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我是闖賊》第二百一十二章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募兵,乃是錢糧所募之兵,他們從事的是,維護地方秩序,巡邏捉賊,警戒傳訊等。
  募兵來源比較雜,工作時間較為清閑,本官特許,可以從退役傷殘正兵輔兵中選擇。
  他們的月俸錢糧,低於輔兵,與輔兵的半脫產性質相比,隻算是兼職而已,不耽誤他們自己的耕種等事。
  他們的武器,只需腰刀與皮甲而已,或長槍皮甲,咱們皮甲繳獲眾多,可由鄉堡支付,其他月俸錢糧,各地所募之兵,由各地承擔。”
  “另外,正兵中的繡衣衛,所需錢糧軍餉,甲胄武器,軍功獎賞,全由本官個人配給,不從鄉堡支付。”
  “這樣算來,咱們鄉堡需要完全供養的正兵只有一千七百余人,一半供養的輔兵有八百余人,募兵不許供養。”
  “以我們冠虜鄉堡目前擁有的錢糧物資,甲胄武器,火炮火器等,在不影響發展的前提下,足以承擔的起。”
  李乾說完,宋獻策與劉宗敏一臉恍然,原來如此,正兵脫產,輔兵半脫產,募兵為兼職。
  又有繡衣衛為主公個人承擔,那麽鄉堡現在的底蘊,足以供養的起。
  兩人拱手,表示無疑,縱然心中對繡衣衛完全主公個人供養之事,有些許疑惑。
  但是,二人全都是心思靈透之人,一來主臣有別,二來繡衣衛之事,牽扯到以後,主公從現在就開始準備了,不是二人作為臣屬可以置喙的。
  李乾見二人沒有糾纏繡衣衛之事,心中欣慰,二人知情知趣,知道什麽該質疑,什麽該反對,什麽該裝作不知道。
  足見,這才是二人作為文武之首的能力。
  李乾停了一會,想了想,又說道:“還有一事,乃是關於民兵的,在本官率軍救援臨水鄉堡,驅逐了闖王叛軍後,有感臨水鄉堡官,軍皆無,故而臨時提議替臨水鄉堡百姓,組建民兵大隊一事。
  現在細細想來,我冠虜鄉堡所屬,亦可以如臨水鄉堡一樣,在各寨堡,莊堡,組建民兵隊伍。
  農耕有農閑,縱然輔兵,募兵,勞役,各類工事差應,但亦有空閑富裕時間。
  這些時間,咱們可以將他們組織起來,用來源於退役將士的募兵,充當他們的教官。
  給他們分發長槍腰刀盾牌,甚至多余的火銃,讓他們學習使用,操練戰陣,鍛煉技藝。
  一來,邊民尚武,但凡兵器在手,當盜匪蟊賊襲擾時,他們自己就可以拿起武器,組織起來對抗。
  二來,可以與輔兵一樣,作為我冠虜鄉堡正兵的預備役候選,豐富了正兵兵員的來源。”
  “藏兵於民,尚武於民,當盡複我漢家兒郎的血性,一漢當五胡!——”
  民兵的概念,宋獻策與百旺幾人,都已經知道,但廳內其余眾人不知,他們聽到藏兵於民,尚武於民的話,頓時心潮澎湃。
  一漢當五胡,那是何等的壯哉!
  但凡漢人過處,有感不跪伏者,皆斬之!——
  其實,宋獻策還知道,主公李乾還有話沒有說盡,建立民兵,不止喚醒民眾血性,藏兵於民,以及豐富正兵來源的作用。
  更大的作用,乃是與劉方亮的闖王軍配合,攻陷一地,‘收復’一地,然後清理乾淨官,軍,惡紳等,組建民兵,蠶食於外!
  劉方亮的闖王軍,與冠虜鄉堡的關系,還是個秘密,只有很少的心腹知道,當然不適合將民兵最大的作用點出來。
  雄才大略,運籌帷幄,禦民於下,禦才於上,李乾這個主公,已經具備雄主之資。
  宋獻策看著李乾,滿眼的敬佩,心中更堅定了跟隨的念頭,至於白蓮教之事,早就拋擲腦後。
  “主公,屬下適才統計核算,咱們要擴編五把三哨,不提募兵與民兵,單單正兵與輔兵,就需要很多的武器甲胄戰馬火器配給。
  目前,咱們冠虜鄉堡所屬,歷次繳獲中,黑山遊騎所需戰馬夠用,彎刀,牛角弓,棉甲也足夠,但是曲柄三眼銃只有一百把,差的很多。
  護胸鐵甲也差,開花手雷一個都沒有,冠虜鐵騎戰馬具裝沒有,開花手雷也沒有,全身鐵甲與長柄三眼銃繳獲足夠,只需稍微改裝就能使用。
  以及車兵方面,一把三哨,六隊,三十甲,六十伍,所需中號大將軍炮剛好足夠,虎蹲炮也足夠,鉛彈火藥也夠。
  但是輕重戰車,車兵鏟,巨盾皆無!
  其他火銃兵,長槍兵,刀盾兵,繡衣衛,都面臨缺少武器裝備戰馬的問題。......”
  “屬下不一一枚舉,現詳細統計,如果我們武器甲胄戰馬火器等全部配備完善,尚缺以下數目物資。
  開花手雷卻五千五百余枚,中等戰馬缺五百余匹,護胸鐵甲缺三百余具,長柄三眼銃缺三百把,曲柄三眼銃缺七百余把,輕重戰車缺六十輛,巨盾缺六十個,車兵鏟缺四百余把,具裝馬鎧缺一百五十余具。
  請主公示意,這些所缺物資,我等該安排生產供應?”
  宋獻策不愧是內政人才,心思細膩,考慮周詳,在其他人還在為以後未來憧憬的時候,他已經收回心思,腳踏實地,考慮現在的不足。
  李乾決議的擴軍,怎能不對這些早有腹案。
  看著眾人愁眉苦臉,苦苦思量的神色,李乾胸有成竹的開口言道:“你所提的這些裝備缺口問題,本官接下來的安排,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
  宋獻策拱手抱拳:“還請主公示下!——”
  李乾神色一整,然後肅然說道:“鑒於我冠虜鄉堡所屬,已然不差於州城,當有內政管理機構,豈能獨有對外之軍隊,而無內政發展之差房?”
  “文武二途,當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相輔相成,才能使我冠虜鄉堡,不斷的壯大!——”
  宋獻策,錢多年,劉言達等人,眼睛全都一亮,主公終於想到我們這些文職官員了。
  “本官決議,將我冠虜鄉堡所屬,文事內政一道,分為政事房,工事房,商事房,農事房,刑事房,兵事房,研發院,財務院。”
  “六房,二院!”
  “政事房主管教化衛生,惠民藥局,流民安置,田地戶籍,稅賦征收,吏員考核,俸祿軍餉,撫恤補貼,五禮之儀,內外往來。”
  “工事房主管城池建造,道路鋪設,開礦冶煉,鑄造武器,甲胄,火銃,火炮,火藥,鉛子,鉛彈,戰車等一應軍事,民生方面的器械,並兼管百工十作匠戶。”
  “商事房主管商鋪,行商,商會,所有對內,對外的商貿往來,都歸商事房主管。”
  “農事房主管農耕,漁獵,牧場,水利,家禽家畜養殖,桑園竹林,林場采石,以及培養新型糧食蔬菜品種等。”
  “刑事房主管稽查,審理,覆核各類治安,刑事案件,以及對內查處不法,對外監督不臣等。”
  “兵事房主管戰時錢糧物資,武器甲胄,火藥火炮的調撥供應,非戰時監督軍士備操,巡察違紀,另戰術策劃,戰略謀劃,地圖製造,沙盤演練等一應事物。”
  “研發院主管研發,新式武器,火器,甲胄,火藥,火炮,火銃,手雷,千裡鏡等軍事用途,或水泥,玻璃,香皂,煤球,煤爐,火油,新型農具等等。”
  “財務院主管繳獲物資,金銀銅錢,珠寶美玉,絲綢布帛,糧食馬匹,茶鹽醬醋等的保管。”
  李乾又拋出了六房二院,與之對應的三省六部,大同小異。
  宋獻策等一乾文職官員,都目光閃爍,對應思考,其中,政事房包括朝廷禮部,吏部,以及部分戶部職責,算是六房二院中,權利最大的一房。
  工事房與朝廷工部對應,由於目前冠虜鄉堡礦山,鑄造等方面急需,所以對應朝廷中,工部一部分職責,如水利,河渠等,歸到了農事房中。
  商事房算是開天辟地的創舉,一舉將之拔高到與其他等他的地位,可以看出,李乾這個主公,對商事的重視,與朝廷重農抑商的政策,背道而馳。
  這也能理解, 因為,冠虜鄉堡發展到現在,以及未來的規劃中,無論糧食粟米,茶鹽醬醋,或者棉布棉花,都要通過商事商人從外面購買。
  同時,勸農人侯健所需的玉米,番薯,土豆,甜菜等新品種糧食,也許經過商事,從西域各國購入。
  另外,經商利潤頗大,冠虜鄉堡耕地少,人口多,軍隊也多,要供養這麽多的人丁軍隊,就需要巨多的金錢,商事,是擢取金錢的最快的方法。
  農事房也能看出,主公重視農事,研發培育新的高產糧食,用新品種甜菜治理鹼灘,爭取用最少的耕地,養活最多的人口。
  刑事房對應朝廷刑部,大理寺,檢察院三個衙門,單從權利方面看,可謂是僅次於政事房。
  研發院主管研發,這是為了給韓霖以及未來可能來的他的師兄弟們準備的。
  財務院主管物資錢糧的保管,能被主公任命為財務院的主官的,絕對是主公最信任的人。
  所有文職官員們,全都目光灼灼的看著李乾,縱然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內心裡心潮澎湃。
  且不論工事房,農事房,研發院,政事房這幾個早已公推的主官人選,其他幾房,我亦可競爭一下!
  若是一旦被主公青睞,將直接一躍,從吏員到官員,巨大的進步。
  更重要的是,從主公的六房二院構建中,可以看出,主公已然胸懷大志。
  身在低處,心懷高遠,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