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
嬴城在這些時日成為了答疑解惑的智者。
蒙氏離開,馮氏來了。
馮氏離開,趙氏來了。
趙氏離開,楊府來了。
甚至就連倫候府,五馬候府也來了。
而就在這短暫的閑暇中,鹹陽湖的事情還沒有徹查完畢。
一道旨意再一次的震動朝野。
“教化司右司長右司長崔毅一無所長,念起無大錯,免除其職務,教化司右司長由教化司大史令沈發擔任。”
“工業司司正楊宏貪贓枉法,押入廷尉候審,工業司司正由工業司大史令楊辰擔任。”
“典客府姚言才不配位,任典客府右府令,典客府府令由典客府大史令姚方擔任,全權負責隴西及西域外交事物。”
“奉常府設古史司,星象司設古史署,禦史大夫府典藏庫更名為典藏司,其下設古史署。”
“宗***族老嬴洪請辭,經宗***議,嬴天擔任宗***族老。”
“經太尉府議,禦前營上將軍王離統一率北上,歸長城軍團製節。”
“嶢武道以藍田,嶢關,上雒,商,武關,析縣為嶢武道,成立嶢武道巡路使,總領嶢武道政務,嶢關守將由蘇方擔任。”
“崤函道以華陰,崤關,寧秦,胡,函谷關,焦縣為崤函道,成立崤函道巡路使,總領崤函道政務。”
“撤銷臨晉道總使一職,成立黃河臨晉道河務總使,總理河務,令黃河東岸皮氏鄉歸入龍門縣轄,龍門縣東北麓歸入皮縣轄,汾陰西麓歸入夏陽縣轄,夏陽縣龐鄉歸入汾陰所轄,汾陰縣西南麓歸入郃陽轄,郃陽月氏鄉歸入汾陰縣所轄……”
“十八皇子胡亥屍位素餐,免除其西方道調查使職位。”
“五皇子公子渠見識無雙,任少府堪輿司司正,特令其繪製天下堪輿圖。”
“四皇子公子將閭博學多才,任西進總使,統籌西進之事。”
“即刻起,丞相府以五年同職輪守製,制定天下官員輪守冊,調動各地官員輪守。”
由不得朝野震動。
鹹陽湖事件的影響還沒有消除,所有人都還在等待鹹陽湖之事的處理結果。
這一道旨意,差點引發山呼海嘯。
大規模的官員結構調整。
沒有經過任何朝會議事。
事先沒有聽到任何風聲。
突如其來的。
包括九卿位在內,各縣轄地,各地政務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
尤其是。
典客府府令的變動,這堪稱是天翻地覆的變動。
尤其是特別提到了隴西事物。
有人將目光放在了姚方的身上。
姚方同樣出自姚公府,在以往擔任典客府大史令,但具體有什麽建樹,一查之下,竟然寥寥無幾。
而有人將目光放在了王離的身上。
眾所周知,嬴城要娶王離之女王語嫣,嬴城與王氏聯姻。
可卻對王離明著降職位,堂堂一營統帥,獨領軍務,竟然直接被嬴城扔給了蒙恬為將。
雖然蒙恬統領長城軍團,是除了屠睢外,第二個統領近三十萬兵馬的統帥,但說到底,二人的地位一樣。
沒想到王離竟然被嬴城直接給扔到了長城軍。
這堪稱是繼扶蘇被外放之後,第二個被外放的人了。
所有人都體會到了嬴城的狠心。
同時。
有人將目光落在了臨晉道天翻地覆的調整之中。
甚至說。
這是跨郡級的大調整。
關中東連河東郡,以黃河分製,黃河西側有夏陽,郃陽,臨晉三座軍事重城,形成關中東線屏障。
但是。
在這巨大的調整之中,卻將黃河西側的臨晉道進行了分割,將黃河犬牙交錯的分割給了內史郡和河東郡。
而這再加上崤函道,嶢武道,這無疑是將關中東南面的大門徹底的敞開了。
這堪稱是天翻地覆的調整。
還有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了嬴城對幾位皇子任命。
十八皇子胡亥,五皇子公子渠,四皇子公子將閭。
當初始皇陛下南巡,嬴城對十八皇子做的事情眾所周知,到現在胡亥府都沒有重建完。
現在,嬴城卻又放開了胡亥。
而五皇子公子渠,自從及冠之後,就離開了鹹陽,遊歷天下,這些年很少出現在鹹陽,可以說,這些年朝政完全不沾邊。
而四皇子公子將閭更是,甚至朝中曾經出過風聲,如果公子扶蘇不適合成為太子,應當立公子將閭為太子。
而這只需要將嫻妃立為皇后,一切便順理成章,只是當時這樣的傳言被宗室和楚系集團迅速的撲滅,自此之後,公子將閭便很少出現在朝野之內。
而現在,一個成為少府之下堪輿司司正,一個成為西進總使,著實驚了不少人。
沒有人知曉嬴城到底想要幹什麽。
甚至於以現在的局勢,這樣的舉動無疑是給自己樹敵。
而這還是其次。
五年同職輪守製,知道的都知道,當初嬴城提出此策的時候,並沒有立刻推行,原因就是整個輪守製之下,官員的調動太過於龐大複雜且頻繁了。
而現在,竟然實行此策,這也意味著,天下官員將進行一場天翻地覆的洗牌。
“還有這古史署,古史司,到底是什麽玩意?”
馮去疾坐在丞相府表示有些事情他知曉,但有些事情,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情況。
這些天嬴城在扶蘇府一直在了接見各個勳貴族老。
近乎整個關中地區的勳貴,都拜訪了嬴城。
但據他了解。
所談論話題大多數都是政務的問詢和解釋。
“馮公,聽說盧敖組織了一批術士前往了漢中巴蜀地區,這些人,皆是堪輿形象定穴高手,甚至於,當初提出遷都阿房宮的大方士彭城,也去了漢中。”
“說是要重理巴蜀堪輿圖,但屬下聽說,這些人是去挖墓的,領頭的彭城得了監國密令,帶有目的。”
“還有,典藏司司正,也得了監國密令,將典藏司分了內外典藏庫,內典藏庫不知道在整理古書。”
“倒是古史司,監國任命了太史一脈的太史全,這整理史冊倒也合理,只是不知道為何,屬下總感覺,這也跟上古史有關。”
“屬下雖然不知道監國要幹什麽,但是,馮公,這是監國對治粟內史府下達的命令,要治粟內史府收購民間古物,以年代為價,夏朝以前的古物,以萬錢收購。”
馮去疾頭大如牛的道:“挖墓,這不可能吧,這要是敢挖,不要說老夫,恐怕是個人都反對,這天下各地,雖然方士那一套神乎其乎,但是,凡勳貴諸侯,皆以道家陰陽學說定穴安居,就連陛下……咳,這要是挖墓之事是真的,一旦傳出去,就不是大亂那麽簡單了,會被鬧翻天的。”
“去把盧敖傳來,這件事必須要問清楚才行。”
“算了,與其找那個老神棍,不如老夫找監國吧!”
“下去吧,盡快制定天下官員輪守冊。”
馮去疾說著,起身迅速離開丞相府,來到扶蘇府外,一處連綿的屋舍。
有黑甲衛守衛。
馮去疾通報後,迅速的進去裡面。
沒有任何的拐彎抹角,馮去疾直接相問。
“挖墓?”嬴城狐疑的說道:“誰說的?”
“老臣也是聽聞,這才前來尋監國印證!”馮去疾道:“監國,挖墓一事,萬萬不可行啊,若是挖墓,祖宗不寧,縱然老臣也不知,這祖宗是否庇佑,但這,臥虎藏龍之局,經累世驗證,的確可以孕出大才。”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監國!”
“沒有,絕對沒有,還請馮公放心,挖墓一事無異於自掘墳墓,我就算是再蠢,也不會乾這種事情。”嬴城自然不可能真的派人挖墓。
甚至於,借著考古的名義實行,也不可能在這個時代推行。
真的要考證,他穿越到秦國,這件事本就無法解釋,何況自古傳下來的堪輿學說。
再加上。
這個時代,但凡王公貴族,都大規模的給自己找庇護子孫的墓穴。
這要是敢挖,分分鍾鍾就會被造反。
自然,他也不能讓挖墓這種流言盛傳。
也希望通過馮去疾來傳出去,當即解釋道:“我要找消失的巴國。”
“消失的巴國?”馮去疾疑惑了起來。
“馮公難道沒有感受嗎,我大秦也算是收集天下古籍了,可是,對於這個在各種史冊之中真實存在的巴國,卻知之甚少。”嬴城道:
“而我在典藏庫的那段時日,意外的得知,巴國是一個在三千年前夏禹立國前便存在於巴蜀之地的統一國家。”
“甚至於,這個國家從伏羲之時便有提及,只是在大洪水時期,關於巴國的記載被掩埋消失。”
“我猜測巴國可能是一個早於夏朝之前就建立了完整制度且傳承萬年之久的國家。”
“我大秦開萬世以來第一個大一統國家,一切制度都需要我們來探索和制定,這其中之艱難,馮公想必是深有體會。”
“而倘若我們能尋找到巴國遺址,如果得以證實,找到巴國曾經所實行的制度,即便是我們不能照搬實行,但借鑒一二,也未嘗不可。”
“還好,還好,只要不是挖墓就好。”馮去疾呢喃,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落地,也是疑惑道:“巴國真的存在?”
但他也是疑惑。
即便是他活了這麽多年,每天都在讀各種經書。
可他哪裡有那樣的精力去研究古史,尤其是典藏庫裡面的書,字也不認識,還要各種查閱來印證猜想,就算是耗空一輩子,也未必能弄清楚。
“如果按照記載來說,巴國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我猜想,大洪水時期巴蜀地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將巴國直接給埋在了地下。”嬴城當即道:
“大洪水時期山河變遷,埋葬了太多東西,關於夏禹前記載中的很多實物,也是找不到。”
“馮公放心,讓彭城帶人前往巴蜀地,也只是一種嘗試,找不到就回來了。”
聽完嬴城的解釋。
馮去疾這才放心了下來。
挖吧。
總計不到一千人而已,就算是朝廷花錢派人去營造宮殿去了。
尤其是。
少了那些方士,耳根子也清淨些。
朝廷這些年以來為了修馳道,那也是大興土木,各種挖挖挖,那些堪輿方士,整天說這裡破了龍脈,那裡斷了龍脈,龍脈到底是什麽玩意,那些方士自己都搞不清楚,整天張口閉口就是斷了堪輿局,搞得他心裡都發毛。
可是。
修馳道是為了更方便通行,尤其是朝廷兵馬糧草,不知道要節省多少。
不修路。
這其中單是糧草運送,就要耗費無數。
豈是這些不操心天下的方士可以理解的。
“既然馮公來了,正巧也不用我去請了。”見馮去疾不再糾結,嬴城也是頓了頓,本來他就有事與馮去疾商量,來了正好。
“去請治粟內史府,少府,教化司各級官員前來。”
嬴城吩咐著,道:“馮公這邊請。”
說著。
嬴城來到了一座巨大的敞篷之內,臨時搭建所用,反正他是湊合著用了。
馮去疾也是正色,知道經過這些天的沉寂,嬴城要有大動作了,也是迅速跟了過去。
嬴城沒有二話,迅速道:“就目前來說,春耕之事算是徹底的結束。”
“這莊稼長在地裡,剩下的就看老天爺是否賞飯吃,只能希望今年風調雨順,不要有太大的災難。”
馮去疾笑了笑,道:“還是要督令各地官員,防備災難。”
“地龍翻身,大雨磅礴朝廷左右不了。”
“但是大雨磅礴之下,河道提前加固,各個水渠興修加固,以備不時之需還是可以做到的。”
“即便是地龍翻身,房屋倒塌無數,田地淹沒,也要有應對之策,讓百姓重建家園,及時的調動。”
“這些並非不可改變,正如朝廷這些年來,鼓勵百姓私養雞鴨,這蝗災便少有發生。”
“說到這個, 老臣倒是對那些方士略有美讚。”
馮去疾頓了頓道:“始皇二十九年,盧敖諫言,三月洛陽地龍翻身,陛下沒有聽,老臣也覺得可笑。”
“可誰知,諫言九天后,洛陽竟然真的發生了地龍翻身。”
“盧敖可謂是一戰成名,自此博士宮中諸多博士,陛下對盧敖鍾愛有加,又讓盧敖召集方士前來鹹陽,想著要讓盧敖能夠預測地龍翻身。”
“可誰知道,就這短短五年間,盧敖先後預測了數百次,這數百次,朝廷可謂是勞師動眾的提前預防,可只有三次預測到了。”
“這就是盧敖待在博士宮的原因,朝廷也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只要盧敖預測,朝廷就警示官員,不可否定其中有成功,便抓住其中微乎其微的可能。”
“老天爺不賞飯,可人,總要活著並且要越來越有盼頭啊!”