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我是闖賊》第一百七十章 請參將大人速速前去平叛
參將王同剛沒滋沒味的吃過早食,從紅水鄉堡到肅州衛城,不過百多裡,接連兩批家丁前去,全都一人雙馬,算算時間,昨天應該就到了。
  要是順利的話,今天早上就應該返回來,可現在已經巳時快過完了,怎麽還沒有消息過來。
  心腹家丁帶著自己的信件,以及參將腰牌,兵備副使大人,應該不會拂了自己的面子。
  可現在怎麽還沒有帶著物資跟人過來?李乾這廝,把本將幾乎算是軟禁了,不見東西是不會退兵的。
  要是繼續鬧下去,只會越鬧越大,到時候就不是區區臉面的問題了,巡禦史要追究我們荼害軍民的責任。
  一些火炮火銃,工匠教授醫士而已,大明不缺,多的都在武庫內生鏽,即使鄉堡防守,千戶百戶等,也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官銜,無關痛癢。
  給他就是,吃的是大明的俸祿,拿的是大明的餉銀,與我們何乾,讓李乾替我們在北邊攔著瓦剌韃靼多好。
  即使他戀官不乾事,也無所謂,大明這樣的虛官,不乾事隻拿餉的官,多得是,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何必在意,慪氣呢,兵備副使張大人,你怎就想不明白呢?
  參將王同心中腹誹不已,派去的家丁,現在還沒有帶著東西回來,肯定是兵備副使心中不爽,慪氣呢。
  就在這時,門外腳步匆匆:“參將大人,屬下前來複命!——”
  王同一喜,急忙說道:“快進來,裡面說話!——”
  幾人進到官廳內,當先一人,參將王同認識,正是兵備副使家的心腹幕僚。
  另外三人,兩個是自己派去的家丁,還有一人,家丁打扮,面生不認識,看其神情,硝煙未散,灰塵滿身,臉上全是疲憊。
  張三傑幕僚抱歉:“兵備副使府上,幕僚張文遠見過參將大人!——”
  王同與他相識,也不多寒暄,急聲問道:“本將派家丁拿著信物前去,怎麽現在才回來?本將要的東西帶來了麽?”
  “東西帶來了,一個不少。”幕僚張文遠又說道:“賊人李自成與艾舉人造反,兵圍沙河州城,我家副使大人忙於兵事,所以耽擱了些時間。”
  “造反?——”參將王同猛的站起身來,尖利叫道,神情震驚!
  張文遠神情沉重的點頭,參將王同眼神投到自己家丁臉上,他的家丁也點頭。
  參將王同面色煞白,消化著這可怕的消息,幕僚張文遠揮手,臉生的隨行家丁,遞上了軍情塘報。
  “沙河州城,肅州衛城求報:十月二十日,有賊酋李自成自立‘闖王’,協同艾舉人父子,聚眾造反,甲兵兩千,戰馬數千,攜刀槍火炮,先破大堡新城堡,一路南下,沿途攻破煙墩莊堡上百,後南至沙河州城。......”
  參將王同雙手顫抖,一顆心如墜入冰窖,全身發寒。
  賊酋李自成造反?艾舉人父子也一起造反?
  聚眾兩千,戰馬數千,算下來,最少也是一人雙馬,全是移動速度極快的騎兵!
  又有可以攻城的火炮相助,已經攻破新城堡,及上百煙墩莊堡,兵圍沙河州城?
  完了!
  參將王同一屁股坐了下來,神情焦灼,恐慌,恐懼,蒼老的臉上,溝壑更加幽深。
  他是駐蹕肅州路鎮守右參將,專事剿匪安民,保鄉護境,抵禦外族,鎮壓內亂!
  李自成與艾家父子造反,屬於內亂,正是他這個參將的分內兵事職責。
  轄下,有人造反,縱然事後平叛,也會被朝廷追究責任,他這個參將,要承擔七成罪責,兵備副使,最多三成。
  要是不能平定叛亂,不用押送朝堂,區區一個右參將,陝西行都司衙門,就能砍下他的腦袋。
  幸虧,州城操守官常世遠當機立斷,與知州,學正革除艾舉人功名,後又率軍出城野戰,一戰,將賊酋艾舉人父子斬首。
  斬殺艾舉人,使得李自成沒了艾家錢糧的支持,不能快速發展壯大,更使得艾舉人作為肅州鄉紳造反,引起更大的轟動。
  同時,參將王同也不會糾結,對李乾所說的‘艾舉人不可殺,艾仕達可以殺’的事情了。
  忽然,參將王同驚醒,發現刺眼的‘自命闖王’幾個字,頓時神魂戰戰,冷汗跌出。
  造反的人,已經自己封王了!
  這已經不是小事,乃是滔天的禍事,不是他一個駐守參將能抗下的,也不是甘肅鎮能抗下的,需要上報陝西行都司,陝西行都司再上報朝廷。
  君不見,甘肅東路,韓朝宰與周大旺兩個反賊,聚兵上萬,也只是以‘老掌家’自居,而不敢稱王!
  一個‘王’字大旗打出,後面必有將,相,候,應者雲集,響著無數!
  參將王同呻吟出聲,頭痛欲裂,他已經想到自己的結局了,最好的結果,就是丟官罷職。
  幕僚張文遠,讓隨行家丁,將幾個包裹放在參將王同面前,打開,裡面有官服腰牌,文書告身。
  以及兵備副使張三傑的信。
  參將王同神情有些恍惚,失了方寸,對桌上的信件視若無睹,兵備副使的幕僚,張文遠眉頭微皺,不得不提醒:“參將大人,兵備副使大人有話言明,都在信中!——”
  參將王同深吸一口氣,拆開,粗粗瀏覽一下,神情從慌亂,恐慌漸漸變的鎮定。
  信中,兵備副使張三傑說了兩點,一,乃是李乾要求的防守官一職,沒有升任上署紅水鄉堡,也不調任臨水鄉堡或其他,而是將冠虜堡,從軍屯堡升格為鄉堡。
  其下包括,大堡兩山口堡與新城堡,莊堡艾家莊,徐家莊,常家溝,其余煙墩有接番墩,鎮虜墩,東古城墩,西古城敦,拒虜墩,以及兩山口堡轄下六個邊牆煙墩。
  地界東到拒虜墩,西到接番墩正西亂石崗,南到莊堡艾家莊,北到兩山口堡邊牆。
  東西相距六十余裡,南北相距一百四十裡。
  這麽大的地方,在甘肅肅州這裡,足以建立一個鄉堡,要是在內地,人丁再多,田地再多,這麽大的范圍,足以建立一個縣或小一點的州。
  這種安置李乾的方法,足見兵備副使張三傑的老謀深算,李乾無需調任他地,原地升格鄉堡防守官,肯定會同意。
  這些地方,實際上大部分已經被李乾掌控,兩山口堡差個名義,新城堡新被反賊攻破,許家莊常家溝被土匪屠村,殘桓斷壁隻留下爛攤子,剛好丟給李乾收拾。
  隱藏的好處,則是李乾從此以後,要直面草原上的瓦剌韃靼,每年一次的異族打草谷,李乾首當其衝。
  防禦好則有保境安民之功,防禦不住,任由瓦剌韃靼南下,則可追究其失職,放異族入境,到時候,隨時可以將其罷官知罪。
  參將王同對兵備副使張三傑的安排,佩服不已,既安撫住了李乾,讓李乾滿意,感恩戴德,又可將兩山口堡與新城堡兩個爛攤子,與關牆防禦異族重任,丟給李乾,事後可慢慢清算。
  一石二鳥,妙哉!
  二,兵備副使張三傑,又催促參將王同盡快趕回路城,調兵前去平叛李闖王造反大軍,另外,讓參將王同帶著李乾一起。
  參將王同明白張三傑的謀算,這是準備借刀殺人,驅狼吞虎,然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李闖王的造反,在張三傑的分析下,也是福禍相依,雖然稱王造反必將引起大明震動,但是震動過後,如果當地官員能夠獨立平叛,反而會立下大功。
  一戰滅草頭王,功勞之大,足以軍功封爵!
  肅州路軍兵五千余,加上李乾麾下近千騎兵,足以剿滅反王李自成。
  李自成剿滅,李乾也會元氣大傷,甚至身死當場,即使不身死當場,事後,也會老老實實縮在冠虜鄉堡,為肅州戍守邊牆。
  看罷,參將王同徹底明白了兵備副使張三傑的謀算,於是, 心情舒暢起來,全無,剛才初聽聞李自成造反,自立為王的慌亂,震恐。
  剩下的,全是對軍功封爵的渴望!
  “來人,你去城外將李乾喊來,就說本將要封賞他的官職!——”
  家丁抱拳領命,參將王同忽然又阻止:“且慢,還是本將前去城外,不能讓李乾進入紅水鄉堡!”
  說吧,參將王同起身站立,率領一乾家丁,帶著官服印信,告身腰牌,封賞文書,前去城外李乾軍中。
  兵備副使的幕僚張文遠,與沙河州城操守常世遠的報信家丁,等候在防守官廳。
  城外,李乾率領眾將,喊來谷大成與谷三,早已一起在帳外等候。
  參將王同率領家丁,會同西門外的一眾李乾索要的火炮火銃,工匠教授醫士等人,及其家眷,浩浩蕩蕩的騾車,全部進了李乾的軍營中。
  遊擊將軍谷可成,也被請來當做見證。
  李乾沒有對參將王同再陰陽怪氣,將二位將軍迎入帳內,帳內,酒菜早已擺上。
  參將王同撇撇嘴,看來李乾早已有了準備,只是,現在李自成造反,軍情緊急,容不得酒菜耽擱。
  同時,心中也放下隱憂,從李乾置辦酒菜,準備酬謝上官的舉動來看,李乾應該還不知道有人造反之事。
  參將王同走進大帳,面南背北,沒有寒暄,直接曼聲說道:“李乾,你率眾剿匪,先滅夾皮溝,後又奪回被土匪搶佔的兩山口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