八王議政才被掃盡垃圾堆多長時間啊?

要是再不能取得勝利,恐怕八王議政的苗頭將無法止住。

最近這段時間,已經有不少人在說八王議政這事了。

要是派人前去核查,一來一回誰知道要花多久?

期間要是沒事,倒也罷了,可誰能保證不會發生其他事?

皇太極是個皇帝沒錯,可下面盯著他的人依舊不少。

且不說別人,光是代善和多爾袞他們兩個,就足以讓皇太極頭疼。

“此事,有些蹊蹺,要是真的如此,為什麽索尼他們沒有情報傳回來?”

代善率先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他要阻止這件事發生。

不是說他不相信情報上的內容,而是要阻止皇太極收拾人心。

此事要是成了,那勝利的天平將會徹底的倒向他們。

這樣一來,皇太極的威望將會無以複加,甚至將超越老奴。

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要是真的如此,那他們將再無翻身之地。

所以說,不管這事有沒有蹊蹺,是不是真的,都不能讓其發生。

說起來,建奴這邊也是一團亂麻。

松錦之戰時,皇太極正值壯年,可忽然就暴斃了。

最關鍵的是,他沒有留下任何遺旨或者遺詔。

也就是說,皇太極壓根就沒想到自己會死。

皇帝都是權利生物,不可能在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之時而沒有任何舉動。

不可否認,皇太極的能力出眾,要不是他,建奴永遠都只是關外的一夥土匪。

建奴能入關入主中原,過半的功勞都在他皇太極身上。

這樣的人,不可能會做出遺禍無窮的事。

他的死實在蹊蹺,到底和代善多爾袞他們有沒有關系,真的很難說清楚。

皇太極皺起了眉頭,臉色變得很差。

他知道自己的這些兄弟都是些什麽東西,必須要用一場勝利震懾住。

事實上,這就是皇太極的死穴。

從登基之初,他就顯得非常急躁。

時常入寇京師,時常攻略草原。

他必須不停歇的向他的族人證明,他皇太極是一個英明皇帝。

建奴內部其實早已經有了隱患,只是皇太極用連翻的勝利壓住罷了。

“此事為什麽不是真的?”皇太極呵斥!

代善還想再說什麽,可當他看到皇太極那狠辣的目光時,終究還是閉上了嘴。

皇太極到底還是說一不二的皇帝,很快便鎮住了場面。

深夜就這麽過去,終於商量出了一個策略。

其實是皇太極單方面的任命罷了。

任命舒穆祿·譚泰為領隊大將,帶著皇太極的手令,前往山西聯系孫傑。

這個舒穆祿·譚泰是正黃旗的一個牛錄額真,是皇太極手中的一員悍將。

歷次戰事,永遠衝鋒在前,征戰多年,數次先登。

在建奴入關之後,領兵征討江西,戰功赫赫。

是尼堪死後,建奴的又一大戰力。

只可惜,他又要走上黃泉路了。

皇太極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讓孫傑和自己產生聯動,雙方兵馬一東一西,同時進攻大明京城,讓大明疲於奔命。

要是操作的好,說不定能將京城拿下來。

為了戰事順利,皇太極甚至拿出了一個異姓王。

要是孫傑相助有功,授予一等王,僅次於建奴八王,允許世襲罔替。

說白了,就是給孫傑一個****。

皇太極就好像陷入魔障一樣,整個人變得偏執。

也不知道怎麽回事,自從和孫傑對上,整個人就變得有些魔障。

往日的沉穩以及狠辣消失的一乾二淨。

其實,這一切都源於皇太極那顆太想勝利的心了,他操之過急了。

這方面,他越來越像那個微操大師了。

皇太極終究要為自己的武斷付出代價,為輕視孫傑付出代價。

......

還是那個天,蒼蒼茫茫,和往常沒有什麽區別。

譚泰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帶著幾十個隨從朝著大同方向而去。

他不知道孫傑現在到了那裡,皇太極的命令催的緊,讓他在三天之內趕到大同。

頂點小說

三天時間夠了,只是少不得晉商幫助。

孫傑騎著戰馬,走在前往大同的路上。

已經不剩幾天了,三天之後肯定能到達。

本來能早一些過去,可路上要忙著秦商的事,要護送商隊以及布置情報傳遞系統,難免浪費了一些時間。

來明末這麽長時間了,孫傑已經能熟練的騎馬了。

事實上,孫傑不止能熟練的騎馬,身體素質還在不斷地增強。

穿越之前,孫傑雖然常年健身,可身體素質有限,說不上差,但絕對不是頂尖。

力量上甚至不是陳虎的對手。

可是現在,陳虎壓根比不上孫傑。

如果只是純粹的力氣,陳虎拍馬也追不上。

起初還有些疑惑,不知道怎麽回事。

時間久了,漸漸發現了原因。

每一次使用金門,那金色的光總會溢出一些,鑽進孫傑的身體。

盡管當時沒有什麽感覺,可是每次穿越溢出來的金光總會默默的滋養孫傑身體。

量變產生質變,吸收的金光多了,身體素質自然就變好了。

好處不止這些,孫傑甚至發現,那金門溢出來的光,甚至還有治療的作用。

有一次,孫傑在明末吃壞了肚子,怎麽都止不住,就像是噴泉一樣。

好漢架不住三泡稀,要是不管,後果難料。

明末的醫療水平有限,加上又不認識幾個靠譜的郎中,於是想著回現代治療。

誰知道,剛剛穿越過去,那些不適症狀盡數消失,就好像從來沒發過病一樣。

本來還以為是心理作用,便用小刀劃破自己的手指。

結果果然如同猜想的那樣,當他穿過金門後,手上的傷口盡數愈合,那平整的皮膚,就好像從來沒有受傷一樣。

事情至此,孫傑心裡最後的擔憂也徹底平息。

金門有這種能力,那不就是說,只要以後還留有一口氣,孫傑就能無限復活。

天邊飄來幾朵烏雲,在天際上低旋。

孫傑早已經習以為常,在乾旱頻發的北方,這些烏雲基本上都是一些樣子貨。

只是隨意的輕瞥一眼,便帶著隊伍接著往前。

其實,在大同和山西中間還有一座關隘,那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雁門關。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這座關隘見證了無數歷史,見證了中原王朝和草原部落連年征戰。

王朝幾經沉浮,草原部落幾經變更,可雁門關還豎立在那裡,亙古不變。

兩宋時,雁門關是對抗草原部落的橋頭堡。

可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兩宋的防禦線逐漸北移,加上九邊的成型,雁門關漸漸的成了長城內關。

其實,從秦漢開始,雁門關便是對付北方草原部落的主要戰場。

哪怕強如盛唐,也只能在這裡駐軍守關,防備草原。

可是啊,就是現代被黑的最慘的那兩個皇帝,用兩代人的力量,將雁門關徹底變成了長城內關,將防線北移,禦敵於國門之外。

他們兩個在歷史上的地位,在文人的口中比不上秦皇漢武,比不上唐宗宋祖,可他們所做之事震鑠古今。

想想也不容易。

老朱北伐北國以及收復燕雲十六州時,北方遍地胡衣,淨是腥膻之語。

同族不相認,同宗不相服。

數百年的胡化,以至於很多人忘掉了自己的祖宗。

可是,老朱和小朱,硬是用兩代人的時間,將那些走散的孩子拉了回來,重新沐浴在陽光之下。

北國胡煙五百年,此頭當向國門懸。

沒人知道這片土地經歷過什麽,當今肉食者們,隻想著自己碗中的肉食,哪裡在乎過先輩們在這裡撒的熱血?

那座古樸的關隘距離孫傑越來越近, 古樸滄桑,在西風的肆虐下,更顯蒼涼。

從洪武年之後,雁門關便很少修繕。

戰事北移至大同鎮以北,修繕也沒了作用。

對於這座關隘來說,多了幾分悲涼,可對於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來說,便是闔家安業。

或許,關隘們最大的幸福,便是在西風的吹拂下等著腐朽。

道路盡顯艱難,孫傑執鞭立馬。

身上的鎧甲在夕陽的映襯下,反射著金屬光澤。

吹來西風,吹起了胸前的紅纓。

戰馬低頭尋飼著野草根,孫傑北望江山。

身後的兵馬整齊有素,邁著整齊的步伐,行走在官道上。

雁門關上的守軍發現了他們,紛紛緊張起來。

盡管孫傑人手不多,可給他們的壓力,不亞於數萬大軍。

停在了雁門關外兩裡處,安營扎寨。

關城上人頭攢動,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守軍。

主力已經被大同總兵王樸帶走,只剩下一下雜兵。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們自己明白自己的實力。

城頭上出現了一個文官。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前不久來這裡的陳新甲。

他被崇禎打發過來找孫傑,崇禎的本意是讓他直接去找,可他自己害怕,心虛的厲害,於是就在雁門關靜靜等待。

好歹有堅城的阻擋,多少能安心一些。

孫傑舉著望遠鏡,把城頭上的那些事看的真真切切。

“一個文官,看胸前的補子,官位還不小,應該是正三品的官。

文管裡面,僅次於六部尚書,這麽大的手筆,莫不是專門在這裡等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