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我是闖賊》第三十九章 練兵
  九月十一,天有陰。

  寒露已過去,北風更為凌冽,卷起塵沙,遠遠騰起黃幕,遮天蔽地。

  從這一天起,李大眼決定開始練兵。

  劉宗敏劉元芳二人已經回來,艾家運糧路線上的山山水水已經勘察仔細,隻待沙河州城李亨的傳信。

  李亨倒是人小鬼大,機靈的很,他領著一幫十余歲的孩童,自己命名‘孩兒軍’,說是乃義兄陣前先哨。

  李大眼早已麻木,原本歷史上,闖王麾下最有名的兩個戰營,一是‘老八隊’,另一個就是‘孩兒軍’。

  在大明,屯堡守軍屬於衛所兵,與邊軍戰營不同,半軍半民的存在,一般不用外出作戰,只是警戒,屯田。

  所以當初李大眼以煙墩守軍的身份,外出截殺大勝而歸,才引起這麽大的轟動,使得自上而下,官官升官,人人獎賞。

  屯堡兵不需要主動外出作戰,更是難見持械訓練,但是李大眼身為軍屯屯長,手下青壯有了,自不會白白浪費,任由他們種地屯田。

  如今,外有瓦剌韃子一年一度的打草谷,內有不久將來的流寇造反,更何況,腹地州城,仇人艾家虎視眈眈。

  這一切,都需要武力才能換來安全,多一份武力,在將來的巨變中,就能多一份保護自己,家人,地盤的希望。

  練兵,手上有戚家軍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又有後世的豐富知識,兩者相加,如果再不能練出強兵,李大眼覺得自己抹脖子自殺穿越回去吧,省的浪費大好的一次穿越。

  實用最好,《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最符合當下的明朝軍隊,腦海裡的記憶,作為輔助。

  經過近幾日的溫養食補,流民中的青壯,大多恢復了強壯,這個時代,人體素質極好,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能重新煥發精神。

  在眾多青壯中,李大眼選了五十個出來先行訓練,至於剩下的,由於燒磚,開渠,築造新堡,有很多體力活,都需要青壯出力,所以才沒有全部訓練。

  五十個青壯,每天粟米,饅頭吃的飽飽的,加上五日一次的葷腥,又經過開渠,燒磚的鍛煉,此時他們站在李大眼面前,人人強壯,個個精神,完全能適應接下來的訓練。

  他們分了五隊,每隊十人,每隊隊首,各自站著劉宗敏,劉元芳,獨臂陳漢升,紅娘子,張成。

  他們聚在一起,雖然寒風凜冽,但人人臉上帶著興奮好奇,相互笑呵呵的低聲議論。

  他們原本是流民,現在是軍戶,自然不會排斥訓練,新的上官每日裡讓他們吃飽喝足,隔幾天還有葷腥,這種待遇,是他們長這麽大一來,最好的吃食。

  所以,他們心中決定,等下上官讓他們怎麽做,怎麽訓練,他們就怎麽訓練,不然,要是惹惱了上官,將他們趕出去,重新成了流民,每日裡樹皮草根為食,可就糟了。

  李大眼一一看去,這些青壯,個個站的歪歪扭扭,東倒西歪,一點軍人的樣子都沒有。

  心中感歎,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青壯,就是烏合之眾,看來今日什麽也不用做,先從隊列開始練起。

  想到記憶中,明末十三路七十二寨義軍,僅憑著這些烏合之眾,就能縱橫明末,顛覆大明朝,想來明末的軍隊,是多麽的垃圾。

  嚴整的隊列,嚴格的紀律,自古一來,哪怕後世,都是虎狼強兵的標志。

  李大眼咳嗽一身,神情嚴肅,大聲喊道:“今日把你們招來,

就是為了訓練你們的戰陣技藝,眼下外有瓦剌韃子,西番畏兀兒等異族年年寇邊劫掠,內有盜匪禍亂鄉裡,天下已然不再太平。”  “這裡雖然是墩堡,但是身在邊疆,時刻有戰鬥廝殺發生,所以你們一定要操練戰陣,以便在將來,保護自家妻小,保護自家財產土地。”

  李大眼說完,神情整肅,下面五十青壯,也都下意識的站的直一些,劉宗敏幾人,也都同樣嚴肅。

  訓完話後,李大眼讓他們原地站定,挺胸抬頭,迎著寒風,先站定半個時辰。

  軍姿一詞出口,底下人人臉上疑惑,連劉宗敏幾人,也都面有疑問。

  李大眼沒有說話,面對眾人,當先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手五指並攏,緊貼著鴛鴦戰襖,站定,一動不動。

  眾人依樣葫蘆,各自體會著後世的軍姿,初始還好,過了一刻鍾以後,就有人受不了,開始扭動身體。

  李大眼目光一寒,瞪著眾人,往日裡的威勢,讓眾人皆不敢再行扭動,只能苦苦熬著,與李大眼一起保持軍姿。

  時間很快過了半個時辰,李大眼吩咐原地休息一會,然後招來劉宗敏幾人,把接下來的隊列訓練,交給他們。

  一人帶一隊,按照戚家軍的訓練模式,開始站隊列隊,左轉右轉,齊步行進等。

  劉宗敏劉元芳二人,本就是出自戚家軍,對這些基礎訓練, 自然熟悉,可陳漢升,張成,紅娘子則就一點基礎都沒有。

  所以,接下來的訓練,劉家兄弟帶領的兩隊青壯,表現很好,雖然訓練中有些生疏,但在劉家兄弟棍棒伺候下,進步的很快。

  紅娘子三人,見到劉家兄弟做法,也都依樣葫蘆,稍有不對,便拳打腳踢,在三人武力威懾下,倒也勉強過得去。

  半天下來,五隊青壯,在教官們粗暴的訓練下,全都訓練的有模有樣。

  此時明朝軍隊風氣,上官訓練新兵,大都如此,稍有不對,輕則打罵,重則棍棒,兵士們處於此等環境下,倒也見怪不怪。

  連旁邊乾活路過的其他流民與自家婆娘,也都習以為常,不以為意,哈哈調笑著,讓那些被打的,都不好意思,難堪的緊。

  入鄉隨俗,大環境如此,李大眼自不會怪罪劉宗敏幾人粗暴,反倒心中佩服。

  李大眼見青壯們訓練進入正軌,心中大喜,喊道:“從今日起,參與訓練的青壯,每餐飯加一碗肉湯,訓練優異者,再加半碗肥肉。”

  此言一出,頓時嘩然,不但路過的其他人羨慕嫉妒,連參與訓練的青壯,也都口水直流,面帶期盼。

  流民這幾日,乾體力重活的人,每日三餐,一粥兩乾,隔五日還有肉湯葷腥,已經覺得是過年了。

  如今只是參加訓練,又能每餐飯都有肉湯,訓練優異者還有半碗肥肉,這等待遇,夢中都不曾見過。

  青壯們全都更加努力訓練,臉上帶著驕傲,把神情撒給路過圍觀的他人,引來更多的羨慕嫉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