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家後門能到明末》第245章:傷亡開始了
鼠疫的潛伏期很短,一般在一到六天之間,多為兩到三天,最長不過十天。

正是因為發病過急,所以患者一旦開始死亡,便是成片成片。

在衛生條件極度缺乏的現在,鼠疫一旦起來,可沒有那麽容易解決。

但也受製於這個時代,流通性很低,鼠疫的傳播率也會大打折扣。

如果能將疫區徹底封鎖死,然後對病患進行集中整治,未嘗不可解決。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一輛卡車停在了北平府城外。

北平府城的城門死死地關閉著,城頭上有戴著口罩不斷巡邏的士兵,他們看著城外的卡車,焦急而又慌張的臉上終於有輕松浮現。

好看的言情小說

從疫病開始發展至今,這些士兵吃住全部都在城牆上,從來沒有下去。

從三天前,城中的患病百姓就開始死亡。

這些百姓在死亡之時根本攔不住,一死一片一死一片,就好像死神揮動了鐮刀,根本止不住。

除了每天往外面運送屍體進行焚燒的人員,以及運送物資的人員之外,剩余的時間,城門基本上都處在關閉狀態。

城牆上的士兵,很快就將這一消息稟報了回去。

很快,城門緩緩開啟,北平府知府,率領北平府的一部分官員,走出了城門。

他們並沒有急著迎上去,而是在原地先進行消殺。

幾個背著手動噴霧器的士兵,將裡面的消毒液,均勻的噴灑在他們身上。

“大秦大學醫學院,奉陛下之命,前來北平府!”

一個頭髮花白的老頭帶著一眾人員,整齊森嚴的朝前方走去。

北平府知府,然後跟著的那些消毒人員,也開始對醫學院的這些人進行消殺。

這大冷寒天當中,消毒水飄散到人的臉上,那森寒的冷意,讓人忍不住的顫抖。

必要的消毒之後,在北平府知府的陪同之下,這些人走進了城門。

首先要了解一下,如今的北平府是個什麽情況。

如今的北平府,便是以前的京城。

雖然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體量擺在這裡,加上孫傑之前的經濟恢復,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大都市。

街道基本上全部都用水泥進行硬化,那些破損的地方,也都進行了一部分的修複。

已經沒有了皇家氣息,儼然是一座北方巨城。

可如今的北平府卻變了樣子,街道上幾乎沒有人。

除了“荷槍實彈”走過的士兵之外,幾乎再看不到什麽其他的人了。

“這次的疫病來的非常急,府城到目前為止,發病的百姓已經有一千余人,其中三百余人已經死亡。

北平府下轄的那些州縣,也相應的有發病和死亡桉例稟報。

加起來,恐怕有四千余人發病,死者將近千人!

各地軍營倒還好,目前為止還沒有病患消息傳來,只是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北平府知府一臉擔憂,眼神當中滿是慌張。

突然一下子死了這麽多人,而且還是在和平年代,不管放在誰的身上都是如此。

怕有一個明確的敵人,也不至於此。

這種虛無縹緲,無法主宰自己生命的事,往往會讓人害怕。

這個老中醫聽的很認真,越發覺得此事棘手。

他不斷的說著安慰的話,隨後,帶著身後的醫學生,朝著集中病患的地方而去。

集中病患,這是孫傑很早之前就提出來的一個確切要求。

對於隔離傳染源,有著很大的幫助。

沒過多久,應該來到了以前皇宮之外的軍營當中。

這裡地方足夠大,房間也足夠多,稍微修繕一下,

就能夠容納足夠的病患。外面是“荷槍實彈”的士兵,非常密集的巡查,禁止任何人隨意出入。

這些士兵全部都是孫姐手中的正規軍,也只有這些人,才能擁有這樣的膽魄。

進行了消殺,這個老中醫便帶著身後的醫學生走進了軍營大門。

空氣中飄蕩著濃重的消毒水味道,就像是死亡的氣味一樣。

不遠處的皇宮在這死亡的籠罩之下,也失去了往日的偉岸。

時不時還能看到抬著死屍往出運送的士兵。

老中醫攔住了一個,揭開蓋在屍體上面的白布。

黑青色的皮膚,屍體表面的那些淋巴結腫大,甚至已經潰爛,往外面流著膿水。

跟在老中醫身後的一個年輕醫學生,看到這一幕被嚇了一大跳,瞬間失去了膽子,大喊大叫的就要往外面跑。

這種恐怖的場景,若非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很難適應下來。

不管任何人,在直面死亡的時候都會害怕。

逃跑的這個醫學生也不過二十歲出頭,還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事。

盡管在來的時候,他已經做好了各種各樣的心理準備,可此時看到猙獰的屍體,還是怕了。

“攔住他,帶出去!”

老中醫急忙看向身旁的隨從士兵,大喝。

這是擾亂軍心的舉動,如果放在戰場上,當場殺了都不為過。

老中醫不會殺這個年輕人,但他的前途,也到此為止了。

在瘟疫面前如此作態,以後,也很難當得大任。

身旁的士兵很快就將這個學生控制起來帶了出去,老中醫的目光緩緩地掃視著身後的眾人,聲音逐漸變得冷厲:

“做大夫,不是讓你們享受榮華富貴的,你們在入行之前,我就已經告訴過你們。

剛才跑出去的那個學生回去之後,我便會向陛下請奏開除他,同時剝離他的學籍,從今往後,大秦大學永不錄用!”

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處罰,但如果不這樣做,很難震懾人心。

處理完這事,老中醫接著往前。

越往深處走,消毒水的味道就越濃重。

如若不是那厚重的口罩阻隔,恐怕,很多學生都要吐了。

……

北平府鬧瘟疫的事,傳播速度非常快。

事實上,孫傑也不打算隱瞞。

這一消息,也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傳到了南方。

在孫傑離開金陵之後,守舊勢力再次開始反撲。

如今的蘇州府,也已經恢復了往常的樣子。

現在是鄭芝龍和周延儒的地盤,看上去,花團錦簇,繁華的不成樣子。

蘇州府城中的一個客棧裡,幾個胖頭士紳,在那裡大喊大叫:

“你們聽說了嗎?京城有瘟疫了。

孫賊這個家夥現在焦頭爛額,恐怕他沒有料到這事,我看啊,這樣最好。

瘟疫越猛烈越好,死的人越多越好,爭取把整個京城死成了一片荒地,只有這樣才能重重地打擊孫賊那囂張的氣焰!”

“說的沒錯,就應該這樣。我看這就是報應,孫賊這個家夥現在就是遭報應了!”

客棧當中一時間大罵不已,論調基本一致,除了幸災樂禍之外就是幸災樂禍。

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北平府當中死掉的那些人,只是普通的百姓。

瘟疫又不會發生在他們的身上,他們自然不會關心,甚至還希望越猛烈越好。

一個中年人坐在客棧的角落裡,自顧自的飲著酒。

聽著耳旁那些冷嘲熱諷的聲音,他的心裡滿是氣憤。

酒喝的越來越多,臉也越來越紅。

終究還是沒有忍住,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你們這些人都住口,你們知道你們在說些什麽嗎?

瘟疫一起,死掉的隻可能是普通的百姓。這些百姓與你我沒有任何區別,你們竟然以天災為樂,簡直毫無人性!”

中年人的眼睛變得通紅,語氣也越來越憤怒。

“我當是誰,原來是吳窮酸,你不好好的當你的郎中,跑到這裡大放厥詞,就不怕官府把你抓起來,治你一個胡言亂語之罪嗎?”

一個胖頭士紳,指著中年人的鼻子,一臉譏諷。

這個中年人叫吳有性,字又可,蘇州吳縣人。

是“溫疫學派”的創始人,著有《溫疫論》一書。

是明末歷史上,一個出眾的醫生,是中醫傳染病創始人,提出的傳染病理論以及預防措施和治療措施,領先西方兩百余年。

從萬歷末年開始,大明瘟疫時有發生。

史載:“一巷百余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

可面對這種疾病,當時的醫生們只是將其當成普通的“傷寒病”來進行診治。

不僅沒有任何作用,還會起到反向作用。

吳有性出身中醫世家,豐富的臨床經驗讓他察覺到,瘟疫,和其他病症有著本質的不同。

在短短的幾年間,他走遍疫病爆發之地,不畏生死,得到了大量的數據資料。

最終,將這些內容總結成書,稱《瘟疫論》。

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

所謂“癘氣”,就是致病菌,病毒、或者細菌。

他的這個觀點,在世界傳染病醫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與此同時的西方,那些庸醫們還在堅持放血療法。

首先明確了“傳染病”的治病機理,光這一個發現,足以名垂千古。

但就這麽一個厲害的人物,卻在建奴入關之後,不願意剃發易服,從而被建奴給砍了。

中醫其實並不差,這片土地的人口從古到今一直冠絕天下,背後便有著中醫的默默守護。

在士紳的眼中,郎中,確實提不上台面。

“巫醫百工”,在傳統讀書人的眼中,都是下三濫的東西。

吳有性臉上閃過一絲惱怒,他呵斥道:“不笑天災人禍,你以瘟疫為樂,不怕有朝一日,報應出現在你的身上嗎?

南北方本是一脈,豈能因為長江阻隔,從而視為仇寇?若有朝一日,王師北定中原,難道要以北方人為蠻夷不成?”

吳有性宅心仁厚,能寫出《瘟疫論》的人,自然不是常人所能比較。

胖頭士紳譏諷的一笑,“呵呵,難道不是嗎?北地,蠻夷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