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家後門能到明末》第19章:論營銷的正確方式
  明朝的普通老百姓,娛樂方式少的可憐。

  那些王公貴族,士紳地主,這些特權階級不管什麽時候都可以活得很滋潤,都可以活得很快樂。

  大部分普通百姓,幾乎沒有什麽娛樂方式。

  西安府城當中居住了很多王公貴族以及士紳地主等特權階級,但這些人需要成百上千的普通老百姓服務。

  城中也有很多普通人,這些普通老百姓們,在聽到陳虎等人的喊聲後,瞬間就把蜜糖閣這個名字記下了。

  好不容易遇到一次唱大戲,不過去捧捧場看看戲,怎麽行呢?

  城中的那些特權階級,也很快將這個名字記下。

  能在這個時候辦一場五天大戲的人,怎麽可能會是普通人呢?

  有一些有心者,甚至還去調查了一下,發現這個店鋪是秦王府的,就沒有再深入調查。

  也難怪,只有秦王府的人才會那麽闊綽。肯定又是秦王府找到了一個賺錢的活計。

  短短的三天時間,整個西安府城都知道了蜜糖閣這個名字。

  至於秦王朱存樞,這種小事又怎麽能入他的耳?人生在世,當然要即時享樂。

  城中的普通老百姓開始期待起三天后的大戲,城中的那些小商小販,也趕在很早之前,去城西佔位置。

  這些小商小販很精明,一下子辦五天大戲,前來看戲的人肯定多,人多了,生意當然好。

  在陳虎他們宣傳時,西秦班的班主帶領戲班子的眾人,開始在蜜糖閣外面搭台。

  他們都是老把式了,兩天的功夫就將戲台搭好。

  四月五日如期而至,天還沒有亮,戲台外面的街道上便擠滿了人。

  擠得嚴嚴實實水泄不通,前來看戲的普通老百姓,大部分自己攜帶著低矮的凳子。

  他們圍繞著戲台,在夜色當中議論紛紛。

  太陽躍出了地平線,戲台後面,班主領著眾人開始化妝。

  天空稍亮,孫傑來到了戲台中間。

  台下的百姓,幾乎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咳咳!”

  輕咳兩聲,清了清嗓子,孫傑大喊道:“諸位,今天是我們蜜糖閣開業的日子,我是蜜糖閣的東家,叫孫傑,為了慶祝開業,我會讓西秦班連唱五天大戲。

  我們蜜糖閣,主要售賣的是糖霜以及冰糖,在唱戲的這幾天裡,我們店裡的糖霜以及冰糖會半價酬賓,歡迎大家前來購買!”

  陳虎那魁梧的身子站在孫傑旁邊,孫傑每說一句,他就大喊著重複一遍。

  “沒問題!”

  “哈哈,到時候一定來捧場!”

  台下的那些百姓們大聲喝彩,遇見這樣一個慷慨的東家,喝彩又不花錢,也當是給孫傑捧一個場。

  將自己想說的說完後,孫傑迅速下台。

  這些百姓,是來看戲的,說多了反而不美,讓他們知道蜜糖閣這個名字以及賣什麽就足夠了。

  日頭逐漸上升,二弦板胡那極具穿透力的聲音響起,緊接著便是乾鼓、小鑼、鉸子、梆子等樂器的聲音。

  這是一場武戲,武生畫著臉,背著插靠旗,耍著長槍,在台上連連翻了幾個跟鬥,還未正式亮相,就引起了陣陣喝彩。

  梆子聲漸低,二弦板胡聲再起,琴弦嘈嘈如急雨。

  忽然,一道高昂極富穿透力的聲音響起:

  “不殺僖宗不還鄉,未起手殺人八百萬,血流成河屍堆山,唐禧宗長安難立站,

在西岐米陽把身安……”  聲如長槍,仿佛即將刺破蒼穹。滄桑,豪邁,粗獷,宛若存在了成千上萬年的黃土地一樣。

  “好,好好!”

  “美,美美!”

  台下觀眾喝彩連連,叫好聲不斷。

  秦腔一聲喊,站在門口的孫傑,耳膜甚至都有些發懵。

  在沒有擴音設備的明朝,戲曲演員們只能通過粗獷和豪放的聲音,讓台下觀眾們聽清。

  這是秦腔傳統經典曲目《白虎堂》,講的是黃巢起義的故事,是孫傑爺爺最喜歡的曲目,從小耳熟目染,所以一下子就聽了出來。

  來自現代的孫傑在明朝末年聽著明朝人唱著唐朝的故事,真是人間奇幻。

  西北大地,關西大漢,用這種傳統的方式,傳承著歷史,讓那些不識字的販夫走卒們也知曉千百年前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故事。

  歷史,從來都不只是讀書人的特權。

  上午就這麽過去了,戲曲演員們帶著妝,蹲在店鋪旁邊的牆根子前吃著飯。

  飯是孫傑很久之前從現代帶來的掛面,他親自煮的,裡面放了一點點鹽和其他的調味品。

  戲曲演員靠嗓子吃飯,不能吃的太鹹,稍微有點味道就行。

  演員們吃的香,將碗中的面條瘋狂的往嘴裡扒拉。還說著孫傑是個仗義人,是個心善的人。

  下九流的人,哪裡會被主家正眼觀瞧?能賞一些粗糧就已經很好了,何時吃過白面?

  平時只有下死功的武生們才能吃好的,現在連戲班子的學戲小廝也能吃上一頓白面。

  吃飽喝足之後,演員們又登台了。

  東家宅心仁厚,他們唱的也越發賣力。

  晚上結帳時,孫傑從周大那裡“借”了一些錢,一分不少的交給了班主。

  人心都是肉長的,今天吃了白面,吃了精糧,要是再按照原價錢,那是要折壽的。

  班主推辭,可這些人都是勞苦大眾,現在日子不好過,掙的又都是辛苦錢,孫傑哪裡會同意呢?

  班主推辭不過,隻好收下,將這份恩情記在了心裡。

  大戲唱了五天,也熱鬧了五天。

  五天之後,西安府城中的百姓以及那些士紳地主都知道了這個蜜糖閣,都知道了蜜糖閣的東家是個宅心仁厚之人。

  剛開業時,因為半價酬賓,所以前來購買白糖的人很多。

  白糖質量上乘,就像雪一樣,如此白皙的白糖世所罕見,買家自然會多買一些。

  質量過硬,童叟無欺,加之和城中普通糖霜價格差不多,所以吸引了很多買家。

  那些普通老百姓們見糖霜好,也趁著酬賓時買了一些回去孝敬父母或者以後走親訪友時使用。

  酬賓時間一過,買家數量少了一些,這是正常現象。好在,每天前來購買白糖的人依然絡繹不絕,只是比之前稍少一些。

  ……

  孫傑站在店鋪的櫃台後,算著今天的帳。

  一個穿著員外服的中年人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幾個隨從。

  此人身材魁梧,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一身衣服非常合身,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充作店小二的陳虎急忙湊了過去,笑道:“這位客官,您要些什麽?我們家現在白如雪花的糖霜,有如同冰晶的冰糖,還有赤如阿膠的紅糖。

  這都是大補之物,尤其是紅糖,對婦人最好,是活氣養血的尚佳之物……”

  這些說詞都是孫傑交給他的,紅糖是孫傑後面補充的。

  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如今的陝西巡撫孫傳庭。

  他在店裡轉了一圈,然後停在了孫傑面前。

  “你就是這家店的東家?”孫傳庭直視孫傑。

  孫傑知道孫傳庭,可沒有見過,自然不知道眼前之人就是孫傳庭。

  孫傑放下手中的帳本,拱了拱手,道:“是啊,在下就是這家店的東家!”

  “聽說你之前讓西秦班唱了五天大戲?還給他們吃白面?開業前五天,店裡所有的東西半價出售?”孫傳庭語氣平緩的問道。

  從始至終,孫傳庭始終背著雙手。

  此人上位者氣息很重,壓迫感十足,不怒自威,給人一種威嚴模樣,不是普通人。

  孫傑暗暗想道。

  從櫃台後走出,孫傑笑道:“是啊,請戲班子過來熱鬧熱鬧。”

  “現在城中都在傳,說蜜糖閣東家是個宅心仁厚之人。

  這家店鋪我之前查過,本是秦王府的產業,汝之所為,有異於秦王府啊!”孫傳庭皺眉道。

  “此事說來話長,怎麽說呢,我只是一個小商旅,混一口飯吃!”孫傑打著哈哈。

  孫傳庭搖了搖頭,道:“身高八尺,容貌甚偉,面貌迤邐,何來小商旅做派?汝之來歷,恐非凡人。

  給下九流之人吃白面,有憐憫勞苦之心。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汝之所為,當為鍾鳴鼎食之家之典范。何以為小商旅?”

  孫傑雖然還面帶笑容,但心中已經升起警惕。

  此人三言兩句之間,便知道這些,又怎麽可能是普通人?

  孫傳庭言罷,陷入了沉默。在店裡轉了轉,挑選了幾包紅糖。

  付了錢,帶著紅糖離去。

  走出去很遠,跟在他身後的隨從回頭望了一眼站在門口,將他們送出去的孫傑,又轉頭看向孫傳庭,“大人何不細查一番?”

  孫傳庭道:“細查有何意?此店鋪為秦王府產業,如今是多事之秋,哪裡來的閑功夫?秦藩不好招惹,免得落下一身腥臊。

  只是好奇此人所為,所以今天過來看看,也無他意。秦藩再怎麽過份,也和流賊扯不上關系。既然如此,何須多費功夫?

  世間多一些這種人更好,哪裡要因為他人善念而清查?”

  “大人明察!”隨從回道。

  孫傑將孫傳庭送出大門,一直目送著他消失。

  回過神來,孫傑皺眉自語:“此人舉手投足之間,盡是上位者氣息,肯定是西安府城中的官吏。

  西安府城中的官吏眾多,也不知是哪個。此人壓迫感十足,不怒自威,給人一種鐵血的感覺。目前,孫傳庭正留在西安府,莫不是他?

  只是,按照歷史來看,再過一陣,他就要再次領兵出征,真的是他嗎?會是他嗎?”

  在門口站了一會兒,孫傑又回到了店鋪。

  ……

  時間就這樣又過去了四五天,這幾天裡,孫傑一直待在店鋪當中,既做帳房又作掌櫃,忙的不可開交。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孫傑便想雇用一個帳房。

  於是就在店門口張貼了一個告示,招募能寫會算有經驗的帳房。給的工錢不低,一個月有二兩銀子和五鬥精米。

  明末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在著作《三言》中有一篇叫做《賣油郎獨專花魁》的文章。

  文中走街串巷的賣油郎,每年能賺取二十兩銀子,除去一年用度,還能剩下十六兩。

  孫傑開出的工錢,比賣油郎要高上不少,一年到頭能有二十四兩白銀,更別說還有六石精米。

  一石等於十鬥,一年到頭就有六石。

  在這個慌亂之年,這種待遇實在難求。

  不過,工錢給的高,孫傑的要求也很高。前來應聘的帳房,都會由孫傑親自面試,甚至還會出題考問,只有能通過面試的帳房,才配拿這麽多的工錢。

  告示是孫傑手寫的,用的是毛筆,年少時練過幾年毛筆字,寫的不怎麽好,此時倒也夠了。

  明朝的字有正體字和異體字之分,異體字大多為市井百姓使用的字,和後世的簡化字區別不是很大,只有少部分字有出入。

  告示張貼出去不久,引來了無數帳房前來。

  其中還有不少有功名的秀才,這個年頭,朝廷日子不好過,秀才只能算是初級讀書人,又不是舉人以上的特權階級,窮苦便是尋常,自然會被孫傑的告示吸引。

  孫傑不厭其煩,對前來應聘的帳房一一面試。

  前來的秀才,大多胸無點墨,不會算帳,被孫傑排除在外。

  最後,剩下了一個年過三十,看起來就像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這人叫王筆,祖上三代都是吃這碗飯的。老爹以前在長安縣衙當帳房,吃的是公家飯。

  他老爹太太平平了一輩子,輪到他時,陝西遭了災,老爹去世之後留下來的空缺,本來要他來補,可後來也就不了了之,近幾年也只是給私人當帳房,工錢低廉還時常拖欠。

  一大家子要養,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加上已經六十多歲的老娘和媳婦,日子實在難以為繼。

  已經吃了很久的老本,家中也沒吃過飽飯,糧缸早已見底,一天隻吃一頓飯吊著命罷了。要是再這麽下去,恐怕一家子的性命不保,見孫傑這裡招帳房,待遇很好,想著過來碰碰運氣。

  沒想到,竟然一下子就中了,那心情別提有多激動了。

  也是,祖傳的手藝,自然不會太差。

  店鋪後院,孫傑坐在後廳正位,王筆朝著他做了幾個揖,一臉笑容的喊了一聲:“東家!”

  穿著一件滿是補丁洗的發白的褐衣,這是他最體面的衣裳了。

  孫傑將早已做好的合同拿出,放在旁邊的桌子上,“我孫傑做事,可不是信口開河,這是契約,簽下之後,就是我的帳房了,你的舊職,趁早辭了去!”

  明末簽合同早已成為常事,王筆自然沒有多疑。

  拿起桌子上的毛筆,果斷的將自己名字寫下。從懷中取出自己的個人印章,手指蘸了蘸上面的紅色印泥,一個大大的紅手印,印在了上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